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出了成龍,成全了林正英:這位《葉問》系列的大功臣遠遠被低估

2020-11-21 令狐怕光

文|令狐伯光

5月6日下午,第39屆香港金像獎正式落下帷幕。

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獲得最佳剪輯、最佳動作設計和最佳音響效果3項大獎。

這部電影,確實也可看作是香港功夫片的輓歌」。

《葉問4》的動作設計其實也是袁和平,不過《葉問》系列的巨大成功,還是離不開一個重磅級的香港電影人。

這位電影人對於香港功夫動作片,伯光認為被大大的低估了。

——洪金寶!

01

香港功夫片與洪金寶

由於本篇主要講功夫動作片,所以飄逸武俠類便不展開。

洪金寶動作設計的風格,是硬橋硬馬功夫片與競技搏擊類動作片。對於後世香港動作設計風格,可謂是影響深遠。

原因是洪金寶經歷很傳奇,除了飄逸類武俠,其它幾種動作設計風格都相當擅長。

洪金寶擅長硬橋硬馬的功夫片呢?

一是洪金寶代表的「七小福」,本就是于占元的京劇武生班底所出身。

所以戲曲類動作設計,洪金寶也就是得心應手。

二是當時香港影視和武館武師聯繫極深,相互間也都非常的熟悉,各種動作設計融匯貫通,只是各自有更擅長的風格。

比如動作設計大師劉家良父親是劉湛,劉湛是黃飛鴻的徒孫。

比如動作設計大師袁和平,其父袁小田北派武術出身,後來從事了電影行業。

所以硬橋硬馬的傳統武術套路,洪金寶也相當的熟悉。

1978年,洪金寶導演的電影《贊先生與找錢華》。

這部電影被譽為「詠春拳基礎教程片」,可見他對傳統武術的熟悉。

洪金寶為什麼又擅長競技搏擊的動作片呢?

原因是李小龍在香港拍電影期間,洪金寶和李小龍有過深度的合作。

兩人的關係也非常不錯,李小龍的競技搏擊風格,洪金寶也有一定的繼承。

李小龍去世後,70年代中後期的香港功夫片是劉家良硬橋硬馬風格的天下。

這個時代,洪金寶也拍了大量類似的動作片,經過十年左右的摸索。逐漸形成自己的動作設計風格,並且對於後來的香港動作風格。

洪金寶都是處於一種引開創和引領的存在。

02

香港動作片巔峰與風格

洪金寶對於哪三種風格影響嚴重呢?

1、洪金寶帶領了成龍

背後的動作設計風格是「動作喜劇」

眾所周知,成龍剛出道也是在模仿李小龍。

1978年,成龍憑藉袁和平設計的《醉拳》,以功夫喜劇風格打出名頭。

可能限於當時的電影技術,《醉拳》仍是硬橋硬馬,也就是動作裡面加了大量的喜劇元素。

成龍後來同類型的電影,《笑拳怪招》和《師弟出馬》都差不多。

成龍真正的「動作喜劇」風格的成熟,還是1983年的《a計劃》過後,直到《警察故事》加了「不死搏命」精神。

從此,成龍的動作設計風格,徹底獨立形成一派。

不過,這些洪金寶比成龍都要早,甚至對于成龍有帶領之恩。

1977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三德和尚與舂米六》,被譽為功夫喜劇的開端,這比78年成龍的《醉拳》還早了一年。

1982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提防小手》,該片是香港現代動作片的開端。

1983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奇謀妙計五福星》,已經是都市動作喜劇的風格了。

同一年,成龍的經典動作喜劇《A計劃》,實際上是和洪金寶聯合打造的。

按照當時香港電影界的情況,再加上洪金寶還是成龍的大哥。

《a計劃》的動作設計,可能洪金寶的功勞還要更大一些。

畢竟後來的《快餐車》《夏日福星》《福星高照》和《威龍猛將》。

這些有成龍參演的動作電影,其它的導演、製片人和動作設計都是洪金寶。

再後來的《富貴列車》《東方禿鷹》和《群龍戲鳳》等沒有成龍參演的電影。洪金寶同樣是導演和製片,動作設計更是沒有半點遜色。

洪金寶對于成龍影響甚深,甚至可能是直接帶領了成龍。

直到1985年,成龍的《警察故事》加入了「不怕死搏命」的精神,動作設計風格才逐漸獨立,形成「成龍喜劇」的金字招牌。

2、洪金寶成全了林正英

背後的動作類型是殭屍片

如果沒有洪金寶,可能也不會有林正英的殭屍道長。

林正英的動作表現能力,與動作設計風格的能力不用懷疑。

但是,如果不是洪金寶開創殭屍片,再結合動作喜劇的套路,可能也不會有後來「林正英殭屍道長」的赫赫威名。

香港「怪誕類」殭屍鬼片發源很早。

畢竟1982年,袁和平導演的《奇門遁甲》,已經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我們後來熟知的「殭屍」類電影,源頭並不是林正英。

而是——

1980年,洪金寶自導、自演、自編、自己監製、自己製片、自己動作設計的《鬼打鬼》(也太全才了)。

這部電影標誌香港殭屍靈幻片的開端,當時的林正英還在裡面演了個捕頭的角色。

1982年,洪金寶同樣自編自演的《人嚇人》(午馬是導演)。

1984年的《人嚇鬼》,洪金寶是製作和監製,男主角已經是林正英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正英就是洪家班的一員。

不過,兩人師承並不相同,洪金寶是京劇于占元門下,林正英是粉菊花師傅門下。

兩人進入香港電影界過後,當時都跟著李小龍拍過電影,友誼非常深厚。

李小龍去世過後,林正英也做過動作設計但是成績一般。

洪金寶統領的洪家班,卻逐漸混得風生水起。

70年代末期,林正英可能為了發展正式加入洪家班。所以,80年代我們在洪金寶電影裡,便能經常能看到林正英。

洪金寶前面拍的幾部殭屍片,可以說就是林正英在洪家班從配角走到主角的過程。

直到1985年的《殭屍先生》,林正英憑藉處片徹底大爆。本片的監製、製作人與動作指導,仍然是洪金寶。

後來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家族》《靈幻先生》《殭屍叔叔》《鬼咬鬼》。

洪金寶都是製片和動作設計,可謂是最大的功臣。

當然,林正英對於殭屍片自然有著重大的貢獻。

不得不說,林正英的「殭屍道長」和香港殭屍片,真的離不開洪金寶的成全了。

香港殭屍片的動作風格,也是動作喜劇和鬼怪靈異元素的結合。後來類型的故事劇情和角色塑造難以突破,故事設定陷入窠臼。

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晚期而去世,香港殭屍片也一去不復返。

第三種動作風格,也和香港動作片衰落和崛起有關。

03

洪金寶的衰落與甄子丹

90年代早期,洪金寶動作設計就遇到瓶頸期。

徐克類武俠飄逸類,動作設計是袁和平和程小東的天下。

殭屍片已經衰落,功夫喜劇由成龍發揚光大。

洪金寶的人脈關係極廣,同時也很照顧自己的師弟和身邊的洪家班成員。

除了成龍,元奎、元彪、元華、董瑋、錢嘉樂等人。他們都受到洪金寶的提攜和影響,然後在香港動作電影中發光發熱。

相反,洪金寶的動作設計的風格開始固定,動作指導生涯面臨著瓶頸。

其中有兩部相當著名的古裝片的失敗,影響非常深遠。

1、1993年的《一刀傾城》。

這部電影有個背景。

當時香港「過氣」大導演羅維,因為沒捧的成龍,李連杰反被別人捧紅,於是打算最後一搏。

羅維找了徐克的御用編劇張炭(黃飛鴻2編劇),寫了一部非常優秀的劇本《一刀傾城》,故事非常的精彩。

羅維找來了當時香港動作片大哥洪金寶前來導演,武人出身的洪金寶不是徐克。對於武俠片動作設計的理解,與擅長的袁和平和程小東不同。

威壓比袁和平吊的還誇張,同時又缺乏一定的美感。

電影唯一出彩的動作戲,非常依賴演員自己的基本功而非設計。

2、1992年的《陰陽法王》

這是胡金銓的遺作,鍾阿城的《畫皮之陰陽法王》。

電影拍攝時間在《一刀傾城》後面,只是這部電影先上映。

這也是洪金寶動作設計和老導演合作失敗的案例,兩位老導演在90年代初想翻身,結果希望最終都破滅了。

當時的洪金寶也是前公司撤資過後,一直想拼搏重回巔峰。

之後,洪金寶又去幫成龍導演了《一個好人》,動作設計在那幾年的成龍電影裡也相對平庸、經典打鬥場面最少。

洪金寶又蟄伏十年左右,才慢慢找準脈搏。

04

《殺破狼》與甄子丹

甄子丹崛起的當口其實有個契機,那就是當時香港動作精英集體出走了。

背景這裡就不提了,反正是成龍和成家班,李連杰和元奎,袁和平和袁家班全部去了好萊塢發展,把香港動作技術帶給了美國好萊塢。

程小東等導演北上內地拍片,開啟中國古裝大片時代。

這個時候的香港動作指導和動作巨星,正好處在一個真空期的狀態。

留下來的動作巨星首推甄子丹,趙文卓本來也有機會但沒把握住。當時的吳京最青澀更沒優勢,雖然也努力過,但最後靠的是內地電影崛起。

甄子丹的動作風格還是挺多樣的,但是早期成績不算太好。

動作喜劇肯定被成龍壓著,電影作品也較少。

飄逸類武俠片成績不錯,但在李連杰的光環下也暗淡了些。

比如《鐵馬騮》《蘇乞兒》《詠春》和《洪熙官》等。

甄子丹早期就擅長競技搏擊類的動作片,只是當時香港經典的動作片太多了,這樣也沒有能夠一騎絕塵。

比如《飛虎群英》《洗黑錢》《戰狼傳說》等。

你再和成龍的《醉拳2》《我是誰》《警察故事》系列;李連杰的《精武英雄》《給爸爸的信》《中南海保鏢》一比較。

這個中間的差距,它自然就來了。

成龍,李連杰等人去了好萊塢發展過後。

甄子丹經過摸索,在新時代終於拍出了《殺破狼》和《導火線》,一舉奠定自己現代競技搏擊的動作風格。

直到後來,再遇到甄子丹真正封神的《葉問》系列。

《葉問》前兩部的動作設計,正是洪金寶。

90年代後期,洪金寶因為《一刀傾城》和《陰陽法王》的失敗。於是趕赴好萊塢,替成龍拍了《一個好人》。

洪金寶自己,同樣也拍了一部美劇《過江龍》。

這個時間段,洪金寶動作指導生涯處在了低谷期。

直到2005年,洪金寶和甄子丹合作了《殺破狼》,電影大獲成功。

後面因緣際會,洪金寶再度成為了功夫片《葉問1》和《葉問2》的動作指導。

這兩部電影不僅各自獲得當年各大電影節最佳動作設計,也讓晚年的洪金寶在動作指導上,再次重回了巔峰。

尾聲

香港動作片與洪金寶

《葉問》系列前兩部動作指導是洪金寶,後兩部動作指導是袁和平。

平心而論,洪金寶前兩部,現代競技搏擊的動作風格更強烈。袁和平的後兩部與外傳《張天志》,動作設計相對虛浮一些。

也就是吊威壓的程度,相比之下更加誇張些。

但不管如何,《葉問》系列都已經成為香港功夫片的輓歌。後面的香港電影只怕再難複製這樣純正的動作片,土壤和題材也越來越少。

同時袁和平已經是古稀之年,洪金寶也差不多年近七旬。

曾經開創和引領動作風格的香港動作指導們,仍然發揮著自己的光芒。

相信只要華語功夫動作片沒有失傳,洪金寶和香港動作指導們留下的動作設計風格,必將永遠的流傳下去。

香港功夫電影情懷,感恩徵途有你!

相關焦點

  • 被低估的《葉問》系列與功夫片的「後繼無人」
    但在談論和分析這部電影的同時,無論你是喜愛還是厭惡這一系列,也應該想到一個問題——《葉問》系列完結、甄子丹退隱後,中國功夫片這一類型是否後繼有人呢?從觀眾角度來說,筆者認為《葉問4:完結篇》在整個系列中或許只遜於第一部,優於《葉問2》和《葉問3》。袁和平指導的武術段落依舊優秀,在有大量珠玉在前的情況下仍然有新意和亮點。
  • 葉問詠春十大功臣
    葉正,1936年出生於廣東省佛山市,是詠春拳宗師葉問的次子。其是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赴港之後最重要的弟子之一,也是將詠春現代理論化科學化的重要功臣之一。1974年,移居美國紐約,在大瓊斯街3號建立了自己的拳館,開辦初期他經常會遇到當地的其他流派武術。他獨特的訓練方式可以讓自己的學生獲得更棒的格鬥技巧以便在各種真實的格鬥環境下取得優勢和勝利,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學生。
  • 《葉問4》:《葉問》系列完結篇,以功夫打破偏見!
    中國功夫電影曾經非常繁榮,不僅湧現出很多經典電影,也有很多功夫明星走紅,比如李連杰。成龍、趙文卓、甄子丹。然而,近年來,國產功夫片已風光不再,更多的是動作片的衍生。說到功夫片,不得不提甄子丹的《葉問》。
  • 繼《葉問》後再次進軍好萊塢,他能否成為成龍的「接班人」?
    還有一部為成龍量身定製的動畫:《成龍歷險記》,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和回憶。在2016年,成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華人獲獎者。這一成就也代表著世界上最具有含金量的獎項對于成龍、以及成龍對於電影事業作出的傑出成就的一種認可。無疑,對於中國武術以及電影而言,他是一大功臣。
  • 《葉問》《花木蘭》後再添兩部國際大片,他能否超越李連杰、成龍
    一說到好萊塢熟悉的華人動作影星,之前是李小龍,現在無疑就數成龍、李連杰,而甄子丹,名字一般都要排在這三個人後面,李小龍的地位任何一個動作明星都無法超越的了,但是甄子丹是否能超越成龍和李連杰,成為華人動作影星在好萊塢的新代言人呢?
  • 《葉問》系列除了打還是打,《葉問4》是否改變老套路?
    提到甄子丹,相信各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的電影《葉問》。他飾演的「葉問」深入人心,對於戲中的打戲,甄子丹也是真人「肉搏」,重拳出擊,拳拳過癮。《葉問》系列由甄子丹主演,葉偉信導演,《葉問》系列目前已經上映三部並且票房口碑都不差,每一部都讓觀眾看足癮!
  • 《葉問》系列完結了,中國功夫片走到盡頭了嗎?
    雖然早已被用爛,但鵝叔很想用它來形容《葉問》這個系列電影。 不知不覺,從2008年末的第一部《葉問》開始,到如今已經11年。 比如李小龍的所有電影,成龍的《醉拳》,李連杰的《精武英雄》《黃飛鴻》、以及甄子丹的《葉問》。
  • 「葉問」系列中,甄子丹的9大勁敵,有實力派影帝,也有世界冠軍
    在甄子丹的演藝生涯之中,「葉問」系列可謂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期盤點。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葉問四部曲」之中,與「葉師傅」交手的9大「勁敵」。「開山之作」中的兩大「勁敵」——樊少皇與池內博之功夫片,一直是華語電影的一大特色。上個世紀40年代,關德興老爺子的「黃飛鴻傳」系列,揭開了華語功夫片的時代序幕。
  • 李小龍跟葉問都打不過他!《葉問》系列回顧|十大高手評比|
    對於從小看李連杰、成龍、元彪、洪金寶這些武打明星電影長大的我們來說,甄子丹的《葉問》絕對是近十年來最令人印象深刻並且值得喜愛的武俠片。《葉問3》系列不只口碑票房都非常好,更是帶起了一股「詠春」熱潮。《葉問》四部曲基本上追隨著男主角葉問的腳步。敘述他從原本的佛山望族,到因為戰亂避居香港。
  • 《葉問》系列:儒俠的傳承與未來
    一:儒俠是仁者無敵的慈悲和俠之大者的擔當    1.葉問的影視形象是一個儒俠與現代好男人的代表    葉問其人通過《葉問》系列,及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令觀眾十分熟悉。    在《葉問》系列中,葉問的形象更接近中國傳統儒俠,同時加入了現代人們對優秀男性的一些「標準」,作為一部商業片,既取巧又傳統。    第一部中,葉問一襲長衫,文質彬彬,生活富足的他,雖是詠春傳人,名滿廣州的高手,但更多的像是一位有極好修養與學識的先生。
  • 葉問系列回顧,十年經典
    《葉問4》是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系列的最後一部,十年經典,就此落下帷幕。
  • 開啟《葉問》系列傳奇、比肩成龍李連杰、甄子丹扭轉職業生涯之作
    《葉問1》對於甄子丹本人及其整個演藝生涯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首先,對於甄子丹而言,作為最接近成龍和李連杰的動作明星,在經歷了多年的心酸追趕之路後,甄子丹終於有了一部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頂級製作。在《葉問1》裡,他再也不用以對手的身份站在主角的對面。更不再是任何人的配角。這是一個只屬於他自己一個人的舞臺。
  • 先贊後看,重溫林正英經典殭屍系列
    近日,在粉絲的熱切期待下,片方發布混剪視頻,致敬林正英經典殭屍片系列,緬懷林正英逝世20周年。林正英塑造的殭屍形象深入人心,也是八九十年代香港恐怖片的標誌性人物。2013年,香港青年導演麥浚龍執導的《殭屍》大獲成功,殭屍片的老人,港產片的新人,交織在這一曾經深受海內外觀眾喜歡的中國特色類型片裡,構成了其現狀的主要層面,也表明了殭屍片將會長期存在於B級片市場,成為偶爾出現的中小成本製作,難有現象級之作了。
  • 成龍新片《急先鋒》研討會,這是要接棒《葉問4》的節奏?
    最近成龍大哥演了一部功夫片類型的電影,不知道你期待這部電影嗎?在之前的《葉問4》中,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非常高。宣傳片中出現的橘子就是:十年傳奇,終極一戰!《葉問4》的完美落幕,使中國的功夫電影又邁入了一個新臺階。那最近成龍大哥的這部《急先鋒》是要接力《葉問4》的節奏嗎?在1月13日,《急先鋒》就成立了觀摩研討會,現場有許多的專家、媒體人等觀看了提前檔,他們對中國動作類型片深入的討論。
  • 《葉問》系列電影完結,江湖路遠,大俠就此別過
    都說《葉問4:完結篇》是最後一戰,在宣發環節就盡力渲染光耀與悲愴、熱血與赤誠的氛圍,這與這部電影的整體基調是吻合的。《葉問》之所以能拍出四部曲,就在於沒去走港產功夫片的路子,完整的講好了葉問這位詠春宗師的故事,而不是簡單直接的打打殺殺、不服就幹的國讎家恨。當民族氣節、武術精神加上了人情味,支撐著甄子丹飾演的葉問披荊斬棘、不怒自威。
  • 1997年「殭屍道長」林正英去世,死因細節曝光,和拍鬼片有關係
    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電影產業發展的特別快,那是香港的經濟迎來了飛速發展期,人們的收入水漲船高,對於精神文化的消費自然也越來越旺盛,於是各大影視公司和經濟公司便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同時也出現了不少選秀節目。這部電視劇中的主角是一個道長,他的任務是降妖除魔,電影中有許多的殭屍主角,以闖關的方式消滅這些殭屍,這位男演員的名字叫林正英,他拍攝了很多殭屍題材的電影,也成為了大家心中的《殭屍先生》。不過這位男演員去世的特別早,1997年他就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離去並不能抹掉這一生做出的成績,大家直到現在還在懷念著這位殭屍道長。
  • 《葉問4》票房超10億,10年甄子丹到底經歷了什麼
    1月11號,電影《葉問4:完結篇》總票房正式突破10億大關,創下華語功夫片票房新高。「葉問」系列近年來可謂紅遍東南亞,這部《葉問4:完結篇》作為該系列完結篇,當初還沒上映就引發了巨大關注,如今其總票房順利突破10億大關,作為《葉問4:完結篇》最大的功臣,甄子丹再創事業高峰。
  • 他自幼隨母習武,與李連杰師出同門,因扮演葉問,一舉成名
    在娛樂圈中也有很多明星藝人扮演過葉問這一人物角色,可是對比所有後,不難發現由甄子丹所扮演的葉問,至今仍無法被其他人所超越。由此可見,甄子丹對於詠春拳法的理解之透徹。毫不誇張地說,與其說葉問成就了甄子丹,但不如說甄子丹帶火了詠春。很多觀眾都知道甄子丹,是一位實力強大的武術動作演員;但鮮為人知的是,他和國際巨星李連杰其實是師出同門。
  • 《葉問4:完結篇》葉問式武俠IP
    讓他飾演自己投資的葉問系列。最後的結果皆大歡喜,葉問成了繼霍元甲、黃飛鴻、李小龍、陳真之外的又一大人物武俠符號,諸如《一代宗師》、《葉問前傳》、《葉問外傳:張天志》等等,這樣的「葉問電影宇宙」依靠著甑子丹們用真功夫打底,拳拳到肉的武師精神硬生生的在中國武俠片中打開了一扇門。可這樣的一扇門實在是太小,也太過擁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