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村幹部瀏陽「取經」:農村建得這麼好,長見識

2020-12-25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12月22日訊(記者 劉玉鋒 通訊員 陳俊宇 肖景峰 攝影 彭福宗)脫貧攻堅戰勝利在望,全面小康社會即將建成,鄉村振興將成為下階段農村工作的重點。如何建設好新農村?怎樣發展農村的產業?12月21日,湖南省鄉村振興長期觀測點(村)2020年度工作交流會首日,觀摩團走進瀏陽竹聯村和蘆塘村,解疑答惑,取經問計。

當日冬至,雖然寒意陣陣,但長沙迎來久違的陽光。鄉村振興長期觀測點(村)主要負責人、農業經營主體代表60餘人抵達第一站瀏陽市官渡鎮竹聯村。現場,講解員李霞從產業發展、鄉風建設、環境治理、鄉村旅遊等方面向大家介紹了竹聯村發展情況。大家邊走邊看邊聊,認真地觀摩竹聯村的相關情況,不斷向李霞提問,並不時與其他村代表交流。

近年來,瀏陽市官渡鎮竹聯村大刀闊斧推進治廁、治垃圾、治房、治水、治人情風,為盤活閒置資源,引導多元產業入駐,竹聯村將以往小而散的地塊、閒置的「巴掌田」整理成大田,全村集中流轉土地面積近2200畝。憑藉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創新利益共享機制,通過村民閒置房屋入股等方式在竹聯村「詩畫中州」功能區打造客家風情民宿,吸引了一大批遊客前來遊玩。

祁陽縣黎家坪鎮鐵腳灣村村支書張新華表示:「竹聯村的五治和整體規劃做得非常好,很有特色。」他告訴記者,鐵腳灣村目前主要產業是水稻種植和水產養殖,水稻種植1900畝,魚塘500畝。「這裡的整體規劃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屋場建設很有特色,每家每戶都有菜園,整體規劃得非常好。」津市市青苗社區支書傅年喜則表示,竹聯村整體規劃因地制宜,「環境衛生、屋場建設、民宿都做得好,非常接地氣,很質樸。」

與竹聯村同樣享有盛名的還有瀏陽市永安鎮蘆塘村灣裡屋場。近年來,屋場以「鄉賢文化」為核心,充分發揮鄉賢能人示範引領作用,自籌資金280餘萬元打造了花園式屋場。下午,觀摩團在此參觀了中華老種子博物館、老種子博覽園、屋場建設。

鱗次櫛比的房屋,乾淨整潔的小道,悠閒自在的生活,蘆塘村處處流露的「精氣神」讓觀摩團成員點頭稱讚。「每家每戶都有花園菜園,自成特色,規劃得非常好。」張新華邊看邊感慨,一旁的郴州市蘭王廟村企業代表肖鈞允附和:「是啊!農村竟然可以搞得這麼好!這次學習太有意義了,讓我看到了很多自己沒想到的內容,長見識了。」

肖鈞允坦言,瀏陽的竹聯村和蘆塘村兩個村的環境、合作社都讓他印象深刻。「兩個村環境很好,看不到白色垃圾。今天考察過程中,地上有片垃圾,講解中順手就撿了起來,說明保護環境的意識深入人心。」

目前,肖鈞允所在的蘭王廟村以種植葡萄、黃桃、奈李等水果為主要產業。「我看到蘆塘村的合作社在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如何運作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在接下來的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們也會把這些先進經驗融入到工作中。」

22日,考察團前往長沙縣新明村、湘豐村考察學習。

相關焦點

  • 全力夯實建設現代化瀏陽的基層基礎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決把中央、省、長沙市部署和瀏陽市委、市政府要求落到實處,紮實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紮實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是加強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的迫切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關鍵在基層。要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基層幹部是重要力量。
  • 永安「突圍行動」——瀏陽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特別報導之五
    產業、人氣凝聚了永安鎮不斷發展的勢頭,也為其扮演好「橋頭堡」的角色提供了底氣。「交通融城在這個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建設也是貫穿永安發展全過程的內容。」陳訓武說,不斷完善內部交通網絡的同時,永安鎮將繼續搶抓長瀏城際輕軌、渝長廈高鐵、黃花國際機場T3航站樓等重大項目建設機遇,預先謀劃、提前對接,以交通融城的方式助推瀏陽融城發展。
  • 我市努力打造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紮根基層的退役軍人村幹部...
    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 我市努力打造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紮根基層的退役軍人村幹部隊伍
  • 這些村幹部成「村霸天」:監聽村民言語,把持基層政權
    1 違規入黨「洗白」身份 半月談記者梳理北京市已審結的部分涉黑涉惡案件發現,被查處的村幹部存在共性:雖有前科劣跡,仍能藉由當地黨政工作人員幫助,違規入黨「洗白」,獲取政治身份,把持基層政權。 首先,「兩面人」在農村地區吃得開。半月談記者探訪發現,善於偽裝是村民對石鳳剛眾口一詞的評價。當地村民說,石鳳剛平日裡裝著樸素,辦公室堪稱簡陋,也不開豪車。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在其事發後還很納悶,為什麼會抓他?「部分村民被石鳳剛的『小恩小惠』蒙在鼓裡。」長辛店鎮武裝部長王繼雲告訴半月談記者,石鳳剛曾帶著部分村民外出旅遊,逢年過節還經常慰問村裡老人,使得村裡許多群眾對其感恩戴德。
  • 雷世俊:試論黑惡勢力向農村基層政權滲透的問題和對策
    一、黑惡勢力向農村基層政權滲透的現狀及特徵以商州區為例,目前已進入公訴、審判階段的6起涉黑涉惡案件中,3起黑社會性質組織頭目曾擔任村幹部、1起黑社會性質組織吸納村幹部為骨幹成員,農村基層政權人員涉黑案件佔比達所辦案件的67%,且均為城市周邊農村(社區)。經調研分析,當前農村涉黑涉惡犯罪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徵:(一)操縱基層選舉長期把持基層政權。
  • 村幹部「走心」不「走讀」 做好穿針引線人
    村幹部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骨幹力量之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直接推動者、組織者和實踐者。村幹部也是群眾訴求的首選對象,在群眾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一些地區卻出現了某些村幹部不住村,在村裡和城裡來回「走讀」的現象。  村幹部「走讀」拉遠與群眾的距離。
  • 好消息:4萬名村幹部被清除,「村霸治村」背後有什麼門道?
    大家好!《種田的人》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新鮮事,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2020年4萬名村幹部被清除,「村霸治村」要結束了,我們一起看看「村霸」具體指的是村莊的「惡勢力」,這種惡勢力主要包括地痞、流氓、無奈、宗教惡勢力,他們長期橫行在村莊裡,不僅嚴重的影響到村民的生活,而且還會不斷侵蝕村莊基層政權,因此清除「村霸」十分有必要,值得慶幸的是,2020年我國4萬名村幹部被從村幹部隊伍中清除
  • 2021年,農村新設一組織,村幹部十有八九不高興,村民:早該這樣
    這一切重任都需要村幹部來擔當責任,做好的帶頭。但是在過去農村發展中,有不少的村幹部以權謀私,失職屢屢發生。在2021年,農村將設一新組織,村幹部十有八九不高興,村民說,早都該這樣了。因此,我們國家為此下設一大手筆,打造出一個嶄新組織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整頓農村村幹部隊伍,確保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
  • 村幹部為什麼自掏腰包?2021農村有什麼變化?
    大家好!《種田的人》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新鮮事,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村幹部為什麼自掏腰包?2021農村有什麼變化? 村幹部作為村裡的帶頭人,有責任推動農村發展,合理使用村裡經費,農村的經費由國家分配,村幹部合理使用,但一些情況下村幹部有自掏腰包,比如公務接待,上級領導考察等等,都需要開支,而這些開支一般由村幹部來承擔,一些村幹部倒貼集體工作開支,對於村幹部職位,有人嚮往,也有人冷漠,村幹部會自掏腰包嗎?農民朋友來看看
  • 湖北孝感孝南:推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村主職幹部是農村基層的「主心骨」,是黨員群眾的帶頭人,是村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關鍵。 習總書記批示強調「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出發,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各項村級民主管理制度,特別是選好、用好、管好村兩委帶頭人,加大嚴肅查處不正之風和違紀違法行為的工作力度,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有力保障」。從黨長期永續執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來看,農村確實需要一支黨性強、能力強、有威望的骨幹隊伍,主要基於以下理由:一是提高報酬的邏輯必然。
  • 2020年,村幹部將迎大調整,除了村幹部之外,3類小隊長怕要慌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2020年,村幹部將迎大調整,3類小隊長也是嚴查對象,農民高興!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現在農村經過幾十年時間的變遷,更是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這些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再加上,如今國家開始逐漸重視未來農村的發展。針對農村也出臺了不少傾斜性政策,以及優惠政策。如今農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也提高了。可以說如今農村人的日子過得是越來越好了。
  • 村幹部咋幹?抗疫就是一堂課
    前句是一些村幹部說的,他們面對千頭萬緒的農村工作,既得敢闖敢幹,又得辦事公道,工作壓力很大;後一句是部分村民說的,透露出鄉村治理農民參與感不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然而,記者近日走訪遼寧十個村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鄉村治理局面令人耳目一新——村幹部衝鋒在前,以身作則;村民全力配合,鼎力支持,抗疫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提高了黨在農村群眾中的威信,留下的經驗與啟示有益於推動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和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 疫情之下,方知村幹部任期5年遠比3年好!但農民需要擦亮眼睛!
    為戰勝疫情,農村各村委幹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執行力、號召力得到了農民朋友們廣泛的認可,那些5年任期的幹部更是運籌帷幄,表現突出。在廣大的農村,村委是我國農村最基層管理組織的簡稱,是農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群眾自治組織,其核心人員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村幹部。村幹部的重要性在農村不言而喻,選得好全村農民發家致富、雞犬升天,選不好則貧困依舊、怨聲四起。
  • 貴州紫雲縣:奏好村幹部「選育用」三部曲
    貴州省紫雲自治縣從選、育、用等方面入手抓好村「兩委」幹部隊伍建設,為全面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開啟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村「兩委」換屆提供堅強保證,打下良好基礎。加強村級後備幹部源頭培養工作,組織鄉村在全面摸底排查基礎上,建立農村致富能手、合作社負責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人員、大學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幹部職工等臺帳,積極引導其中的優秀分子參與村「兩委」工作。根據村「兩委」幹部標準,從中物色、選好後備幹部,採取「一帶一」「一帶多」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加強能力素質培養,從源頭上確保村級「帶頭人」後備隊伍質量。
  • 女高管回鄉當村官:掙一兩萬,充實感和榮譽感不如當村幹部
    兩名客商稱,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村幹部親自上陣推銷村企產品。 陳誠的帳算得明白:農產品銷售費力而收效甚微,而這兩個客戶計劃加盟店每家鋪貨5萬瓶,以現在已有的一百家門店算,即使一瓶只賺一塊錢,也是一筆巨大的收入。「得賣多少雞鴨鵝,才能賺這麼多?」
  • 幹部氣兒不順,涉及村民也不高興……村幹部咋幹?
    來源:瞭望智庫「村幹部不好當,費力不討好」「各顧各家事,不想參與村裡閒事」,這是記者以前在農村走訪時常能聽到的兩句話。前句是一些村幹部說的,他們面對千頭萬緒的農村工作,既得敢闖敢幹,又得辦事公道,工作壓力很大;後一句是部分村民說的,透露出鄉村治理農民參與感不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 10年間,海南「農村幹部大專學歷教育」項目培養了逾萬名基層組織人才
    「以前我可沒這麼能幹。」黃麗萍說,論勤勞致富,她有點心得,可被鄉親們選為「脫貧領頭雁」後,要怎樣管理和壯大「雁陣」,真有點「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在海南,與黃麗萍有著同樣困擾的基層幹部不在少數。項目實施10年來,累計培養了13330名農村幹部和優秀青年,已有8867名順利畢業,為全省各地加強基層黨建、打贏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輸送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組織人才和能夠發揮「雙帶」作用的農村黨員。
  • 駐村幹部切莫「一派了之」
    李茂秋 不論脫貧攻堅主戰場還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駐村幹部作為主力軍不僅發揮著承上啟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思想引領、示範帶動、基層治理、政策宣傳、儲備人才等方面都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 打掉農村涉黑組織1198個,農村黑惡勢力基本肅清|決戰掃黑除惡
    33.4%,打掉農村地區的涉惡犯罪集團及團夥13272個,依法嚴懲「村霸」3727名,對受過刑事處罰、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惡等問題的4.17萬名村幹部,全面清除出農村幹部隊伍。清除「村霸」後空缺的村幹部,已補配3369人,佔90%,其中空缺的1294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已補配1165人。選優配強了一批農村基層幹部,農村基層組織明顯優化。恢復集體經濟——各地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農村集體「三資」問題專項整治。
  • 【鄉村振興有你更精彩】深入基層 為民服務
    平湖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堅持黨建引領,選派20名機關部門幹部下村擔任鄉村振興特派員(農村指導員、第一書記),他們是鄉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施工員」、攻堅破難的「衝鋒員」、助推中心的「戰鬥員」、基層治理的「助推員」、為民辦事的「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