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日記》:用「全員精神病」為新一代TVB神劇作註解|主創專訪

2021-12-21 骨朵網絡影視

收錄於話題 #骨朵追熱劇 48個內容

「全員精神病」,「男女主演技封神」,「惠英紅的又一部視後之作」。

把主角當作一部懸疑刑偵劇的主要案例展開,在一向自成體系的港劇中很少見,對於演員的演技也考驗頗深。近期熱播的、由優酷與TVB的聯合出品的《刑偵日記》就做了這樣一個大膽的嘗試。

如今的觀眾看劇無辣不歡。這部曾用名《解離日記》(解離:多重人格障礙,是心理疾病的一種)的劇集「重口」之處還在於,全劇中有精神類疾病的主角就多達5個以上。他們之間關係密切,可能是母子、是情侶、是醫生和病患,是上司和下屬,堪稱緊密纏繞的「精神類疾病大賞」。

在案件偵破中夾雜著自我和解、親密關係與原生家庭的複雜劇情,讓該劇的燒腦指數再次升級。一邊讓觀眾高呼「彈幕護體」,一邊追劇追到停不下來。目前,《刑偵日記》拿到了的豆瓣8.3的高分,這創下了近年來TVB作品中的新高。

近期,該劇監製關樹明、原創及總編劇朱鏡祺、總編劇劉小群接受了骨朵的專訪。作為TVB的骨幹,《刑偵日記》的三位主創先後與主演惠英紅、袁偉豪合作了《鐵探》,與王浩信、黎諾懿合作了《不懂撒嬌的女人》,已經磨合得十分默契。到了這部最新的《刑偵日記》又會有哪些精心的製作和編排?以及TVB做劇的方法論又有哪些升級迭代?本文都將逐一揭秘。

相比普通的忙於破案談愛的警匪劇,《刑偵日記》用「刑偵」做外衣,講得卻遠不止於常規的推理和破案過程。精神病症的強話題性讓該劇經常登上熱搜。為了找尋這個警匪劇的新突破點,朱鏡祺和劉小群將已經寫好的「四大專業聯手查案「的五集劇本推倒重來,最終確定了三個方向:一、以人格解離患者作為臥底警探;二、以驚悚懸疑包裝;三、用電影的節奏去寫一部電視劇

當驚悚提煉成為一大賣點,老式TVB刑偵題材被激活了。

為了締造這種驚魂感,《刑偵日記》在畫面和鏡頭上都用了很多的心思,比如房間裡的多面鏡子、昏暗的燈光、男主內心世界的血謎圖等。監製關樹明表示,主創團隊希望營造一個特別的犯罪環境以及由幻象製造出來的恐怖感覺,「觀眾一向喜歡看到港劇場出一些有官能刺激的警匪題材,以及比較具有知識性、職業性的劇集,所以我們這次就把兩種題材融合。考慮到《解離日記》這個名字比較深一點,對觀眾入門來說比較難,就希望用《刑偵日記》來做劇名,讓觀眾在戲內戲外都去認識這個『解離症』」。

以往,刑偵劇的「警類」主角是固定的,案件大部分集中在每一集出現的新人物身上,這一次比較特別,極強的矛盾衝突和自身特點都集中在主角身上,由主角再關聯其他人物,達到環環相扣的效果。主角主攻精神問題,群像戲份分配均勻,是《刑偵日記》明顯區別於同類題材的創作手法。

很多觀眾會發現,第9集是《刑偵日記》的一個分水嶺,如果第9集之前袁偉豪飾演的心理醫生還是暗狼,讓大家猜來猜去迷惑人心,那麼,9集過後他就會成為明狼,是慣會操弄人心的連環殺手。而此時的楊碧芯已經從過去被疾病折磨的狀態走出來,一躍成為全劇的智商擔當;新的重要角色聶山出現,葉勁峰也不止有朱璣這第二重人格,還衍生了頑童般的第三重人格。新的布局讓劇情開始重新鋪排。

為什麼在前幾集就有這麼多的高能驚喜和反轉?對此,關樹明解讀道,「其實是因為曾經《刑偵日記》考慮過分為兩季,到10集左右就會迎來高潮,現在合成一季之後,到了第12集就會有一個全新的開始,聶山(姜皓文飾)和小說編輯海藍(菊梓喬飾)就會帶來很大的驚喜,帶出一浪又一浪的新的高潮。」

原創了這個精彩劇本的編劇/編審朱鏡祺和劉小群是一對默契十足的夫妻搭檔,分別有著三十多年的編劇經驗。朱鏡祺曾在《學警狙擊》中塑造了深入人心的Laughing哥,劉小群則有《陀槍師姐 2、3、4》、《法證先鋒 1、2》等代表作。由於都是很感性的編劇,兩人在2018年合作了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鐵探》,播出時一舉成為當年香港的收視冠軍,也讓惠英紅拿到了視後的獎盃。

雖然在都市刑偵劇方面身經百戰,但此次夫妻倆都是首次寫驚悚懸疑劇。劉小群笑稱,平時不敢看鬼片的兩人此次初次涉獵驚悚題材,就能讓觀眾找到一種看恐怖片的感覺,著實令他們感到驚喜。尤其是看到「彈幕護體」,「感覺自己都分裂了」,「晚上不敢睡覺」這些彈幕和評論,頓生出很大的滿足感。

《刑偵日記》少不了一些氛圍感和衝擊力畫面,比如楊碧芯(惠英紅飾)在第六集見到已經死了的馬詠懸浮在半空中;楊碧芯的兒子葉勁峰在14歲時衍生出來另一種人格,從此兩個人格經常交替性出現;妹妹葉朗晴也是精神病患者,明知對方是連環殺手依舊對其一往情深。因此也就有了「楊碧芯一家六口」的調侃說法。

「原生家庭」是內地劇近年來鍾愛的元素,關樹明表示,雖然「用一生來治癒童年」這個說法在香港比較少見,但其實對於「有問題的家庭」這一點上,大家都是不謀而合,「每個家庭都有它自己的問題。楊碧芯的家裡最大的問題就是『爸爸去哪了?』當一個在獨立支撐家庭的媽媽精神出現問題的時候,因為不想害了子女,她才決心離開。那麼剩下的兩兄妹,我們就可以想像他們倆是過著怎樣的童年。」

對於戲中複雜多變的精神病症,編劇劉小群解釋道,「《刑偵日記》的確是『精神病的鬥爭』,但很多觀眾誤以為楊碧芯是人格分裂,其實不是的,她是精神分裂,指的是有幻聽、幻覺、幻觸,妄想。會人格分裂的是王浩信飾演的是葉勁峰,他在痛苦的時候會讓另一個人格來面對,不至於崩潰,所以才有了朱璣這個高知而柔弱的人格。這種『一心雙魂』讓不同人格的記憶有阻隔,就好像喝酒斷片一樣,這就涉及到一個共存的問題。

如今,影后和視後都已收入囊中的惠英紅,依然在用生命演繹角色。在《鐵探》裡最強悍的未來女警務處處長到了《刑偵日記》裡,變成了被精神病折磨的可憐媽媽。惠英紅演繹此角色時再次貢獻出大量「教科書級演技片段」,這也是網友為什麼紛紛發出「你可以永遠相信惠英紅」的感慨。

「我們也看到很多評論說紅姐的演技就是YYDS(永遠的神),很多觀眾表示被她的演技嚇到不敢睡覺。其實在劇本前期,紅姐有跟我們說過她也有過抑鬱症的經歷,讀過心理輔導的課程,這讓我們也更放膽去塑造楊碧芯這樣一個超複雜的角色。」並且,編劇朱鏡祺也透露,惠英紅在最後的幾場哭戲中還會有神級的演出。

監製和兩位總編劇都與王浩信合作過《不懂撒嬌的女人》,當時構思了這個劇情之後就鎖定了王浩信來出演,朱鏡祺說當時給王浩信送了《二十四個比利》這本書,希望他去參考和揣摩怎樣演繹這個角色。「大家達成共識,用真實感來塑造這個解離症病人,不用造型去區分兩種人格,因為真實的人格解離患者就是這樣,王浩信在兩種人格之間無縫切換就是我們想要達的真實的效果。」

到了劇集的中後期,彈幕從猜測兇手,過渡到了猜測新的劇情:究竟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葉勁峰是主人格?還是理性縝密、體能柔弱的朱璣是主人格?兩個人格最終又能否合二為一?而楊碧芯和葉勁峰這對悲情母子,到底是誰造就了誰的精神問題,到目前為止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港劇影響力最大的時期,覆蓋過整個華人世界,如今,港式警匪片在影視兩端仍佔據華語娛樂的一席之地。《刑偵日記》在優酷開播首周奪得站內電視劇熱度榜冠軍,證明在優酷港劇劇場蹲守的觀眾仍然大有人在。在監製關樹明看來,港劇本身的節奏感源於香港的地理文化和整個環境氛圍。「在這樣一個擁擠的都市裡要尋找人的和諧和感情,在這個密集的社區中心要找到上進心、人情味,這就是港劇的精髓。」

同時,關樹明覺得,在視頻平臺發展迅猛的階段,不同的觀眾看劇會有不同程度的解讀,其中有深有淺,都是觀點碰撞帶出來的火花,一個小的引子就能成為吸引大家追下去的動力,這都是十分有趣的現象。

編劇朱鏡祺則表示,現在觀眾看劇棄劇率越來越高,所以編劇寫劇本都需要具備很強的戲劇張力,有足夠的追看性和突破點,要抓緊觀眾的眼球,給演員釋放演技的機會;同時需要了解當下年輕觀眾的喜好和想法,貼近他們的心。「這一次《刑偵日記》就抓住驚悚懸疑、人格解離、都市心理疾病再加上不斷反轉的劇情去讓觀眾感到欲罷不能。」

對於許多觀眾疑惑的袁偉豪飾演的精神科醫生韋睿傑這個角色,朱鏡祺覺得觀眾可能會分成兩派,有一派會很喜歡,當然也有一派會很恨他。

「袁偉豪在《鐵探》當中已經把那個角色演繹的很好,如何再進一步突破呢?我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很特別的、讓觀眾難以猜測的角色,哪怕到了第九集的劇情裡已經提到了他是兇手,但是也很多觀眾仍然不相信,因為劇情實在是太多高能反轉了。但醫生這個人物呢,需要一直看到第16集,才能真正明白他。至於黎諾懿這個警察在後期會讓大家覺得是一個深情的人。」朱鏡祺表示。

劇看到最後,會發現「逃避現實」是其中每個病人的癥結所在,這是一個過程,《刑偵日記》想要說的恰恰是,困難來了就需要面對它,你不面對問題就會越來越大。正如編劇劉小群所說,只有回到原點去解決和面對問題本身,才有可能把這個死扣解開,也就是這個故事最終的目的。

相關焦點

  • 2021,網評最好看的港劇-《刑偵日記》,全是「精神病」.
    首先《刑偵日記》集推理、懸疑、驚悚元素在一部劇裡面。其次當然是一眾演員們的好演技,託起了這部劇。一般的電視劇裡最多有一兩個「精神病」就夠觀眾消受了,而《刑偵日記》是全員「精神病」出神入化。視帝王浩信無論在形象還是演技,實至名歸。
  • 刑偵日記: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精神病的故事,只有不正常的人才能看懂
    精神病!用《精神病的故事》來詮釋《刑偵日記》大致更確切些吧!不只男主是人格分裂,而且他們全家都有病,繼續看,全員都是精神病。與《逆天奇案》一樣,又是杜之克出品,剛剛離開TVB的杜之克。還有未出場的刑偵之父姜皓文也很具備精神病特質,小說家菊梓喬,小說家本就是神經兮兮的。
  • 《刑偵日記》:今年港劇口碑第一?
    懸疑刑偵劇發展到今天,快節奏單元劇+偽群像模式成為大多數國內外影視劇的選擇,故事的主線也大多是通過支線的堆砌完成。從《SCI謎案集》到《白夜追兇》,似乎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了標配。但TVB的野心從來不是四平八穩地講完一個故事,於是就有了這部《刑偵日記》。如何用一句話概括《刑偵日記》:「精神病人之間的內卷」。
  • 刑偵日記 (2021)最新劇情介紹
    雙重人格的葉勁峰,被刑偵之父聶山(姜皓文 飾)賞識,招攬加入特案組,與精神科醫生韋睿傑(袁偉豪 飾)、拆彈警花遊雁星(黃智雯 飾)、總督察江政勳(黎諾懿 飾)、法醫人類學家方菀芊(王敏奕 飾)、法證昆蟲專家張曉蔓(連詩雅 飾)及經常被懷疑與案件有關而需接受調查的小說編輯海藍(菊梓喬 飾)一起惡鬥種種心理偏差的高智慧罪犯,偵破多宗驚悚懸案。
  • TVB新電視劇《刑偵日記》影后+視帝+視後組合,劇個透
    《刑偵日記》電視劇全劇共24集,計劃在2021年播出。《刑偵日記》電視劇宣傳海報《刑偵日記》電視劇主要講述了惠英紅飾演的紅姐是精神病康復者,飾演她兒子的王浩信是雙重人格患者,擔任警察的姜晧文有燥鬱症,而袁偉豪則是負責治療紅姐的臨床心理學家。
  • ​《刑偵日記》結局隱藏三個精心布局 王浩信第四人格系關鍵
    所有迷團要在第二季揭曉記者特別找來監製關樹明、編審朱鏡祺、劉小群解說大結局的疑團,原來與《刑偵日記》第二季有關係,編審朱鏡祺說:「我哋套劇有好多「反轉」位,(意思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我哋設計劇本前有個想法,《刑偵日記》系一個季度性嘅劇集,系想下一季先令觀眾全面了解個故仔,但呢套劇有個中心思想,就系精神病可以醫好嘅,大家見到韋睿傑(袁偉豪飾
  • TVB《刑偵日記》開拍,《鐵探》原班底回歸,王浩信、黃智雯加盟
    #TVB#今日,TVB於將軍澳電視城舉行了《刑偵日記》(暫名)拜神儀式,王浩信、惠英紅、姜皓文、袁偉豪、黎諾懿、陳煒、黃智雯等主要演員盛裝出席。TVB副總經理杜之克強調,《刑偵日記》並非《鐵探》的續集,而是全新的劇情和不同的風格,每個角色都有發揮空間,希望一眾演員拍得舒服、擦出新的火花,呈現出不一樣的TVB製作。看來,TVB高層對於這部戲寄予厚望。惠英紅和王浩信在劇中飾演一對母子,一個有精神病,一個則是多重人格,非常有挑戰性。
  • ​《刑偵日記》TVB近年最大賭注 救香港電視劇靠今次
    《刑偵日記》播畢五集後,只能感嘆無線在這部劇集下了一場很大的賭注,有惠英紅、王浩信、姜皓文、袁偉豪、黃智雯等人如此大的卡士,只要簡簡單單拍一套類似《鐵探》或《逆天奇案》的港式警匪劇,肯定收視大賣。(劇照)唔估兇手玩布局《刑偵日記》不像過往的警匪劇,每幾集就一個單元,最後鋪出一個Final Boss。今次雖然也有單元之分,不過卻是一個連繫一個,每段劇情都牽引下一個段落,而且大家不用再瘋狂估誰是Final Boss,因為今次早在第三集已經話你知最終兇手是誰。可能你會話,沒有終極大佬豈不是沒有懸念了?
  • 刑偵日記:精神病源於不好的原生家庭,誰才是血字案綠眼兇手
    電影質感的TVB新劇《刑偵日記》是有些壓抑的,並且燒腦,有人看了兩集就決定棄劇了。
  • 《刑偵日記》評分高達8.4分 劇情燒腦大膽「純憑演技」
    近日,TVB與優酷合拍的全新港劇《刑偵日記》在優酷提前上線。這部劇破天荒的口碑好,播出9集,豆瓣評分依然高達8.4分,實屬不易。對於《刑偵日記》這部劇,網友的評論也是難得一邊倒的好。大家都說《刑偵日記》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好看的港劇。
  • 著名老戲骨為TVB《刑偵日記》獻出第一次,自感老牛吃嫩草
    在大臺播出的劇集《刑偵日記》終於迎來大結局。
  • TVB《刑偵日記》當家花旦被批只有性感沒演技,當家小生演反派有驚喜
    《刑偵日記》的劇情沉重又壓抑,劇中的角色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對於演員來說既有發揮空間也是演技突破的最好機會。黃智雯貴為當家花旦,也曾在「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得到獎項的肯定,她的演技是得到大眾認可的。
  • ​《智能愛人》幫《刑偵日記》扳回一城 對TVB觀眾口味稍欠深度
    《智能愛人》幫《刑偵日記》扳回一城啱TVB觀眾口味稍欠深度本文轉自網絡 不代表本號觀點無線(TVB)劇集《智能愛人》接下《刑偵日記》時段,播畢五集後可以說,這是一個安全的選擇。《刑偵日記》突破TVB劇集框架,罕有以燒腦作賣點,結果收視慘澹,亦是預料之內。而《智能愛人》風格輕鬆幽默,正好為觀眾提供反差和新鮮感,也較能迎合TVB觀眾口味,相信能為收視慘不忍睹的《刑偵日記》稍微扳回一城。
  • TVB《刑偵日記》出彩的不止影后,兩位新晉小花表現同樣出色
    如果說TVB近半年來最有誠意的劇集非《刑偵日記》莫屬,首先在演員陣容方面,有視帝王浩信以及視後惠英紅,劇情方面有別於一般TVB的套路,可以說是大膽創新
  • 惠英紅新劇《刑偵日記》殺青演精神病人,自認有脾氣令人難受!
    影后惠英紅近日趕拍無線新劇《刑偵日記》,戲中扮演精神病患者的她拍攝時情緒起伏可想而知,不過她全程賣力演出,且獲一班好拍檔包括黎諾懿及王浩信等力撐支持
  • 惠英紅王浩信《刑偵日記》8.0收官 聚焦燒腦案件彰顯人性光輝
    《刑偵日記》打破傳統懸疑劇的故事設定,伴隨複雜案件,鮮活生動的人物刻畫和細膩感人的情感流露,促使該劇熱度一路飆升,豆瓣開分8.4分,拿下微博、抖音等多個熱搜,精彩劇情收穫觀眾的大量支持和肯定。《刑偵日記》引發全網追劇熱潮 故事創新獲專業媒體發文肯定《刑偵日記》憑藉主創匠心打造的劇集精良質感、演員紮實演技以及故事本身的懸念牢牢抓住觀眾眼球,播出就成為觀眾討論焦點,躋身於今夏最好看的懸疑劇之一
  • 《把關者們》旨在為臺慶熱身 歷年TVB熱身劇只有一套變神劇!
    《把關者們》旨在為TVB臺慶劇熱身細數近5年6套劇為反襯存在本文轉自網絡 不代表本號觀點上述兩套劇集都可算是為臺慶劇熱身、甚至可以稱之為「攝石劇」,旨在為下一套重本製作的臺慶劇作比較,反襯之下令它更出彩。一套「攝石劇」須符合幾個條件,包括卡士一般、沒有收視壓力、實驗性質強等。歷年來都有不少臺慶熱身劇,其中只有一套升級做神劇,更開拍續集,令人出乎意料。睇邊套「攝石劇」變做神劇:
  • 從《逆天奇案》到《刑偵日記》,演員細節很重要,王浩信完勝
    但從今年播出的幾部港劇來看,情況在好轉,從電視劇《逆天奇案》和《刑偵日記》中可見一斑。不過,從《逆天奇案》到《刑偵日記》,演員的細節很重要,情感戲太多影響了他們的發揮,但演員把演技發揮到極致,已經可以圈粉很多。比如《逆天奇案》中陳展鵬飾演的許浚森,人物詮釋還算到位。
  • 《刑偵日記》當多重人格遇上精神分裂,好戲之人加入值得期待
    而最近正接近拍攝尾聲的《刑偵日記》可是TVB的一大重頭劇。《刑偵日記》匯集了視後惠英紅,視帝王浩信,一線小生袁偉豪,黎諾懿,當家花旦黃智雯,實力派男配角而且劇中的媽媽惠英紅也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兩個人也有大量的對手戲,相信會有新的火花帶給觀眾。
  • 《刑偵日記》TVB收視再微跌,失利有三個原因
    由惠英紅、王浩信主演的《刑偵日記》贏得好口碑,奈何開播以來收視偏低,無綫今日(12日)公布最新收視,《刑》劇比上星期再跌多2點,只得15.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