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經歷最難總統權力交接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雜誌

原標題:美國正經歷最難總統權力交接

川普目前的各種做法可能是出於三個原因:為接下來的政治活動持續募款、測試自己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以及尋求在1月20日卸任後仍然能夠左右共和黨,但更重要的是他本人目前可能被恐懼麻痺了

文|《財經》記者 蔡婷貽

「我叔叔在投票夜的演說不只是徹頭徹尾的謊言,這還意味著危險。」美國總統川普的侄女瑪麗·川普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對媒體預言。「他不只不會承認敗選……更糟的是,他不會參與所有能保證和平移交政權的安排……他將會一次又一次地崩潰,他從來沒經歷過這種情形。」

瑪麗·川普是一名專業心理治療師,她是川普哥哥的女兒,她在選前出版有關川普家族史的一本書《我的家族創造了全世界最危險的男人》。在選後,瑪麗向媒體公開了她對叔叔的診斷。

美東時間11月7日中午,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拿下賓夕法尼亞州之後,選舉人票正式超過270張,美國媒體宣告拜登當選。計票持續到11月13日,拜登再拿下喬治亞州,總選舉人票達到306張。川普則確認拿下北卡羅來納州,拿下232張選舉人票。

儘管雙方在搖擺州競爭激烈,費時的計票過程讓選民焦慮不已,但是選舉結果並未導致美國社會原本預期的暴力衝突。

選前從未考慮到落選可能的川普,除了在選後持續到球場打高爾夫球、在社交媒體上批評選舉造假以及在周末探訪湧入到華盛頓特區支持他的群眾,他不斷對外重申的信息只有「我贏了選舉」,而民主黨「偷走了勝利」。

接受敗選對於川普而言就如同接受失去至親一樣困難,他的表現也顯示他似乎進入了類似的前三個階段:否認、憤怒和討價還價。他憤怒的對象除了拜登和民主黨,還包括他原本的戰友——福克斯電視臺。該電視臺在計票初期就宣告拜登拿下傳統共和黨州——亞利桑那州,讓川普陣營士氣大減。

接著,川普把怒氣轉到他認為對他不忠誠的部長,國防部長埃斯珀成為首個開刀對象。11月17日,川普又解除了國土安全部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局長克雷布斯(Chris Krebs)的職務,克雷布斯因發言指出這次選舉是美國史上最安全的選舉,讓川普憤怒不已。克雷布斯在被免職後也不甘示弱,回懟稱:「能服務(國家)是光榮,我們做得對。守護今天,明天(才)安全」,「為了守護民主……這是應該做的。」

美國總統歷史學家貝施洛斯(Michael Beschloss)批評川普政府在選後拒不交接的各種做法嚴重傷害了美國民主制度。他指出,歷史上確實有數位總統對選舉結果感到憤怒,但是就算美國建國元老也想不到,會有一個總統拒絕認輸或離開。

拒絕大方承認敗選

自11月7日結果揭曉以來,除了前總統小布希和他的弟弟傑布·布希、前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恭喜拜登勝選,共和黨內主要的國會議員和各行政部門的部長都選擇支持川普。

國務卿蓬佩奧在11月10日表示,國務院已經開始準備川普第二任期的交接工作;司法部長巴爾則在選後要求聯邦檢察官主動調查選舉違法案件。不過,巴爾的要求引來司法部官員和聯邦檢察官的不滿,負責選舉犯罪調查部門的皮爾格(Richard Pilger) 批評巴爾的做法嚴重違反行政中立,他個人也因此憤而辭職。

2016年大選結果明朗後,即將卸任的總統歐巴馬施壓希拉蕊迅速承認敗選。這一次,歐巴馬對共和黨人在選後配合川普、拒絕和川普切割的做法感到失望。「我無法相信那些在華盛頓工作多年、深信制度安排和價值的共和黨建制派會這麼輕易地屈服。 」

川普陣營自選前開始散播民主黨在選舉中造假的陰謀論,自11月3日開始計票以來,他的陣營僱用大量律師在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星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喬治亞州和密西根州等地提起關於選票造假或計票流程的訴訟。

拜登在亞利桑那州以多出0.31%、威斯康辛州以0.62%、喬治亞州以多出0.28%、賓夕法尼亞以多出1%的選票勝出,這四個州11.2萬張選票左右了美國選舉的最後結果。川普陣營試圖通過訴訟,要求法官認定部分選票應不予計算來反轉這幾州的結果,進而為自己翻盤。

不過,這些指控選務人員計入不該計入的選票、選務人員計票過程不透明等的訴訟,一個接一個地都因為證據不足而撤回或被法官駁回。川普陣營委託的數家律師事務所也慢慢因為輿論壓力主動退出為川普代理訴訟的行列。

讓川普認為自己仍有希望贏得最終選舉的是他的個人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他不斷散播選舉出現系統性造假才導致川普敗選的說法,這令川普陣營的其他工作人員和律師困擾不已。

不過,朱利安尼隨後被川普陣營爆出每天收取2萬美元的律師費,法律學者批評其形同「馬路強盜」。事實上朱利安尼已經超過20年沒有為代理人出過庭。11月17日,他為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訴訟案出庭,法官不以為然地對原告表示,「你希望法庭把680萬張選票列為廢票……你能告訴我這個結果怎麼合理化嗎?」

11月17日,威斯康星州在最後確認選票時,因為兩名共和黨工作人員在確認過程中出現猶豫,該州的選票一度無法完成最後確認,川普就此讚賞兩名工作人員「有勇氣是美麗的事,為美國站起來。」不過,幾個小時後,這兩名工作人員改變了態度,威斯康星州完成計票。

川普陣營在威斯康星州計票完畢後就表示,將提出重新計票的要求。根據規定,他的陣營需要在11月18日提交重新計票申請,同時繳納790萬美元的費用。

曾經擔任川普白宮通訊聯絡主任的銀行家斯卡拉姆齊(Anthony Scaramucci )指出,川普目前的各種做法可能是出於三個原因:為接下來的政治活動持續募款、測試自己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以及尋求在1月20日卸任後仍然能夠左右共和黨,但更重要的是他本人目前可能被恐懼麻痺了,因為他接下來將需要面對各種調查和之前累積的大量債務。

自11月15日起,川普除了通過推特發表想法,就未出現在任何公開場合。他重複發表的推文「我贏了選舉」都能得到數十萬支持者的肯定。如何讓川普儘快接受敗選無疑是美國政壇最緊迫的挑戰。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川普今年將留在白宮,不會如往年一樣前往佛羅裡達的海湖莊園大肆慶祝今年的感恩節。

權力交接的窘境

從程序上講,川普不接受敗選不是主要問題,他拒絕交接、拒絕授權聯邦政府部門向拜登提交國家安全簡報才是讓美國政壇最擔憂的事情。拜登在11月16日指出,如果川普政府不儘快協調交接,整合新冠肺炎的疫苗配送,更多人可能因此感染身亡。「如果我們需要等到1月20日才開始規劃,我們的進度將嚴重落後。」

除了對抗疫情,更多的擔憂則是關於美國無法在權力交接的三個月中面對和抵抗潛在的威脅。

曾擔任川普國家安全顧問的博爾頓在媒體上再三指出,他個人經歷過五任總統交接,川普每耽誤一天就是傷害國家多一些,他呼籲共和黨員為了國家利益儘快拋棄川普。

前川普白宮幕僚長凱利也公開批評川普阻礙交權的行為,交接延遲、新來的人無法及時熟悉形勢將造成很多損失。凱利進一步強調,川普不想承認敗選無所謂,交接事關國家,交接不順利傷害的是國家安全,「因為這些人需要儘快上手,這不是一個能夠(馬上)從0加速到1000英裡/小時的過程」。

這些批評並非沒有理由,因為選舉交接不順導致美國暴露在安全威脅下早有先例。共和黨參議員蘭克福德(James Lankford)引用「9·11」恐怖襲擊後的調查報告指出,2000年因為小布希和戈爾的競選爭議,壓縮了交接時間,導致美國失去了防止「9·11」襲擊發生的機會。

蘭克福德呼籲行政部門應該儘快向拜登提供國家安全簡報,他甚至設定11月13日為期限,承諾親自介入協調 。負責向總統和當選總統提供簡報的部門國家情報辦公室(The Office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表示,他們只能在聯邦政府正式啟動交接程序時才能開始與拜登陣營聯絡。

根據美國1963年通過《總統交接法》,聯邦總務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為負責交接的主要執行單位。該部門需要提供新政府資源,確保順利交接。不過,聯邦總務署11月7日表示,目前拜登當選的事實仍未得到最後確認,因此無法協助拜登陣營人員進行交接。

聯邦總務署的確認意味著權力正式交接的起點,所有拜登任命的人選才能進入個人安全審核,部分需要國會確認的人選才能進入與國會協商的程序。聯邦總務署未能確認選舉結果的說法隨即引發「確認條件為何」的爭辯以及為什麼該部門認為目前仍無法確認。

1993年參與協調柯林頓和老布希總統交接的前官員馬爾奇克(David Marchick)指出,聯邦總務署的說法只是把移交政權政治化,所謂確認的條件是「清楚的結果」,選舉結果非常明顯,目前也看不出翻盤的可能。同樣需要配合交接的安全部門在11月7日結果確定後,立即開始執行保護拜登的任務,安全部門顯然就沒有「確認」的問題。馬爾奇克強調聯邦總務署完全有獨立的權力確認選舉結果,負責2000年交接的聯邦總務署負責人完全就沒有遭遇任何來自白宮或高層的壓力,獨立執行了交接。

事實上,為了確保新任總統及時掌握國家面臨的各種威脅或挑戰,歷任總統都未因選舉結果爭議而阻撓交接或向下任總統提交安全報告,2000年當佛羅裡達州產生選票爭議時,柯林頓總統在第一時間就要求安全機構向小布希總統提供每日國家安全簡報,當時的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則因為是副總統,原本也具備獲取安全簡報的資格。

當2008年歐巴馬總統當選,小布希政府推動的移交甚至被認為是政權移交的典範。小布希總統任內擔任國土安全部長,參與執行政權交接給歐巴馬政府的切爾託夫(Michael Chertoff )在政權移交研討會上指出,協助總統和新政府在上任第一天就能上手對國家非常重要 。

2008年為了協助新政府人員直接感受危機處理的過程,小布希政府還在交接期間由兩組政府人員共同舉行了傳染病預防演習訓練。他強調,交接不順利對美國的國內外敵對勢力意味著國家暴露了弱點,「這些威脅不會等我們一年把政府都安排好才發動攻擊,只要他們覺得時間適當了,他們就會發動攻擊。」

為了克服無法獲取安全簡報的窘境,拜登陣營11月17日邀請非政府部門的安全和外交專家自行舉行簡報,試圖克服川普對新政府的幹擾。

不只是安全問題,美國政壇對政權移交的重視也來自新政府籌組的困難和複雜。美國聯邦政府有4000個政治任命職位需要總統任命, 1242個職位需要國會同意,如果未及時補滿,人員短缺影響的是政府的執政能力。

相較之下,川普政府是少數從未補滿這些職位的政府。根據統計,到今年為止,國土安全部只任命了35%的應任命職位,國防部是66%,財政部是68%,衛生部是72%,國務院是79%。

切爾託夫批評稱,在美國面臨疫情反覆暴發的當下,應該主導對抗疫情的國土安全部卻有大量空位未補滿,不僅導致國土安全部完全無法全力執行抗疫任務,更形成白宮越權微觀管理的亂象。「川普政府似乎只是想摧毀政府部門,證明政府裡面都是壞人,結果是很多人為此而喪命。」

相關焦點

  • 2021年美國總統是誰?美國總統何時交接權力?
    不過,美聯社13日稱,在美國分發疫苗進行接種之際,美國的情形比以往更加黯淡:近幾天來每天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都超過3000人,比 D日當天的死亡人數(當天美軍死亡人數約2500人)要多得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從1月21日美國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到4月28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突破100萬,用了99天。
  • 美國總統交接缺失關鍵一環,佩洛西高度緊張
    據美媒報導,日前川普在推特上表示,「致那些好奇的人,我不會參加1月20日舉行的總統就職典禮。」在經歷了國會暴力事件後,川普與美國政界的關係已降至冰點。但另一個史無前例的問題又擺上了臺面,如果川普不出席總統交接儀式,那麼他手裡的「核手提箱」要如何轉交給當選總統拜登呢?
  • 美國史上的那些「非常總統交接」
    縱觀美國歷史,大選爭議向來不少;有的為南北戰爭埋下種子,有的引爆憲政危機。刺殺、槍擊案,8位美國總統在任期內逝世,美國總統似乎成為了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2020美國總統大選出現了巨大的爭議。以川普的一貫風格,昨天東一榔頭,今天西一棒子,明年總統交接,從現在算起還有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裡,夠時間讓川普出很多很多么蛾子。
  • 傳國玉璽是中國古代皇權的象徵,而核手提箱也象徵著美國總統權力
    上一代幫主,要把權力傳給下一代幫主的時候,就要把打狗棒也傳過去,同時要教下一代幫主學會這個打狗棒法。而當今之時,各國也都有這個大印,但是我覺得,大印代表不了真正權力的交接,什麼能代表呢,尤其是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講,那就莫過於總統的核手提箱了。咱們知道,美國是全球第一個擁有核武器,並實戰打擊的國家,美國今天擁有著威懾全球的力量,核武器也是其中之一。
  • 權力交接出現變故?拜登突遭「意外」,川普表態值得深思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兩黨對於美國總統位置的競爭到達了建國以來的巔峰。兩位候選人不僅在選票方面非常接近,更是因為川普對於總統職位的戀戀不捨,導致接下來出現了一幕接一幕的"鬧劇",而美國聯邦總務局出面"承認"拜登,給這次大選打了一針鎮靜劑。
  • 拜登:川普拒絕權力過渡或致更多人死亡!經濟政策上,美國正面臨「黑暗冬天」...
    連日來,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團隊在推動權力過渡方面進展依然緩慢。
  • 最「短命」的美國總統:就職後回家睡一覺,第二天總統就換人了
    在如今這個時代,也是出於對權力的渴望,大選之時總是爆出許多大新聞。光看大洋彼岸的美國總統競選,兩位競選人都已經是老大爺了,他們還是不斷的奔波,就為了自己能夠競選成功。就拿川普來說,他已經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了,已經能夠擁有非常美好的生活,但是他還是要去競選總統,因為總統手中所握有的權力是巨大的。
  • 大新聞大歷史:美國史上「非常總統交接」
    2020美國總統大選出現了巨大的爭議。雖然地球人都認為,民主黨的拜登獲得了無懈可擊的勝利,必將出任下一屆美國總統,但是,現任總統川普不肯承認自己敗選。有記者問他,如果12月中旬選舉人團把選舉人票投給拜登,你會不會離開白宮呢?川普當時很爽快地回答說,當然會,我當然會離開。拜登必定獲得多數選舉人票,這已經沒有懸念。
  • 美國國防部長下令:川普政府停止與拜登交接
    關於美國總統大選的「鬧劇」已經延續了一月之久,眼看著自己的任期就要結束,一直不甘心的川普似乎正在蓄勢待發,醞釀一個新大招。不少美國媒體都發文報導,提醒各方要警惕川普「最後的瘋狂」。而正所謂怕什麼來什麼,日前川普政府就再次出手,其授命的美國國防部長克裡斯託夫米勒宣布,將暫時停止向拜登移交權力。美國防部拒絕與拜登移交權力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防部這個消息無疑讓各方輿論變得火熱起來,要知道,早在半月之前拜登就已經開始籌建新的核心團隊人員了,從當前整體的消息來看,拜登在選舉人團中獲得了306票已是不爭的事實。
  • 總統權力交接!美股歷史性暴漲!川普開1分鐘記者會:都是我的功勞!
    就在昨天(23日),美國聯邦總務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簡稱GSA)正式通知「當選總統」拜登,川普政府已經做好準備,將正式啟動權力交接程序。儘管這相當於川普已經變相接受了將權力過渡給下一任總統拜登的事實,但川普在表面上還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
  • 川普不承認敗選不見拜登,緊隨總統的「核按鈕」如何交接?
    而在美國總統交接的過程中,一般是負責攜帶現任總統「核橄欖球」的軍官要在總統的同意下親自把「核橄欖球」交給當選總統的軍事助手。川普這樣一鬧,這個「重量級武器」似乎就不能交接了!拜登曾表示過川普不接受敗選的行為「令人尷尬」,他會對這種難以交接的「重量級武器」問題感到尷尬嗎?
  • 拒絕出席新總統就職儀式的川普該如何交接「核按鈕」?這東西到底...
    起因就是因為現任美國總統川普貪戀權力、謀求連任,在競選結果公布之後仍然拒不承認其競爭對手拜登當選。 當然了,這些都是小事,最為關鍵的一件事就是「核按鈕」的轉交,雖然這套裝置不是由總統隨身攜帶的,但是根據美國規定:「核按鈕」必須在總統外出時常伴其左右,由五名副官輪流保管。在川普交接前仍然是美利堅的總統,「核按鈕」自然會隨著他的行動而攜帶,怎麼交接呢?
  • 最「短命」的美國總統,睡了一覺,第二天醒來總統已經換人
    要知道,二戰時期著名的羅斯福總統就連任了4屆,堪稱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統。 其實,除了離我們較近的當代這幾位,很少有美國總統能坐滿8年任期的。畢竟有相當多的美國總統都遭遇了刺殺的風險,譬如裡根,他剛上任不到半年就差點被人刺殺,還有早期的林肯,只做了4年總統就被人暗殺,後來的甘迺迪更慘,只幹了2年就死於非命。
  • 沃爾瑪:讓我告訴你什麼是好的權力交接
    在美國公司,順利完成權力交接是最具挑戰性的。過去的一年裡,好幾家知名企業都在摸索中完成了權力交接。寶潔、美泰和可口可樂都各自推出了新面孔的執行長。  斯科特,現年52歲,最近接受了一位亞洲華爾街日報記者的關於權力接班的採訪,以下是採訪的摘要。  問:您認為其它大公司在權力交接時碰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沃爾瑪是怎樣克服的?  答:對於其它交接我都是從報紙上了解到的,因此我並不知道其中的內幕。沃爾瑪的權力交接之所以能順利進行。
  • 「把他罷免了我跟誰權力交接呀?」
    直新聞按 美國首都華盛頓1月6日下午發生美國政治史上罕見一幕。大批示威者闖入國會大廈、與警察混戰,造成多人傷亡。事件發生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呼籲副總統彭斯立即援引美國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罷免現任總統川普,否則國會將發起第二次彈劾。
  • 嚴家淦有什麼優勢,成為蔣氏父子權力交接,關鍵性的過渡人物
    蔣介石退到臺灣後,一直執行獨裁統治,為了順利將權力交接給蔣經國,做出了一些力的部署。其中嚴家淦這個人物,起到非常的關鍵的作用。嚴家淦,江蘇人,仕途十分的順利。臺灣光復之後,跟隨陳儀來到臺灣,擔任交通處長,財政處長,自此之後,嚴家淦與臺灣產生了淵源。
  • 「單一行政官」理論與美國總統權力的擴張
    傑克遜拒絕了這一要求並扣留了相關文件,聲稱對總統的譴責是違憲的,並繼續支持那些受寵愛的銀行。  「單一行政官」理論在第16任總統林肯執政時期第一次得到充分應用。由於全國處於戰爭狀態,林肯可以戰爭為藉口將自己的權力擴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涉及行政和司法的多個方面。1861年3月至7月間,林肯實施了美國歷史上最罕見的單邊總統行動。
  • 川普:最高法院讓我們失望,我是美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總統
    美國最高法院當地時間11日駁回了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提出的一項訴訟請求,該請求試圖推翻拜登在賓州等4個州的選舉結果。CNN分析稱,最高法院駁回這一訴訟請求的舉動是迄今為止最明顯的跡象,即表明川普沒有機會在法庭上推翻選舉結果。
  • 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川譜承諾和平移交權力
    來源:楓葉君評毫無懸念,一切按部就班,1月7日舉行的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確認拜登當選美國下任總統,哈裡斯任副總統,也是下任參議院議長。美國國會2021年1月7日凌晨正式確認了美國大選的結果,宣布拜登(Joe Biden)當選美國總統。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同意和平交接權力。
  • 杜魯門外孫撰文披露:混亂無禮的美國總統交接史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 《今日美國報》網站11月22日發表題為《哈裡·S·杜魯門的外孫:混亂無禮的總統交接史》一文,作者為杜魯門圖書館研究所名譽所長、杜魯門學者基金會秘書克利夫頓·杜魯門·丹尼爾。全文摘編如下:我的外祖父哈裡·S·杜魯門首創了人們如今所知的和平移交總統權力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