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12月21日電 環境優美的庭院、創意十足的「文化牆」、古典雅致的初心亭……漫步在湖南省瀏陽市北盛鎮馬戰村新建的江橋屋場,清新又舒適,一幅「高顏值」的美麗屋場畫卷正在悄然綻放。
「打牌的人沒有了,大家有空就在這裡鍛鍊身體。每天晚上,屋場的男女老少都會在這裡齊聚,熱鬧無比。」屋場建設帶頭人董啟祥說。
江橋屋場變了樣,這得益於該鎮依託「黨建+微網格」工作體系,發動村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不僅刷新了人居環境的「顏值」,也讓鄉親鄰裡關係更加和睦。
黨員帶頭,美麗屋場自己造
江橋屋場會議一開,村民響應度高、熱情高漲,出謀劃策,涉及的江背組、新橋組、新徵組共60戶250餘人,村民自籌100餘萬元,義務勞動,在黨員、村組幹部的帶領下,馬戰村到處是熱火朝天建設美麗家園的景象。
屋場怎麼建,由村民自己說了算。馬戰村通過成立由組長董啟祥及德高望重黨員組成的8人屋場建設委員會;派出戶主「考察團」,奔赴寧鄉市雙江口鎮槎梓橋村去學習取經。從徵求意見到施工方案確定,共計不到3個月時間,馬戰村20名微網格長牽頭,群眾籌資投勞,依託馬戰村紅色資源,陸續完成園林綠化、健身設施、文化廣場、道路硬化等的改造和建設。
「原來都是雜草,現在屋門口打造成為文化廣場,隨時都能鍛鍊身體,很開心。」馬戰村村民王慶啟說,從去年開始施工到現在,他一有空就在這邊幫忙建設。
「起初有部分村民不太贊同,通過多次召開會議,微網格長一對一上戶做思想工作,同時組織大家去其他示範屋場參觀學習,村民態度有所改變。」馬戰村微網格長董賽農說,村民們現在都自發成立宣講隊、施工隊、環衛隊……每天忙得熱火朝天。
經過半年的建設,賞心悅目的綠化帶、整潔平坦的村組道路,清爽靚麗的屋前屋後,處處彰顯出新時代獨特的鄉村韻味,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節節攀升。
我們依託王震故居,打造美麗屋場,基礎建設完成後,下一步就是按照『一戶一特色』的要求,引導每戶村民發展特色庭院種植,通過『庭院經濟』真正讓村民生活提質。」馬戰村黨總支書記周伯青說。
多級聯動,環境整治齊參與
「天下有多大,隨它去寬廣,大路有多遠,幸福有多長。」遠遠看見一群中老年人隨歌歡快地跳著廣場舞。池塘與民居之間的空闊地帶約有500平方米,前半部分靠近池塘,是村民休閒活動廣場,有涼亭、健身器材,後半部分是村民們的菜園。廣場、菜園周邊及村民房前屋後,分別栽植了花草苗木,雖然沒有名貴品種,但美觀、整潔,具有點綴作用。
沿著屋場小道而上,每家每戶都配有專門的汙水管道,片區60戶村民的生活汙水經過三級沉澱後全部進入汙水管道,收集管網末端的出水可直接用來灌溉旁邊的菜地,同時也可以灌溉農田。
「這些建設搞得很好,以前大家家裡的汙水都是直排出去,有垃圾也沒人清理,現在水清了,環境也好了。」村民董國強說。
「這裡環境衛生,都是大家自發維護。我有時間就來掃地,有時上午掃一次,晚上還來掃一次啦!」74歲的羅德生說,以前農戶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弱,今年以來,在鎮村統籌安排和微網格的宣傳帶動下,馬戰的路和橋修好了,公共景觀美了,大家衛生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村民從收拾自家做起,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一個個農家院落積極開展「清路邊、治庭院」專項行動,從原來的「髒亂差」到如今的「潔淨美」,人居環境的「顏值」越來越高。(周奕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