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0 月 20 日晚,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閉幕式暨優秀紀錄片分享會在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圓滿落幕。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浙江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莊躍成,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行長郭心剛,浙江省紀錄片協會會長顧順坤,浙江省文聯書記處書記趙雁君,浙江省電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湯麗娟,浙江省紀錄片協會秘書長嚴衛平,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姜玉峰,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長傅巧玲,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委員、黨院辦主任徐國強,D20 評委會主席讓-米歇爾·付東(法)、應啟明及其他評委會成員,IDF 創投評委會主席黃海波及其他評委會成員,入圍作品的導演、主創,以及各方媒體嘉賓出席了大會閉幕式。閉幕式由浙江衛視新聞主播許婷主持。
閉幕式現場
閉幕式現場
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組委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講話
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組委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代表主辦方、組委會對參加大會的紀錄片作者、評委及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裡,通過諸多優秀紀錄片的分享,與眾多嘉賓、業界精英及影視機構的深度交流,IDF 充分展現了它的國際性、專業性、學術性,再次證明了浙江省圍繞文化強省建設的堅實之路、開放之路、包容之路。IDF 將成為今天浙江省打造文化產業創新與交流的新高地。」
IDF 創投評委會主席黃海波及評委會委員揭曉評優結果
閉幕式首先進入的是「IDF 創投」提案單元評優儀式。在播放了《IDF 2018 創投提案》單元集錦短片後,「IDF 創投」提案單元評審委員會主席,鳳凰衛視中文臺副臺長、總編室主任、電影臺臺長黃海波先生及評委會成員為觀眾揭曉了評優結果。黃海波先生表示:「這次評審的過程非常的艱難,還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導演及作品沒有入選,我對此表示非常的遺憾。」
「餘震未平」——範儉企劃《愛過》獲評「最具潛力發展計劃」
IDF 創投評委會主席黃海波、委員王水泊和張真為導演許慧晶、董雪瑩和範儉(攝影師薛明代)頒獎
IDF最具潛力發展計劃——影片《愛過》片花
《愛過》是繼《搖搖晃晃的人間》《活著》等廣受好評的紀錄作品後,導演範儉傾力籌劃的又一力作。這部作品記錄了兩個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平淡與顛簸。時間雖然遠去,但地震的「餘波」依舊迴蕩在生活之中。純粹的紀錄式影像與唯美的意象化鏡頭交叉,呈現出一段生命與家庭的動人故事。評委張真在評價這部作品時提到:「作品所提到的問題不僅是針對家庭內部的,更是社會性的。希望導演能在這部作品中提供給觀眾一種更為寬闊的時代話語。」
聚焦問題少年與女性話題——許慧晶、董雪瑩共同獲評「IDF 優選提案」
IDF 優選提案——《棒!少年》
IDF 優選提案——《煉愛》
《棒!少年》是導演許慧晶的第五部作品。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一群來自社會底層的問題少年,在曾經培養出 60 多名國手但已傷病纏身的老教練的帶領下,脫離過去生活的影響找到自我,代表亞太區赴美參加世界級比賽的經歷。該作品在記錄一群少年蛻變的同時,提供了諸多意義深刻的社會切片。少年們的真實生活與訓練,通過鏡頭的零距離記錄和展現,打動了所有評委和觀眾。
而有關現代青年男女婚戀問題的紀錄片項目《煉愛》引起了關注女性話題的嘉賓側目,該項目出自年輕導演董雪瑩之手。在10月18日的提案大會上,董雪瑩笑稱自己曾深陷「剩女」魔咒,相關的真實經歷使她萌生了創作欲望。值得注意的是,這項企劃目前仍處於調研準備階段,尚未開始拍攝。IDF此次的評優推選對董雪瑩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鼓勵。
D20 評委會主席、原《電影手冊》主編讓-米歇爾·付東介紹了本屆大會的評審細節
D20評委會主席及成員回顧本次大會的精彩歷程
隨著《IDF 2018 D20 入圍優秀影片集錦》短片的播放,閉幕式進入了最激動人心的環節。D20 評委會主席、原《電影手冊》主編讓-米歇爾·付東代表國際評審團介紹了本屆大會的評審細節。他表示:「在紀錄長片和紀錄短片的評審中,評委會首先對學術委員會精心挑選出的紀錄片所具有的優秀品質表示肯定,並盛讚學術委員會全體成員為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整體的高品質把關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其後,著名紀錄片導演、製作人、D20 評委會主席應啟明先生為觀眾講述了本屆大會的評審概況。他提到:「在與理察·戴爾先生及其他國際評委的交流合作中,儘管我們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們的專業眼光是一致的。我們評審的標準,就是看這個片子是否能讓我們怦然心動,看作者是否發現了所記錄對象的獨特魅力,看作者是用眼睛拍攝,還是用頭腦拍攝,乃至用心靈拍攝。」其後,兩位主席攜評審委員會成員為大家揭曉了評優結果。
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D20 提名」評優單元最終從來自中國、德國、墨西哥、加拿大、挪威、韓國、日本、法國、丹麥、義大利、西班牙等 4 大洲 14 國 的 20 部入圍紀錄片中評選出 6 部傑出作品。
陸慶屹作品《四個春天》獲評「IDF 評委會特別關注」
D20評委會主席讓-米歇爾·付東為導演陸慶屹頒獎
IDF評委會特別關注——《四個春天》
「陸慶屹在該作品中賦予日常生活細節以感知與意義,其通過影像手段處理紀錄片製作過程中悲劇波折的能力十分出眾。」——評委詞
《四個春天》是導演陸慶屹記錄其父母生存狀態的一部家庭私影像。鏡頭流轉於勞作、歌唱、出遊山野、探親訪友、喪葬、歡聚別離……導演一家人用他們對時光的留戀來告訴觀眾「記錄」的意義。這部蘊含著「詩」與「歌」、極具生命張力的紀錄片讓 D20 國際評審團破格授予其「評委會特別關注」的榮譽。從評委會主席讓-米歇爾·付東手裡接過這個「意料之外」的驚喜,導演陸慶屹顯得有些意外和靦腆,他簡短而真誠地向組委會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刑偵類系列紀錄片《阿頌塔之死》獲評「評委會特別推薦」
大會工作人員代導演埃利亞斯·萊昂·西米尼亞尼發表獲獎感言
評委會特別推薦——《阿頌塔之死》
「影片的每一個片段都展現了嫻熟的技術和別出心裁的剪輯。導演在講述故事本身的同時也關注故事之外,角色的出現變得微妙具體,使觀者深深沉浸於其中。」——評委詞
來自西班牙導演埃利亞斯·萊昂·西米尼亞尼(Elías León de Siminiani)的系列紀錄片《阿頌塔之死》講述了一起驚動全城的華裔女孩遇害案。導演委託組委會表示:「《阿頌塔之死》對我們而言是一個特別的項目。因為它講述了一項永不該發生的可怕罪行。在報導這樣的案件時,所有的大眾媒體從業人員都應該負責。並非所有事都需要觀眾,也並非所有成就都值得讚頌。」
韓國新銳作者尹載皓攜挪威女導演馬爾特·沃爾獲評「D20 優秀作者」
D20評委會委員卡梅隆·貝利和雪美蓮為導演尹載皓頒獎
導演尹載皓髮表獲獎感言
D20優秀作者——韓國新銳導演尹載皓攜挪威女導演馬爾特·沃爾作品《信》
「兩位作者以細膩的手法帶領觀眾走進兩個截然不同的私人家庭生活,作品中蘊藏了他們之間你來我往的暢快較量。」——評委詞
《信》有關兩位導演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以通信的形式互相交換各自日常生活中的影像與思考。導演尹載皓在發表感言時說:「我與馬爾特非常感謝IDF,感謝評委們。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謝我親愛的母親。我的身體由她而生,我的思想也是。」
趙亮作品《孤寂的聲音》獲評「D20 優秀紀錄短片」
D20評委會委員呂樂和杜海濱為導演趙亮頒獎
D20優秀紀錄短片——《孤寂的聲音》
「該作品深具獨創性,其拍攝手法之細膩,精湛地傳達了車諾比核事故、事故的後續效應及『末日預言』對人類及其它生靈所帶來的威脅所引發的危機感。」——評委詞
《孤寂的聲音》講述的是車諾比核事故後,年逾八十的瑪莉亞被遣散後又偷偷搬回故鄉的故事。趙亮幽默地表示:「獲得這項榮譽令我感到意外。我是懷著旅遊的心態來的,看了好的片子,也吃得挺好,現在還拿了獎,有些不好意思。無論如何,我還是感謝評審團對我的厚愛。」
範儉、餘潤澤作品《十年:吾兒勿忘》獲評「D20 優秀系列紀錄片」
浙江省紀錄片協會會長顧順坤和D20評委會主席應啟明為影片出品方代表(代導演)頒獎
D20優秀系列紀錄片——《十年:吾兒勿忘》
「《十年:吾兒勿忘》是一部震撼心靈又引人思考的紀錄片。地震後,失去孩子的父母選擇再生育,悲傷能否撫平?生命能否替代?親情能否轉移?複雜的心理和情感在作者節制而具張力的鏡頭下得以細膩而充分的展示,引領我們去感同身受,去感悟生命的真諦。」——評委詞
汶川地震已走過悠悠十載,地震帶來的傷痛卻依然無法淡去。範儉、餘潤澤以這部 4 集 30 分鐘的系列紀錄片,講述了那些不得不向前走的家庭所面臨的新問題。導演通過出品方代表表示:非常感謝IDF的主辦方、感謝評審和組織者。這一份榮譽,導演和出品方都想獻給中國七千五百個經歷了汶川地震之後嘗試再次重建希望的家庭。
潘志琪作品《二十四號大街》獲評「IDF 優秀紀錄長片」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和D20評委會主席讓-米歇爾·付東(法)為導演潘志琪頒獎
IDF優秀紀錄長片——《二十四號大街》
「在該作品中,潘志琪描繪了正經歷巨變的中國下,一個普通人物的奇遇人生。其對情境的刻畫兼具複雜性與生動性,對長時間的觀察與記錄展現出非凡的毅力。」——評委詞
《二十四號大街》拉開了一幅「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生存圖景。潘志琪用了七年的時間記錄了 24 號大街的變化,詰問快速經濟之下如何保證每個個體生存與發展的權利。在閉幕式上,潘志琪感慨道:「我們這些導演拿著機器拍攝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也在改變我們自己。感謝 IDF 這樣有包容心、有態度又特別溫暖的紀錄片盛會。」
此外,「IDF 論壇」峰會單元及「IDF 培育計劃」工作坊單元也於10月20日圓滿結束。在過去的三日中,來自 3 大洲 7 個國家的 50 餘位紀錄片作者、學者、文化大家、產業投資人圍繞著紀錄片的創作、收藏、製作與傳播等話題展開了多場特設主題研討會、學術論壇、產業峰會、大師講壇活動。而在為期三日的「IDF 培育計劃」工作坊單元中,廖慶松、道格·布拉斯、卡羅爾·迪辛格及徐小明分別針對《聖誕老人》《孔子夢》《來來》《半世緣》四個入選作品進行了一對一輔導和講座。入圍項目作者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在《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回顧片》的播放中,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閉幕式暨優秀紀錄片分享會進入尾聲。歷時 9 個月的策劃與籌備,時光的砂礫就此被打撈於短短幾分鐘的短片中。這是一份對赤誠之心的記錄。其中,每一個埋首工作的面龐,每一個忙碌奔波的身影,都是為了這短短三日裡 5000 多名觀眾與 100 餘位來賓能夠「盡興而歸」。
最後,各位領導、評委會主席及成員、各位獲獎者及全體工作人員上臺合影留念。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就此圓滿結束。
附:2018 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榮譽
IDF 優秀紀錄長片
IDF Best Feature-Length Documentary
潘志琪 / PAN Zhiqi
《二十四號大街》 / 24th Street
D20 優秀紀錄短片
D20 Best Short Documentary
趙亮 / ZHAO Liang
《孤寂的聲音》 / A Solitary Human Voice
D20 優秀作者
D20 Filmmaker of the Year
尹載皓 / Jéro YUN
馬爾特·沃爾 / Marte VOLD
《信》 / Letters
D20 優秀系列紀錄片
D20 Best Documentary Series
範儉 / FAN Jian
餘潤澤 / YU Runze
《十年:吾兒勿忘》
Ten Years: Forget Me Not
IDF 評委會特別推薦
Special Mention
埃利亞斯·萊昂·西米尼亞尼 / Elías León de Siminiani
《阿頌塔之死》 / The Asunta's Trial
IDF 評委會特別關注
Special Jury Award
陸慶屹 / LU Qingyi
《四個春天》 / Four Springs
IDF 最具潛力發展計劃
IDF Most Potential Development Plan
範儉 / FAN Jian
《愛過》 / A Second Child
IDF 優選提案
IDF Outstanding Proposal
許慧晶 / XU Huijing
《棒!少年》 / Baseball Boys
IDF 優選提案
IDF Outstanding Proposal
董雪瑩 / DONG Xueying
《煉愛》 / Harden Love
來源 |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編輯 |胡心雲
審核 |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