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5月6日下午,第39屆香港金像獎正式落下帷幕。
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獲得最佳剪輯、最佳動作設計和最佳音響效果3項大獎。
這部電影,確實也可看作是香港功夫片的輓歌」。
《葉問4》的動作設計其實也是袁和平,不過《葉問》系列的巨大成功,還是離不開一個重磅級的香港電影人。
這位電影人對於香港功夫動作片,伯光認為被大大的低估了。
——洪金寶!
01
香港功夫片與洪金寶
由於本篇主要講功夫動作片,所以飄逸武俠類便不展開。
洪金寶動作設計的風格,是硬橋硬馬功夫片與競技搏擊類動作片。對於後世香港動作設計風格,可謂是影響深遠。
原因是洪金寶經歷很傳奇,除了飄逸類武俠,其它幾種動作設計風格都相當擅長。
洪金寶擅長硬橋硬馬的功夫片呢?
一是洪金寶代表的「七小福」,本就是于占元的京劇武生班底所出身。
所以戲曲類動作設計,洪金寶也就是得心應手。
二是當時香港影視和武館武師聯繫極深,相互間也都非常的熟悉,各種動作設計融匯貫通,只是各自有更擅長的風格。
比如動作設計大師劉家良父親是劉湛,劉湛是黃飛鴻的徒孫。
比如動作設計大師袁和平,其父袁小田北派武術出身,後來從事了電影行業。
所以硬橋硬馬的傳統武術套路,洪金寶也相當的熟悉。
1978年,洪金寶導演的電影《贊先生與找錢華》。
這部電影被譽為「詠春拳基礎教程片」,可見他對傳統武術的熟悉。
洪金寶為什麼又擅長競技搏擊的動作片呢?
原因是李小龍在香港拍電影期間,洪金寶和李小龍有過深度的合作。
兩人的關係也非常不錯,李小龍的競技搏擊風格,洪金寶也有一定的繼承。
李小龍去世後,70年代中後期的香港功夫片是劉家良硬橋硬馬風格的天下。
這個時代,洪金寶也拍了大量類似的動作片,經過十年左右的摸索。逐漸形成自己的動作設計風格,並且對於後來的香港動作風格。
洪金寶都是處於一種引開創和引領的存在。
02
香港動作片巔峰與風格
洪金寶對於哪三種風格影響嚴重呢?
1、洪金寶帶領了成龍
背後的動作設計風格是「動作喜劇」
眾所周知,成龍剛出道也是在模仿李小龍。
1978年,成龍憑藉袁和平設計的《醉拳》,以功夫喜劇風格打出名頭。
可能限於當時的電影技術,《醉拳》仍是硬橋硬馬,也就是動作裡面加了大量的喜劇元素。
成龍後來同類型的電影,《笑拳怪招》和《師弟出馬》都差不多。
成龍真正的「動作喜劇」風格的成熟,還是1983年的《a計劃》過後,直到《警察故事》加了「不死搏命」精神。
從此,成龍的動作設計風格,徹底獨立形成一派。
不過,這些洪金寶比成龍都要早,甚至對于成龍有帶領之恩。
1977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三德和尚與舂米六》,被譽為功夫喜劇的開端,這比78年成龍的《醉拳》還早了一年。
1982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提防小手》,該片是香港現代動作片的開端。
1983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奇謀妙計五福星》,已經是都市動作喜劇的風格了。
同一年,成龍的經典動作喜劇《A計劃》,實際上是和洪金寶聯合打造的。
按照當時香港電影界的情況,再加上洪金寶還是成龍的大哥。
《a計劃》的動作設計,可能洪金寶的功勞還要更大一些。
畢竟後來的《快餐車》《夏日福星》《福星高照》和《威龍猛將》。
這些有成龍參演的動作電影,其它的導演、製片人和動作設計都是洪金寶。
再後來的《富貴列車》《東方禿鷹》和《群龍戲鳳》等沒有成龍參演的電影。洪金寶同樣是導演和製片,動作設計更是沒有半點遜色。
洪金寶對于成龍影響甚深,甚至可能是直接帶領了成龍。
直到1985年,成龍的《警察故事》加入了「不怕死搏命」的精神,動作設計風格才逐漸獨立,形成「成龍喜劇」的金字招牌。
2、洪金寶成全了林正英
背後的動作類型是殭屍片
如果沒有洪金寶,可能也不會有林正英的殭屍道長。
林正英的動作表現能力,與動作設計風格的能力不用懷疑。
但是,如果不是洪金寶開創殭屍片,再結合動作喜劇的套路,可能也不會有後來「林正英殭屍道長」的赫赫威名。
香港「怪誕類」殭屍鬼片發源很早。
畢竟1982年,袁和平導演的《奇門遁甲》,已經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我們後來熟知的「殭屍」類電影,源頭並不是林正英。
而是——
1980年,洪金寶自導、自演、自編、自己監製、自己製片、自己動作設計的《鬼打鬼》(也太全才了)。
這部電影標誌香港殭屍靈幻片的開端,當時的林正英還在裡面演了個捕頭的角色。
1982年,洪金寶同樣自編自演的《人嚇人》(午馬是導演)。
1984年的《人嚇鬼》,洪金寶是製作和監製,男主角已經是林正英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正英就是洪家班的一員。
不過,兩人師承並不相同,洪金寶是京劇于占元門下,林正英是粉菊花師傅門下。
兩人進入香港電影界過後,當時都跟著李小龍拍過電影,友誼非常深厚。
李小龍去世過後,林正英也做過動作設計但是成績一般。
洪金寶統領的洪家班,卻逐漸混得風生水起。
70年代末期,林正英可能為了發展正式加入洪家班。所以,80年代我們在洪金寶電影裡,便能經常能看到林正英。
洪金寶前面拍的幾部殭屍片,可以說就是林正英在洪家班從配角走到主角的過程。
直到1985年的《殭屍先生》,林正英憑藉處片徹底大爆。本片的監製、製作人與動作指導,仍然是洪金寶。
後來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家族》《靈幻先生》《殭屍叔叔》《鬼咬鬼》。
洪金寶都是製片和動作設計,可謂是最大的功臣。
當然,林正英對於殭屍片自然有著重大的貢獻。
不得不說,林正英的「殭屍道長」和香港殭屍片,真的離不開洪金寶的成全了。
香港殭屍片的動作風格,也是動作喜劇和鬼怪靈異元素的結合。後來類型的故事劇情和角色塑造難以突破,故事設定陷入窠臼。
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晚期而去世,香港殭屍片也一去不復返。
第三種動作風格,也和香港動作片衰落和崛起有關。
03
洪金寶的衰落與甄子丹
90年代早期,洪金寶動作設計就遇到瓶頸期。
徐克類武俠飄逸類,動作設計是袁和平和程小東的天下。
殭屍片已經衰落,功夫喜劇由成龍發揚光大。
洪金寶的人脈關係極廣,同時也很照顧自己的師弟和身邊的洪家班成員。
除了成龍,元奎、元彪、元華、董瑋、錢嘉樂等人。他們都受到洪金寶的提攜和影響,然後在香港動作電影中發光發熱。
相反,洪金寶的動作設計的風格開始固定,動作指導生涯面臨著瓶頸。
其中有兩部相當著名的古裝片的失敗,影響非常深遠。
1、1993年的《一刀傾城》。
這部電影有個背景。
當時香港「過氣」大導演羅維,因為沒捧的成龍,李連杰反被別人捧紅,於是打算最後一搏。
羅維找了徐克的御用編劇張炭(黃飛鴻2編劇),寫了一部非常優秀的劇本《一刀傾城》,故事非常的精彩。
羅維找來了當時香港動作片大哥洪金寶前來導演,武人出身的洪金寶不是徐克。對於武俠片動作設計的理解,與擅長的袁和平和程小東不同。
威壓比袁和平吊的還誇張,同時又缺乏一定的美感。
電影唯一出彩的動作戲,非常依賴演員自己的基本功而非設計。
2、1992年的《陰陽法王》
這是胡金銓的遺作,鍾阿城的《畫皮之陰陽法王》。
電影拍攝時間在《一刀傾城》後面,只是這部電影先上映。
這也是洪金寶動作設計和老導演合作失敗的案例,兩位老導演在90年代初想翻身,結果希望最終都破滅了。
當時的洪金寶也是前公司撤資過後,一直想拼搏重回巔峰。
之後,洪金寶又去幫成龍導演了《一個好人》,動作設計在那幾年的成龍電影裡也相對平庸、經典打鬥場面最少。
洪金寶又蟄伏十年左右,才慢慢找準脈搏。
04
《殺破狼》與甄子丹
甄子丹崛起的當口其實有個契機,那就是當時香港動作精英集體出走了。
背景這裡就不提了,反正是成龍和成家班,李連杰和元奎,袁和平和袁家班全部去了好萊塢發展,把香港動作技術帶給了美國好萊塢。
程小東等導演北上內地拍片,開啟中國古裝大片時代。
這個時候的香港動作指導和動作巨星,正好處在一個真空期的狀態。
留下來的動作巨星首推甄子丹,趙文卓本來也有機會但沒把握住。當時的吳京最青澀更沒優勢,雖然也努力過,但最後靠的是內地電影崛起。
甄子丹的動作風格還是挺多樣的,但是早期成績不算太好。
動作喜劇肯定被成龍壓著,電影作品也較少。
飄逸類武俠片成績不錯,但在李連杰的光環下也暗淡了些。
比如《鐵馬騮》《蘇乞兒》《詠春》和《洪熙官》等。
甄子丹早期就擅長競技搏擊類的動作片,只是當時香港經典的動作片太多了,這樣也沒有能夠一騎絕塵。
比如《飛虎群英》《洗黑錢》《戰狼傳說》等。
你再和成龍的《醉拳2》《我是誰》《警察故事》系列;李連杰的《精武英雄》《給爸爸的信》《中南海保鏢》一比較。
這個中間的差距,它自然就來了。
成龍,李連杰等人去了好萊塢發展過後。
甄子丹經過摸索,在新時代終於拍出了《殺破狼》和《導火線》,一舉奠定自己現代競技搏擊的動作風格。
直到後來,再遇到甄子丹真正封神的《葉問》系列。
《葉問》前兩部的動作設計,正是洪金寶。
90年代後期,洪金寶因為《一刀傾城》和《陰陽法王》的失敗。於是趕赴好萊塢,替成龍拍了《一個好人》。
洪金寶自己,同樣也拍了一部美劇《過江龍》。
這個時間段,洪金寶動作指導生涯處在了低谷期。
直到2005年,洪金寶和甄子丹合作了《殺破狼》,電影大獲成功。
後面因緣際會,洪金寶再度成為了功夫片《葉問1》和《葉問2》的動作指導。
這兩部電影不僅各自獲得當年各大電影節最佳動作設計,也讓晚年的洪金寶在動作指導上,再次重回了巔峰。
尾聲
香港動作片與洪金寶
《葉問》系列前兩部動作指導是洪金寶,後兩部動作指導是袁和平。
平心而論,洪金寶前兩部,現代競技搏擊的動作風格更強烈。袁和平的後兩部與外傳《張天志》,動作設計相對虛浮一些。
也就是吊威壓的程度,相比之下更加誇張些。
但不管如何,《葉問》系列都已經成為香港功夫片的輓歌。後面的香港電影只怕再難複製這樣純正的動作片,土壤和題材也越來越少。
同時袁和平已經是古稀之年,洪金寶也差不多年近七旬。
曾經開創和引領動作風格的香港動作指導們,仍然發揮著自己的光芒。
相信只要華語功夫動作片沒有失傳,洪金寶和香港動作指導們留下的動作設計風格,必將永遠的流傳下去。
香港功夫電影情懷,感恩徵途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