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生活在爸媽身邊,等孩子長到三歲以後,她們開始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獨立意識,開始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從這時候開始,孩子就會慢慢和父母反著來,開始和父母「頂嘴」了;其實,孩子愛「頂嘴」,就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試探成年人的耐心,想知道自己這樣做,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一般有些脾氣好的父母,可能不會在意,還會教育自己孩子到底這件事情是對還是錯;而有些脾氣差還暴力的父母,可能就會直接指責孩子,或者是打孩子了。嚴重的話,有些孩子甚至還會被打到進醫院。
案例:在海南萬寧,人民醫院救治了一位被父親暴打虐待的女孩;急診科副主任說,他還是第一次看見受傷這麼嚴重的女童,渾身都是淤青以及抽打痕跡。經過醫生的急救,可小女孩還是搶救無效死亡。醫生果斷報警,警察將男子帶到了派出所。在嚴加拷問之下,蔣某道出了實情。
原來,被暴力虐打的女童,是他和前女友的孩子,不過孩子出生時,蔣某因為盜竊罪被判入獄;而女兒卻一直跟著打零工的爺爺奶奶生活,直到蔣某出獄,因為沒有學歷文憑,蔣某和父母四處打零工照顧孩子,而蔣某一生氣就會打女兒出氣,每次都是用身邊的皮帶、掃把、衣架抽打,所以,女兒身上一直都有傷痕。
這次事發,是因為蔣某在家休息,打遊戲輸了看見在家的女兒,太調皮了還煩人,就讓女兒趕緊去洗澡睡覺,可是女兒卻不聽他的話,還頂嘴說:「自己不去洗」。蔣某一氣之下,又拿起衣架和皮帶狠狠地打了自己的女兒。
女兒被爸爸打得奄奄一息,躺在地上起不來,最後,蔣某消氣了讓女兒起來去洗澡,可是女兒氣若懸絲:「爸爸,我起不來了。」蔣某不悅道:「你這麼厲害,怎麼起不來?」直到女兒暈過去了,他才回過神趕緊將女兒送去了醫院,可是,已經來不及了……看到這裡,我想給各位寶爸寶媽們一些建議,關於如何引導和應對「愛頂嘴」的孩子!
1)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特別喜歡頂嘴的話,可以選擇不給孩子頂嘴的機會。怎麼說呢?就好比你叫孩子去收拾房間,孩子們不樂意的話,可以選擇讓孩子跟著自己自己收拾房間,看見整潔乾淨的房間,在讓孩子自己去收拾。還有就是,家長叫孩子吃飯,孩子經常鬧著不吃;家長們可以提前和孩子溝通,帶著孩子一去買菜和一起做飯,給孩子叫有趣的美食故事,這樣孩子就會期待用餐了。
不管怎麼樣,在生活中家長們一定要多觀察自己孩子的愛好和習慣。儘量引導孩子主動去做事,如果孩子不願意,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賺錢,或者是獎勵的機會,挑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做事。這樣孩子就會減少頂嘴的機會,家庭矛盾也會減少了。
2)當孩子頂嘴的時候,家長不能衝動,也不能一味地責罵孩子。家長們要學會還冷靜溫和地去傾聽孩子的觀點和想法。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和孩子對著幹。很多時候,孩子拒絕家長,僅僅是因為孩子不想做,單純地拒絕而已。舉個例子,大部分孩子都會挑食吧,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就會拒絕;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要立刻就反問孩子:「那你喜歡吃什麼菜呢?」
為什麼說不能立刻就問,是因為孩子很多時候,都是在通過頂嘴,去試探家長的反應,看家長對自己耐心有多大,而家長一旦這麼回應,就說明家長沒有生氣,孩子也還有自己選擇的權利。那麼孩子就會興奮了,知道「頂嘴」的好處了。所以,我希望家長能夠冷靜耐心地聽完孩子的表達,同時也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告訴孩子:「你不喜歡吃媽媽煮的菜嗎?媽媽好傷心啊。」「寶寶不喜歡吃的話,那這菜留給爸爸和妹妹吃吧。」而家長的做法就可以讓孩子們明白愛頂嘴是沒用的,學會表達更重要。
3)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鼓勵孩子,進行冷靜而平等的爭辯。孩子愛頂嘴的話,最需要的是父母們能夠引導孩子,在反對父母意見時,必須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還要讓孩子們說服父母接受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鍛鍊孩子的思維,同時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在和父母的爭辯中,孩子也會變得更加自信,口齒清晰;而且,在對抗中孩子會覺得自己被父母重視了,知道要如何和孩子相處。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頂嘴是無意識,他們覺得父母做錯事情,開始反駁家長。而家長們在家中,在孩子面前,一般都是絕對的權威。總是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才是對的,孩子就要聽自己的。要是被孩子揭穿了真相,就會惱羞成怒,然後反過來指責孩子不懂事,愛頂嘴;所以,對於孩子是真的「頂嘴」,還是假的「頂嘴」;相信各位家長心裡都有分寸的。
希望,家長們能夠理性和感性並存地對待孩子「頂嘴」的行為。放下心中的條條框框,多反思自己,給孩子真正有價值的引導,才是合格的父母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