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回復「寶典」免費獲得《50本營銷必讀書+營銷工具包》
作者 | 李東陽
來源 | 首席營銷官(ID:cmo1967)
把產品廣告拍成美食大片,還要有《舌尖》即視感,這有可能嗎?
當我看完這支2018必勝客春季菜單的TVC,我的答案是,可能。
友情提示,前方高能來襲,
請不要在飢餓狀態下進行觀看!
刀尖划過鮮嫩蛋汁,
傾流而下的流金咖喱蛋包飯
五色混搭的蔬果沙拉,
刷爆顏值與實力
冰淇淋與比利時華夫,
也可以來一場美妙的邂逅
當觀看廣告變成了享受,面對這一波波的食物攻擊,你能挺過幾個回合?
必勝客這支TVC
把美食拍出藝術感
看完這波動圖,想必會刷新許多人對食物的認知,原來西方美食同樣可以拍出藝術感。而它的品牌商,印象中走「高大上」路線的必勝客,這次赤裸裸地玩起了視覺轟炸,動圖已經十分抓人眼球,何況這支媲美「西方《舌尖》」的主題TVC呢?
TVC中的一個個特寫鏡頭,捕捉到食物自身最輝煌的瞬間,凸顯出各類食材最本真、自然的色彩,鮮紅的火腿、蝦,金黃的菠蘿、榴槤,紫色的火龍果,綠色的奇異果……在「顏值當道」的今天,這支廣告把美食拍出藝術感,演繹了「食色,性也」的新時代含義——誘人的美食搭配渾然天成的色彩,直擊人類最原始的本能。
而必勝客2018春季菜單中的多款美食無疑成為了廣告的主角,充當著必勝客最新代言人的角色。在極具韻律感的BGM中,「貪新」系列文案成為廣告的點睛之筆,勾動食慾還不夠,必勝客還要用態度去圈粉年輕人,和他們玩到一起。
既勾引了年輕人的眼球、刺激了唾液的分泌,又通過借代的手法,以物擬人,在潛移默化中做起了懂你的朋友——必勝客這波操作,也是很666了。
「貪心貪新主義」
必勝客打響年輕化戰役
但熟悉必勝客廣告套路的小夥伴,心裡可能會有些疑問。與必勝客以往傳統套路相比,這支廣告顯得非常的不必勝客,甚至可以說是一次全新的自我突破。
事實上,這一點可以從必勝客此次提出的「貪心貪新主義」概念中找到答案。毫無疑問,貪新是從「貪心」演化而來,但貪心也好貪新也罷,必勝客只是為了代表年輕人說出心聲:貪心不是真正的貪婪,而是勇於探索一切未知、去做特別的那隻「出頭鳥」、突破陳規和界限。
基於這一洞察,必勝客果斷將其作為與年輕人溝通的關鍵詞,推出這支TVC及主題海報正式打響年輕化的營銷戰役。在具體實踐上,必勝客也從年輕群體的視角出發,用他們的語言來與用戶交流,讓品牌理念的輸出變得水到渠成。
所以,無論是出街廣告文案中的打破規則、雕刻自我,還是海報文案中的放肆去拼、拒絕無聊,不是標語更像是一種內心的獨白,能激發起極強的情感共振。總的來說,都是一種年輕人「好奇心爆棚、崇尚打破規則束縛、追逐新事物」個性的體現。
必勝客這次的2018春季菜單亦是如此,像年輕人一樣去突破自我,一改往日消費者的固有印象,敢於顛覆既有的「精緻餐廳環境+消費者暢享美食+超級廣告語露出」的廣告思維,而是將美食作為傳播的重點,玩起新的「食色」治癒系廣告創意。不僅在美食上迎合了年輕人獵奇、獵新的心理,在生活態度上同樣貼近年輕人的思維,獲得好評如潮。
必勝客實力圈粉,玩轉「態度營銷」
當年輕群體逐漸成長為新的消費中堅力量,網際網路重新定義品牌與用戶的關係,「消費升級」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在各大品牌爭相突破傳統理念,搶佔年輕人市場的當下,如何讓campaign引起年輕人在態度上的共鳴理所當然地成為品牌營銷戰略的重心。
事實上,必勝客這次運用新菜單上新的契機,宣告「年輕人貪心貪新就對了」,將自己塑造成了「有態度有個性」的品牌形象,並一舉成為年輕人心目中「平易近人的美食達人」兼「三觀一致的吃貨好友」,本質上就是一次「態度營銷」的嘗試。
必勝客以用戶為核心突破自我,僅通過一支充滿藝術感的TVC來展現2018春季菜單,不僅帶給用戶美好的視覺體驗,同時TVC所傳遞出的態度,讓用戶產生「都是在講我自己」的代入感,也進一步收穫用戶對品牌的深度認同,以及對產品的消費與追隨,這才是品牌實力圈粉年輕人的正確打開方式。
正如當下流行的一句網絡用語,「簡單點,說話的方式簡單點」,想要和年輕人打成一片並不需要各種傳播物料和多渠道的轟炸,由繁入簡,堅守好態度與品質就足矣。
但值得期待的是,必勝客的這波自我顛覆式革新,可以說正式開啟了有態度的品牌營銷進階之路,相信其在將來必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教科書式營銷範例。
歡迎小夥伴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