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獨立
瞻岱記——李學明國畫新作展
主辦單位 /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 中共泰山區委宣傳部 泰安市美術家協會 容社展覽地點 / 泰安市泰山區文化大廈(泰山區唐王街111號)三樓展廳瞻岱記——李學明國畫新作展將於12月14日上午10點在泰安市泰山區文化大廈(泰山區唐王街111號)三樓展廳開幕。此次展覽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術支持,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泰山區委宣傳部、泰安市美術家協會、容社主辦,泰安市宏福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泰山區岱廟街道辦事處協辦。展覽將展出著名畫家李學明泰山題材繪畫作品120多幅,展期至20日。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瞻岱記》將在展覽開幕式上首發。我居住的這個城市,北邊有一條河,南面有一座山,再往南有一位聖人。這條河叫黃河,這座山是泰山,這位聖人是孔子。
我此生能生活在這樣一方風水寶地上,自是福分不淺,此真可謂是上天厚我!
這座城市有大大小小的山繞護在它的周圍,最遠的一座小山,是在黃河的北岸。泰山北向的餘脈便在這裡畫上了句號。就是這座孤零零的小山,因為元代的一個畫家把他和黃河南岸的一座小山,畫成了一幅平遠山水圖卷。送給了他的一位在杭州為官的朋友。此後,這座小山便在美術史裡大放異彩。似乎他的名聲比泰山主峰的名氣還要大。但,這座小山畢竟是泰山的子孫,它的高度還不到泰山的十分之一。
泰山到底有多高,這在各種旅遊手冊裡一查便知,但這只是個數字概念,泰山真正的高度只有你五步一歇,十步一喘的親自爬上去,才能領教其一二。四十多年前,大學裡的第一次外出寫生課,便是去泰山。當我們四十幾位同學來到紅門之下,同學們的那種興奮與激動難以按捺,胡亂的聽老師安排囑咐了幾句,便三人一夥,五人一群的唱著、叫著、怪嘯著、撒歡兒似地衝上山去。不料第二天下山的時候,兩條腿疼的直抽筋,腳板和小腿成了直角,不敢蜷曲。只好相互攙扶著,螃蟹似地異常艱難的一步一步挪下山來。此時,再回頭仰視身後的這座大山,已不是昨天的那座山。這座大山是值得敬畏的。這座大山是令人敬畏的。它的高、它的厚、它的雄峙、它的奇絕、它的博大、它的渾厚,在中華大地上,在名山大川中絕無僅有,獨得風流!因為它的獨佔風流,自古至今引來多少前來朝拜的帝王將相、往聖先賢、文人墨客。帝王在這座山裡封禪告天,以求社稷永祚,江山久遠。而往聖先賢、文人墨客,則在山裡唏噓感嘆以尋找流傳千古的靈感,從而留下了大量的人文遺蹟,給這座大山賦予了心靈的關懷,給這座大山增添了味之無盡的精神內涵。這些人文關懷穿越歲月的時空,與天下每個來山中的遊人對話,在心靈深處產生一種悠遠的碰撞與共鳴。天地間一種異樣的溫馨便由然而來,使人在瞬間從內心深處生出一種莫名的快意。這是一種與古人神交的會心,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會心,這種會心,只有在這個特殊的空間裡才會產生。它使靈府之宅,為之一洗,從而令人表裡得以澄澈,生命得以豐盈,此中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與人道也。這座大山博大渾厚,自古至今無論什麼樣的人來此朝拜,都會被它震撼。登這座山,如同翻一本很厚的奇書,你若能一字一字的看,一頁一頁的翻,翻到最後你一定會禁不住的拍案叫絕,為之三嘆。明代的張岱說:「泰山元氣渾厚,絕不以玲瓏小巧示人」。張岱僅此一句便寫活了泰山,寫中了泰山。無隔無礙,無雕無飾,這似乎和杜甫的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開門見山,直指本心。「不以玲瓏小巧示人」,這就是泰山之所以稱為五嶽之首的根本。泰山的這種渾厚與博大,你只有從步出天街,登上極頂,四望無際,碧漢萬裡,群山皆在腳下,人與天接的那一剎那開始,你才能真的被它那「獨立大東」的壯觀所震撼。此時使人再一次地冷靜下來,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與天地間的關係,明白了自己在這個浩瀚的宇宙裡所佔的空間。於是乎,紅塵遠了、俗累忘了、鄉關何處、今夕何夕,世間的一切所謂名利富貴,真的都是些微不足道,不足掛齒的雞毛蒜皮。泰山矗立在山東大地上,這個地域的人和泰山似乎有著驚人的相似,這種相似就是含蓄、內斂、堅毅和厚重,不輕易的讓人知道自己,特別是不願意以「玲瓏小巧」展示給人。這就是這一方人亙古不變的秉性,因為有了這種品格,在這個地域上成長起來的眾生,在天下才有了不一般的口碑。詩經裡說,「泰山巖巖,魯邦所瞻」。這座五嶽獨尊的大山,獨立在齊魯大地上,獨立在我所居住的這個城市的一側。而且這個城市的四周綿延圍繞的都是泰山的子孫,仿佛這個城市就在泰山的佑護中,給人一種幽幽的溫馨和依靠感。這種依靠是一種底氣,一種自豪,更是一種福祉。作為一個生活在這方風水寶地的人,因有這種福祉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久而久之這種內心深處的充盈與強大,便會自然而然的頤養出一種浩然之氣。人一旦有了這種浩然之氣,有了這種秉賦,為文為武;為農為商,甚至在世間的三百六十行裡都能做出像泰山一般獨立千古的高度來。如孔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秦叔寶、賈思勰、李清照、辛棄疾等等數不勝數的往聖先賢。就連繪畫領域裡也樹起來像梁楷、展子虔、李成、張擇端這樣的幾座高峰。這就再一次的驗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的真實不虛。在齊魯大地上突起的這些高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生長的這塊厚土上有這座「五嶽獨尊」的大山,是這座大山的氣象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從而,使這一方人有了一種內斂、渾厚、堅毅、博大的性格和胸襟。人一旦有了這樣一種內心,這樣一種能使自己的靈魂得以迂迴的空間和城府,這就等於建立了自己的精神王國,在這個王國裡,做什麼事都會有自己的章法和自己的主張。有了主張便有了自我,因為自我,才有自由,因為自由,才有自在,因為自在才能在自己從事的行當裡弄出一番別樣的意思來。李學明 1954年生於山東莘縣,山東工藝美院教授,山東省美協顧問。-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