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蘋果汽車

2021-02-15 一覽眾車

庫克拒絕了600億的馬斯克,轉身面對著8000億的特斯拉。蘋果後悔嗎?

恐怕不會。因為,顛覆式創新者從來不關心這些,他們注重的是本質創新。

頭號機密項目,FBI挖出鼴鼠

2019年1月11日,在蘋果庫比蒂諾總部附近一棟不起眼的大樓裡,入職已經半年的陳紀中仍在四處閒逛,徘徊在各樓層資料庫之間。在一個資料庫門口,陳紀中正要開門進去,抬頭猛然和一位加班路過的同事撞了個正著。陳紀中尷尬地笑了笑,言談話語間把手裡的廣角鏡頭往身後藏了藏。兩人匆匆打了招呼後,同事轉身離開,越想越覺得奇怪。每一個進入這棟大樓的蘋果員工,都曾被要求籤署下嚴格的保密協議。蘋果總計14萬名員工中,有5000人正在從事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工作計劃。而其中,只有1200名直接參與Apple Car開發工作的員工,才能進入這棟項目大樓工作。這一千多名核心人員被劃分進各自獨立的部門,只有在項目主管授權檢查其直接工作區域時,才有可能訪問自己部門的資料庫。而每個資料庫的名字和內容類別,美國政府都記錄在案。更何況,進入這棟大樓前,每個人都必須接受蘋果公司的特殊培訓。公司明令禁止將辦公設備帶出公司,不得與包括家庭成員在內的人談論工作內容,更不能把項目相關的信息存儲在任何設備上。對於新入職的員工,蘋果甚至安排專職人員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安全地發送信息。這位「關鍵」同事還聽說,陳紀中最近和一家中國自動駕駛企業來往密切。一切都讓陳紀中當晚的行跡顯得異常可疑。他低頭想了想,撥通了電話。

FBI在陳紀中的電腦裡發現了大量機密照片、內部組裝圖和2000份蘋果內部高度機密文件,內容涉及蘋果自動駕駛汽車構造圖、線束組裝圖、規劃手冊和大量設計文件。從2018年6月起,幾乎整個Apple Car的汽車研發計劃,都被陳紀中陸續拍攝並備份在了自己的硬碟裡。後來,陳紀中以回國探視生病的父親為由離開公司。在準備搭上直飛航班前,被美國當局逮捕。1月25日,陳紀中以50萬美元現金和財產作為擔保後獲釋。

百項專利曝光,造車野心一覽

在陳紀中被起獲的硬碟裡,我們直接闖進了蘋果造車的51區——

Apple Car全車變成觸控螢幕:在木質、皮革或者特殊布料的包裹下,直接通過手指或腳觸控;需要時亮起,不需要時自動隱藏。

可調式車窗功能測試反饋結果:車窗可根據太陽光不同顏色、反射率調整為霧化玻璃

車內VR/AR專利:車內任意一面玻璃都能顯示道路名稱、即時翻譯路牌信息、車輛車速、隨時進行視頻通話;車窗玻璃根據太陽光自動調節顏色及透明度;安全帶變成控制影片播放的電子裝置,還能自動觀察乘客表情變化,調整車輛駕駛模式。

據韓媒報導,現代或將為蘋果汽車代工/圖為AppleCar概念圖取消車燈設置:將光纖直接嵌入車身內,還可通過光纖顯示文字訊息與別車溝通。

充電技術:自動對準,不依賴充電槍;通過指令讓車輛自動開到固定地點進行無線充電,或到有充電座的區域充電;在充電站,結合機器人專利,藉助機器手臂自動更換電動車電池。

創新車門結構:採用鉸鏈方式設計,車門直接上滑到頂即可開啟;車門額外增加傳感器,發生危險狀況時,車門會啟動安全反饋機制。

線控轉向、主動懸架、全驅動懸架:搭配傳感器偵測地面情況,自動調整輪胎角度方向,降低車身震動幅度。可伸縮保險槓:保險槓內夾帶可充式架構,可以充氣和排氣,避免汽車保險槓與路人發生碰撞,改變碰撞接觸位置。

安全帶安全氣囊:碰撞前發出訊號,位於腰部的安全帶會彈出一個大型安全氣囊。

車頂安全氣囊:避免事故中乘客上半身向前傾斜,降低腰椎損傷。

蘋果汽車自動駕駛傳感器感知、決策、執行層全系統運行邏輯自動駕駛傳感器:攝像頭、雷射雷達、隱藏式雷射雷達、超聲波雷達等多感知融合。Robo-taxi:手勢識別專利,識別路邊叫車人手勢,自動停靠載客;乘客上車後,系統讀取iPhone內用戶偏好設置,自動規划行駛路徑,到達終點時才會開啟車門,並播放到站資訊,完成自動扣款。

據外媒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020年,蘋果已經積累大量電動車相關專利。百餘個專利基本涵蓋自動駕駛、智能體驗和車輛座艙。告別所有傳統汽車配件,大致刻畫出了一個未來汽車的樣貌:

路透社報導稱,蘋果電動車電池將採用自研的單節電池(monocell)技術,讓所有電芯直接融合在一起,消除傳統電池組各電芯間存在的空間浪費。通過節省填裝電池材料的包裝和模組,釋放更多空間以提升電池組容量,同時利用電池設計填充更多活性物質,讓車輛最大限度地擴充續航裡程。另外一邊,蘋果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鐵鋰電池。蘋果的電池藍圖被視作AppleCar的戰略核心,更低的電池成本和更強的續航能力,也讓蘋果一路奔向通用等老牌車企的目標聖杯。「這是一個跨世代的產品,感覺就像重回初見iPhone的時候。」專業人士堅信,AppleCar會改變電動車市場,衝擊百年汽車產業。

蘋果造車,易如反掌

2020年,蘋果在汽車研發上投入了將近190億美元,是公司帳上現金的10%。據摩根史坦利測算,全球汽車行業用於研發汽車科技的資金在800億美元-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35億元~6544億元)之間。也就是說,蘋果一年投入的資金就佔全球汽車研發投入的20%以上。即便團隊成員曾因項目優先級和模糊的造車願景頻頻爭吵,Apple Car也被寶馬、戴姆勒,甚至是麥格納接連拒絕,蘋果始終義無反顧地向汽車業務砸錢。

挖角特斯拉,申報近百項專利技術,這個市值十萬億的巨頭就連造車場地都找好了。有外媒消息稱,蘋果一直忙著在加州桑尼維爾地區搶購房產,包括一棟曾經是百事可樂裝瓶廠的工業建築。蘋果特意租下了其中幾棟獲得過城市許可,可以建造「自動工作區」和「維修車庫」的建築。再加上桑尼維爾距離蘋果位於庫比蒂諾的主要1 Infinite Loop園區只有幾分鐘路程,這片地大概率將成為蘋果的汽車園區。從蘋果向市政官員提交的建築圖中也能看到,公司位於桑尼維爾的代號為「Rhea」的設施計劃被用於生產製造汽車相關的事物,其中頻繁出現了諸如「潤滑油灣」,「車輪平衡器」,「輪胎更換器」,「車輪」,「傳感器」等各種汽車術語。附近居民反應樓內常常傳出「馬達噪音」。遠在大洋彼岸的柏林,也出現了蘋果運營的秘密汽車研發實驗室。據悉,該工廠僱用了15-20名來自德國汽車工業的科學家,全部具有工程,軟體,硬體和銷售背景。有意思的是,根據《矽谷商業日報》獲取到的建築申報文件顯示,蘋果在矽谷地區秘密購買和租賃的幾棟建築物,都有了內部秘密名稱。這些「名字」分別引用了希臘神話中的宙斯,麗亞和雅典娜,基本都和巨神「泰坦」有著各種聯繫。

自2014年蘋果開啟「挖人計劃」以來,汽車項目經歷了幾輪動蕩,公司也打了不少訴訟官司。如今來自特斯拉、奔馳、福特、三星、QNX,甚至是電池公司A123 Systems的五位核心創始人都匯聚在蘋果汽車園區裡。可以說,世界上最優秀的汽車軟體與硬體設計人員都加入了蘋果泰坦(Project Titan)計劃。雖然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暫時交由人工智慧業務主管約翰·賈南德裡亞(John Giannandrea)分管,但在AppleCar踏入軟硬結合的全新階段的同時,蘋果還在醞釀著為自動駕駛項目招攬一位新的領導人。有錢有人有技術的蘋果,造臺無人駕駛電動車似乎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兒。從頭定義智能座艙,蘋果完勝特斯拉不斷有臺灣媒體爆出消息稱,Apple Car或將於明年9月提前問世,並傳出與臺積電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晶片的新聞:「為響應對Apple Car採購的需求,蘋果近期已經向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組件廠提出備貨需求。臺灣製造商最近很忙,訂單爆滿。」

蘋果開始用消費電子的邏輯,重新設計未來汽車的行進方式。「蘋果的大計劃,是讓未來汽車所有控制按鈕都『消失』。」 靜音電動門、取消方向盤和油門的內飾、球形車輪、全無人駕駛場景、全新UI觸控界面,顛覆傳統外觀……如同最初設計iPhone時一樣,Apple Car堅持極簡路線,懷揣「定義整個產品品類」的抱負,打造未來汽車的理想國。當年,蘋果申請新式的觸控專利時,微軟CEO鮑爾默一口咬定不可能成功,後來的iPhone卻主宰了整個手機產業,也為眼下的汽車產品生態提供了第二次飛躍的契機。搭載四個攝像頭方案及傳感器的iPhone 12 Pro,應用雷射雷達專利的iPhone 12,無非只是幫助蘋果構建自動駕駛技術原型的迭代基礎。在無人駕駛場景下,Apple Car有能力打破智能座艙的傳統格局,以成熟的AI虛擬語音助手為媒介,控制車內絕大多數硬體,並支持通過軟體進行產品定義。

按照業內人士的暢想,藉助多模態的語音、視頻、觸控交互,蘋果車內包括座椅、空調、音響、傳感器、懸掛、車門、剎車、雨刮、充電口等一切硬體都會變成數位化可編程的,更多硬體的標準化接口能夠支撐後續無限軟體OTA和硬體後裝開發。除了積累相當之深的硬體專利技術之外,蘋果在系統與軟體層面的封閉生態,讓汽車以「四個輪子上的電腦」的形態,成為未來全部應用落地的最好載體。在滿足一臺自動駕駛汽車的基本移動屬性之上,蘋果基於iOS服務的全場景生態應用,將整個Apple的核心生態系統,帳號體系,包括操作體驗,無縫銜接地移植到汽車OS上。Apple Car自動駕駛遭遇危險情況時,系統甚至會將車輛下一步動作提前推送到乘客及司機手中的iPhone和iPad屏幕上,以此提前預警或移交車輛控制權。

這份業已在iOS與MacOS之間一以貫之的野心,串聯起蘋果連貫的產品規劃路徑,讓蘋果產品在家、工作、移動出行的全場景生活中形成閉環。讓數據說話是蘋果一貫的表達方式。據官方統計,目前App Store中共有超過76萬個應用程式,超過10萬家內容提供商,蘋果全球開發者數量多達2300萬人,其中中國開發者約180萬人。蘋果具備任何一家百年車企都沒有的天然系統生態優勢,並且是一個三方盈利的、健康發展的產業生態。未來廠商要想在這個生態中生產適配智能汽車領域的軟體應用,同時保持高安全性與穩定性,易如反掌。當下被視作「電動之王」的特斯拉,即便幸運獲得安卓生態加持,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和蘋果車聯網圈正面對剛。

「ICar,我的汽車」

或許只有蘋果,才能給汽車產業帶來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性突破。當未來汽車告別冰冷的金屬感,通過軟硬體一體化成為支持多重互動的智慧移動空間,在移動出行的黃金時間內,人們把知識獲取、即時通訊、電商購物等日常數字生活交由車內完成。車內場景將天然被當作無限互聯的娛樂化中樞,為網際網路及服務類收入帶來無法估量的增量空間。「成為人們數字生活中樞」、「建立產品生態」、「保證用戶體驗的連續性」,是被蘋果最頻繁提起的三點訴求,也是蘋果造車最根本的目的。在移動出行的黃金時間內,人們的注意力從手機屏幕轉移到車載大屏,汽車成為蘋果生態的自然延展。有人說 ICar未必僅意指 「蘋果汽車」,更象徵著 「我的汽車」 的控制感。

你看,蘋果從來不是一家純粹強調技術領先的科技公司,而是一個懂得如何將技術和人文科學完美結合的頂尖高手。從1976年的後院車庫,到如今的加州庫比蒂諾,蘋果始終Think Different,用兩根觸控手指,引領了無數時代的產品創新。特斯拉的終點或許在火星,而蘋果一直在定義下一代交互的路上奮蹄飛揚。


加入「一覽眾車」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產業微信群,掃以下二維碼加群主微信申請入群。添加好友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一覽眾車」是一覽眾諮詢旗下專注於汽車產業鏈領域數據、報告及行業資訊發布平臺,更多信息,掃碼關注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蘋果汽車深度解讀
    據摩根史坦利測算,全球汽車行業用於研發汽車科技的資金在800億美元-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35億元~6544億元)之間。也就是說,蘋果一年投入的資金就佔全球汽車研發投入的20%以上。即便團隊成員曾因項目優先級和模糊的造車願景頻頻爭吵,Apple Car也被寶馬、戴姆勒,甚至是麥格納接連拒絕,蘋果始終義無反顧地向汽車業務砸錢。
  • 蘋果也造新能源汽車?或乘風而起
    在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於蘋果即將生產新能源汽車的傳聞層出不窮,有消息指出蘋果追款將於21年公布產品,並在22年全球銷售,而路透社則報導:蘋果公司的目標是在2024年生產第一輛乘用汽車。而現階段,特斯拉、以及眾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市場上進行廝殺,而傳統的汽車製造公司也宣布將資源逐步向新能源汽車傾斜,那麼蘋果如若入局會不會面臨著市場被搶佔有空的情況呢?
  • 蘋果涉足汽車領域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蘋果涉足汽車領域的真正意圖是什麼?高盛(Goldman Sachs)在當地時間周三(12月23日)發布的一篇研報中進行了解讀。 據媒體周一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蘋果正向開發自動駕駛技術邁進,計劃2024年生產第一輛乘用車,可能採用蘋果自研的突破性電池技術。
  • 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目前不要買進蘋果汽車概念股
    蘋果汽車開發時程目前並不明確,即便一切開發順利最快也需等至2025–2027年。 騰訊科技訊 12月28日消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布報告稱,蘋果造車的消息有三大不確定性,目前不要買進蘋果汽車概念股。
  • 蘋果涉足汽車領域意欲何為?高盛:「汽車即服務」是其興趣所在
    高盛(Goldman Sachs)在當地時間周三(12月23日)發布的一篇研報中進行了解讀。據媒體周一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蘋果正向開發自動駕駛技術邁進,計劃2024年生產第一輛乘用車,可能採用蘋果自研的突破性電池技術。更早些時候,有報導稱,蘋果公司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將在明年9月發布,比原先規劃至少提前了兩年,其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
  • 拒絕收購特斯拉,蘋果想做汽車終結者?
    此外,蘋果還從特斯拉挖了一些技術員工,主要是自動駕駛方面的人才。 那年7月庫克還帶著一批高管去德國拜訪了寶馬汽車,並且參觀了i3電動車的生產線。據德國媒體報導,蘋果考慮以寶馬i3為原型來測試自動駕駛,也可能和寶馬在汽車領域合作,進軍汽車行業的意圖不言自明。 沒人喜歡自己新添強敵。馬斯克公開看輕蘋果在汽車行業的前景。「認真的說。蘋果投資這個領域是好事。
  • 蘋果新專利:下一代安全帶系統和車輛實時深度感知系統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前,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授予了蘋果公司兩項與半自動和全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泰坦項目(Project Titan)專利。第一項專利涉及下一代具有多重控制功能的安全帶系統,使用戶找到最合適的綁定位置。
  • 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真的假的?蘋果汽車何時進入汽車領域
    原標題: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真的假的?蘋果汽車何時進入汽車領域     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來源於蘋果公司的一些供應商,這些商家表示蘋果的首款汽車將會比預計早兩年出現,甚至有傳言將會在明年9月份推出。
  • 蘋果「泰坦計劃」獲得2項新專利:隨心所欲系安全帶、車輛實時深度...
    隨著有關蘋果「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可能在未來五到七年內落地的傳言不斷登上新聞頭條,蘋果的專利繼續向我們展示他們的團隊正在進行的項目。1月12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正式授予蘋果兩項與 「泰坦計劃」有關的專利,涉及半自動和全自動駕駛汽車。第一個覆蓋了下一代安全帶系統與多重控制,讓用戶找到最終適合的姿勢。
  • 蘋果丨深度解讀AppleCar,造車封神甩特斯拉N條街
    另外一邊,蘋果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鐵鋰電池。蘋果的電池藍圖被視作AppleCar的戰略核心,更低的電池成本和更強的續航能力,也讓蘋果一路奔向通用等老牌車企的目標聖杯。「這是一個跨世代的產品,感覺就像重回初見iPhone的時候。」專業人士堅信,AppleCar會改變電動車市場,衝擊百年汽車產業。2020年,蘋果在汽車研發上投入了將近190億美元,是公司帳上現金的10%。
  • 迷霧中的蘋果汽車:庫克拒絕收購特斯拉是要做終結者?
    蘋果從傳統汽車行業招了不少資深人士,包括克萊斯勒菲亞特的品控主管以及戴姆勒奔馳的自動駕駛研發主管等等。此外,蘋果還從特斯拉挖了一些技術員工,主要是自動駕駛方面的人才。那年7月庫克還帶著一批高管去德國拜訪了寶馬汽車,並且參觀了i3電動車的生產線。據德國媒體報導,蘋果考慮以寶馬i3為原型來測試自動駕駛,也可能和寶馬在汽車領域合作,進軍汽車行業的意圖不言自明。
  • 蘋果憋的大招竟是汽車 消息稱蘋果汽車明年9月發布
    蘋果汽車的傳說至少得有十年了,期間不斷傳出蘋果放棄的傳聞,知之多年前蘋果Carplay的出現,至今也讓人覺得猶如隔靴搔癢。現在有上遊供應鏈稱,蘋果自己品牌的智能汽車最快將於明年9月發布,這要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年,至於汽車的具體細節目前還不清楚。
  • 蘋果汽車汽車電池技術續航會如何?
    知情人士在談到蘋果電池技術時評論稱:「這意味著蘋果將汽車電池技術推向了全新的水平,就像我們第一次看到iPhone那樣。」蘋果造車,百轉千回早在2013年,蘋果就宣布了「iOS in the Car」計劃,開始向汽車領域進軍。
  • 臺供應商稱蘋果汽車2021年三季度發布
    12月21日上午,據臺灣媒體《經濟日報》報導,其已經從關鍵供應商處獲悉,蘋果公司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將於2021年三季度發布,其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相關供應鏈企業向臺媒透露,蘋果近期已經在向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部件廠商提出備貨要求,將相關廠商納入首波供應鏈。隨著零部件訂單出貨並組裝完成,目前已有數十輛Apple Car的原型車在美國加州秘密上路測試。
  • 蘋果汽車來了,會秒殺特斯拉?這些品牌要坐立不安了_易車網
    據了解,自 2016 年開始,蘋果就加大了汽車相關的專利投入。早前,有媒體評價稱,蘋果造車創業未半,專利先行,這話不假。目前蘋果已獲得了包括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自適應定位功能、充電系統等數百項汽車專利。憑蘋果的經濟實力,讓汽車項目儘快上馬,將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有分析人士指出,蘋果加快汽車研發進度,跟特斯拉飛漲的股價有一定關係。目前,特斯拉市值已經飆升至6500億美元,相當於豐田、通用、大眾等九大車企的總合。再一次印證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風向標作用。
  • 蘋果汽車明年三季度發布?
    【深圳商報/讀創訊】(記者 鍾國斌)蘋果汽車要來了!某媒體援引中國臺灣製造商未透露姓名的高管的話稱,蘋果公司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至少比原定計劃提前了兩年,其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該消息一出,立馬衝上微博熱搜。有網友認為,特斯拉的對手來了。
  • 蘋果汽車概念圖曝光
    打開APP 蘋果汽車概念圖曝光 林雨晨 發表於 2020-12-24 11:38:16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透露,他曾希望蘋果以600億美元的價值收購特斯拉,結果庫克沒有與他見面。
  • 蘋果正為汽車研發LIDAR地圖和觸摸感應儀錶盤
    打開APP 蘋果正為汽車研發LIDAR地圖和觸摸感應儀錶盤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09 11:28:54
  • 明年的蘋果秋季發布會,我們會看到蘋果汽車嗎?
    報導稱,這家臺灣製造商正準備2021年第二季度加大"蘋果汽車"(Apple Car)零部件產量,並補充稱蘋果已在加州秘密測試數款原型車,預計2021年9月推出蘋果汽車。而此前,包括知名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在內的很多消息來源,聲稱蘋果汽車將在2023至2025年上市。
  • 蘋果能否在汽車行業博得一席之地?
    在這一切初具規模後,賈伯斯開始嘗試顛覆他曾看不上的另一大產品——汽車。 「我們有平臺去設計好一輛車,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打造一款汽車。汽車有電池、電腦和機械結構,iPhone上也有這些東西。」賈伯斯曾這樣對媒體表示。現任蘋果CEO蒂姆·庫克對此也有同樣觀點,他曾表示智能化的電動汽車同手機一樣是電子產品,基於此,蘋果在2013年就開始了造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