蘋果汽車渲染圖曝光 這個外形設計或重新定義汽車!

2020-12-28 砍柴網

來源:智車派

最近的汽車行業實在熱鬧,不少企業相繼跨界造車,作為消費電子巨頭的蘋果似乎也要正式進軍汽車領域。近日,網傳蘋果最早將於明年 9 月發布自己的電動汽車 Apple Car,這比其原計劃提早了 2 年。對於蘋果造車,許多人既興奮又期待,紛紛好奇這家電子巨頭將會給汽車帶來怎樣新的定義。而關於 Apple Car 的真面目,外媒 LETSGODIGITAL 最新的渲染圖或許能給我們參考。

蘋果汽車 Apple Car 渲染圖

日前,LETSGODIGITAL 公布了由荷蘭設計師 Jermaine Smit 設計的 Apple Car 渲染圖。從渲染圖來看,該車駕駛員和乘客的視野相對較遠,這樣可以提高汽車行駛的安全性。

蘋果汽車 Apple Car 渲染圖

蘋果自 2014 年以來就在開發 Apple Car,其內部代號為 " 泰坦計劃 "。儘管開發進程屢屢遭遇挫折,但 Apple Car 目前似乎越來越接近量產。

蘋果汽車 Apple Car 渲染圖

據說蘋果公司設計了一種新電池,這種電池生產成本更低,並且可能比目前電動汽車中使用的電池能提供更好的續航能力。該電池為新型磷酸鋰鐵(LFP)電池,其過熱速度較慢,因此比其他類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相關焦點

  • 蘋果汽車渲染圖曝光,風格獨特
    提到蘋果,不少用戶想到的都是iPhone、iPad、Mac等電子產品。而最近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消息稱,蘋果有可能會在接下來帶來自己的汽車產品。 此前的相關報導顯示,蘋果計劃在2024年之前打造自己的自動駕駛電動乘用車。
  • 蘋果汽車概念設計圖、渲染圖曝光
    打開APP 蘋果汽車概念設計圖、渲染圖曝光 許樺婷 發表於 2020-12-28 10:17:39 但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其最新報告中聲稱,蘋果汽車的上市要等到2025年至2027年才有可能實現。根據分析師的說法,這是最佳情況。
  • 蘋果汽車渲染圖發布 :採用一體式單電池設計
    今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荷蘭設計師Jermaine Smit近日創作了蘋果汽車的概念渲染圖,展示了一系列創新設計。這位設計師將蘋果Apple Car的車頂與前後相呼應,因而外觀十分像蘋果的滑鼠Magic Mouse。
  • 電池續航受質疑,蘋果汽車渲染圖曝光,滑鼠造型或對標特斯拉
    蘋果和特斯拉據業內人士爆料,蘋果將重新定義汽車,其外觀是非常漂亮的,可以用驚豔來形容。不過,目前並沒有具體的路試諜照,但是有粉絲繪製了傳聞中的蘋果汽車渲染圖。根據草圖來看,蘋果首款汽車的造型非常誇張,該設計師將蘋果Apple Car的車頂與前後進行了融合,採用一整塊玻璃進行覆蓋。這個革命性的設計可以說相當大膽,完全不同於現在的汽車。
  • 荷蘭設計師製作蘋果汽車渲染圖:外觀類似Magic Mouse
    IT之家12月26日消息 據外媒 LetsgoDigital 消息,荷蘭設計師 Jermaine Smit 近日創造了一組蘋果汽車的概念渲染圖,展現了革命性的設計。根據圖片,這名設計師將蘋果 Apple Car 的車頂與前後進行了融合,採用一整塊玻璃進行覆蓋,十分像蘋果的滑鼠 Magic Mouse。
  • 蘋果智能汽車3D渲染圖曝光
    打開APP 蘋果智能汽車3D渲染圖曝光 雪花 發表於 2020-12-25 12:44:28 之前有消息稱,蘋果預計會在明年9月發布旗下首款乘用車,這要比原計劃快了兩年。
  • 荷蘭設計師製作蘋果汽車渲染圖:外觀類似 Magic Mouse
    IT之家12月26日消息 據外媒 LetsgoDigital 消息,荷蘭設計師 Jermaine Smit 近日創造了一組蘋果汽車的概念渲染圖,展現了革命性的設計。根據圖片,這名設計師將蘋果 Apple Car 的車頂與前後進行了融合,採用一整塊玻璃進行覆蓋,十分像蘋果的滑鼠 Magic Mouse。
  • 深度解讀蘋果汽車
    可以說,世界上最優秀的汽車軟體與硬體設計人員都加入了蘋果泰坦(Project Titan)計劃。雖然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暫時交由人工智慧業務主管約翰·賈南德裡亞(John Giannandrea)分管,但在AppleCar踏入軟硬結合的全新階段的同時,蘋果還在醞釀著為自動駕駛項目招攬一位新的領導人。有錢有人有技術的蘋果,造臺無人駕駛電動車似乎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兒。
  • 蘋果汽車深度解讀
    可以說,世界上最優秀的汽車軟體與硬體設計人員都加入了蘋果泰坦(Project Titan)計劃。雖然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暫時交由人工智慧業務主管約翰·賈南德裡亞(John Giannandrea)分管,但在AppleCar踏入軟硬結合的全新階段的同時,蘋果還在醞釀著為自動駕駛項目招攬一位新的領導人。有錢有人有技術的蘋果,造臺無人駕駛電動車似乎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兒。
  • 蘋果修復 iCloud 登錄激活問題,蘋果汽車渲染圖真漂亮
    外媒 Appleinsider 昨日發現,蘋果在聖誕節期間存在 iCloud 帳戶登錄和激活失敗的問題,蘋果客服則表示是由於過多的用戶使用導致伺服器容量不足。蘋果系統狀態頁面顯示,iCloud 帳戶與登錄服務在前天下午 5:45 出現了未知問題,今日 5:35 已解決(美國時間)。部分用戶受到影響,用戶目前在使用此服務時可能遇到問題。現在iCloud 網站現在已全面恢復正常,外媒表示雖然蘋果沒有任何描述,但該問題持續困擾了用戶 36 小時之久,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 蘋果能否在汽車行業博得一席之地?
    正如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對媒體表示,蘋果公司領先的技術優勢,將重新定義汽車,並實現與其他同行產品的差異化。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對於汽車業務相關的研發和專利申請基本都爆發在最近幾年,並且呈加速狀態。 蘋果加速發力汽車業務,在業內看來,很大可能是補回之前幾年戰略搖擺的時間損失。 搖擺的造車戰略 智能汽車的最簡單定義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曾在華為Mate 40的發布會上給出了答案——手機加四個輪子。而這個答案,7年前的蘋果也想到了,並很快進行探索。
  • 蘋果汽車概念圖曝光
    打開APP 蘋果汽車概念圖曝光 林雨晨 發表於 2020-12-24 11:38:16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透露,他曾希望蘋果以600億美元的價值收購特斯拉,結果庫克沒有與他見面。
  • 保時捷918 Slantnose設計渲染圖曝光
    【佰咖汽車·進口新車資訊】我們從外媒獲取到一組保時捷918 Slantnose渲染圖,渲染圖是由荷蘭像素大師鮑裡斯·鮑夫(Boris Boef)通過已經退役五年的保時捷918 Spyder渲染而來, 這家德國汽車生產商恢復了2018款車型的斜面外觀,因此藝術家借用了該機器的前端,將其安裝到汽油電動超級跑車上。
  • 拒購特斯拉、搖擺六年 蘋果汽車有沒有顛覆行業的實力?
    要實現這一切,也少不了蘋果這些年在智能IOT和智能生態方面的布局,正因為這樣,給了蘋果造車的底氣。正如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對媒體表示,蘋果公司領先的技術優勢,將重新定義汽車,並實現與其他同行產品的差異化。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對於汽車業務相關的研發和專利申請基本都爆發在最近幾年,並且呈加速狀態。
  • 拒絕收購特斯拉後蘋果汽車要來了:四大顛覆功能,馬斯克緊張嗎?
    這讓其錯失了最佳造車時間窗口,這個機會被特斯拉抓住了。就像當年賈伯斯開啟了智慧型手機時代一樣,馬斯克用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智能汽車。2020年,蘋果再次重啟造車計劃時,中國的「造車三兄弟」相繼在美股上市,傳統車企紛紛開啟轉型,華為、阿里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也都磨刀霍霍亮劍新能源市場。
  • 蘋果汽車曝光或採用單電芯設計;榮耀V40再曝支持120Hz高刷
    Hello 大家好,這裡是「科技V報」,我是@龍二Pro,最近,關於榮耀V40的消息越來越多,此前網上曾曝光過一張據稱是榮耀V40的渲染圖,雙曲面打孔屏的設計,加上後置腕錶造型的後置鏡頭,整體的辨識度還是非常高的。
  • 重新定義汽車軟體,華為特斯拉誰是最後贏家?
    從這句業內流傳已久的老話中,不難看出汽車軟體標準的重要地位。大眾CEO赫伯特·迪斯甚至認為,軟體將佔據未來汽車創新的90%。 在「軟體定義汽車」的今天,汽車軟體標準成為汽車行業技術的新高地。 汽車軟體行業資深從業者江冉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為了讓汽車像智慧型手機一樣統一作業系統,基於AUTOSAR的車載軟體系統逐漸被業界認可。
  • 汽車的外形尺寸包括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汽車的外形尺寸包括車身長度、車身寬度和車身高度。汽車沒有通行的標準長寬高,根據類型和品牌不同有差異,但是只要符合國家標準《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 1589—2004)的都是標準尺寸。
  • Apple Car,蘋果讓電動汽車市場更嗨了
    2、面對面乘坐今年5月,蘋果提出的一項」乘客安全系統」專利,設計了讓乘客」面對面乘坐」的可能性,車內就像房間一般,每個人可以面對面交談,顛覆了傳統汽車的布局,因此在安全系統方面也必須重新設計。蘋果提出,當汽車檢測到即將受到碰撞的時候,將重啟展開的車廂分隔器,而該分隔器具有可伸展的側臂和額外的阻擋材料,在乘客和車窗之間,形成可滑動的充氣屏障。
  • 拒絕收購特斯拉、搖擺六年、加速研發,蘋果汽車有沒有顛覆行業的...
    要實現這一切,也少不了蘋果這些年在智能IOT和智能生態方面的布局,正因為這樣,給了蘋果造車的底氣。正如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對媒體表示,蘋果公司領先的技術優勢,將重新定義汽車,並實現與其他同行產品的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