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斯之死,歌劇獲新生

2021-02-18 老賴樂讀

今天是2020年9月的第一天,很多朋友要開學了。祝大家開學愉快!今天還是農曆七月十四。明天是農曆七月十五。到底哪天是中元節,要看您身處北方還是南方。

今天是指揮家小澤徵爾的生日。鋪天蓋地的紀念文章和視頻已經充滿了我的微信對話框。我想提醒一下大家的是,今天還是圓號手Brain和小提琴手Thibaud的忌日。年僅36歲的圓號手和72歲的小提琴手,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可能從未合作演出過。鋼琴和圓號的合奏還算和諧,但小提琴和圓號的合奏,我真的想不出是什麼效果。

既然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提到了生與死,那麼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部歌劇的首演。今晚在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將演出一部特別的作品。我暫且翻譯為卡拉斯的七次死亡。

這是一部多媒體的歌劇新作,以卡拉斯演繹的7個經典角色的死亡,再現這位傳奇的歌劇女神的舞臺形象。我不確定是7個死亡前的瞬間,還是7個角色最精妙的活著的瞬間。

製作這個歌劇是出生在貝爾格勒的Marina Abramovic。她是當代著名的行為藝術家、導演、演員和編劇。製作一部和卡拉斯有關的多媒體歌劇作品,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滿足了她自14歲以來對卡拉斯的痴迷和奢望。如果我沒有理解錯,她自己將親自上臺演繹卡拉斯的角色。

當然,歌唱部分就不是她這個行為藝術家能輕易完成的。讓7位不同的歌唱家來演繹7部不同歌劇的7個不同角色的唱段,真是一個大膽新奇的想法,我很期待聆聽和觀看。

這是哪七個角色呢?聰明如您,已經猜出了幾個,例如威爾第的茶花女,Violetta,奧泰羅的Desdemona。普契尼的託斯卡和蝴蝶夫人,比才的卡門,貝裡尼的諾瑪,唐尼採蒂的露琪亞。

慷慨大方的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將聯合BR臺和ARTE,對9月5日的演出做實況視頻直播,觀看地址,我給大家找來了,在這裡:

https://www.br-klassik.de/concert/ausstrahlung-2273298.html

有朋友會問,這是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2020-2021樂季的開幕演出?我暫且這樣理解吧。畢竟,什麼時候能恢復歌劇的正常演出,都是一個未知數。MET的新樂季開幕要等到明年。

相比之下,交響樂的演出,倒是恢復得七七八八了。上周大家已經體驗了柏林愛樂演出的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和RCO演出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您會發現,演出時間似乎都嚴格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

是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的音樂會演出時間要豐滿多了,還有中場休息,恢復了社交的可能。上周日晚,上海愛樂樂團演出了馬勒第二交響曲,郎朗在杭州彈哥德堡變奏曲,都不需要中場休息,但今晚在上海,本周日晚在廣州,寧峰演出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那是有中場休息的。

或許更加值得期待的是9月4日晚在貴陽,張國勇指揮的蕭士塔高維奇第七交響曲。9月4日是一個好日子,布魯克納出生了,米約也出生了。RCO在本月的三套演出,依然嚴格控制在一個小時內。哪怕是德沃夏克第八交響曲搭配老肖的第一鋼協,您算算時間,也是60分鐘內能完成的事情。

為了儘可能滿足旺盛的古典音樂消費需求,RCO想出了兩個辦法,一個是大方地做免費的實況視頻直播,另一個就是把同一套曲目,儘可能多地演出,甚至不惜一天之內演出兩遍。

既然延期差不多半年的卡拉斯的七次死亡都要演出了,那麼歌劇演出恢復正常,重獲新生,也是遲早的事情,預祝今晚在慕尼黑的演出,順利!!

謝謝您閱讀到此,歡迎您的吐槽、打賞、轉發和點讚,多謝!

相關焦點

  • 卡拉斯的歌劇表演有什麼特點?
    ——1、瑪麗亞•卡拉斯,「她已經飛回天上去了」丨歌唱的詩人(下);2、「瑪麗亞•卡拉斯,她就是歌劇」丨歌唱的詩人(上);3、卡拉絲:「為藝術、為愛情」(選自歌劇《託斯卡》)1、卡拉斯的藝術成就 卡拉斯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最富爭議的藝術家。
  • 【今日歌劇女神】卡拉斯
    她一生演出歌劇百部以上,音量幅度極寬,從輕巧的花腔女高音到最壯實的戲劇性聲部都能勝任,有機地把富有強烈戲劇性和有俏麗靈活特點的花腔唱法結合在一起。擅於形體表演,具有崇高、雋永的雕塑美。 她是世界公認的全能女高音歌唱家。她對「復活」十九世紀早期義大利歌劇、對歌劇表演藝術的發展、創新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 歌劇女神卡拉斯丨完美主義者的悽美人生
    說起20世紀最偉大的歌劇女主角和頭牌女歌星,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瑪麗亞卡拉斯,這個被稱為「歌劇女神」的女人。在那個披頭四和貓王都還未成為明星的時代,卡拉斯是唯一一位國際歌唱巨星。1977年她去世時,巴黎歌劇評論家皮爾雷珍妮.雷米說她:「沒有了卡拉斯,歌劇將大不一樣」。她一生扮演過的角色無數,共上演500多場場次,獲得無數的讚美與聲譽。
  • 電影《卡拉斯:為愛而聲》| 重現「歌劇女神」卡拉斯的傳奇人生
    瑪麗亞·卡拉斯,20世紀最偉大的女高音,被譽為「歌劇女神」,她那美妙動人的歌喉演唱了
  • 歌劇女神卡拉斯:光彩絢爛的焰火
    ▼ 《卡門》- 「愛情像只頑皮的鳥兒」 9 月 15 日,華納公司將發行一套紀念唱片,重新灌錄了卡拉斯 1949 - 1964 年的現場錄音,全套 42 張 CD。華納早在 2014 年就發行過卡拉斯的系列唱片,共有 20 場完整歌劇和 5 場獨唱音樂會。
  • 卡拉斯、普契尼、卡巴耶 | 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的歌劇之戀
    通過瑪麗亞·卡拉斯、蒙特塞拉特·卡巴耶和普契尼,佛萊迪·摩克瑞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探索了歌劇與電影之間特別有意思的關係。,由摩克瑞為樂隊1975年專輯《歌劇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而創作。
  • 卡拉斯 女神也悲傷
    ——《卡拉斯畫傳》本文原載/ 合律Quartett她出生於美國紐約,雙親為希臘人,8歲學習鋼琴,10歲就能演唱法國作曲家比才歌劇《卡門》當中的詠嘆調,13歲時隨父母返回希臘,進入雅典音樂學院後師從西班牙女高音希達戈,15歲時,在雅典皇家歌劇院首次領銜主演歌劇《鄉村騎士》,出演女主角桑杜莎,16歲在雅典皇家歌劇院展開職業演唱生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往美國發展
  • 《卡拉斯:為愛而聲》致敬偉大的歌劇女神~
    《卡拉斯:為愛而聲》5月31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核心影院47家幸福藍海國際影城將為您傳奇獻映影片《卡拉斯:為愛而聲》用各種卡拉斯的電視訪談、演出片段、花絮影像以及一些私人信件的朗讀,串出卡拉斯的如戲人生。
  • 歌劇女神紀錄片的誕生 |《卡拉斯:為愛而聲》
    極其幸運的是,我們可以由此聽到和看到有關曲目以及由聽眾拍攝的音樂會和歌劇影像等等,這些都是迄今為止從未披露過的音像資料。 這次見到了與她私交甚好的數不勝數的人們,她自己的言談特別鮮明,但卻沒有得到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證言,所以我決定在影片中幾乎不導入他人的證詞,而用她自己的語句貫穿始終。
  • 卡拉斯:被愛致死
    歌劇女神側面:卡拉斯法律名義上的老公如何看待自己的老婆?該影片的開頭,記錄了卡拉斯在一次電視訪談中這樣說:她體內住了兩個人格,一個是小女人瑪利亞,一個是藝術家卡拉斯。有人說卡拉斯聲音劇烈的抖動和過於尖銳的高音是她不斷減肥的結果,當然卡拉斯聲音的這些特質,在還沒減肥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卡拉斯的另外一個專輯作家Rupert Christiansen這樣為卡拉斯辯解:良好的聲音產生靠的是肌肉的控制,而不是肉體的體積。從渴望被愛到被愛摧毀卡拉斯為歌劇舞臺帶來革命性改變:演繹歌劇不只是唱得好,也要演得好。
  • 一個卡拉斯腦殘粉的日常歌單
    正在各大影院上映的電影《卡拉斯:為愛而生》為觀眾們講述了瑪麗亞·卡拉斯的傳奇人生,再現了一代歌劇女神的魅力
  • 卡拉斯:為愛而聲
    」 歌者留其名,卡拉斯一路高歌到桐花萬裡,「對我而言,歌唱並非勇敢的表現,也並非驕傲的表現,而是自願升華到和諧天堂的意願。」卡拉斯,渾身散發古希臘戲劇和義大利歌劇古典之美,她難不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女祭司?歌唱著到人間走一回,渡劫,升華,飛升神界。
  • 《卡拉斯:為愛而聲》 | 沒有影子的女人
    2017年,卡拉斯去世四十周年之時,導演湯姆·沃爾夫歷經五年走訪卡拉斯的生前好友、相關人士,發掘並使用了大量從未面世的珍貴私信及影像資料,拍攝製作了《卡拉斯:為愛而聲》,以瑪麗亞·卡拉斯自己的視角,帶我們走進她的傳奇人生。」——摘自豆瓣簡介說起卡拉斯,不了解歌劇的朋友可能會非常陌生。但如果說起當今歐美樂壇火熱的「DIVA」一詞,其源起則要追溯至這位20世紀的歌劇名伶。
  • 【今日大師】卡拉斯
    八歲開始學習鋼琴,十歲開始唱《卡門》中的詠嘆調,十三歲入希臘雅典音樂學院從達爾戈學習聲樂,十五歲以《鄉村騎士》中的桑圖查一角綻露鋒芒。1947年應邀去義大利維羅納露天圓形劇場演出歌劇《歌女》,激起聽眾狂熱的反響。
  • 一個人與一個時代 ——從卡拉斯到義大利美聲的輝煌
    卡拉斯如此的「標新立異」曾引起業界非議,認為她破壞了「圓潤優美」的傳統美聲,但卡拉斯依然堅持自己的美學觀念,認為演唱必須為角色服務,演活角色是第一位的。她的這個表演理念與華格納的歌劇改革理念頗有相通之處,華格納認為,歌劇作為戲劇,必須強調戲劇的整體性,音樂不能游離臺詞,音樂與臺詞、與劇情必須有機統一。
  • 影片熱薦||《 卡拉斯:為愛而聲 》一代傳奇 珍貴再現
    卡拉斯以其專業、創新且富有力量的歌聲風靡全球,藝術造詣幾乎達到了無人可及的高度,對 " 復活 " 十九世紀早期的義大利歌劇,以及對後期歌劇表演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卡拉斯也是世界樂壇走心跨界第一人:第一個用詩意和哲學詮釋演繹角色的歌劇歌者。她用戲劇穿插歌劇,讓歌劇重獲生命力,變得飽滿而充滿魅力,也為後代的歌者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作為歌唱家的卡拉斯光芒四射,淹沒了作為女人的瑪麗亞.
    卡拉斯(Maria Callas,1923年12月2日—1977年9月16日)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高音,以其充滿生命力的歌聲風靡於世,幾達無人可及之境界。其實卡拉斯的在聲音和演唱技巧上都不如苔巴爾迪、薩瑟蘭、斯科託,但她的聲音有一種磁性,一種強烈吸引人的個性,卡拉斯還善於舞臺表演,這點是其他女高音歌唱家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 【影片推薦】 卡拉斯:為愛而聲
    瑪麗亞·卡拉斯,20世紀最偉大的女高音,被譽為「歌劇女神」,她那美妙動人的歌喉演唱了《託斯卡》、《卡門》等無數經典之作。她與希臘船王的愛情悲歌、與傑奎琳·甘迺迪從未謀面但命運相連的糾葛,亦成曠世絕唱。2017年,卡拉斯去世四十周年之時,導演湯姆·沃爾夫歷經五年走訪卡拉斯的生前好友、相關人士,發掘並使用了大量從未面世的珍貴私信及影像資料,拍攝製作了《卡拉斯:為愛而聲》,以瑪麗亞·卡拉斯自己的視角,帶我們走進她的傳奇人生。2018年,本片在近30個國家上映,收穫了全球讚譽並引發了樂迷的懷念熱潮。
  • 【影片】《卡拉斯:為愛而聲》定檔531 一代傳奇,珍貴再現
    2017年,卡拉斯去世四十周年之時,導演湯姆·沃爾夫歷經五年走訪卡拉斯的生前好友、相關人士,發掘並使用了大量從未面世的珍貴私信及影像資料,拍攝製作了《卡拉斯:為愛而聲》,以瑪麗亞·卡拉斯自己的視角,帶我們走進她的傳奇人生。2018年,本片在近30個國家上映,收穫了全球讚譽並引發了樂迷的懷念熱潮。
  • 《卡拉斯:為愛而聲》: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享譽藝術界的《卡拉斯:為愛而聲》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2、同為音樂傳記電影,《卡拉斯:為愛而聲》的票房為什麼不及《波西米亞狂想曲》?3、文化工業與大眾意識是同一回事嗎?2019年6月23日,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上映了《卡拉斯:為愛而聲》,宣傳語是「你也許不愛歌劇,但你不可能不愛卡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