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目前還沒有長智齒的)任盈盈。
前幾天的一條微博熱搜,讓我心裡一驚:
「英國男子等待拔智齒時間太長,難忍劇痛結果上吊自殺」!
《每日郵報》10月21日報導,警方發現38歲的男子霍斯金斯死在公寓裡,他一直在英國國民醫保的候補名單上等待拔智齒。
他的母親說,拔智齒所需的費用大約為1500英鎊(約合人民幣1.4萬元),他一直在攢錢。
等候的過程中,病情逐漸惡化。醫生給他開了更強效的止痛藥,並且建議他每晚喝一杯威士忌幫助入睡。
今年三月,他說他受夠了這種痛苦。
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中,雖然大部分人都在討論英國天價看牙的情況、慶幸自己生在中國,但其中也有人對於霍斯金斯因為難忍牙痛而自殺的行為表示理解: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
這條評論也果然引發了不少的贊同與討論。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形成始於上下顎骨中。
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
智齒一般會在16-30歲之間長出,個體間差異較大,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
很多人都以為,一旦長了智齒,拔掉是早晚的事,早拔早沒心事。
但事實上,不是所有的智齒都必須要拔除的。
如果智齒是蛀牙,除了情況較輕的可以補之外,那些鄰接面蛀牙,以及蛀得很深的,一律建議拔除,杜絕後患。
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醫以X光診斷得知。
通常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而會倒在第二大臼齒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齒清潔不易,甚至是牙齒部分吸收的現象,造成患者不舒適或牙疼。
萌發的時候感覺到腫脹、疼痛感,即為空間不足的表現。
很多人就是因為不能忍受這種疼痛感,而決定拔掉智齒。
由於空間不足的關係,智齒常長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潔牙齒的困難,所以致發生蛀牙現象。
智齒的對面,如果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生智齒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
通常這是最討厭的一種,牙醫會覺得很難搞定,但病人卻不一定有感覺,因此忽略了。
這一種類型的牙齒,通常埋在齒槽骨的裡面,如果會痛,或是診斷會有病灶發生的時候,就需要拔除了。
介紹完牙醫對於智齒是否需要拔除的判斷,那麼中醫方面是如何看待智齒的呢?
中醫認為,智齒不要輕易拔除。
智齒,中醫稱之為「真牙」。
「腎主骨,齒為骨之餘」。也就是說腎氣的強弱,決定牙齒的好壞。
牙齒與腎相互影響。輕易地拔牙,對腎功能也會造成影響。
臨床上也可以見到,腎氣衰弱的人,容易健忘,腰酸、耳鳴、脫髮,很難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疲乏,老想睡覺,睡了還不解乏等等。
而正常的人在長智齒的年齡,身體、智力都發展到最佳狀態,可謂年富力強,生氣勃勃。
如果腎氣不足,智齒就可能老長不出來,或者長得比較醜,或者長長停停,或者釉質特別差、很容易壞掉。
腎氣除了和人的智力及志氣有關係外,腎氣的強弱還影響生殖功能。
研究表明,患有嚴重牙周疾病的中年男性,與未患有該疾病的正常男性相比,勃起障礙的機率要高3倍多。
腎氣的強弱,還影響人的壽命。
「腎開竅於耳;腎藏精,五臟之精皆上注於目。」因此長壽之人若牙齒堅固,往往高齡的時候還耳聰目明。
因此,中醫認為,若非必要,智齒還是儘量不拔除較好。
牙齒與腎息息相關,由此也可以得知,腎功能的強弱對於牙齒健康也會有直接的影響。
對於腎臟來說,長有一顆不太好的智齒,都比沒有智齒要好。
長智齒期間,切不可熬夜,宜早睡早起,鍛鍊身體,調適情緒。
適當吃些補腎的食物,如懷山藥、板慄、葡萄乾、核桃肉、枸杞子、五味子、蓮子、覆盆子、藍莓、腰果、黑豆、黑芝麻等等。
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如果長了智齒,應謹慎對待,不要輕易拔除了之。
我是任盈盈,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