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劇《瞄準》的劇情已經接近終章。期間,這部劇的評價經歷了猶如過山車般的大轉折。從眾口稱頌的良心大作到拖沓冗長的口水爛劇,《瞄準》的口碑崩塌,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瞄準劇照
不過話說回來,吐槽歸吐槽,《瞄準》到目前為止仍是排行榜上人氣最高的電視劇集這一事實,也不可否認。所以,儘管槽點滿滿,大部分朋友還是忍不住選擇要把劇看完。畢竟已經追了那麼長時間的劇,要輕易說放手,哪有那麼容易!
言歸正傳,前幾天小編提到過,《瞄準》劇中廖傑的歷史原型是原國民黨湘軍將領李覺。有些朋友有不同意見,認為其實應該是陳明仁將軍。下面我們就借用下文篇幅,聊一下為何廖傑的歷史原型,不是陳明仁將軍?
陳明仁出身農民家庭,湖南醴陵洪源鄉人,幼時上過私塾,長大後就讀於長沙兌澤中學,畢業回鄉教過一段時間的書。1924年,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學校,不久又轉入黃埔軍校,是黃埔軍校第1期的學員。
眾所周知,蔣介石曾擔任過黃埔軍校校長,因此將黃埔軍校視為禁臠,舉凡黃埔出身的將領,無不青眼有加。陳明仁雖然家鄉在湖南,卻一天都沒有在湘軍中待過,是公認的蔣系將領。一直以來,陳明仁都頗受蔣介石信任,是名符其實的嫡系。
瞄準劇照
1948年10月,國民黨當局在武漢重建了第一兵團,陳明仁任司令。次年2月,在程潛派人的遊說下,白崇禧令陳明仁率一兵團進駐長沙。一兵團於湖南而言,算是客軍,而非像電視劇中一樣,是本鄉本土的楚軍。
至於他後來與湘軍元老程潛走得很近,過從甚密,一則是兩人同為湖南醴陵人,有同鄉之誼;二則兩人都與蔣介石有過芥蒂,有共同的經歷和訴求,所謂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罷了!而並非是同為湘軍的袍澤之情。
《瞄準》劇中的廖傑則不同,他在劇情初期是第八軍軍長,而第八軍則是楚軍老帥秦鶴年一手創辦。軍中袍澤無不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兵,組織嚴明,傳承有序。軍中存在對秦鶴年和殷千粟「東家」、「帳房」之類的暗語稱呼,就是明證。
從以上可以看出,陳明仁在國民黨軍隊中屬於蔣介石嫡系,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湘楚系將領。而廖傑所率第八軍則是地地道道的楚軍,是被視為另類,當作炮灰的雜牌軍。
歷史上的陳明仁將軍與《瞄準》中的廖傑在經歷上截然不同,因此不可能是他的歷史原型。
瞄準劇照
陳明仁早年參加過討伐陳炯明的一、二次東徵、中原大戰和對紅軍「圍剿」紅軍及蘇區的作戰,屢立功勞。歷任第10師56團團長、第3獨立旅旅長、第88師師長等職,這些部隊都是蔣介石嫡系,而非湘楚軍隊。1934年還被蔣介石召到著名的「廬山軍官訓練團」學習過,足見老蔣對他的器重。
抗戰爆發後,陳明仁先後任第2預備師師長及71軍軍長,參加過九江保衛戰、桂南會戰以及中國遠徵軍赴滇西的對日反擊作戰。也正在這一時期,陳明仁不滿蔣介石的驕橫的態度,對其有過頂撞行為,被蔣記恨在心。
1947年,陳明仁奉蔣介石之命率71軍進攻四平,與解放軍四野在四平血戰。戰後升國民黨第七兵團司令,獲青天白勳章。但不久後就被蔣介石卸磨殺驢,以「縱兵搶糧」為藉口撤銷了職務,調任南京總統府參軍閒置。
此後,陳明仁在師友的影響下,接觸到共產黨的主張和思想,開始對蔣介石有了厭惡之意。顯示出儘量避免與解放軍衝突的特點,再未對解放軍有過敵對的行為。
而《瞄準》劇中則不然,廖傑是在唐思遠被錢參謀長處決後才升任十兵團司令的。而且,上任後馬上在錢參謀長的誘導下,率十兵團向衡州出擊,與解放軍激戰。迫使解放軍先頭部隊撤出衡州,解了衡州之圍。
一個對解放軍懷有好感,儘量避免與其衝擊,另一個則主動出擊與解放軍展開激戰。歷史上的陳明仁將軍與《瞄準》中的廖傑在行為上截然不同,因此也不可能是他的歷史原型。
描準劇照
據《共和國歷史.風捲殘雲》中描述,蔣介石、白崇禧對程潛可能起義的情況,雖無明確的證據,還是有所察覺的。而對陳明仁的想法卻一無所知,一直被蒙在鼓裡。
1949年7月,白崇禧逼程潛移駐邵陽。不久,共產黨代表李明灝潛入長沙,程潛為與其見面商議起義事宜,也暗中回到長沙。白崇禧通過眼線得知這一情況後,馬上給陳明仁打電話說:
「程潛已回到長沙,你要住在省政府內不要出來,更不要去程潛那裡,免遭暗算。」
可見到了此時,白崇禧對陳明仁即將起義的情況,還是一無所知的。陳明仁表面與白崇禧應付,放下電話卻直接去找程潛,向他報告了白崇禧的動態,兩人一起商議如何穩住隊伍,確保順利實施起義的事宜。
7月30日,白崇禧又致電陳明仁說:「程潛率帶武裝人員潛返長沙,圖謀不軌,著即解除其護衛武裝,實行兵諫,迫使去廣州就任考試院長。」
想利用陳明仁武裝解決程潛,消除隱患。次日,蔣介石也派兩名親信乘專機直飛長沙,名為迎接程潛去廣州赴任,實則想穩定陳明仁軍心,驅使他繼續為蔣介石賣命。
陳明仁心中暗笑老蔣的愚蠢,表面卻不露聲色。他向兩名特使鄭重表態說自己一定會遵蔣的指示,與共軍血戰到底。
兩名特使心滿意足地離去了,三天後程潛、陳明仁領銜37名國軍將領通電起義,湖南和平解放。蔣介石、白崇禧滿心如意算盤,最終還是落得雞飛蛋打的下場。
瞄準劇照
而《瞄準》中,廖傑的處境則全然不同。第八軍本是楚軍一系的隊伍,而楚軍在劇中被明確表示系雜牌軍。錢參謀長三番五次催廖傑進軍衡州和留守衡州,目的不過是想掩護蔣介石嫡系撤離罷了。
廖傑的結局雖還未出,不過猜來一定是在秦鶴年的影響下,等解放軍大兵壓境,吃夠苦頭後才幡然醒悟的。這樣一來,與陳明仁將軍就又有很大的不同了。
一個是嫡系,深受信任,另一個則純粹是被利用的炮灰,陳明仁將軍與廖傑起義前的處境也是截然不同的。從這方面看,陳明仁將軍也不是廖傑的歷史原型!
從經歷、行為、處境等三個方面來看,陳明仁將軍都與廖傑大不相同,因此並不是其歷史原型。
瞄準劇照
雖然如此,並不代表劇中的廖傑就沒有歷史原型。《瞄準》是一部以湖南長沙和平起義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雖然大部分劇情都是虛構的,但在楚軍投誠這一支線劇情上,很多人物都是有歷史脈絡和歷史原型可循的。
那麼,《瞄準》劇中廖傑的歷史原型究竟是誰呢?準確地說,應該就是國民黨湘軍將領李覺將軍!具體請看小編上一篇分析!
以上就是對為何廖傑的歷史原型不是陳明仁將軍的簡要分析,若有不到之處,敬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瞄準劇照
參考資料:《共和國歷史.風捲殘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陳明仁》、
註:本文系閒人歷史故事原創,已籤約維權騎士代為維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和抄襲!請文抄公遠離!
本文配圖全部取自《瞄準》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