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巖巖|李學明國畫新作展

2021-03-02 榮寶齋在線網

中天獨立

瞻岱記——李學明國畫新作展

主辦單位 /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 中共泰山區委宣傳部 泰安市美術家協會 容社展覽地點 / 泰安市泰山區文化大廈(泰山區唐王街111號)三樓展廳瞻岱記——李學明國畫新作展將於12月14日上午10點在泰安市泰山區文化大廈(泰山區唐王街111號)三樓展廳開幕。此次展覽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術支持,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泰山區委宣傳部、泰安市美術家協會、容社主辦,泰安市宏福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泰山區岱廟街道辦事處協辦。展覽將展出著名畫家李學明泰山題材繪畫作品120多幅,展期至20日。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瞻岱記》將在展覽開幕式上首發。

我居住的這個城市,北邊有一條河,南面有一座山,再往南有一位聖人。這條河叫黃河,這座山是泰山,這位聖人是孔子。

我此生能生活在這樣一方風水寶地上,自是福分不淺,此真可謂是上天厚我!

這座城市有大大小小的山繞護在它的周圍,最遠的一座小山,是在黃河的北岸。泰山北向的餘脈便在這裡畫上了句號。就是這座孤零零的小山,因為元代的一個畫家把他和黃河南岸的一座小山,畫成了一幅平遠山水圖卷。送給了他的一位在杭州為官的朋友。此後,這座小山便在美術史裡大放異彩。似乎他的名聲比泰山主峰的名氣還要大。但,這座小山畢竟是泰山的子孫,它的高度還不到泰山的十分之一。

泰山到底有多高,這在各種旅遊手冊裡一查便知,但這只是個數字概念,泰山真正的高度只有你五步一歇,十步一喘的親自爬上去,才能領教其一二。四十多年前,大學裡的第一次外出寫生課,便是去泰山。當我們四十幾位同學來到紅門之下,同學們的那種興奮與激動難以按捺,胡亂的聽老師安排囑咐了幾句,便三人一夥,五人一群的唱著、叫著、怪嘯著、撒歡兒似地衝上山去。不料第二天下山的時候,兩條腿疼的直抽筋,腳板和小腿成了直角,不敢蜷曲。只好相互攙扶著,螃蟹似地異常艱難的一步一步挪下山來。此時,再回頭仰視身後的這座大山,已不是昨天的那座山。

這座大山是值得敬畏的。這座大山是令人敬畏的。它的高、它的厚、它的雄峙、它的奇絕、它的博大、它的渾厚,在中華大地上,在名山大川中絕無僅有,獨得風流!因為它的獨佔風流,自古至今引來多少前來朝拜的帝王將相、往聖先賢、文人墨客。帝王在這座山裡封禪告天,以求社稷永祚,江山久遠。而往聖先賢、文人墨客,則在山裡唏噓感嘆以尋找流傳千古的靈感,從而留下了大量的人文遺蹟,給這座大山賦予了心靈的關懷,給這座大山增添了味之無盡的精神內涵。這些人文關懷穿越歲月的時空,與天下每個來山中的遊人對話,在心靈深處產生一種悠遠的碰撞與共鳴。天地間一種異樣的溫馨便由然而來,使人在瞬間從內心深處生出一種莫名的快意。這是一種與古人神交的會心,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會心,這種會心,只有在這個特殊的空間裡才會產生。它使靈府之宅,為之一洗,從而令人表裡得以澄澈,生命得以豐盈,此中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與人道也。

這座大山博大渾厚,自古至今無論什麼樣的人來此朝拜,都會被它震撼。登這座山,如同翻一本很厚的奇書,你若能一字一字的看,一頁一頁的翻,翻到最後你一定會禁不住的拍案叫絕,為之三嘆。明代的張岱說:「泰山元氣渾厚,絕不以玲瓏小巧示人」。張岱僅此一句便寫活了泰山,寫中了泰山。無隔無礙,無雕無飾,這似乎和杜甫的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開門見山,直指本心。「不以玲瓏小巧示人」,這就是泰山之所以稱為五嶽之首的根本。

泰山的這種渾厚與博大,你只有從步出天街,登上極頂,四望無際,碧漢萬裡,群山皆在腳下,人與天接的那一剎那開始,你才能真的被它那「獨立大東」的壯觀所震撼。此時使人再一次地冷靜下來,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與天地間的關係,明白了自己在這個浩瀚的宇宙裡所佔的空間。於是乎,紅塵遠了、俗累忘了、鄉關何處、今夕何夕,世間的一切所謂名利富貴,真的都是些微不足道,不足掛齒的雞毛蒜皮。

泰山矗立在山東大地上,這個地域的人和泰山似乎有著驚人的相似,這種相似就是含蓄、內斂、堅毅和厚重,不輕易的讓人知道自己,特別是不願意以「玲瓏小巧」展示給人。這就是這一方人亙古不變的秉性,因為有了這種品格,在這個地域上成長起來的眾生,在天下才有了不一般的口碑。

詩經裡說,「泰山巖巖,魯邦所瞻」。這座五嶽獨尊的大山,獨立在齊魯大地上,獨立在我所居住的這個城市的一側。而且這個城市的四周綿延圍繞的都是泰山的子孫,仿佛這個城市就在泰山的佑護中,給人一種幽幽的溫馨和依靠感。這種依靠是一種底氣,一種自豪,更是一種福祉。作為一個生活在這方風水寶地的人,因有這種福祉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久而久之這種內心深處的充盈與強大,便會自然而然的頤養出一種浩然之氣。人一旦有了這種浩然之氣,有了這種秉賦,為文為武;為農為商,甚至在世間的三百六十行裡都能做出像泰山一般獨立千古的高度來。如孔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秦叔寶、賈思勰、李清照、辛棄疾等等數不勝數的往聖先賢。就連繪畫領域裡也樹起來像梁楷、展子虔、李成、張擇端這樣的幾座高峰。這就再一次的驗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的真實不虛。

在齊魯大地上突起的這些高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生長的這塊厚土上有這座「五嶽獨尊」的大山,是這座大山的氣象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從而,使這一方人有了一種內斂、渾厚、堅毅、博大的性格和胸襟。人一旦有了這樣一種內心,這樣一種能使自己的靈魂得以迂迴的空間和城府,這就等於建立了自己的精神王國,在這個王國裡,做什麼事都會有自己的章法和自己的主張。有了主張便有了自我,因為自我,才有自由,因為自由,才有自在,因為自在才能在自己從事的行當裡弄出一番別樣的意思來。李學明 1954年生於山東莘縣,山東工藝美院教授,山東省美協顧問。

- END -

相關焦點

  • 《李學明:看雲》
    李學明:
  • 李學明:用筆墨為十二生肖造像
    庚子立冬,讀李學明先生《十二生肖圖冊》,眼前為之一亮,心中泛起的是一如既往的賓服與讚嘆。李學明是人物畫出身,他從表達筆墨裡的鄉愁出發,將傳統中國畫中的人物畫一門向前推進了一步,在當代中國畫界可謂真正的實踐派。他的筆墨透著一種沉厚的真誠、自然的古雅,又洋溢著明確的時代感受,讓人常讀常新。
  • 泰山片石
    開匣忽相視化作雨霖霖泰山很大泰即太,太的本字是大。三千年來,寫泰山的詩裡最好的,我以為是詩經的《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巖巖」究竟是一種什麼感覺,很難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體會到泰山是有那麼一股勁兒。詹即瞻。說是在魯國,不論在哪裡,抬起頭來就能看到泰山。這是寫實,然而寫出了一個大境界。漢武帝登泰山封禪,對泰山簡直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好發出一連串的感嘆:「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惑矣!」完全沒說出個所以然。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2017楊奉道意筆花鳥畫新作展
    在校期間主攻花鳥畫兼山水人物畫,多幅作品被留校;曾在科技文化藝術節「濃墨重彩繪祖國,翰墨丹青頌和諧」活動中,被山東電視臺、齊魯晚報、泰山學院報等做過專題報導;作品曾先後多次入選國家級省級展覽。現為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
  • 2020泰山文化藝術節本周六開幕
    9日,記者從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以「百藝群芳 文旅崇光」為主題的2020泰山文化藝術節將於9月12日(本周六)在市文化藝術中心拉開帷幕。據了解,為更好滿足人們對文化生活的美好嚮往,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不斷提升文化生活滿意度,亮化文化旅遊名城形象,我市定於2020年泰山國際登山節期間,組織開展融合文藝節目演出、攝影圖片展覽、文旅產品消費、文化互動體驗為一體的「百藝群芳 文旅崇光」2020泰山文化藝術節活動。
  • 【詩畫中國】泰山之雄傲神州——馮錦屏泰山水墨系列詩畫欣賞
    【泰山創作基地待掛牌儀式後,將進駐泰山創作書畫。怎樣畫出泰山的雄,泰山的魂,是我一個新的課題。今特作七律一首,基地抒懷以記心志。】題馮錦屏先生國畫《泰山小景》文 / 湯俊峰奇峰矗立日飛紅,一小群山百丈雄。畫筆非諛嫌石瘦,衹因繡嶺躍蔥蘢。
  • 著名畫家李學明畫牛系列作品:牧笛聲聲斜陽裡,故園春深又一年
    體現了李學明先生高超的造型概括和提煉能力與筆墨駕馭能力。這樣嫻熟的畫法,看似無意,實在是成牛在胸,沒有仔細的觀察與思考,沒有成千上萬次的錘鍊,難成此面貌。在李學明的畫筆下,那些牛或黑,或白,或灰,或黃,一律都是北方旱地之牛的形象,而非齊白石、李可染筆下南方水田之牛的形象。那是李學明所熟悉的。
  • ...王雲輝、凌葦、張錦田、高建國、李學明、潘藝元、劉建斌、謝偉...
    喻湘元與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三華村村民委員會、王雲輝、凌葦、張錦田、高建國、李學明、潘藝元、劉建斌、謝偉紅、張庭學、廣州湘都大酒店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 告(2020)粵01民終16967號凌葦、張錦田、劉建斌:  喻湘元與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三華村村民委員會、王雲輝、凌葦、張錦田、高建國、李學明、潘藝元、劉建斌、謝偉紅
  • 上訴人喻湘元、李學明、張庭學、潘藝元、高建國因與被上訴人廣州...
    上訴人喻湘元、李學明、張庭學、潘藝元、高建國因與被上訴人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三華村村民委員會,原審被告廣州湘都大酒店有限公司,原審第三人王雲輝、劉建斌、謝偉紅、凌葦、張錦田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公 告    (2020)粵01民終16967號    劉建斌、凌葦、張錦田:    上訴人喻湘元、李學明、張庭學、潘藝元、高建國因與被上訴人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三華村村民委員會,原審被告廣州湘都大酒店有限公司
  • 泰山民俗文化
    「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汶水滔滔,行人儷儷」,億萬年來泰山與汶水共同孕育獨具特色的泰山文化,澤被萬千聖賢先哲、高官巨賈與黎民百姓。泰安地處齊魯文化交接部,黃河運河匯瀾,九省御道穿城而過。先秦楚人北上,魏晉魯人南遷,明初晉人西來,南北東西文化在此多次碰撞、融合與更生,逐漸形成獨特而又豐富的泰山文化。
  • 《散逸覓真趣 淡然入田園—李學明其人其藝漫筆》
    走進學明美術館,一幅碩大無比的國畫映入眼帘,不由余眼前一亮,心中豁然。此畫約兩米見方。右下角幾個鶴髮童顏的老叟坐著馬扎子在月下談天說地,一群頑皮的村童簇擁在老人身邊,有的在洗耳恭聽,有的卻引頸仰望。餘以為,此並非只是一幅筆墨精到,構思奇特的國畫,乃是一首飽含深情,耐人尋味的鄉愁小詩。讀之,不能不讓人感慨萬端,潸然淚下。
  • 樂樂巖巖每次都能出其不意的出境
    樂樂巖巖,每次都能出其不意的出境,天天和街舞,他倆就一直探腦袋看小孩,這次更搞笑了!  樂樂巖巖:臺上上來了一群人,我必須伸頭瞅瞅,不然會有人偷孩子吧,萬一呢萬一呢,我就看一眼(每天都有貓頭想偷孩子)……貓頭:哈哈哈~樂樂巖巖怎麼像偷孩子的那個~  巖巖樂樂:兒行千裡……(這是兒行三米~)  王一博的保鏢,盡職盡責真好,這多令人放心,看這麼緊得漲工資啊~
  • 「百藝群芳 文旅崇光」2020泰山文化藝術節正式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繼澤 泰安報導為更好滿足廣大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嚮往,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亮化文化旅遊名城形象,9月12日,由泰安市委宣傳部、泰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各縣市區、功能區文旅主管部門,市文化藝術中心、市美術館、市圖書館、市文化館、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以及有關文化藝術和旅遊機構等共同承辦的「百藝群芳 文旅崇光」2020泰山文化藝術節在泰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正式啟動
  • 李學明|鄉關何處
    李學明,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
  • 鎌田光司新作展在京盛大揭幕,攜手末匠探索藝術衍生品新模式
    經由末匠的策劃之下,鎌田光司首次以復古科幻、西部冒險和蒸汽西遊三大題材創作的作品,在新作展上率先向中國觀眾展示。而且這個展示是中國觀眾獨享的參觀機會,近期連日本觀眾都無緣完整見到。
  • 沙發後牆上還可以用手繪國畫 朋友家的裝修驚呆我了
    01)五嶽獨尊大靠山 王寧六尺新品泰山國畫《紫氣東來》這是一張沙發後面白牆裝飾掛畫效果圖,大幅的山水畫裝飾沙發背景牆,將整個客廳裝扮得活潑。白色的布藝沙發搭配暖色的牆面裝修,讓客廳變得更溫馨。精緻的裝飾畫布局以及時尚的客廳家具,讓整個家居生活變得更隨意。
  • 李子玉國畫欣賞
    1999年在山東美術館舉辦展覽。2000年作品「春光爛漫」入選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書畫大展。2001年全國牡丹書畫專題展獲優秀獎。2003年作品「山花」入選中國美協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2003年作品「富貴榮華春滿園」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永結同心」主題藝術展。2003年被中國民族畫院特聘為該院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