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起,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時段以及總臺新媒體各埠播出。
大型航拍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共10集,每集50分鐘,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
據悉,新一季節目以獨特的空中敘事與航拍美學為載體,全方位展示我國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建設發展成就,頌讚大好河山,傳遞中華文明,謳歌人民奮鬥,展現時代巨變,全景式俯瞰一個觀眾既熟悉又新鮮的美麗中國、生態中國、文明中國。
在20日舉行的該片雲發布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成員薛繼軍說:「自2017年《航拍中國》第一季節目開播至今,這部紀錄片已經飛越了我國23個省市自治區,飛越了大半個中國,以獨特的空中敘事與航拍美學為載體,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傳遞中華文明,謳歌人民奮鬥,展現時代發展,向世界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召集人莊殿君表示,「抗擊疫情,脫貧攻堅,在這一段特殊的日子裡,我們更加強烈地意識到『我和我的國家』,『我和我的家鄉』這種特殊的、真摯的情感力量。《航拍中國》第三季用珍貴的4K超高清空中影像,為大家呈現出的正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可愛的、生動的中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召集人梁紅表示,「《航拍中國》第三季正在從傳統電視端產品逐步探索成為新型融媒體產品,從創意階段便對融媒體傳播進行布局,多線產品並行,形成多樣態、多手段、多媒體的傳播態勢,在表達語態上進一步年輕化、網際網路化與國際化,打造具有生命力和傳播力的『文化爆款』產品。」
據介紹,《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猶如一本「地理教科書」,讓觀眾在觀看的同時,重新發現中國地理圖景。透過鏡頭,觀眾見識了「中國天眼」的巨大威力,見識了阜平盤山公路的巧奪天工,不僅看到當下祖國的秀美河山和建設成就,也能看到不遠的將來科技進步為祖國發展續寫出新篇章。該片不僅僅是「雲端旅遊」、「空中看景」,更是愛國情懷的當代寫照。全片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熱愛祖國的概念融入到神州大地的景色之中,用影像將國家主旋律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進行客觀呈現,在河川山林之間,在生活的柴米油鹽之中,突顯對祖國的熱愛和讚美。千裡沃野,江山如畫,從詩詞情致到生活印記,這些風景背後的故事才是紀錄片人文情懷的表達。
《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採用了載人直升機和無人遙控機相結合的方法,針對於不同的對象,針對於不同的天氣,選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拍攝。這一季特別注重了四季的拍攝,對於同一地點同一對象在不同季節下呈現出來的不同美景,有計劃進行了多次拍攝,展現時間流動之下的非凡之美,呈現我們生活的這片大地真實之美、質樸之美和原生態之美。觀眾可以感受到哈尼族人耕田種地,將山雕琢成無數階梯,把哀牢山變成了一種線條與色彩的藝術;感受到苗家人相傳600餘年的「摸魚節」,不僅是為了延續傳統,更是給了出門在外的人們一個回家看看的理由;感受到安徽商人窮則思變、勇於追夢、吃苦耐勞、負重前行、賈而好儒的「徽駱駝」精神,是他們創造了「無徽不成鎮」的歷史輝煌。紀錄片不僅看山河風光,更看重景色背後的人文故事。
該片總製片人、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向東介紹說,「第三季的製作團隊堅持了《航拍中國》系列節目既有的優秀特徵和鮮明風格,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努力實現體量最大的一季製作。參與人員之多、航拍器數量之眾、拍攝時間之久、素材量之大,都是創紀錄的。」
據了解,《航拍中國》第三季參與創作人員超過300人,動用直升機18架,飛行近400架次,使用無人機118架,飛行總裡程超過25萬公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