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哥費玉清是常青樹,那他是怎麼在歌壇紅的呢?娛樂圈的風風雨雨他又是怎麼走過來的?筆者只是喜歡聽他的歌而已,寫的也只是個人感知印象中的費玉清。對與不對,資深歌迷可以隨時指出。
17歲的張彥亭在姐姐張彥瓊(藝名費貞綾)的帶領下,開始了秀場的演唱生涯。清秀容貌、斯文書生氣,老式的西裝,小小的平頭,一亮相、一開嗓,就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在奇裝異彩的娛樂圈,張彥亭剛出道就被人們冠以「一股清流」之稱。彼時,尚是學生的他,如同今天我們許多懷揣明星夢想的孩子一樣,時刻關注著哪裡有比賽的信息,剛放學就把書包一背,風也似的「飛奔」到報名現場,急不可耐地報上了名。那時的信息不似現在網絡發達,發布比賽信息也主要是報紙和電臺、電視臺。1973年,臺灣中視舉辦《星對星》歌唱比賽,小哥參賽抽籤選歌抽到的歌曲是《煙雨斜陽》,並獲得第四名。
5歲的時候與小平頭時期
關於獲得第四名內幕,在小哥費玉清幾十年的演唱生涯中,記憶中他好像就說過一次。參賽歌曲唱完後,有人把他叫到後臺問:張彥亭,唱得不錯,你想不想拿第一名啊?見小哥站在那裡不說話,那人又問了一遍,並且把三個手指舉到小哥面前,互相捻著,作出「意思意思」的表情。少時的小哥家境雖說有小康之稱,可也只是比別人家吃喝富裕些,但要說拿出錢來「買」個第一名,那是不可能的。因而,比賽結果公布出來,張彥亭得的是第四名(後來,在多年之後的某次綜藝節目裡,小哥以玩笑的口吻說段子的方式,調侃了當時得第一名的那個人。「所以她後來遭報應了」,小哥說:「第一名結婚後小孩生了四五個······」哈哈哈,也虧他這麼會打趣兒)。
在姐姐費貞綾的帶引下,小哥步入了歌壇。
至此,張彥亭正式出道,在當時臺北狄斯角餐廳駐唱,人氣暴漲。一個月後,響應臺灣青年服兵役政策,考取陸光藝工隊後應徵入伍。在藝工隊他是男高音,也是藝工隊的臺柱,唱些宣傳歌曲,二年後(1975年)退伍,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因為酷愛唱歌,他又回到了狄斯角駐唱。整整兩年的藝工隊生活,讓本來就靦腆斯文的張彥亭更加刻板起來,儘管他的聲音比之前更加清亮,更加高昂,但人氣已不復原來的存在。娛樂圈本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兩年整三年頭的時間,新人換了一批又一批。人們追求的是新鮮感,西裝平頭刻板地唱著「藝工隊」宣傳歌曲的張彥亭,根本就沒有市場。
有東方維納斯之稱的費貞綾(本名張彥瓊)
此時在日本已經出了五張專輯的姐姐費貞綾,為了幼弟的今後發展,毅然離開日本、離開已經訂了婚的未婚夫回到了臺灣。1977年在姐姐費貞綾的推薦下,小哥費玉清得到了當時知名的詞曲作家劉家昌的青睞,籤約了海山唱片公司,取藝名&34;,正式開始了他今後幾十年演藝生涯的第一步。
音樂大家劉家昌
年輕的費貞綾,作為臺灣第一個穿露背裝的女藝人,其大膽的颱風,有「東方維納斯」之稱。小哥籤約海山唱片公司的同年,費貞綾主持的綜藝節目《麗人行》在當時的臺灣很是受歡迎。她拉撥幼弟共同擔當主持人,這也是小哥費玉清第一次接觸綜藝節目主持。因為年代久遠,現在能見到的那時期一段視頻,是穿白色西裝小平頭的小哥費玉清與姐姐費貞綾在舞臺上載歌載舞的片段。
同年演唱了電影《日落北京城》和《深秋》同名主題曲,出第1張專輯《我心生愛苗》,成為中視的歌手。1978年,劉家昌為費玉青量身打造創作了《白雲長在天》歌曲並推出第2張專輯,作為同名電影的主題曲,演唱《白雲長在天》讓費玉青嶄露頭角,為大家所喜愛。——這首歌曲小哥費玉清曾在2010年重唱並出MV,大家有興趣可以比較一下小哥年青時和中年時期的嗓音、演唱技巧、感情處理有哪些異同。
小哥費玉清的第一張專輯《我心生愛苗》,1977年海山唱片公司推出
1979年,推出第3張專輯唱片《窗外•舊時情》。專輯裡的歌曲《國恩家慶》意外卻受歡迎,費玉清開始走紅。
關於費玉清年輕時的聲音,這裡借用歌迷@希望麥穗 說的一段話:「小哥年輕時的歌聲相對歡樂高亢些,對愛情和生活充滿著希望。我總覺得那時的音樂好似一杯青梅酒,酸甜適口。後期小哥對一切的認識有了更高的升華,歌聲深情而內斂,淡淡憂傷帶著克制,優美的歌聲成熟穩重,猶如一杯醇香甘潤的葡萄酒,散發著陣陣酒香,歌者未醉聞者醉[微笑]"。
的確,別人真的很少能模仿他年青時的聲音,很值得欣賞。
1979年海山唱片公司發行了小哥費玉清的第4張專輯《一襲青紗萬縷情》。這張專輯裡收錄了劉家昌創作的《晚安曲》,讓費玉清徹底爆紅。歌曲一經唱出,迅速佔領了各大營業場所,以至於到今天40餘年,一直是各大營業場所的打烊曲。
這首歌曲對演唱者的氣息要求很高,一些模仿者很難達到原唱小哥費玉清的效果(2010年時,有媒體給小哥算過帳,小哥一年僅從《晚安曲》這一首歌收到版稅為幾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是幾千萬)。不過,這首歌因為在臺灣已經被各行各業廣為使用,早就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臺灣智慧財產權法規指明,小哥原唱的《晚安曲》已經屬於公共財產,任何單位使用,都不用向詞曲作者演唱人再支付費用)。
小哥費玉清與劉家昌在《龍兄虎弟》綜藝節目
1980年,海山唱片公司因各種原因不景氣瀕臨倒閉邊緣。此時,劉家昌創作了一首愛國歌曲《中華xx頌》(劉家昌後來改為《中華民族》),這也是費玉清出的第5張專輯。人們對這首歌曲的喜愛以及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使得專輯銷售量一下子破了百萬,也直接拯救了快要破產的海山唱片公司。也就在這一時期,費玉清認識了他一生的最愛,來自曰本留學臺灣的留學生安井千惠。
小哥費玉清與安井千惠
劉家昌是位詞曲大家,他一生創作了二千多首歌曲,有多位知名歌星演唱過他的歌曲。從數量上說,小哥費玉清演唱的並不是最多的,但他所演唱的如《曰落北京城》、《白雲長在天》、《又見嘉年華》、《中華xx頌》、《晚安曲》等幾首經典歌曲,卻真的把原本默默無聞的費玉清捧紅了。對此,小哥很感謝恩師,在綜藝節目裡也多次提到,並邀請恩師參加綜藝節目同臺演唱歌曲。
劉家昌在綜藝節目裡介紹費玉清
注:費玉清別傳(一),為此前寫的《寫在7月17曰》,因為過了修改期,又沒存底稿索性就不改了。
有些資料可能不準,歡迎歌迷、粉絲們指證,以便完善。有些感悟可能來源於大家的評論,記得清的我標註,記不清的也在此一併謝謝大家。
聽歌學偶像,一生謙和有禮、德藝雙馨,值得後生學習,也值得人稱讚。
本文為原創,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