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克勒 克勒門文化沙龍
他,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代表畫家,他的家族淵源久遠,族譜可直溯宋朝皇燕王。他的一副畫動輒拍賣幾個億,是超級增值硬通貨。然而他的作品竟然被「我們」嫌棄?這究竟怎麼回事?
今天,小克勒就從這件「丟人」的事情講起。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築師貝聿銘接受邀請,為北京香山飯店做建築設計,特別強調要為雕塑和繪畫留下充足的空間,他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的好友趙無極。於是力邀趙無極來為新建的香山飯店創作廳堂壁畫。那時趙無極的作品在國外已是天價。
貝聿銘與趙無極
趙無極為了配合建築本身的色調,採用了黑白山水的形式來創作,貝聿銘覺得這是香山飯店的「點睛之筆」,但當時卻很少有人能夠欣賞。
趙無極為香山飯店作畫
據說在揭幕儀式的時候,就有人冷冷地說:「這也叫畫?這樣的畫我也會畫!」可見在當時,趙無極的繪畫創作理念還無法被大眾接受。
如今許多人為了這幅畫特地去香山飯店
真正的藝術家一定是走在時代前面的,趙無極深知這一點,他在八十年代初就去到自己的母校浙江美術學院,最先傳遞了世界上繪畫觀念的新信息。
1985年5月,趙無極再次來到母校,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繪畫講習班,講授自己半個世紀的藝術思想和實踐經歷。
當時的班級學員在全國的八大美院中青年骨幹中進行選拔,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確定了一批名單,當時的應屆畢業生劉大鴻本無緣進入那個班級,但趙無極認為學員年紀總體偏大,他更希望和年輕的學生交流,於是年輕的劉大鴻得到了機會,進入了這個只有27名學員的金光閃閃的班級。
在「克勒門」現場,畫家劉大鴻帶來了35年前的珍貴照片。
劉大鴻在「克勒門」
這是劉老師當年的筆記,在左下角是班級學員的名單,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好幾位都是當今美術界響噹噹的人物,趙無極先生就是以他那拳拳之心,培養了中國油畫藝術的一批中堅力量。
雖然是30多年前的事,但劉大鴻依然記憶猶新,這短短一個月的經歷對他來講是一生珍貴的財富。
劉大鴻在指認35年前的照片
劉大鴻說當時這個班裡的同學名家雲集,已經成名成家的可能問起問題來會有所顧忌,反倒是他初生牛犢,調皮搗蛋,什麼都敢問,有一本記錄這個班級的書《趙無極教學筆錄》,從頭到底幾乎都是劉大鴻與趙無極的對話。
劉大鴻認為趙無極在課堂上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打破」,他認為當時中國的美術教育束縛太多,品味不高,中國有那麼深的文化底蘊,那麼多優秀的文化資源,但很少被運用到美術創作中,好的藝術家應該首先打破自己的視野,去博物館看最老最好的東西,去了解世界上最新的藝術潮流。
趙無極在授課中
當時的課表
趙無極認為畫畫不是打補丁,並不應該局限在畫某個人、某個動作,而應該注重整體感受。藝術家要勇於打破自己的創作習慣和套路,讓畫面傳達出真正的情感和意韻。
劉大鴻認為有一個字可以成為走近趙無極的密碼,那就是「道」。
《02.11.59》油彩 畫布 130 x 95 cm 1959年
《04.03.63》油彩 畫布 100 x 81 cm 1963年
張大千曾對趙無極說:「我是和尚,你是道士。」從道士的角度去走近趙無極,就會有很多有意思的發現。他的繪畫,他的觀點,他對待自然的感受,他對待人生的態度,都深深地受著中國道家文化的影響。
《67年8月5日》油彩 畫布46 x 50 cm 1967年
《28.04.75》油彩 畫布 115.5 x 89cm 1975年
《24.03.89》油彩 畫布 60 x 73 cm 1989年
劉大鴻和老師趙無極一直保持著聯繫,趙老師也一直關注著這批學生的成長。
1997年趙無極在上海舉行畫展,法國總統席哈克到場,法國人舉著火把,像儀仗隊一樣推進著晚宴活動,那是劉大鴻印象裡最盛大的展覽場面。
當時光彩熠熠的趙無極老師看到他又流露出十多年前的笑容,好像在說:「你這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又來啦!」。
《 24.03.59-31.12.59》·162.3 x 99.5 cm·1959
《5.12.61》· 1961年
《09.01.63》·130 x 195 cm·1963
《29.09.64》·230x345cm·1964
從三十多年前在中國的不被理解,到之後在中國的眾星捧月,中國的美術觀念在轉變,中國的觀眾也在一步步地走近趙無極的藝術。
35年前,27個人,對趙無極先生來說那是一次播種,撒下他的藝術種子,希望在這些能夠推動中國美術發展的人身上開出花朵,帶著他的中國心, 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趙無極的藝術成就究竟如何?小克勒做了簡單梳理,請點→。
特別感謝
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靜安區文旅局
上海國際貴都大飯店
對我們的大力支持
原標題:《從被輕蔑到眾星捧月,他究竟做了什麼?》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