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惠陽皆歌)

2021-01-18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惠陽皆歌是客家民間音樂中的獨特形式,以客家方言演唱,因其易學易懂、人人皆唱,故稱為「皆歌」。皆歌隨客家人遷徙與社會發展而逐漸形成,歷史悠久,目前關於惠陽揭歌的記載見於清乾隆《歸善縣誌》中:「鵝城萬雉半入鑑光,漁歌樵唱朝夕相聞,杭潁之匹誠亦無愧」。20世紀四五十年代發展至鼎盛,現主要分布在以惠陽區為中心的客家地區,其影響輻射海外客屬地區。

惠陽皆歌調式主要以徵調式與羽調式為主,其中徴調式比較明快,多用於表現春牛調等農耕勞作的類型題材;而永湖皆歌和惠陽山歌多用羽調式,以表現鄉土人情世事、訴說悲傷情懷等。惠陽皆歌的演唱不拘於時、不限於地,隨時隨地均可信手拈來、即興演唱,節奏自由而富於變化,其演唱方式包括獨唱、對唱、重唱、領和相結合等形式。惠陽皆歌內容題材豐富、涉及廣泛,常以描述日常生活、農耕勞作、風土人情、情歌、讚揚黨和政府政策好等為題材,且歌者可根據主題和場景自行發揮,歌詞多使用當地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口頭語言,言簡意賅,樸實無華,表達生動、形象、風趣,往往以物抒懷、真情實景、寓情於景,具有獨特的鄉土氣息。

惠陽皆歌是惠陽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其形成、衍變、發展與客家人的文化傳統、社會生活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直以來,惠陽皆歌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記錄與見證著惠陽地區客家人的社會經濟發展、生產生活方式變遷等,對於研究客家社會的遷徙與發展史、社會生活史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惠陽皆歌所具有的較高的藝術價值,也對現代藝術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特別是其能讓觀眾可以切身參與到其中的一領眾合的獨特演唱形式,起到了讓參與者能共同抒發情感、發洩情緒的社會功能。



相關焦點

  • 「客家山歌王」廖強新歌重磅發布《客家山歌》讓你體驗別樣的魅力
    客家山歌是的中國民歌寶庫中一顆異彩紛呈的瑰寶,它用客家方言演唱,主要流傳於廣東、廣西、臺灣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客家山歌語言樸素生動,歌詞善用比喻,韻腳齊整,題材包括勞動歌、行業歌、情歌、生活歌、竹板調等,以獨特的韻味深受人們的喜歡。
  • 客家圍屋,守住惠陽的故土鄉愁
    最能突顯惠陽客家文化特色的,無疑是客家圍屋。 ▲秋長街道官山村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是惠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
  • 客家山歌唱響新時代
    百度百家號 深愛榜融媒體訊(融媒體記者尹婭亞,通訊員曉夢報導)「山歌愛唱花愛貧,人無兩世在陽面,人無兩世人面在,花無百日在高山……」2020年9月10日,深圳市寶安區鴻雁文藝社20多名會員來到寶安區石巖街道塘頭社區,聆聽「石巖客家山歌」代表性傳承人池官華講述客家山歌時,激情演唱一首客家山歌。
  • 這種原創魅力 讓惠陽再次備受矚目!
    吉他/主唱:陳振民貝司: 莫  言鍵盤: 田治宇來自惠陽的一支本土樂隊,風格趨向於英倫,因為經常性做一些原創客語作品的演出,所以客語原創也成為pala的標籤之一。四個八零後老臘肉組成的一支原創樂隊,因為志趣相投走 到一起,又因為難以割捨對音樂的熱愛一直堅持在這條路上。
  • 客家山歌專輯《琴江梅子》發布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劉啟達 通訊員 鍾勤 廖鍵)日前,客家妹子巫妃梅的首張客家山歌演唱專輯《琴江梅子》新聞發布會在深圳市民中心舉行。巫妃梅因熱愛唱客家山歌,其甜美的歌聲深受人們喜愛,被親切地稱為「琴江梅子」。發布會現場,巫妃梅演繹了專輯中的曲目《喜事好運滾滾來》、《客家妹》、《鵬海放歌》、《呵嗨一聲歌成河》。
  • 今晚,客家山歌唱響廣州!
    「粵傳粵精彩」廣東非遺展演展播系列活動專場晚會全體合影。 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參與演出,獻上了歌曲表演《客家山歌特出名》。
  • 非遺廣東|「自古山歌鬆口出,那有山歌船載來」——鬆口客家山歌
    梅縣鬆口客家山歌主要分布於以松口鎮為中心及其周邊的松南、松東、隆文、桃堯、松源等鄉鎮,即今梅縣轄區梅江下遊的東部一帶。鬆口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民歌之一的客家山歌的典型代表,粵東山區關於歌仙劉三妹的民間傳說中,就有「自古山歌鬆口出,那有山歌船載來」的讚譽。
  • 創作客家山歌為防疫助力
    南方日報訊 (記者/楊溢子 通訊員/羅嘉欣)近日,筆者從高崗鎮政府了解到,高崗鎮客家山歌輕騎隊隊長朱照能組織隊員鍾汝簡、藍天等共同創作出一首名為《山歌宣傳防疫情》的客家山歌,用說唱的方式向廣大市民傳遞預防新冠肺炎注意事項及抗擊疫情必勝的堅定信念,有力地鼓舞了當地民眾抗擊疫情的士氣。
  • 客家山歌決賽了_文化頻道_鳳凰網
    羊城晚報訊 記者劉雲,通訊員汪浩、生繼鋒報導:「放歌越秀山,越唱越響亮———2011越秀客家山歌邀請賽」終於迎來決賽的一天!
  • 活著就得修心(客家山歌)廣東著名客家歌手:廖強 演唱
    活著就得修心(客家山歌)廣東著名客家歌手:廖強 演唱 原標題:活著就得修心(客家山歌)廣東著名客家歌手:廖強 演唱
  • 非遺廣東|「開口點題」——石巖客家山歌
    石巖客家山歌流傳於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七個社區,據傳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風格特點。石巖客家山歌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細嗓三種。前兩種唱法,歌之頭尾還常加入山歌號子「嗬——餵」,一字一音,重在表達歌詞內容;特別是在情歌對唱中,男方不僅常常以「妹」字作為引子,還以「妹」字作為唱句尾音的歇後語襯詞,甚至成了每一唱句開頭和結尾都可靈活使用的中心襯詞,使之貫串情歌全曲,巧妙地表現了對愛情的熱烈追求。
  • 江西音樂家黃玉英,唱響客家山歌半世紀!
    演過電影也演過採茶戲,唱過民歌也唱過流行歌曲,相比之下,黃玉英最喜歡的還是民族的東西,尤其是客家山歌。正因為擁有純正的客家鄉音和精湛的演唱技巧,黃玉英唱採茶戲在圈內是出了名的。經過長期實踐,黃玉英對採茶戲逐漸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央視首屆《中國民歌大會》中,黃玉英在點評歌曲《十送紅軍》時,唱了一段贛南採茶戲傳統曲牌《長歌·送郎調》,百轉千回,令人過耳不忘。
  • 客家山歌:條條唱出郎心事,聲聲唱出妹心腸
    郎有心來妹有心,二人恰似線和針」,如果說起客家山歌,你會想到什麼場景。提起客家山歌——山水一色,湖面波光粼粼,水上小船中的漢子與岸邊的女子以歌代言,互相對唱,情意綿綿的場景常常是人們聽到「客家山歌」腦裡浮現出的畫面。
  • 江西贛州謝立華奪得「客家山歌王」美譽
    客家山歌王謝立華。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周德萌 通訊員 蔣翠瑩 王娟 莫麗娟/文 記者 蔡維澤/圖)昨晚,陽臺山森林公園山歌嘹亮,第三屆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總決賽暨閉幕式頒獎晚會(下面簡稱「山歌賽」)在這裡盛大舉行,20組決賽選手現場互飆山歌,激烈角逐最高獎項「山歌王」。龍華區領導鄧豔東參加活動。
  • 精選客家話山歌《唱支山歌比高低》 視頻欣賞
    精選客家話山歌《唱支山歌比高低》 視頻欣賞 《唱支山歌比高低》 客家山歌 壯話山歌歌詞欣賞
  • 非遺大學堂|三舍民宿原生態客家山歌公益培訓班結業
    經過5個月左右的教程,2020年12月30日,「非遺大學堂·原生態客家山歌公益培訓課」在梅縣區雁洋鎮大觀天下景區三舍綜藝民宿舉行結業典禮,12名景區工作人員通過唱腔考核順利結業。本次培訓課由梅州市文化館(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於2020年8月5日開課,聘請國家級非遺項目梅州客家山歌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文有,每周三下午為景區工作人員現場授課,從吐字、節奏、唱腔等方面,教唱梅州各縣(區、市)原生態客家山歌共計14首,並講授客家山歌中獨特的曲調和民俗文化。
  • 惠陽客家圍屋(101)‖秋長雙田盧氏宗祠圍屋
    沿著惠陽最美的綠道——秋長雙田綠道行走,一路都是湖光瀲灩,綠樹蔥蘢。在這大自然的氧吧裡,視野之中滿眼翠,耳中之音惟鳥鳴。你會在不知不覺中,走進雙田村。 盧屋村民小組就在綠道旁。圍屋坐北朝南,由泮池、禾場、堂屋、橫屋組成。圍屋的建造者盧彌臺是在明朝末期,從梅縣五華綿洋遷居到歸善雙田村,在這裡建造圍屋,成為雙田盧氏開基祖。圍屋傳承了梅縣的客家圍屋風格。
  • 社區原創兒童舞臺劇《客在熊貓村》及本土客家山歌街頭公演
    百餘首成都本土客家山歌恐失傳「五月繡花繡端陽,繡對白鴿腳杆長,踩了成都踩華陽……」 《客在熊貓村》兒童舞臺劇表演結束後,都市熊貓村客家山歌小合唱隊成員劉融和、包玉香、曾代瓊、高曉華,為大熊貓遊客獻唱了一曲男女對唱成都本土客家山歌《繡花》,以及一首經典客家山歌《阿媽的擂茶》。劉融和老人是地道的斧頭山客家人,已有80多歲的高齡,還是一名老志願軍。
  • 原創 客家山歌《幸福老人歡樂多》作詞:劉象遠、清唱:林夢思
    《幸福老人歡樂多》作詞:劉象遠(老劉)清唱:林夢思開口就來唱山歌林夢思簡介:本人林夢思,來自五華的一個小山村,剛接觸客家山歌半年,是個小山歌迷,望鄉親們多多指點。小編:為更好傳承客家山歌文化,讓更多朋友喜歡客家山歌。本平臺接受原創客家山歌作品投稿,擇優錄取。具體流程諮詢請加微信:kjhuge 加小編微信,拉你入客家山歌群!
  • 廣東惠陽:「百姓歡樂舞臺」 提升農村文化服務效能
    2015年惠陽開始打造「百姓歡樂舞臺」文化品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不斷增強農村公共文化產品服務和供給能力,實現文化惠民。(一)強化制度保障。為了進一步深化和鞏固「百姓歡樂舞臺」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惠陽區委、區政府印發了《惠陽區「百姓歡樂舞臺」文化品牌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活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內容形式、任務分工、運作機制、資金保障和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