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樂評:90後臺灣「創作精靈」白安,李宗盛最具特色弟子

2021-01-10 行舟樂評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

在聽到白安的作品之前,在網絡上見到了關於她的一些評價,有人說她師出名門,有人說她的吐字特別,有人說她是音樂才女……

於是試著搜了她的名字,點了一首排名比較靠前的《讓我逃離平庸的生活》。能聽出白安的咬字方式確實不同,但音質極佳,非常有北歐空靈歌手的韻味。

有人說她像孫燕姿,有人說她像Dido,有人說她像王若琳……

其實,白安的聲音比燕姿的厚重,比Dido的接地氣,比王若琳的聚合。

她只是白安,一位來自臺灣的音樂創作精靈。

13歲開始寫歌,17歲參加音樂比賽時被李宗盛發掘並培養,連歌神張學友和譚校長也都在公開場合點名推薦白安。首張專輯《麥田捕手》的詞曲由白安一手包辦,其獨創的「電器民謠搖滾」風格加上渾厚磁性的嗓音,讓人在她身上看到無限的創作靈性。

兩年後,白安推出最新專輯《What's Next?接下來是什麼》。發片首周便橫掃玫瑰唱片、五大唱片、博客來、KKBOX專輯收藏榜、飛碟電臺、I Radio、Kiss Radio等排行榜冠軍。

從《麥田捕手》到《What's Next?接下來是什麼》,她的音樂作品在創造全新風格的同時,也在進行著不斷的自我開拓。

但自第二張專輯後居然一隔四年不見,她用這四年最珍貴的時光來旅行、表演、修業、思考,走過一個個陌生而美麗城市,汲取和創作靈感。時隔四年,白安終於帶著音樂事業第三張答卷《1990s》歸來。

行舟樂評:90後白安外表看起來是個嗲嗲的小女生,可是她的聲音卻很有爆發力。除了精美絕倫的聲音,白安還出任製作、後期等職,四年不見,她在音樂風格上犀利創新,對生活不斷領悟、對愛情更加理性,完美詮釋了其人生閱歷的豐富和音樂境界的提升。

白安音樂歷程

白安,199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臺灣臺北市,歌手。

外文名:Ann

民族:滿族

星座:天秤座

畢業院校: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經紀公司:相信音樂

白安小學開始學音樂,擅長吉他與Keyboard,2004年13歲的他開始對創作產生了興趣,2007年16歲時的白安嘗試將自己創作的歌曲放上streetvoice網站,脫俗的白安風格一開始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

2008年17歲那年,白安獲選在「簡單生活節」的未來舞臺中演出,當時的一曲《Bird》大獲好評,也讓白安正式籤下一紙唱片合約。

Bird

白安 - 麥田捕手

2012年12月,《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MV首播;21日,發行專輯《麥田捕手》,《Bird》亦收錄其中。

2013年1月,於臺北統一阪急2樓音樂花房舉辦專輯籤唱會。1月20日下午三點,與相信音樂同門師兄姐嚴爵、宇宙人、MP魔幻力量、家家一同舉辦「我相信演唱會」聯合籤票會。

2013年2月,小巨蛋《我相信演唱會》開唱。4月,參加了QQ音樂"無處不樂"校園行北京站音樂活動。8月,在松山文創一號倉庫舉辦在臺灣的首場個人演唱會 。

2013年11月,白安以《麥田捕手》奪得「音樂先鋒榜」頒獎盛典最佳創作新人獎。

2014年9月,發行第二張專輯《What's Next?接下來是什麼》,發片首周便橫掃玫瑰唱片、五大唱片、博客來、KKBOX專輯收藏榜、飛碟電臺、I Radio、Kiss Radio七大排行榜冠軍。11月,在北京麻雀瓦舍舉辦專輯《What’s Next?接下來是什麼》音樂會。

2018年12月,發行單曲《讓我逃離平庸的生活》;14日,發行專輯《1990s》。

行舟樂評:拋開對演唱口音的糾結,白安在創作上給華語樂壇帶來不少閃光點。她的作品區別於早已經爛大街的小清新,更接近於日系的電氣民謠,卻不失民謠的質樸、本色和純粹,同時避免了作品雷同化的宿命。這位臺灣姑娘正在開創一種全新的音樂形態。

美妙絕倫的「怪聲音」

上帝給予了白安美妙絕倫的好音帶,寬厚而不板滯,在剛剛見到她演唱時,純樸得不曾有一顆沙子,在她的音樂裡沒有別的異樣,可放心地把你的耳朵與思想去感受她。

自出道以來,唱歌咬字不清一直是白安身上的一大特色,但也飽受爭議,對此白安解釋道,自己寫出的歌,按照自己的方法演唱更符合意境,至於是否討巧,白安笑言:「不介意別人說我怪」。

不張揚、不聲張、不急躁。白安乃至沒要達到哪種境界。她曾經在採訪中介紹「音樂家絕對記得歌手本身,帶著自己的感情去演奏。」

初出道時的白安,就自帶很多話題,她是當時相信音樂年齡最小的籤約歌手,她擁有驚人的創作力,空靈質感的聲線與首張專輯獨樹一幟的「電氣民謠搖滾」風格。

當然,最被大家好奇跟討論的,便是她那首點閱量超高的主打歌《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把「懷疑自己」唱成「畫一隻雞」的咬字,成為她標籤化的記憶點。談及白安,很難對她咬字的「特質」避而不談。

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

白安 - 麥田捕手

她本人在發行上一張《接下來是什麼》專輯時,便曾經就咬字的問題給過媒體簡單但擲地有聲的回應,她說「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如果我為了一部分的人說不喜歡就去改變自己的話,那過個三年、四年、五年,我會變得誰都不像」。

如今真的過去了四年,終於發行第三張專輯白安的,在這張《1990s》裡,從很多層面上都清晰的讓人感受到了她的成長與改變,唯獨咬字依然如此特別。

白安,身在一個全心從藝術本質的方面,以更清晰、仔細的感想,以美妙絕倫的聲線去表達不一樣的世態炎涼,去唱一些世間萬物,用自己獨特的嗓音賦予生命的音符,去安撫人們內心最深度的情緒。

行舟樂評:聽過白安音樂的很多人都對她的口音產生質疑。發音奇怪,咬字不清,成為了很多人抨擊她的點。恰恰相反的是,白安是當今樂壇萎靡不振中為數不多的好聲音,恰恰也是因為獨特的咬字方式和音色,才使得別人難以模仿,極具辨識度!一開口就能讓所有人都知道和記住「我是白安」!

開創電氣民謠新特色

白安很幸運,幸運的是在她的咬字發音成為焦點的時候,她在音樂上的才氣並沒有被忽略。

憑藉第一張專輯《麥田捕手》,白安順利入圍了金曲獎就是她的才氣得到賞識、認可的最好證明。

白安的音樂能夠不失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在音樂上的定位。專輯《麥田捕手》在表象包裝上會讓人覺得她走的是純粹的民謠、清新路線,民謠是沒錯,但還要加上「電氣」這個修飾詞,這就讓白案的電氣民謠風格有了足夠的鮮明特色。

拋開她的發音咬字,在她的音樂中既有著屬於她這個年紀的純真也有超乎想像的成熟,既有無可遮擋的陰鬱,也有躲不掉的陽光,她這種不按常理的出牌方式的確讓這個平庸已久的華語樂壇如沐春風。

白安《接下來是什麼》專輯是很好地沿承了《麥田捕手》電氣民謠的特色,但卻沒有一味地照搬,是保留了精髓,也帶出了新意。

身為李宗盛的弟子,外人都覺得白安的音樂中一定會有李宗盛的影子。然而,事實上就是沒有。不必說白安第一張專輯《麥田捕手》沒有李宗盛的插手,可就算是有李宗盛半「介入」的《接下來是什麼》專輯之中,也沒有聞到半點李宗盛的味道。

雖然在這張專輯之中除了李宗盛參與了部分的製作,還有其御用編曲大師Mac Chew全面掌控著白安的這張專輯。而看到這樣的班底,很自然會讓人想到楊宗緯的《原色》。所幸的是,白安的確沒有把《接下來是什麼》唱成《原色》。

而對於白安電氣民謠特色的打造顯得獨到,不是一味、單調地使用電子元素,在電子之外,還用了搖滾、爵士、流行等不同的風格元素,豐富了專輯的可聽性,也讓白安的聲音呈現出多元化的特色。

與此同時,白安一度遭人吐槽的發音咬字在此時毫無違和,反而發揮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應,綜合了李宗盛的風格,完全就是襯託了她個性的咬字發音。

《接下來是什麼》專輯讓人印象深刻的歌曲除了電氣代表的《對與錯》之外,《半調子人生》中,各種電影片段聲效的插入以及「鬼哭狼嚎」配上白安詭異的念白等這些效果的出現讓這個「人生」充滿了精彩。

半調子人生

白安 - 接下來是什麼

而一曲兩用的《Don’t Go》、《若你真的有想過》把電氣與民謠拆開,用兩種效果呈現同一首曲子的精彩;再有《換房子》的輕鬆、愜意,表現出了白安靈動、自然、明媚的那一面;至於向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致敬的《尋找精靈》,在致敬之外,歌曲中英文段落的穿插也與電氣民謠重疊出不一樣的特色。

行舟樂評:李宗盛大哥加上李劍青、蕭力惟等兩位編曲人為白安設定的音樂架構與情感走向,讓白安的作品沉穩、踏實,或許起伏不大,但強於故事性,在音樂配器上首選電子元素,將曲子的感染力與白安的和聲式吟唱進行融合,從而造就了節奏形式與音色特質不同於主流音樂的「電氣民謠」。

沉澱四年 華麗升級

「創作精靈」白安睽違四年打造勇敢找尋自我之作《1990s》,在這張專輯裡,從很多層面上都清晰的讓人感受到了她的成長與改變,唯獨咬字依然如此特別。

白安在前兩張專輯中的創作,更像是一種小房間裡的自我消化,從首張專輯《麥田捕手》試圖成為你耳邊陪伴的安靜溫暖,到第二張《接下來是什麼》裡更豐富的情緒面向與曲風嘗試。

而在新碟《1990s》中多了製作人身份的白安,性格中的這份勇敢與冒險精神隨著時間的淬鍊而越發鮮明。她轉換創作的角度,讓這些歌,成為對於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們具有鼓勵和關懷意味的時代曲。

在這張《1990s》的封面上,一襲紅衣紅裙的白安站在北海岸邊的巖石上,被多面的鏡子折射出不同的神情。正中的自己,眼神堅毅的望著前方,身後便是遼闊的大海。她看來安靜如初,骨子裡卻多了份愈加確定的勇敢。

在《1990s》中,首波主打《讓我逃離平庸的生活》帶領我們奮力往前奔跑,堅定地追尋自我天空,第二波主打《離開後》是首給自己的情歌,歌曲擺脫離開後一貫的沉溺窒息,渲染灑脫自由,歌詞唱道「離開後,你要好好過,謝謝你成就最勇敢的我」。

離開後

白安 - 1990s

專輯中,李劍青的編曲擅長將民謠、搖滾、弦樂與抒情交織,重點在於作品高度細膩的主線流程,以及不斷強化的層次感、立體感,再加上白安的自由吟唱,將《鑽石》呈現出完整的精彩性。

鑽石

白安 - 1990s

蕭力惟的編曲則個性突出,創造力想像力滲透第一印象,《一日一生》以90年代復古搖滾的舊時代韻味得分,強烈的打擊節奏與班卓琴營造出穿越時代的別樣氣息。

一日一生

白安 - 1990s

此外,白安的詞曲創作當然也是《1990s》的要點,尤其是經過四年沉澱、成長至此的歌詞展示,訴說了新作深刻、耀眼的主題。這些歌詞,都是這一個全新白安的內在展示——像《媽媽》寫道:「媽媽/我好想回到妳身旁/帶我回到一個安全無憎恨的地方」,句句直戳淚點。

媽媽

白安 - 1990s

白安的這張《1990s》也終於回答了自己四年前提出的問題:接下來是什麼?當時的她或許真的曾有一絲迷茫,我們沉醉在音樂的新鮮與靈性之中,似乎也沒有想得過多。幸而今天,我們彼此都懂了,第三張專輯,沒有刻意的突破,沒有枯燥的復刻,只有順其自然的努力,白安以最佳的姿態,正式進入音樂事業的第三章。

行舟樂評:在每個人都對年齡感到恐慌的時代,白安卻恰好相反。感謝年齡的變化讓她的作品更加完整。隨著第三張專輯大獲全勝,雖然相信音樂期望她乘勝追擊,但恩師李宗盛以「音樂這條路是一輩子」的高標準來要求她,強勢的反差展示白安的特別。

版權聲明:以上文章部分信息來自網絡公開信息,如涉版權請聯繫行舟樂評。

相關焦點

  • 行舟樂評:90後唱作人柳爽,從公安走出的新疆歌者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這是一位讓行舟樂評印象深刻的歌者,帥氣的長相,溫暖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你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位在舞臺上深情款款的鄰家男孩,在走上音樂路之前竟然是一位公安幹警。你能想像現在抱著吉他唱歌的人原來是扛槍桿子的麼?這得有多違和,但柳爽徹底顛覆了我們的想像。
  • 「創作精靈」白安瀝血四年 醞釀新專輯《1990s》時代之聲
    Yes娛樂12月26日綜合報導「創作精靈才女」白安,闊別樂壇四年,升格為「製作人」身份來到北京召開新專輯記者發布會。一身綠衣節日感滿滿的白安,帶來詞、曲、製作親自一手包辦的第三張創作專輯《1990s》。
  • 行舟樂評:90後重慶崽廖國鉞 畫家變身音樂人
    雖然每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經過他的再創作,讓評委和聽眾耳目一新。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12月1日,比賽結束,廖國鉞獲得第二十二屆清華大學校園歌手大賽非原創組冠軍。行舟樂評:重點在於做足了準備。他也確是個機智的90後少年,翻新一些大家熟悉的歌曲,容易喚起共鳴又耳目一新,這也便於他對接上校園外的音樂市場——廖國鉞這個冠軍有含金量。
  • 行舟樂評:80後懷化音樂人郭頂,最沉得住氣的歌者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2018年的夏季註定在喧囂中走過,伴著秋風的漲進,各類音樂綜藝也漸漸收官。遺憾的是這麼多音樂綜藝節目,熱鬧過後竟沒有留下太多讓人深刻的作品。過度宣傳的節目,包裝過度的選手,非音樂人士的評委,說是音樂節目,選秀卻成了主角,真正的音樂被拋之腦後。
  • 行舟樂評:臺灣出道內地發展 百變歌姬魏如萱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許多人認識魏如萱是從那首傳唱至街頭巷尾的《坐在巷口的那對男女》開始,那時的她是自然卷組合成員之一。短髮、靈氣、辨識度極高的娃娃音,讓公眾對這位清新機靈的可愛女生烙下了深刻印象。
  • 白安 | 接下來是怎樣的斜槓寶藏小仙女?
    16歲開始在 StreetVoice 創作平臺發表音樂作品。在2008年的「簡單生活節」未來舞臺演出時被擔任評委的李宗盛大哥所發掘。從此白安便走上了職業音樂人的道路,也開始了與自己首張原創專輯長達4年的拔河之旅。
  • 行舟樂評:奔四的80後香港樂隊小型飛機場,15年仍舊未成名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這世界總會有很多無奈,不管你對它給予怎樣的厚望,最後它總會讓你失落的找不到東西南北。偶然間聽My Little Airport,說實話,主唱的聲音並不是特別好聽,但慵懶、散漫的歌唱卻不知覺中就滲入到了你的大腦裡,帶你回到那或無知或快樂或憂鬱的日子。
  • 白安第二張全創作專輯《What's Next?接下來是什麼》今日正式發行
    命中注定的巧合是,在白安磨練18個月後交出的第二張個人全創作「What's Next?」發片記者會前夕,第一張專輯出道單曲MV《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在YouTube一舉飆破2000萬點擊率,達到超過20,08,0903次的點擊,也讓白安榮登第一名突破YouTube單曲點擊率2000萬的臺灣地區女歌手!
  • 行舟樂評:北極熊的災難?邁克《Earth Song》警醒世人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今天行舟樂評來聊幾首歌,主題是關於地球的,也借這幾首歌來審視人為之下全球環境的變化。《Earth Song》(地球之歌)是麥可·傑克遜創作的「公益三部曲」之一,創作自1995年。當時世界戰爭不斷,汙染越來越嚴重,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麥可傑克遜親自作詞,作曲以及編曲和製作,創作了這首「Earth Song」,被評為100年內最偉大的歌曲。歌詞以設問的形式展開,引人深深反思。
  • 90後創作歌手白安,用一首歌教你如何逃離平庸生活
    獨一無二創作精靈 白安醞釀1561天 譜寫10首時代之作第三張全新創作專輯《1990s》首波主打《讓我逃離平庸的生活》這首歌不只是我逃離我的平庸生活,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獨特的生活,希望大家聽到這首歌時也會有勇氣找到自己、更接近自己,沒有人是平庸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空。
  • 行舟樂評:流行樂壇最值得關注的新人Billie Eilish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如果有人問你:你聽過Billie Eilish嗎?如果你答不出,那沒關係,因為Billie Eilish也是近幾年才開始火;但如果你知道她是2001年底出生的信息以後,會不會多少有些不淡定?
  • 行舟樂評:20年破繭成蝶 酷玩樂隊發蝴蝶套裝!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驚喜!Coldplay酷玩樂隊要發現場專輯了!2000年,他們因單曲《黃色》(Yellow)廣受關注,不過這首歌的名字僅是因為馬丁在創作時看到了身邊的黃色電話簿。《黃色》獲英國單曲排行榜第四名佳績,但只是一個起點。近些年最為火爆和最具影響力的英倫搖滾樂隊,那非酷玩莫屬,沒有之一。他們抵制一切陰霾,拒絕所有黑暗,他們歌曲沒有歇斯底裡的絕望,帶給聽眾永遠都是在敘述一個精彩的世界,展現美好!
  • 行舟樂評:80後獨立音樂人劉昊霖 非科班出身的民謠音樂偏執狂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2017年初,一首《兒時》闖入大眾視線,主唱劉昊霖輕彈吉他淺吟低唱著玻璃彈珠、《大風車》、乾脆麵英雄卡,把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出生的這一代人帶回那段簡單質樸卻又純粹快樂的時光裡。
  • 行舟樂評:蚌埠小夥李榮浩 出名前北漂8年
    行舟樂評:一個人和一個人相識這不奇怪,奇怪的是很多人和李榮浩相識後都成了朋友。 行舟樂評:國內目前能創作上百首作品的鳳毛麟角,相比一首歌吃20年的,這個量強太多了。(簡書/枕邊音樂哦) —— 李榮浩的出現,給華語樂壇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作為內地唯一一位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歌手,他的歌曲裡夾雜著一絲都市人的半頹廢和落寞感,這在內地的流行音樂中是十分少見的。從創作風格來看,李榮浩體現了作為音樂人對流行風向的把控能力。他做 r&b,做流行搖滾,做 funk,卻基本不做最有市場也最懶惰無聊的成人抒情。
  • 行舟樂評:金髮碧眼卻酷愛中國風,還被稱作「外國版」方文山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幽靜窗外滿地片片寒花一瞬間永恆的時差窩在棉被裡傾聽踏雪聽沉默的聲音飄雪藏永恆的身影雪樹下等你在一瞬間 有一百萬個可能該向前走 或者繼續等這冬夜裡 有百萬個不確定漸入深夜 或期盼天明雲空的淚 一如冰凌結晶了成雪花垂前陣子,一首《一百萬個可能》一瞬間刷爆了整個朋友圈,直到現在也是網絡熱門歌曲之一
  • 白安咬字不清照樣紅 李宗盛探班張學友稱讚
    家家和白安(右)   相信音樂旗下兩位新人女歌手白安和家家近日攜各自的首張專輯《麥田捕手》和《忘不記》在廣州TU凸空間舉行「冷靜與熱情之間」演唱會,吸引幾百粉絲到場支持,人氣不俗   17歲時,白安憑藉自創曲《Bird》打動了臺灣「音樂教父」李宗盛,並在李宗盛的推薦下簽約「相信音樂」,成為五月天、品冠的小師妹。在北京錄製第一張專輯期間,李宗盛還前來探班,提出很多建議並告訴她在音樂風格上不要玩得太「過火」。   籤約「相信音樂」的四年時間裡,白安創作了近400首作品。去年年底,她從中挑選出10首收錄進首張全創作專輯《麥田捕手》。
  • 行舟樂評:90後日裔獨立搖滾音樂人Mitski,美國樂壇罕有亞洲面孔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作為全球市場分量最終的美國流行樂壇,亞洲面孔十分罕見。尤其是在美國搖滾音樂圈中,亞洲面孔更是屈指可數。然而,1990年出生的日裔音樂人Mitski(米茨基)似乎成為那一枚碩果僅存的亞洲面孔。
  • 行舟樂評:千禧後古風美少女雙笙——遊走在古風圈外的「大唐歌姬」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為了不在人海中失聯,請把我們設為
  • 行舟樂評:日本Billboard榜單最受歡迎歌手「米津玄師」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他是2018年長期霸佔日本Billboard音樂排行榜的歌手,他將細膩的故事化為歌詞,融入搖滾、電子等音樂,講述溫情或燃燒的故事,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魔術師。
  • 「創作精靈」白安《離開後》蛻變勇敢的自己 棲蘭仙境化身森林精靈 混血男模求和林間共舞 白安獨舞「跌跌」不休
    「創作精靈」白安《離開後》蛻變勇敢的自己棲蘭仙境化身森林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