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個微型黑洞俘獲

2021-02-08 西安交大黎荔

最近大家都在朋友圈刷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這個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最先預言了黑洞的存在,2019年人類第一次「目睹」黑洞的真容。照片展示了一個中心為黑色的明亮環狀結構,看上去有點像甜甜圈,其黑色部分是黑洞投下的「陰影」,明亮部分是繞黑洞高速旋轉的吸積盤。看上去,無比壯麗又恐怖。讓我想起20世紀最偉大的三大德語詩人之一的裡爾克,在《杜伊諾哀歌》第一首中的一句詩:「美不是什麼,而是我們剛好可以承受的恐怖的開始」。

 

提起黑洞,大家一般以為這是一個巨大的能夠吞噬一切的深洞,其實這樣的印象都是被黑洞的名字先入為主了。黑洞雖然有著近乎無限的質量和引力,但是這並不代表它有一幅無比巨大的身軀,絕大部分的黑洞都是非常小的。在宇宙中,漂浮著無數大大小小的黑洞。它們是巨大恆星坍塌的產物。引力之強,以至於周圍一定區域內連光都無法逃脫,這一區域被稱為「事件視界」。所謂「黑」;意味著吞噬一切物質,所謂「洞」,意味著在黑洞的附近,時空被強大的引力場扭曲。

 

既然黑洞是宇宙物質和能量聚合,我覺得在宇宙空間的遊蕩中,應該有一些泡沫狀的體積較小的黑洞,即使極小,也能夠在宇宙中造成的某種黑洞深度,因吸積而呈現高速旋轉態。我覺得,我最近就被這樣一隻極小型的黑洞所俘獲。

 

事情起於清明節那天,郊遊踏青是每一年清明節的習俗。那天,我也帶了孩子到西安郊區走一走。同時,攜帶了一隻剛剛在迪卡農買的戶外帳篷。清明節一早西安全城大堵車,堵在路上好久好久,實在沒有耐心等待了,就中途下車了。在北郊的一片綠油油的麥地旁邊,發現有一片三不管地帶,可能近期要拆遷,為了拆遷補償,有人在麥地邊種了一片小樹林,樹還細細弱弱的,種得很密很密,但樹林中間有一塊比較開闊的地方。我們就在這裡歡快地搭起了帳篷。帳篷搭好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鑽了進去,而孩子享受田間樹林暖風陽光的擁抱,不願意鑽進這個小小的幽暗帳篷,在帳篷外蹦蹦跳跳地折樹枝、築籬笆,玩得不亦樂乎。我一個人呆在帳篷裡,躺在防潮墊上,不知道怎麼的就眯瞪了一會兒,耳邊遠遠地聽到了哀樂響起,持續了足足一分鐘,當時心裡還奇怪在這無人的麥地樹林中,怎麼會半空中傳來哀樂呢?後來,半坐起來,在帳篷裡往外看,發現草叢中有一根圓滑趁手的彈弓型樹叉,剛好可以拿來在帳篷前掘土,於是,挖來挖去,挖了半天,玩夠了收兵回家。結果,一走出樹林,我就天旋地轉的摔了一跤,生平第一次,整個世界在我眼前呈現漩渦狀運轉,只覺得周圍景物在旋轉、在晃動、在升降,如同乘船遇風浪,如同進入到另一個重力失衡宇宙,頭重腳輕,昏昏沉沉,腳底飄浮。

 

好不容易回到家裡,從清明節到現在,一直眩暈虛弱,在交大一附院以頸椎病引發腦供血不足的病因來治療,天天去做牽引和針灸,還服用了銀杏葉片、腦絡通、天麻素片之類。能有一些緩解,但至今依然時不時眩暈。眩暈了好幾天,睡眠一直不太好,昨晚尤甚。睡到夜裡三四點最靜、最深之時,我突然迷迷糊糊地醒覺過來,「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但全身還麻木著,動也動不了,一會兒發冷,一會兒躁熱,心跳砰砰砰砰的,心率實在太快了。天旋地轉,好像要掉到什麼黑洞深處,好像被什麼拽著往下墜。那種失重懸浮、無助無力的感覺,心悸心慌焦急得不得了,似乎是和這個世界生離死別。後來,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才一咬牙半坐了起來,亮了燈,盈盈燈光瀉滿一室,摸摸自己的臉和手臂,莫名生出了陌生之感,怔怔地望著頭上亮得晃眼的白熾燈,恍惚了好半天,才慢慢緩過勁來。

 

這種經歷很類似我以前碰到鬼打牆的感受。記得少年時有一次,下了晚自習後回家,不知怎麼的,灰白的夜霧很濃,能見度很差,那條回家的路走了十幾年了,哪裡有坑,哪裡有堰,心裡一清二楚。可是,明明五分鐘的路程,走了半個小時也沒到家,不光沒到家,路覺得還是那條路,怎麼就沒有盡頭一樣。最後,乾脆一咬牙,根本不看路,直直地穿過濃濃霧氣往前走,一個勁地往前走,結果一抬頭,發現就在家門口不遠處的地方。那種一直繞圈子的眩暈感也終於消失。前些年還有一次,從外地回到西安,冬日傍晚大概七點左右,有一位單位司機來機場接我,車子從電視塔繞城高速收費站下來之後,他就開始迷路。整整一個小時完全失去了方向感,車子怎麼都開不出去,路怎麼都走不完,車窗外的霧氣,越下越大,眼前的路以及各種建築物都模糊了。剛開始,我還和司機說著話,到後來,我發現這位三十年駕齡的老司機臉色陰沉,緊張地辨認方向,說話都哆嗦了。我們一同看向窗外,一片一片掠過的,是無法建立起方位感的陌生景物。後來,我們在任何路口都不拐彎,只一個勁往前開,也不知道開了多久,好像夜色變得明淨了,霧霾散去,一抬頭,車子已經來到了雁翔路上的西安理工大學門口。

 

有些事情目前是無法用科學知識來解釋的,但隨著人類的歷史發展,總有一天會有答案,當下只有懷著敬畏心,尊重其存在。也許我墜入到時空連續體中的某個裂縫氣泡、某個微型漩渦中,這個泡世界是旋轉的,將空間和時間扭曲到了一個極端的程度,讓人感到極其困惑。置身其中,我們所熟知的,基於時間與空間概念的物理學定律可能會失效。此時的旋轉根本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可是沒有幾個人能夠體會你的感受。

 

我們活在這樣的一個浩瀚的宇宙裡,漫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人類可是比這些還要渺小太多的存在。宇宙中或許存在著一種比普通黑洞引力更強、更可怕的神秘力量,我們無法觀測到它的存在,對此似乎全然不知。宇宙是一個包羅萬象、廣闊無邊的神秘世界,地球對宇宙而言只是滄海一粟。我們並不知道生活會在什麼時候突然改變方向,陷入未知的黑洞或黑暗裡去,我們目前科學無法解釋的許多詭異之地、詭異之事,其實是真實存在的。我希望醫生每天綁定電極、密密麻麻針灸在我全身的65根銀針,能夠讓我儘快擺脫眩暈,像電影中那樣輕鬆地穿過微型蟲洞,逃離黑洞最外層的事件邊界,再回到原來的世界中。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會不會存在微型黑洞?
    也有學說認為,我們其實生活在黑洞內,因為銀河系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中心自然是銀心,我們的太陽系圍繞著中心的黑洞旋轉,銀河系裡所有恆星、行星、衛星和彗星雲都在黑洞內壁。按理說,最終會被黑洞中心所吞噬。現在是不說大黑洞,說的是小黑洞,微型黑洞。那宇宙中會不會存在微型黑洞?
  • 重量級黑洞的併合
    2015年以來已確認10對黑洞併合,其質量、自旋各異。最近,LIGO/Virgo合作組公布了迄今最大質量黑洞的併合事件:質量分別為85 M⊙和65 M⊙的黑洞融合為一顆142 M⊙的黑洞。它有兩點罕見:首先85 M⊙的黑洞處於「間隙」中,不能通過常規方式形成;其次殘留的142 M⊙的黑洞為首次發現的中等質量黑洞(這類黑洞質量大約在102 M⊙至104 M⊙之間)。
  • 人造黑洞誕生在中國為何嚇壞美日
    主流物理學界認為,自然界的黑洞雖有輻射,但不湮滅,它會逐漸把周圍的東西都吸引進去,變得越來越大,直至崩塌。那麼,人造微型黑洞是否也具有與自然界黑洞一樣。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509/355.html據悉10月15 日,《科學》雜誌宣布,世界上第一個「人造黑洞」在中國東南大學實驗室裡誕生。
  • 你的「時間黑洞」有多大?
    手機已經代替了電腦、電視,成為一個微型的網絡終端、移動的娛樂設備。對於身處資訊時代的人們,瀏覽微信朋友圈,刷抖音,或者閱微博,逛知乎,幾乎成為每天的必做功課,一部手機,就是整個世界。讓人悲哀的是,在工作之餘,這些社交軟體霸道地佔用著成塊的和零碎的時間,數以萬計的各類APP都敵不過它們。如果稍微做一下統計,就會發現人們在這些平臺的時間消耗非常驚人,收益卻微乎其微。
  • 解讀《星際穿越》:黑洞內部是生機勃勃還是死寂之地,關鍵是溫度
    霍金對黑洞的研究過程中提出:物體越過黑洞視界向黑洞墮落的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違反時序的情況。整個電影的故事背景就是在霍金的這一理論下展開的。科學家計算出了除了物理奇點之外還有別的奇點,這個奇點其實並不是物理意義上的點。而只是數學計算上的點。可以認為是時空的拐點,如同地球和月亮之間的拉格朗日平衡點。黑洞事件視界所包裹範圍內可能出現的情況,有三種。
  • 為什麼銀河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
    黑洞不是星系必須的部分。這是偶然的。如果你移除黑洞,星系不會有反應。有些星系的中心就沒有黑洞。至於它為什麼在那裡,這是一個許多天體物理學家想回答的問題,因為我們還不知道。是在已經存在的黑洞周圍形成星系,還是在已經存在的星系中心形成黑洞?為什麼星系中央鼓起起部分的質量與中央黑洞的質量成線性關係?
  • 一個名叫黑洞的毛絨公仔 塔塔
    當然了,量子理論的哥本哈根詮釋在這點上其實是有點打臉的,因為在一個標準的哥本哈根詮釋下的量子過程中,最後一步的「觀測」過程中,波函數的塌縮是一個典型的么正破缺的過程。當然了,即便如此,哥本哈根詮釋等量子理論詮釋依然要求么正性——只不過「塌縮」這個過程除外罷了。因此,一個顯然會丟失信息的黑洞在進入量子領域後,這事就麻煩了——而,更麻煩的是,黑洞是早晚要走入量子領域的。
  • 從未有一個黑洞,如此接近地球:肉眼可見的黑洞系統被找到了?
    肉眼可「見」的黑洞黑洞無疑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他們隱匿在黑暗中,吞噬著一切進入的光線。無論體型大小,所有黑洞都有著共同的特徵,這就是事件視界。光線一旦越過事件視界,便無法逃逸。不過,黑洞還是會露出馬腳,從而被我們捕捉到蹤跡:當黑洞不遠處有一顆恆星時,恆星的物質被黑洞吸引,超高溫的塵埃與氣體形成圍繞黑洞快速旋轉的吸積盤,釋放出的X射線可以將黑洞「點亮」。那麼,如果黑洞周圍沒有這樣一顆足夠接近的伴星呢?雖然無法直接看見,但科學家可以通過黑洞對其他天體的引力效應,間接探測到這些神秘天體。
  • 黑洞到底有多可怕?一個1立方釐米的黑洞能吞掉地球嗎?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有一個很小的黑洞,它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可怕了呢?為了方便討論,我們不妨將其具體化為:一個1立方釐米的黑洞能吞掉地球嗎?當它接近地球時,會發生什麼?
  • 搜尋第九行星:潛伏在太陽系最遠端的是一個黑洞?
    你可能會想,如果你發現首個證據,證實一顆比地球更大的行星潛伏在太陽系最遠端,此前卻一直未發現,這將是一個重大歷史時刻,你將成為太空探索的領軍人物。但對於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斯科特·謝潑德而言,這是一件安靜得多的事情,並不是一個突然發現的重大時刻,證據是慢慢積累起來的。
  • 黑洞如此可怕是如何形成的?霍金:用好了能造福人類
    而光速是極限速度,如果在一個天體的表面經過都會被引力「拽下去」,那麼這個天體就是黑洞。圖:黑洞與光引力是維繫宇宙的四種基本物理力之一(還有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我們生活在地球的引力之中,時時刻刻都在體驗它。
  • 天使三王黑洞重聚,鬥地主般研究第五代神體,虛空時代的降臨
    說到已經完結的雄兵連之諸天降臨這部動漫,整部下來的劇情可以說是分為三大點,初期就是說明天刃王凱莎死亡,中期劇情就是天基王主動進入黑洞中,被分解死亡,後期的終極一戰就是天啟王涼冰的為愛救家園,最終犧牲的情節。
  • 一個超大型黑洞失蹤了,天文學家正在尋找它
    宇宙中幾乎每個大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百萬倍或數十億倍。由於中心黑洞的質量通常與星系本身的質量一致,因此天文學家期望Abell2261中心的星系包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可以與宇宙中某些最大的已知黑洞的質量相媲美。
  • 霍金:「我不懼怕黑洞,我才是它的主人」
    與之相對應的還不僅有我們所捕獲的影像,我們真正提出黑洞這一概念不過兩個世紀前。黑洞最初理論出現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但愛因斯坦並沒有給這種天體命名,他在《廣義相對論》說:如果一個天體的質量非常大,引力非常強,甚至可以強到連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引力,但是這種天體絕對不會出現在自然界中。
  • 刷了一整天的黑洞,到底是怎樣一個宇宙巨獸?
    1958年,芬克爾斯坦作出了突破性貢獻,發現在史瓦西半徑(黑洞的一個特徵半徑,也叫引力半徑或事件視界)之內,任何粒子和光都無法逃離黑洞。因此,從大約1963年開始,史瓦西解對應的天體開始被稱為黑洞,尤其是在1967年被普林斯頓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採用後,「黑洞」這個詞變得廣為流行。
  • 大量原始的原初黑洞充斥在宇宙中,也許是暗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
    黑洞也許並不是都是像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那樣的龐然大物,達到了400萬個太陽質量。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中可能充滿了古老的小黑洞。 這些來自宇宙誕生之初的微型黑洞,即原初黑洞(PBH)。研究人員提出它們是暗物質的一種潛在可能性,暗物質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會在整個宇宙空間內施加引力。
  • 在黑洞外面,看不到黑洞裡面,那如果在黑洞裡面呢?
    和宇宙中其它的天體一樣,黑洞也有大有小,一個星系級的黑洞往往可以主導一整個星系的運行,幾乎所有的星系中心都存在著這樣一個星系級的黑洞。就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吧,中心就存在著一個星系級黑洞,人馬座a*。
  • 黑洞吞噬的東西去哪了?如果人掉進黑洞,是否會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如果你突然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在掉進黑洞前一小時,你可能還沒有感覺到周圍的異樣,但卻發現身體正在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扯,在掉進黑洞前三十分鐘,你已經成功接近了黑洞的邊緣,隨後會看到一層光子,正沿著黑洞表面緩緩移動,並在外圍形成了一個球狀殼層,這就是黑洞的光澤。
  • 黑洞是什麼樣的天體,黑洞內部什麼樣,黑洞會消亡嗎
    黑洞照片帶著疑問我們一起看一下黑洞內部的天地,首先黑洞是一個連光線都無法逃脫的天體,怎麼能拍出照片?第二光子是質量為零的物質,黑洞是怎麼束縛住的?第三黑洞質量非常大,裡面的會有什麼樣的景象?就是一個原子都有它的史瓦西半徑,不過不用擔心對撞機製造出的黑洞會吞噬地球,黑體輻射會瞬間把這樣微小的黑洞蒸發殆盡。愛因斯坦告訴我們引力是具有質量的物體對空間的彎曲程度,在黑洞的事件視界內,形象的說空間被彎曲成了完美的球體。當光線由事件視界邊緣進入後,會永遠困在其內部,除非黑體輻射徹底把黑洞摧毀,否則它將無法再次出來。
  • 黑洞到底長啥樣,一個點?一個球?或是一片虛空?
    黑洞的熱點似乎早就過去了,自從科學家們「拍」下了黑洞的照片,全世界人都知道了黑洞的樣子。黑洞到底長什麼樣子?即便是在這張照片公布之後,它依然是一個好問題。因為一直以來連最大的科學家都不知道黑洞到底長啥樣,更多的猜測黑洞只是宇宙中一個緻密的小點,你看不見它,所以它是黑的;甚至因為黑洞的密度太大了,連它周圍的光線都全部被吸引進去,沒有光能跑得出來,所以它更是黑的,於是科學家稱之為黑洞。比如說當你走進一個完全沒有光線的房間,伸手不見五指,你不知道房間的大小和形狀,於是你會說這個房間「黑洞洞的」,讓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