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回紹興前,嗓子有一點點癢。我不斷暗示自己,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換季癢,肯定和感冒無關。那麼熱的秋天,哪能感冒呢。
從過往病史來看,每一次風吹草動最後無不以五雷轟頂的重感冒狼狽收場,事實證明這一次也不例外。 要不怎麼說, 歷史給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呢。
頭昏腦漲的,真的看什麼都嫌棄,前天昨天在屋裡頭氣喘籲籲地轉了幾圈,滿腔嫌棄漸漸集中在我的衣柜上。
我每年住在紹興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個月,留在這裡的衣服並不少,照理說足夠應付春夏秋冬。詭異的是,每次如果要出去見人,找衣服都找得手忙腳亂。除了懸掛起來的那些衣服是一目了然的,其他層壘的長短T版塊、襯衣版塊、褲子版塊、針織衫版塊、家居服版塊,犬牙交錯,條塊分割,比中年人失調的內分泌系統還紊亂!
究其原因,是我房間裡這個20年前打造的老式衣櫃內部空間並不合理,主要使用隔板來進行分割。可是呢,根據現代收納學理論的最前沿成果和我的日常實踐,隔板這個東西吧,就像很多單位裡一些莫名其妙的崗位,很常見,大家都有,我不能沒有,供在那裡又很礙事……成品衣櫃也是的,都喜歡按照「常識」打幾塊隔板,事實上,又很沒用,甚至很影響收納,完全可以被替代掉。
以其中的一部分櫃體為例,隔板的不中看也不中用真是一覽無遺。整個內部空間雖然容積不小,但是衣物分類疊放在隔板上,取用並不方便。
我決定改造一下這個積重難返的老衣櫃。
第一步是把兩塊隔板拆掉,並用溼布和幹布各擦幾遍內壁,擦得乾乾淨淨。這樣一個空空蕩蕩的空間,就可以搞事情了。
擦的時候在年久失修的內壁碰到一根木刺,扎得我一手指頭血。家裡找了找,沒有膠布,只好給它也貼了個創可貼,防止日後暗箭傷人。
第二步,把容易褶皺的衣服都掛起來。
第三步,測量櫃體的寬度(35cm)和深度(50cm),購買尺寸合適的抽屜型塑料整理箱(寬33cm,深47cm,高21cm).
塑料抽屜的主流品牌有muji、iris、天馬等等,宜家和nitori似乎也有一些,各個品牌花式變換尺寸,挑選放得進去的尺寸即可。抽拉的順滑程度略有區別,不太挑剔的話,也都差不多。
然後把不同種類的衣物分門別類放進去。
這樣就整齊多了。取用衣物的時候,拉抽屜出來仔細挑選,比狗熊趴窩一樣一頭撲進隔板深處搗鼓,要省力得多……
而且,第一個抽屜的上表面,其實相當於一塊隔板,也可以在上面置物。這麼一看,單純的隔板簡直就是個廢物。
抽屜如何疊放,可以根據四季懸掛衣服的長短變化而自由組合,可比一塊動也沒法動的隔板靈活多了。
好了,總之拆了隔板後,感冒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