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日記》:今年港劇口碑第一?

2021-12-21 戲客Seeker


說實話,港劇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燒腦過了。

懸疑刑偵劇發展到今天,快節奏單元劇+偽群像模式成為大多數國內外影視劇的選擇,故事的主線也大多是通過支線的堆砌完成。從《SCI謎案集》到《白夜追兇》,似乎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了標配。

但TVB的野心從來不是四平八穩地講完一個故事,於是就有了這部《刑偵日記》。

如何用一句話概括《刑偵日記》:「精神病人之間的內卷」

雖然這句話看似玩梗,但實質上已經將整部劇最核心的元素點了出來,在《刑偵日記》裡,構成矛盾導火索和故事框架的核心元素正是精神疾病。

實際上在懸疑劇中,精神疾病元素並不少見。例如2018年曾引起廣泛熱議的網劇《瘋人院》,無獨有偶,同樣也是由優酷獨家播出。

但《刑偵日記》劇組並不是導演老算這種新人選手,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TVB必然會受到觀眾們更嚴苛的考量。

《瘋人院》可以以超自然的視角解構精神病背後的人性,《刑偵日記》則必須通過公檢法的嚴謹呈現這一切。

在即將收官之際,觀眾們不由得再一次思考,這部以精神疾病題材為底色的刑偵劇,值得8.1分嗎?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請謹慎閱讀)

《刑偵日記》開播前期,對於該劇「亂」、「複雜」的評價層出不窮,究其原因,除了劇情上的多線並行,「精神病人之間的內卷」也令觀眾們抓狂不已。

但當觀眾們適應這種模式後,才會發現這一設定的精妙之處,全員精神病與其說是一種戲劇化處理,更不如說是將放大鏡對準了人被忽略的另一面

葉勁鋒(王浩信飾)是該劇第一個出現的患者,他所患的解離症,就是我們常說的多重人格。

作為葉勁鋒的他是熱愛健身、有些玩世不恭的臥底警察,但他的另一個人格朱璣卻是一個有些弱不禁風的筆跡學專家。

葉勁鋒的第二人格源於他童年時目睹母親楊碧芯(惠英紅飾)在兄妹二人的湯碗裡下毒時造成的巨大創傷,用朱璣的話說,他存在的意義就是替葉勁鋒承擔這些傷痛

但隨著案件的推進和發展,主人格≠原人格成為了葉勁鋒身上最大的反轉,第三個人格馬特的覺醒把故事推向了一個新的方向。

葉勁鋒身上三個人格的設置是極富構思性的,如果將這些厚重的童年往事粗暴地概括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則會在細節上有所缺失。

以家庭的變故為分界線,葉勁鋒和朱璣的分化代表了否認與接納這兩種觀點,而在長期沉睡後最終甦醒的馬特,則是主人公無法否認的,最真實的自我。

童年目睹母親下毒的陰影,是葉勁鋒的人生走向轉折的開始。而這時就不得不提到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葉勁鋒的母親楊碧芯。

網友曾戲稱道「感謝惠英紅,終於分清楚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的區別」,這不僅是對這位實力派影后演技的高度讚美,也印證了整個劇組的極度自信。

在這個全員精神病的故事裡,主演癲狂的表現是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而不是逼瘋觀眾。

楊碧芯所患的精神分裂症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被害妄想,在她的幻覺裡,永遠有一個貴婦帶著小孩,誘導她去自殺,去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

如果故事僅僅到這裡,那麼楊碧芯只能算是一個可憐又可嘆的母親。而當劇情發展到她誤以為自己殺掉了騷擾自己女兒的人後,這個死去的孩子同樣也出現在她的幻覺裡。

不由得人細思,這些幻覺究竟是天馬行空的拼湊,還是血案後所帶來的於心有愧?

患有餘光恐懼症的妹妹葉朗晴(戴祖儀飾)、患有躁鬱症的頂頭上司聶山(姜皓文飾)……觀眾們樂此不疲地猜測「下一個出場角色有什麼病」,導演則不動聲色地將一套完整的世界觀灌輸給觀眾。

精神病是人「缺陷」的極端化,犯罪也是人「缺陷」的極端化,精神病人可以救人,正常人也可以殺人。

如果用標籤化來看待所有的角色,那麼就很容易掉進劇情設計好的反轉圈套裡。

多少觀眾是被楊碧芯的眼神嚇到,從而懷疑這個這個有「前科」的母親回來照顧女兒就是另有所圖?

究竟是楊碧芯還是韋睿傑(袁偉豪飾)殺死了騷擾葉朗晴的病人馬詠,這個故事反轉如果仔細回味,頗有種「嫌疑人X的獻身」的巧妙——所謂自圓其說的完美犯罪,往往是選擇性說真話的結果。

悟出這種敘事詭計的會稱讚導演的精妙和狡詐,直到真相揭露才反應過來也無妨。

大家都是瘋子,當然辦案不能走尋常路。

「全員精神病」只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設定,而真正能打動人的,是每一個具體鮮活的故事。

說「熬過前四集」就好,不是因為從第五集開始劇情剪輯突然變了風格看得明白,而是說到後面,觀眾們才發現每個案件背後共通之處。

不願提及的過去、坎坷成長經歷對一生的影響。


如果以案件劃分,已經播出的三分之二劇情中可以劃分為三個大案:血字殺手案、連環爆炸案、以及出現在葉勁鋒回憶裡的投毒案。

投毒案使得兄妹兩個人的人生都發生了改變,且不提哥哥的多重人格,妹妹葉朗晴的餘光恐懼症和對差點殺死自己的兇手產生依賴和感情,同樣與原生家庭的裂痕脫不了干係。

原生家庭這四個字,貫穿了所有人物的命運。


在明白導演和編劇試圖討論的核心話題之後,再去理解這部劇就變得簡單起來。

葉勁鋒誠然是受傷最重的一個人,但綠眼殺手韋睿傑(袁偉豪飾)亦然。

辱罵凌虐與對母親的依戀造就了這個極端割裂的人,他潛伏在特案組協助朱璣通過筆跡對血字殺手進行側寫,其實也是一種欺騙自己的自我解剖。

所以當朱璣指出這些血字是他母親曾經打罵他時說過的話時,他終於抑制不住自己病態的殺意了。

眾生有病,但於他覆水難收。

但導演並沒有完全局限於拯救和墮落這一主題,刑偵劇的優點就是不必強行為了大團圓而大團圓,韋睿傑的兩段感情都以慘烈告終,實際上就是這部劇的清醒之處。

對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其情可原,但其行難恕是最好的解讀。

投毒案沒有因為葉勁鋒/朱璣對母親的原諒而畫上休止符,爆炸案的兩名主謀最終也沒有成功復仇逃脫,愛上韋睿傑的葉朗晴也沒有徹底走向包庇罪犯的不歸路。

對於精神疾病的醜化和美化都是幼稚的,唯有正視和治療,是真正往前走的道路。

事實上,哪怕是韋睿傑的血字兇殺案展開就足夠撐起整個25集的時長,但《刑偵日記》裡他仍然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

觀眾急切想了解的,血案背後的愛恨糾葛並不重要,就像朱璣輕描淡寫地分析出血字兇手筆跡裡對家庭的怨恨,對母親的批判一樣。

根本原因並不重要,我們只需要掌握這些畫像,進一步鎖定兇手就好。

正所謂「我們追溯過去,只是為了拯救未來的無辜者」。

臨近收官的《刑偵日記》究竟能不能守住8.1的高分。

或者說,在剖析了這麼多精神病的內心世界後,從導演到屏幕前的觀眾,還能否保持一個清醒理智的價值觀來評價每一個案件。

這才是影響《刑偵日記》會不會爛尾唯一因素。

點擊進入戲客小程序演員資料庫,即可查看資料頁,超強地圖功能也上線啦!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小可愛們可把我們設置成星標,網絡一線牽,找到你們不容易

今日頭條 | 企鵝媒體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點 鳳凰新聞 | 搜狐新聞 | 網易新聞 | 一點資訊快傳號 | 東方號 | 知乎 | 豆瓣 | 大魚號 | QQ看點

相關焦點

  • 《刑偵日記》播出9集豆瓣8.4分,這樣的霸屏港劇不多見
    最近,有一部港劇《刑偵日記》頻頻登上熱搜榜,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除了本身是港劇迷的觀眾以外,《刑偵日記》意外地吸引了不少路人的關注。
  • 2021,網評最好看的港劇-《刑偵日記》,全是「精神病」.
    首先《刑偵日記》集推理、懸疑、驚悚元素在一部劇裡面。其次當然是一眾演員們的好演技,託起了這部劇。一般的電視劇裡最多有一兩個「精神病」就夠觀眾消受了,而《刑偵日記》是全員「精神病」出神入化。視帝王浩信無論在形象還是演技,實至名歸。
  • 刑偵日記 (2021)最新劇情介紹
    13 ,但近年來的能數得出來的,法證系列,仁心解碼系列,刑警,或者是剛完結的逆天奇案,都是典型的單元故事搭配著和主角相關的主線案件,近年有點江郎才盡的感覺,舉...   【匆^匆】  2021-06-27 11:54:28希望最後把坑都填好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豆瓣說25集,百度百科說30集,究竟是幾集呢?如果是25集現在還剩下8集,還有幾個大坑沒填:1. 小說殺手案 2.
  • 《刑偵日記》評分高達8.4分 劇情燒腦大膽「純憑演技」
    近日,TVB與優酷合拍的全新港劇《刑偵日記》在優酷提前上線。這部劇破天荒的口碑好,播出9集,豆瓣評分依然高達8.4分,實屬不易。對於《刑偵日記》這部劇,網友的評論也是難得一邊倒的好。大家都說《刑偵日記》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好看的港劇。
  • 從《逆天奇案》到《刑偵日記》,演員細節很重要,王浩信完勝
    但從今年播出的幾部港劇來看,情況在好轉,從電視劇《逆天奇案》和《刑偵日記》中可見一斑。不過,從《逆天奇案》到《刑偵日記》,演員的細節很重要,情感戲太多影響了他們的發揮,但演員把演技發揮到極致,已經可以圈粉很多。比如《逆天奇案》中陳展鵬飾演的許浚森,人物詮釋還算到位。
  • TVB視帝透露《刑偵日記》將在6月播出,演員陣容強大劇本精彩
    而他更是透露了由自己主演的港劇《刑偵日記》即將在今年6月播出,讓人非常期待。去年底,TVB在播放《節目巡禮2021》時,這部令人矚目的大劇《刑偵日記》就讓人非常期待。據了解,《刑偵日記》是由TVB和內地平臺聯合拍攝的時裝驚悚電視劇。
  • 今年港劇「第一口碑」,已經提前揭曉
    最近,一部港劇被捧上了天。有人預祝它是今年華語劇集「第一口碑」。有人稱讚它是扭轉港劇頹勢的「裡程碑之作」。誇得越厲害。魚叔越警惕。沒想到,上車後一口氣從頭刷到尾。」這是一部十分不像港劇的港劇。沒有豪門內鬥、權欲相爭;沒有警匪纏鬥、職場風雲。有的只是性冷淡風的攝影氣質,以及一點點觸及人心的懸疑+愛情敘事。看一眼製作方,香港ViuTV。
  • TVB新劇《刑偵日記》來了!超強陣容值得期待,影視雙後坐陣
    其實不少網友都稱2020年是TVB挽回顏面的一年,TVB出動了不少經典回憶劇,回看上半年,像《法證先鋒4》就是重頭劇之一,雖然收視成績不俗,但是觀眾口碑依舊不行,導致想要賣情懷的一年開頭就栽了個跟頭。不過下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除了有《陀槍師姐2020》外,近日另外一部重頭劇《刑偵日記》也開始了緊張的拍攝。
  • 2021年口碑第一的港劇來了,一集入坑!
    2021有一部港劇,終於成功出圈。懸疑題材,全員狠人,集集高能,層層反轉。還未更新完,就已預定天哥心中的年度神劇榜單。同學們,別錯過!又有劇追啦!可以說,這部全員嫌疑、集集高能、層層反轉的《刑偵日記》,從一開頭就牢牢吸引天哥的注意。
  • 惠英紅、王浩信坐鎮的《刑偵日記...
    4日,由優酷聯合TVB出品的重頭劇《刑偵日記》傳來了正式啟動的消息。儘管劇名已經換新,但從粉絲們早前的劇透看,該劇此前定位就是接棒經典,原名更是直接就叫《刑事偵緝檔案2020》。改名之前的《刑偵日記》早在今年3月前後,就已經引起了資深TVB粉絲們的關注,當時大家口中的這部劇還叫《刑事偵緝檔案5》。
  • 《刑偵日記》:港式探案究竟有何魅力?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文|張月寒《刑偵日記》這次的編劇思路和以往的TVB劇不太一樣,比較破格
  • 今年港劇「第一口碑」,已經提前揭曉
    最近,一部港劇被捧上了天。有人預祝它是今年華語劇集「第一口碑」。有人稱讚它是扭轉港劇頹勢的「裡程碑之作」。誇得越厲害。魚叔越警惕。沒想到,上車後一口氣從頭刷到尾。果然是一次「真香」——《嘆息橋》 The Gutter比香港早兩個月定檔。
  • 《刑偵日記》:用「全員精神病」為新一代TVB神劇作註解|主創專訪
    「全員精神病」,「男女主演技封神」,「惠英紅的又一部視後之作」。
  • 《刑偵日記》TVB收視再微跌,失利有三個原因
    由惠英紅、王浩信主演的《刑偵日記》贏得好口碑,奈何開播以來收視偏低,無綫今日(12日)公布最新收視,《刑》劇比上星期再跌多2點,只得15.5點。
  • ​《刑偵日記》TVB近年最大賭注 救香港電視劇靠今次
    《刑偵日記》播畢五集後,只能感嘆無線在這部劇集下了一場很大的賭注,有惠英紅、王浩信、姜皓文、袁偉豪、黃智雯等人如此大的卡士,只要簡簡單單拍一套類似《鐵探》或《逆天奇案》的港式警匪劇,肯定收視大賣。(劇照)唔估兇手玩布局《刑偵日記》不像過往的警匪劇,每幾集就一個單元,最後鋪出一個Final Boss。今次雖然也有單元之分,不過卻是一個連繫一個,每段劇情都牽引下一個段落,而且大家不用再瘋狂估誰是Final Boss,因為今次早在第三集已經話你知最終兇手是誰。可能你會話,沒有終極大佬豈不是沒有懸念了?
  • 惠英紅王浩信《刑偵日記》8.0收官 聚焦燒腦案件彰顯人性光輝
    《刑偵日記》打破傳統懸疑劇的故事設定,伴隨複雜案件,鮮活生動的人物刻畫和細膩感人的情感流露,促使該劇熱度一路飆升,豆瓣開分8.4分,拿下微博、抖音等多個熱搜,精彩劇情收穫觀眾的大量支持和肯定。《刑偵日記》引發全網追劇熱潮 故事創新獲專業媒體發文肯定《刑偵日記》憑藉主創匠心打造的劇集精良質感、演員紮實演技以及故事本身的懸念牢牢抓住觀眾眼球,播出就成為觀眾討論焦點,躋身於今夏最好看的懸疑劇之一
  • 港劇快報 | 65歲米雪IG分享隔離期間鍛練心得《刑偵·日記》陸版10集 《BB大曬》8集
    《刑偵日記》星期1-
  • 優酷同步七大港劇:郭晉安3部,還有歐陽震華新劇和《白色強人2》
    8月6日,優酷發布了近60個重磅劇綜片單,作為佔據港劇93%市場份額的港劇迷大本營,優酷「港劇場」宣布將推出七套港劇。具體包括與邵氏的合拍劇《飛虎之壯志英雄》、《非凡三俠》,與TVB合拍的《刑偵日記《刑偵日記》另外的《刑偵日記》可以說是《刑事徵集檔案》系列的延續篇,演員陣容也是豪華到沒朋友。
  • TVB新電視劇《刑偵日記》提前來了,視帝、視後可能出自這部戲
    葉勁峰受到極度驚嚇之後,竟然解離出另外一個人格,叫朱璣,朱璣體弱但堅強,能夠承受童年的遭遇。具有雙重人格的葉勁峰,被姜皓文飾演的刑偵之父聶山發掘,加入了特案組,聶山的精神燥鬱症剛剛治癒;袁偉豪飾演的精神科醫生韋睿傑、黃智雯飾演的拆彈專家遊雁星、黎諾懿飾演的重案組總督察江政勳、王敏奕飾演的法醫人類學家方菀芊、連詩雅飾演的法證昆蟲專家張曉蔓,再加上菊梓喬飾演的小說編輯海藍形成破案組合,和那些有高智商、但有心理疾病的罪犯鬥爭,最後破案的故事。
  • 《刑偵日記》監製親解:所有謎團要在第二季揭曉!
    《刑偵日記所有迷團要在第二季揭曉港媒特別找來監製關樹明、編審朱鏡祺、劉小群解說大結局的疑團,原來與《刑偵日記》第二季有關係,編審朱鏡祺說:我們這套劇有好多反轉位,(意思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我們設計劇本前有個想法,《刑偵日記》是一個季度性的劇集,是想下一季才令觀眾全面了解這個故事,但這套劇有個中心思想,就是精神病可以醫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