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校園暴力是最近幾年裡頻頻出現的話題,但話題更多的是圍繞女同學。然而實際上,男同學的心理同樣需要被關注。
01
近些年來,很多人由於心理疾病而導致發生的悲劇時,通常會追溯到這個人的原生家庭,以及成長環境。
很多女生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會有陰影,其實男生也是一樣的。
前段時間認識了一個18歲的男生,名叫小雨。
小雨是我一個朋友的學生,今年剛讀大學,有很嚴重的自閉傾向,以及潛在的暴力行為。
在有一天晚上,小雨突然情緒崩潰,在宿舍裡手裡拿著一把刀,嘴上默默叨叨和了很久,繼而又開始哭泣,然後突然跑出去。
在小雨的狀態反常的這段時間,宿舍裡有幾個同學一直在詢問小雨怎麼了,試圖要小雨平靜下來,但是都沒有辦法。
後來小雨跑到了校外,在陌生的城市裡暴走了一個多小時,幸虧有同學看見小雨狀況不對,幾個男生一直跟在小雨的身後。然後幾個男同學立馬聯繫了他們的老師,尋求幫助和解決。
後來在學校老師們的幫助下,小雨回到了學校,經過心理輔導的疏解之後逐漸平靜。
之後才得知,那天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是小雨不小心碰到了一個女生,然後那個女生就很大聲的說小雨是個變態,導致小雨情緒崩潰,拿著刀子在宿舍裡發呆哭了很久。
雖然情況了解清楚了,但是校方老師卻覺得小雨這種情況不是突然發生的,於是連夜聯繫了小雨的媽媽,詢問小雨的生活環境,以及中學時期的相關事情。
經過與家長的溝通,以及對小雨的單獨心理輔導,後來得出一個初淺的結論:小雨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有自閉傾向,甚至有潛在的自殘等暴力行為。
02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才18歲的少年就有如此的心理負擔呢?一切都要源於小雨在成長時期與異性相關的事件。
第一件事是小雨在小學5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小雨已經有了模糊的性意識。在有一次和鄰居家的一個同齡女生一起玩的時候,就親了一下小女孩的臉,然後小女孩就跑回家告之其父母。
小女孩的父親大怒,於是跑到小雨家,當著小雨媽媽的面打了小雨兩個耳光。至此,小雨的心理就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記,他開始懼怕異性。
第二件事是小雨在讀中學的時候需要住校,本身小雨的性格就很內向,與同學相處的時候大多時候都不說話。但是那個時候小雨同樣有青春期的成長,對於異性依舊有一定的好奇和需求。
這個時候小雨學會了自我安慰,並且在某一段時間非常頻繁,以致於在宿舍裡接二連三的被室友發現。
當舍友發現小雨的這種行為太過於頻繁時,就開始嘲笑小雨、甚至惡言相向。不僅如此,舍友還匯報了班主任,班主任也覺得這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就跟小雨媽媽說了。
小雨媽媽,一個農村家庭婦女,就覺得自己的兒子真是太丟自己的臉了,當著班主任的面把小雨罵了一頓。從此之後,小雨在班級裡,甚至學校裡的名聲就特別不好。女同學都不願意和他說話,男生女生都說小雨是花痴是變態。
03
久而久之,小雨就變得與世隔絕一般的孤僻。在學校別說是朋友了,就連找個願意和他說話的同學都找不到一個。
而且在高中的時候,有時候同學欺負他,幾個人合夥欺負他一個,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呢,於是小雨就反抗。可是每一次都是沒有意外的被打,然後學校通知他媽媽來學校,把他領回家反思。
當18歲的小雨考到了一所外地的學校之後,真的非常開心,他覺得終於一切可以重頭開始了,再也不用過著煉獄一般的生活了。
可是開學後沒多久,在上課的時候,有一個女生在課間經過他的座位時,小雨不小心同時倒了一下,碰到了女生,於是就被女生大罵。小雨突然就情緒崩潰了,他再次陷入絕望的邊緣。
於是回到文中開頭的那一晚,小雨跑出宿舍之後,在陌生的城市一直暴走,情緒激動,但是他又想尋求幫助,可是又不知道去找誰。
最後當學校老師得知他的位置時立馬趕了過去,學校老師跟小雨聊了很久,開解他,希望他能夠平靜心情、理性對待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困難。
04
其實小雨出現現在這樣的狀況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父親長期缺席,母親性格強勢。
小雨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好,是農村的,父親在很早的時候就去外地打工掙錢養家。小雨和姐姐是母親帶大的,由於父親長期不在家,母親若是性格不厲害一點、不潑辣一點,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負。
所以母親的性格非常強勢,偶爾父親在家時也不和小雨溝通。小雨的成長過程中,是幾乎沒有父親的溫情和影響的。
第二,性別意識懵懵懂懂時,對異性好奇,所以有過不當之舉,卻沒有被正確引導。
被同齡女孩的父母打了之後,小雨母親沒有及時引導小雨,反倒是大罵小雨丟人現眼。
在學校裡被其他同學發現有某種習慣之後,小雨母親也沒有及時開解,也同樣覺得兒子丟人現眼。
小雨從那個時候起就很封閉自己了,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偶爾會和已經出嫁的姐姐說幾句話。
第三,成長及生活環境糟糕,長期受到校園暴力,心理既強大又脆弱。
強大是因為自我封閉,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唯有如此才能夠繼續活下去。
脆弱是因為玻璃心,覺得任何人看他一眼,或是說一句話都是在說他的壞話,覺得就要崩潰。
05
現在的小雨學校已經為他安排心理疏導,並且校方建議其父母帶他去看專業的心理醫生。
小雨現在懼怕異性不說,而且還有自殺自殘的絕望行為,他坦誠自己,「我怕所有的女人,因為她們都好可怕!」
小雨今後會怎樣,我們不知道,但是對於他的未來,其實很難看到希望。
小雨的父母經常說,「我兒子不願意和我們說話,所以我們都不怎麼說話。」其實有的時候,對子女適當的關心,才是父母最大的職責。
其實校園暴力不僅僅是對女生,對於很多男生來說,他們也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而且男生受到傷害之後,潛在的危險性也更加的大。
希望今後有更多的公益組織、孩子的父母、學校共同關注這個問題,讓孩子們在成長時期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