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的北京大院文化,曾經的紈絝子弟,如今撐起影視圈半邊天

2020-12-22 北京範兒

北京部隊大院文化是一種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下的產物。在解放初期,軍隊的各個部門紛紛在北京設立家屬院。在大院子弟的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氣質,可能是出身軍人家庭,他們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高傲,天不怕地不怕,敢闖敢拼。大院子弟們在自創了一種語言文化,攢出了一套屬於他們那一代人的嗑,又逗又貧。如今娛樂圈的很多大咖,都是從北京大院走出來的。如果說北京大院文化佔據影視圈半邊天,這話一點都不為過。

說到部隊大院文化,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著名作家、編劇王朔。可能你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他可以說是大院文化的一張名片。他寫過很多關於北京大院的著作,大多數都被改編成了影視劇。從大院走出的導演有很多,其中大多都用過王朔的作品。比如著名導演葉大鷹,他的爺爺就是抗日名將葉挺。葉大鷹的代表作《大喘氣》的編劇就是王朔。還有如今的內地影帝姜文,也與王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年姜文憑藉一部《北京人在紐約》火遍全國,再到後來姜文導演的第一部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兩部作品都是出自王朔之手。還有一位與王朔情同莫逆的導演,他的名字叫葉京,王朔與葉京是髮小,倆人從小一起在軍委訓練總監部大院長大。葉京有一部代表作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原著同樣是王朔的小說,並且也是由王朔進行改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堪稱是一部大院孩子的折騰史,劇中有一對下手特別黑的兄弟叫"高陽、高晉",原型就是內地頂級娛樂公司華誼兄弟的創始人王中軍和王中磊,這兄弟倆和王朔葉京是在一個大院長大的。劇中還有一個人物叫馮褲子,原型就是開創賀歲劇的大佬馮小剛。

馮小剛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王朔。要不是王朔的一個建議,馮小剛可能還在電影城裡當美工呢。王朔這個人眼光非常毒辣,他認為影視行業未來一定非常有前景,於是勸馮小剛投身影視圈。後來王朔也力捧這個小老弟,馮小剛不僅出演了多部影視劇,還成功走上了導演的道路。後來馮小剛的賀歲劇,大多都有著王朔的風格。馮小剛不管人前人後,都會尊稱王朔一聲"朔爺",更是親口說過王朔就是他的精神導師。

那部讓馮小剛從導演轉型為影帝的《老炮兒》,導演也是大院出身的管虎。管虎的前妻,就是當今電視劇頂流馬伊琍。而《老炮兒》的女主角許晴,從小生活在外交部的家屬院,許晴的父親曾經給開國元帥賀龍當過的警衛員,他的姥爺更厲害,是辛亥革命元老黃興的鐵磁。憑藉家世的關係,許晴在當年屬於典型的根正苗紅,人又長得漂亮,堪稱所有大院子弟的女神。

說到北京大院子弟的女神,那就不得不提徐靜蕾了。徐靜蕾是王朔一直念念不忘的前女友,老徐之所以踏入影視圈,也是沾了王朔的光。徐靜蕾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處女作,得到了王朔的鼎力支持,劇中飾演徐靜蕾父親的就是前文提到的著名導演葉大鷹。王朔曾經說過,老徐最早是個"搖滾果兒","果兒"就是北京話漂亮女孩的意思。當年的王菲也是搖滾圈內著名的"果兒",曾經她和竇唯的愛情鬧的轟轟烈烈。既然說到了北京搖滾圈,那當屬頭號老炮兒崔健!崔健也是大院子弟,他的父親原來是空政歌舞團的小號手,就連崔健接觸搖滾樂也在部隊大院當時,有一個手眼通天的官二代搞來了一張全國獨一份的披頭四唱片,不僅如此,這位官二代還買來了架子鼓和電吉他,在部隊大院組成了一支樂隊。當時年紀還小的崔健都看傻了,當然他也只能在旁邊過過眼癮。這個官二代的名字不方便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除了王朔,在眾多大院子弟中,還有一位大神級的人物,他就是王朔的伯樂馬未都。馬未都出身海軍大院,因為從小喜歡文玩,後來因為收藏文物賺了一大筆錢。早年曾在報社做編輯,正是因為這段經歷,還投資了內地一部喜劇神作《編劇部的故事》,其中男主角"東寶"的原型就是馬未都本人,東寶的很多經歷也都是發生在馬未都身上的真事。後來,作家出身的馬未都在發跡之後,沒有忘了當年的同行,在馬未都的幫助下,莫言、劉震雲、蘇童等一大批作家開始嶄露頭角。劉震雲後來也成為了馮小剛的御用編輯。

北京的大院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它是一種特殊的存在,也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烙印。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大院子弟們經歷了很多普通人沒有過的遭遇,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他們今天的成就。

相關焦點

  • 吹薩克斯 女人也可撐起半邊天
    吹薩克斯 女人也可撐起半邊天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25 星期五     每個星期六,在位於青島市市北區的第二文化館裡,一首接一首的薩克斯金曲在這裡奏響。在這群演奏者中,你總能看見一位老人,時而站在隊伍中間吹奏,時而在鼓手缺席時站在旁邊敲鼓,忙前忙後,卻樂此不疲。
  • 讓女黨員撐起企業半邊天
    原標題:讓女黨員撐起企業半邊天   常言道,女子能頂半邊天,如今企業裡,越來越多女員工擔任重要職位。在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這樣的「兩新」組織裡,黨建工作一直是一個難點,怎麼讓女員工、女黨員團結起來,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這是金華市委組織部近些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們在浙江省首創了「巾幗黨建」,讓女黨員們撐起這半邊天。
  • 「她力量」撐起玉山扶貧「半邊天」
    原標題:「她力量」撐起玉山扶貧「半邊天」發動婦女力量,助力脫貧攻堅,近年來,玉山縣激活城鄉婦女的扶貧熱情,讓婦女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半邊天」。來料加工助增收作為玉山縣就業脫貧的特色產業,「家庭似工廠,人人搞加工」成為玉山巾幗扶貧的獨有風景。目前,該縣已有130多個來料加工點、32個來料加工示範基地,帶動了7萬名城鄉婦女就業,其中貧困婦女近千人。
  • 北京腔、大院文化與華語影視
    要再過幾年,才知道這群小孩不是普通人,而是北京大院子弟。他們的所作所為,固然是因為特殊年代,但也離不開他們這一重特殊身份和背後的特殊文化——北京「大院文化」。北京大院子弟,或者說北京大院文化,不知道讀者朋友知道多少?
  • 誰說女子不如男 婦女抗疫撐起半邊天
    誰說女子不如男 婦女抗疫撐起半邊天 2020-02-09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史上最佛系的經濟公司,只有三位藝人,卻佔據了影視圈的半邊天!
    眾所周知,娛樂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地方,裡面的水很深,一不小心可能就掉下去起不來了!
  • 京圈往事:大院子弟,身世成謎,娛樂圈最神秘的一群人
    正文說起大院子弟的起源,大概要追溯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1949年,大業落定,皇城下住的三十萬舊黃旗子弟,猛虎雖死,餘威猶在。現在這個群體裡注入了不少新鮮的血液,他們之間興起了一種文化,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孕育了很多人。
  • 北京大院子弟的社會「規則」
    摘要:當那些「大院」沒有進駐北京時,北京人的居住形式是分散的。他們散居在胡同裡,形成老北京的市井文化。然而大院的出現,使北京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生活形態和獨特文化……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大院孩子跟市民子弟在大北窯打群架,最後被小混蛋(王朔扮演)擺平1949年,北平被定為新政權的首都。這座閒散、冷清了二三十年的古城又一次回到了政治中心。
  • 不看動漫,真不知道這些經典歌曲竟然是翻唱,日本歌曲撐起半邊天
    想必很多網友都從動漫中收穫了各種不同的事物,在現如今龐大的動漫作品中,有帶給我們感動的,也有帶給我們歡樂的,更有帶給我們熱血的,不過看動漫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偶爾會告訴我們一個真相,曾經以為是火遍全國的經典歌曲,有一部分竟然都不是原創的,都是翻唱日本的歌曲,日本歌曲曾經撐起了樂壇半邊天,一起來看看哪些是翻唱的「經典歌曲」吧。
  • 加拿大新政府:女人撐起半邊天!可惜沒有華人
    衛生部:簡·菲爾波特(Jane Philpott)家庭、兒童及社會發展部:讓 – 伊夫·杜克洛( Jean-Yves Duclos);交通部:馬克·加諾(Marc Garneau)
  • 撐起全世界!五位女性導演的愛與恨
    那句「她們撐起全世界」的檔期語,既是對女性堅韌力量的禮讚,也蘊藏著女性獨有的柔軟。縱觀電影史上的各國合拍片,其實不乏經典之作,比如誕生於坎城60周年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獻禮威尼斯70周年的《重啟未來》、紀念電影百年誕辰的《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此外,還有《十分鐘年華老去》《巴黎,我愛你》等等,都早已成為影迷心中的迷影寶典。
  • 【頭條探討】新格局:加拿大女人撐起半邊天
    新格局:加拿大女人撐起半邊天 新內閣中有一半成員都是女性,可謂是撐起了加拿大的半邊天女皇大學副教授格蘭特(Elizabeth Goodyear-Grant)曾經撰寫性別和選舉投票行為問題。她表示女性很難進入內閣的一個原因是,在過去幾十年裡,黨團中沒有很大數量的女性可供入選內閣。1980年,只有14名女性在選舉中當選,1988年和1993年分別有39名和53名女性國會議員,雖然有所進步,但在比例上還遠遠不夠。
  • 曾經大眾的半邊天,如今獨當一面,捷達VS7還能否一戰?
    作為國內私家車的鼻祖之一,捷達曾經和桑塔納一起,撐起了大眾在國內市場的半邊天,而如今大眾卻以另外一種方式給了它重生——一汽大眾將捷達品牌獨立出來,而今天的主角捷達VS7是目前捷達品牌最高級的車型。
  • 最被關注的5大國漫,號稱撐起半邊天,你看過多少?
    導語:最被關注的5大國漫,號稱撐起半邊天,你看過多少?作為熱愛動漫的一員,絕對不能錯過近幾年的國漫,都是良心優秀作品呀。今天小編就來盤點最被關注的5大國漫,號稱撐起半邊天,你看過多少?第一部:《一人之下》《一人之下》從2015年開播,收視率一度飆升,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小編特別喜歡女主,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一樣呢。聽說真人版電影即將在今年上映,粉絲們滿懷期待,可以去蹲點搶票啦。
  • 她曾經火遍半邊天,為什麼如今卻不見她唱歌了?
    她就是宋祖英,但是她曾經火遍半邊天,為什麼如今卻不見她唱歌了?宋祖英1966年出生於湖南,她的家庭雖然不富有但是很樸實,後來父親因為結核病去世,從那時起宋祖英的童年便失去了樂趣,因為她要幫母親挑起家庭的重任,艱苦的生活抹掉了她童年的純真。宋祖英小的時候根本不懂得什麼是音樂,但是她的老師和同學卻發現了宋祖英過人的音樂天賦,因為她在唱歌的時候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
  • 風靡亞歐的神顏天才樂手,登臺勾唇一笑邪魅傾城,撐起腐圈半邊天
    年幼的YOSHIKI曾經在放學回家後,親眼目睹了自己的親生父親自殺的畫面,這也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創傷。從那時起,YOSHIKI骨子裡的不羈基因漸漸顯現,在創建樂隊之後,他每一次登臺演奏都拼盡全力,似乎要將自己身體裡的所有痛苦全都發洩出來,而他那淋漓盡致又精彩絕倫的演奏也感動了億萬觀眾,但在後期,他卻因為在舞臺上長期用力過猛地擊打樂器而患上了嚴重的頸椎病,在做過頸椎手術之後,便無法再登臺演奏了。
  • 中國第一屆春晚,主持人是劉曉慶,李谷一撐起半邊天
    李谷一是春晚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也是撐起這次春晚半邊天的人物。是從頭貫穿到尾的人,第一個節目就是由李谷一演唱歌舞《拜年歌》,隨後聯唱《春之歌》、《問聲祖國好》等6首歌曲,這還沒完,隨後她繼續和袁世海、姜昆等人表演了《劉三組》、《牛皋招親》。算下來,整個春晚她一共演唱了9首歌舞,撐起了春晚歌唱界的半壁江山,成為春晚演唱曲目最多的歌手,至今無人能打破。
  • 他為那英寫下《徵服》,曾撐起樂壇半邊天,如今登上熱搜卻引人淚目
    這兩天,袁惟仁因病登上了微博熱搜,有媒體曝出他在上海意外跌倒腦溢血昏迷,還被檢查出腦中有腫瘤,整個音樂圈乃至娛樂圈都為他揪起了一顆心事實上,這個「低調」的音樂製作人,曾經撐起了華語樂壇的半邊天。 袁惟仁是典型的「作品出名,人卻不紅」的類型。早年期間,袁惟仁曾在餐廳駐唱。
  •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文/林海雪原王百川大院,位於東北吉林市北山腳下,是吉林市僅存且保存完好的近代四合院民居。它不同於北京四合院,從整體外觀到炕灶門窗都極富滿族風俗特色。後在吉林省銀行任幫辦經理,九一八事變後將軍閥張作相存在銀行的50萬銀元據為己有,才建成今日的王百川大院。王百川大院始建於民國二十一年,由源和德作坊馬青山包工建設,兩年後建成。整個建築佔地2400平方米,四周有青磚圍牆。大院為青磚瓦木結構的兩進四合院,坐北朝南,左右對稱。門前有左右兩座石獅子,旁邊立著「吉林省文化保護單位」的石碑。
  • 硬起來了的阿日撐起廣東內線半邊天
    硬起來了的阿日撐起廣東內線半邊天 北京時間12月16日,CBA常規賽繼續開打,廣東宏遠以115-102擊敗新疆男籃,繼續保持連勝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