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又稱「第三磨牙」,因其成長起來的時間較晚,一般都在十六到二十五歲之間,正處在一個人心智發育逐漸成熟的階段,所以也被稱為智齒。那麼如此有含義的名稱,智齒是不是人類智慧的象徵呢?其實不然,智齒之名不過是揭示了其成長的時間性特點,而並非其本質屬性。智齒從本質上來說,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被弱化和拋棄的多餘牙齒。因為人類早期的食物粗糙,慢慢進化之後食物變得精細,骨骼結構變化不再留有如此多的空間給磨牙,日常進食咀嚼也不再需要那麼多磨牙,從而導致牙齒結構發生改變。而相當一部分人至今仍在長智齒,則是因為有的智齒還不甘心退出舞臺,還在我們的基因裡潛藏著,長不長是個概率問題。
那長出來的智齒到底該如何處理呢?智齒,是在我們的恆牙長出後再次生長出來的牙齒。此時,我們口腔內大都已經沒有它的正常生長空間,為了存活下來,這些智齒要麼緊緊抱著旁邊的牙齒,要麼哪有空間往哪鑽,所以橫躺豎躺斜著躺皆有可能,就是少有正兒八經好好好生長的。所以智齒總是惹人惱,容易藏汙納垢,還危害健康,不出意外,早拔早輕鬆。
通常智齒生長時,都會有這些問題。其中一些智齒,生長時會萌出不足,只有部分牙冠露出了牙齦,此時就會形成盲袋。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和細菌,非常不方便清理,嚴重影響口腔衛生。長此以往,其周圍的軟組織就會開始發炎,最容易引發智齒冠周炎,嚴重時,嘴巴都張不開,講話困難,更別提正常吃飯了。而有的智齒,牙根不正就會直接倒臥在好的牙齒上,這樣一來鄰牙不好清潔不說,還會壓榨鄰牙的生長空間,受到擠壓的牙齒更易感到疼痛或是腫脹,時間長了容易發生齲壞。所以這樣的阻生智齒都是需要拔除的。
除此之外,智齒還可能導致一些其他疾病,比如牙源性頜骨囊腫、骨髓炎等問題。所以說一旦智齒發起威來,不僅讓我們口腔內原本的好牙望而生畏,也讓一些其他疾病有機可乘。對於這部分智齒,我們還是早拔早輕鬆,以免受其折磨。
通常來說,智齒的生長都沒有一定的規則,缺少咬合牙,即使長得不偏不倚,暫時也沒有疼痛之感,但這樣缺少咬合牙的智齒往往又會過度生長,出現諸如咬破對側壓床、咬合幹擾等問題,也是早拔為妙。另外,女性在孕期,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更易發生智齒冠周炎等現象,會帶來巨大痛苦,而且孕期用藥謹慎,更不好治療。所以提醒有智齒問題的備孕女性,更要注意提前處理好智齒問題。智齒不「智」,早拔早輕鬆。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方白,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