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在以「畢業」作為主題,
由新島夕全程負責劇本執筆的『はつゆきさくら』發售後的第二個月,
新島夕在此作的開發博客上宣布將離開工作多年的老東家「SAGAPLANETS」。
按照他的說法,離職決定在一年前就確定下來了,
本來自己是打算與遊戲中的畢業日期——3月20日進行同步「畢業」的,
不過因為各種原因而推遲一個月,
離職的原因則是覺得自己在作品開發過程中發現自己存在不足,
也希望邁向更高的目標,於是選擇從「SAGAPLANETS」畢業。
當新島夕的名字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時,時間已經來到2013年8月的C84上。
當時美少女遊戲品牌「AMUSECRAFT」在其展位上放出一張
「新品牌QooBrand,啟動」的廣告牌,
上面則寫著「狗神煌、小桜りょう、朝倉はやて、新島夕」四個名字。
三個月後,官方在雜誌上正式公布由這個組合擔任製作的作品的名字——
『魔女こいにっき』。
2013年12月20日,本作的官網正式全面公開作品的相關情報,
同時宣布作品將在2014年4月底發售。
不過到了2014年4月初,官方表示作品跳票到5月底發售,
並發布了體驗版作為對玩家期待的歉意。
2014年5月,本作正式來到玩家的面前。
本作的女主角南條愛麗絲在一次偶然機會撿到一本奇怪的日記,
日記中詳細記載一名叫做「櫻井拓海」的男子與多名女性發生的風流情史(笑),
但日記在微妙的地方缺失了下文,
此時一隻自稱「バラゴン」的奇怪生物出現在愛麗絲面前,
愛麗絲就此和它踏上尋找日記遺失頁的旅途,
同時也逐漸回憶起自己被遺忘的記憶……
曾與新島夕有過合作的劇本家紺野アスタ在訪談中說到,
自己當時只是幫忙寫遊戲的和諧部分,
結果卻收到非常詳盡的資料,而且故事結構相當優秀,
這也能看出新島夕在故事結構上是有獨特的想法。
新島夕提到「Qoobrand」是以「實驗性作品的創作」為挑戰目標而設立的品牌,
因此在本作中,新島夕採用了比起此前的作品更為複雜的故事結構,
一方面使用多線敘事的方式進行故事的展開,
另一方面將不同時間線在故事中作交錯穿插,
同時運用巧妙的方式來故意隱瞞作品中的一個關鍵劇情核心。
不可否認,多線敘事方式對於初次接觸的玩家來說會造成不少混亂和困惑,
新島夕自己坦誠也是在其他人的幫忙下才弄好本作的年表部分(笑),
不過隨著故事的不斷推進,多條時間線最終得以會合,
同時故事中隱藏的關鍵核心亦會暴露於玩家的面前,
故事也迎來了看似完滿卻又帶有點遺憾的END1。
可惜的是與巧妙的結構相比,本作的文字內容就顯得有點參差不齊了。
一方面,本作的日常部分比較沉悶,
加上特殊的故事結構使得玩家造成混亂和缺乏推進動力;
另一方面,故事男主角的形象並不討喜,
儘管後面有設定說明男主角的形象為何如此,
但前面植根下來的負面印象的確不容易消除。
此外,本作在設定部分存在不少語焉不詳的地方,
按照新島夕的說法,本篇中時計坂零線的決戰部分本來打算用來擴展作品的世界觀,
結果只能一筆帶過。
戰鬥部分的描寫還是新島夕的死穴之一(笑),
這點到了『アインシュタインより愛を込めて』依然沒有多少改進。
新島夕在本作的公式書解釋,
作品的主題是「喜歡上某人,以為這會是絕對永遠的,
一生只有一次的戀愛,但還是會有產生不安的感覺」。
而他在雜誌對本作的感想中提到,
自己在本作中最初打算只是貫徹製作人的立場,
結果最後還是下場當了寫手,甚至還因為雜務過於繁忙,
導致作品製作後期就產生了「只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全塞進去就已經滿足了」的想法(笑),
這也使得本作擁有相當濃厚的新島夕作品風格,
其中END2可以說是最能體現這一點。
END2雖然回收了遊戲中的殘餘伏筆,
但卻將END1的童話氛圍幾乎全數破壞形成巨大反差,
故事在玩家的愕然中唐突結束,
也使得本作最後給玩家有一種「不完成品」的感覺,
導致玩家們對END2的存在也是褒貶不一。
而在作品發售一個月後,官方還放出一個特別音頻,
吐槽玩家「一個月後就到其他遊戲沾花惹草,完全把我們扔到一邊了」。
這個看似嘲諷的音頻結合END2的劇情還讓不少玩家產生心理陰影(笑)。
新島後來在訪談中解釋,
他最後也在猶豫要不要把END2的劇情加進去,
最後覺得還是要給男主點懲罰,
甚至還表示「如果你喜歡這個遊戲,你應該是口味刁鑽的人(褒義)」(笑)
相對於褒貶不一的劇情部分,本作在其他地方的評價就比較一致了。
本作的原畫部分由狗神煌、朝倉はやて、小桜りょう、白もち桜四位畫師負責,
除去小桜りょう負責的角色出現較多崩壞外,
玩家對其他幾位畫師都給出不錯的評價。
順帶一提的是,美少女遊戲品牌「枕」的代表SCA-自在訪談中提過,
自己曾被玩家推薦接觸過新島夕的作品『ナツユメナギサ』,
當時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後來狗神煌接到了本作的原畫委託,
由於狗神煌當時也參與了「枕」作品的原畫工作,
她向SCA-自提起此事,SCA-自就表示「新島夕的作品非常有趣,
參與進去不是挺好嗎」。
後來SCA-自以狗神煌為橋梁認識了新島夕,
並邀請他參與到『サクラノ刻』的劇本創作。
音樂方面也是本作的亮點之一了,
新島夕也提到自己負責作詞的ED《永遠の魔法使い》能反映了當時自己創作的心情(笑)。
在本篇發售一年後,
2015年8月,「AMUSECRAFT」聯合遊戲發行商「加賀クリエイト(kaga-create)」
宣布將『魔女こいにっき』移植到PSV平臺上並更名為
『魔女こいにっきDragon×Caravan』,
同時會加入新角色、新歌曲,以及由新島夕執筆的全新章節等各種新要素。
新島夕此前曾在公式書訪談提到,
自己看到不少玩家看到END2後就給出
「啊,這就完了?」、
「還想知道後續的故事」
等眾多類似的意見。
在PSV版的官網上,
新島夕則表示趁著PSV版的機會在延續本作主題的同時嘗試新的挑戰,
希望接觸過本篇的玩家和初次接觸此作的玩家都會獲得不同的樂趣。
2015年12月底,『魔女こいにっきDragon×Caravan』正式發售,
本篇劇情刪掉和諧情節的同時加入了新的故事情節,
同時增加了以配角視點展開的外傳「失われた物語」和最終章「黒の章・灼熱の王子と小さな竜」。
前者引入了本篇公式書的短篇小說內容,
後者則是PSV版的關鍵內容。
最終章承接著本篇END2的劇情,
兩個新角色的加入帶來了本篇中沒有提及的設定內容,
同時也顛覆了本篇中某位核心角色的形象以及某些關鍵性內容,
甚至可以認為玩家是否接觸到這個最終章,
都會對作品的印象產生極大的區別。畢竟童話的最後,
果然還是應該以童話般的結尾作為「FIN」吧。
除去劇情的新要素外,PSV版其他方面的新要素亦相當豐富,
音樂方面新增了四首歌曲,CG方面也加入了更多可愛的畫面。
新島夕表示雖然本篇從零開始的製作相當辛苦,
但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新的創作會受到不少限制,
因此也感覺到意料之外的辛苦。
他也提到製作本篇時由於時間緊迫,
不少CG的部分地方不夠精細,這次趁PSV版的機會進行深化以及加入新要素。
在『魔女こいにっきDragon×Caravan』發售一周後,
負責遊戲發行的「加賀クリエイト」宣告解散,
雖然官方公告中宣稱是公司在如今以手遊為中心的遊戲市場中難以為繼,
最終唯有選擇解散一途,不過還是有好事者跑去新島夕的推特去詢問他對「加賀クリエイト」解散的看法。
新島對加賀クリエイト在這麼艱難的狀況下還移植了『魔女こいにっき』表示感謝,也感嘆有過「如果『魔女こいにっき』能賣到10萬份,
公司一定能存續下去」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