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淘寶平臺起家、主要銷售渠道也在網上的品牌被業內稱為淘品牌。近一段時間以來,淘品牌們或扎堆衝擊上市,或布局線下店,或全渠道布局,或舉辦品牌時裝秀,去「淘」動作頻頻。
嫁接資本市場,為脫「淘」贏得一片「海闊天空」。
近日,證監會發布消息,「淘品牌」茵曼、初語母公司匯美集團正式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該公司擬向社會發行80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為32000萬股;6月底,同樣是成長於阿里電商平臺的裂帛服飾也向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隨著網際網路品牌快速壯大,據不完全統計,天貓平臺已經有逾50家企業在內部啟動IPO計劃。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一大波網際網路品牌扎堆上市,為此,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平臺還專門成立「協助商家上市辦公室」,用以服務網際網路品牌上市事宜。
深耕行業數十年,深諳淘品牌運營的不易,彼得潘童鞋總經理潘庚認為,一些早期發展起來的淘品牌大賣家,已經完成了原始資金積累,完成了從產品研發、生產、營銷、銷售、渠道、品牌影響力、生態拓展等一系列布局,並能取得不錯收益。目前,他們的綜合實力及行業競爭力已經不亞於線下傳統品牌,再加之電商公司更有時間緊迫感與新技術探索欲,所以他們走IPO之路是遲早的事情。
資本市場好玩不好看。申銀萬國福建地區相關負責人闞總告訴記者,淘品牌謀求的上市之地往往是新三板,因為新三板上市的門檻相對較低,和企業規模關係不大,能不能融資還是要看企業本身的競爭力。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新三板融資比較難,很多企業在新三板上市甚至掛牌幾個月,都沒能真正融到錢。因此,淘品牌的上市夢即使實現,也很難說已經成功。畢竟再厲害的淘品牌,還是掛著一個「淘」字。
布局線下渠道,為脫「淘」尋找新的增長點。
從晉江成長起的淘品牌品立男裝,近日正忙於瀋陽線下店面開張的籌備工作。品立董事長鄧有駿告訴記者,自去年12月底在南昌開設第一家線下店面以來,半年間品立已經在全國各地開設十多家線下店面,接下來還將在北海、鄭州陸續開店。
「我們做過一組市場調查,線下實體渠道和線上電商渠道的童鞋銷量大致佔比為8∶2,可以預見,當線上與線下價格趨同,線下渠道對於品牌的銷量和發展更具優勢。」福建利訊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利鵬向記者透露,「接下去,我們會推出以Dr.house為品牌的多品牌集合店,在裡面消費者可以買到利訊旗下所有品牌的最新產品。」
除此之外,本土知名淘品牌如HOO、哈比熊、歐倫堡等都在尋找資源,謀求線下渠道拓展。
本土如此,外圍淘品牌的去「淘」力度更大。截至2015年年底,茵曼籤約加盟商202家,今年則計劃開到1000家。到2020年,茵曼將開出10000家線下門店。此外,膜法世家、御泥坊、阿芙精油等也有各自的線下開店計劃。
此外,仍有不少淘品牌通過媲美線下品牌的時裝秀、冠名知名IP活動、申請知名商標等方式來去「淘」。此前舉行的海博會上,GENANX閃電潮牌作為首批率先引領本地傳統企業轉型的淘品牌,上演了一場炫彩奪目的時裝秀,不遜色於其他傳統品牌。「淘品牌是業內的叫法,我們不會刻意去提,多亮相一些活動多一些品牌背書可以提高用戶對品牌的認可度。從品牌長期發展路線來看,我們都是以線下商場的標準來做自己的產品、服務。」GENANX閃電潮牌相關負責人說。
鄧有駿坦言,事實上,無論何種形式的去「淘」,淘寶始終是企業最大最重要的渠道,而「去淘化」不是說企業要脫離淘寶,而是操作方式與一般小的淘寶品牌不同,企業的運營節奏與一線線下品牌保持一致。
四面楚歌 淘品牌欲「破繭成蝶」
10年前,依託流量紅利、低市場競爭率及阿里「造牌」政策的大平臺優勢,一大批淘品牌應運而生,取得爆發式增長。10年後的今天,隨著消費需求升級,曾經只需通過幾個爆款就有可能打造出一個淘品牌的時代已經不再,昔日輝煌的淘品牌生存空間也受到擠壓。
流量成本高企,淘品牌優越感蕩然無存。
「電商行業流量越來越貴,轉化率越來越低,以前像裂帛、茵曼這樣規模的品牌,幾百或一千萬的投入,就能帶來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流量,轉化率也能達到幾千萬甚至上億的銷售額,但這樣的流量紅利目前已經沒有了。現在的電商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流量貴、轉化率不高;另一方面是天貓的規則一直在變,部分企業已經跟不上天貓的步伐,比如,現在的大店已經在用網紅直播來賣貨,而一些中小品牌還沒有辦法配套,因為這需要較大的投入,而企業需要衡量投入產出比。」晉江市康尼舞蹈健美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姚道堤一語道出了當今淘品牌生存的不易。
為了減少單一平臺規則變化帶來的影響,本土HOO、哈比熊、咔路比等淘品牌都在進行線上全渠道布局。不少商家向記者透露,現在的天貓旗艦店大多時候是用來撐場面,真正的銷量和贏利點反而在唯品會等其他網站。
難以迎合平臺快速發展,淘品牌面臨被捨棄的「尷尬」。
淘品牌作為淘寶快速增長期衍生出的「時代結晶」,在目前競爭殘酷的網購市場中不再具備可複製性。甚至作為此前淘品牌成長起來最大幕後推手的阿里,都將目標對準了網紅經濟。就在今年3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2016天貓全球商家大會上發表演講時,首次肯定了網紅的重要性。換言之,「淘品牌」這樣的稱呼已經過氣。
天貓入駐啟動品牌邀請制,天貓開始放開雙手擁抱來自全球的大品牌,除了三隻松鼠、茵曼等少數幾個大的淘品牌可以獲得一定的關注,其他小類目的淘品牌幾乎被遺忘。「2008年的時候,只要是有點實力的企業在天貓上都可以做一個品牌出來,那時候小二整天圍在你身邊轉,幫你出點子、做策劃、提供流量,可謂無微不至。如今,對於我們這些淘品牌來說,平臺上做的『高大上』活動基本想都不敢想。」本土某淘品牌負責人蔡先生向記者吐槽道。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淘品牌營銷投入遠超開店 後電商時代面臨陣痛
淘品牌過輝煌時代?裂帛、茵曼、韓都衣舍庫存壓力大增
「淘品牌第一股」要來了 服飾電商還有多少新機會
裂帛和茵曼母公司先後提交IPO 爭做淘品牌第一股
淘品牌扎堆衝擊上市,資本市場為何看好?
搜索更多: 淘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