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泡沫危機」:拿什麼支撐你,我所愛的零票房影院

2020-12-22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霍比映畫館,ID:HBYHG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金剛川】上映已近一月

市場仍靠其苦苦支撐

啥概念?

就算平均下來

每家也僅僅2000塊錢票房

而實際情況卻是幾百、幾十塊錢一天票房

甚至於0票房的影院比比皆是

一家影城不投資個幾百萬都下不來

可是現在隨便旁邊的小店鋪業績利潤都比你高

搞得你都不好意思每天開門了

我不知道大家是什麼心情

我自己是覺得很沒臉

做電影院完全沒有尊嚴

這點業績都不好意思跟業界以外的人說

不過只要你有一個人看電影就能打敗300家電影院

有10個人看就能打敗1500家

票房破千能打敗4000家

有100個人可就更厲害了!能打敗7000家!

而要是票房破萬,直接登頂全國NO1影院!

我曾到一家年票房200萬左右8廳1600座的影院看過

即使那時候市場環境還算不錯

可依舊還是每天票房幾百塊錢

可是管理組加上全職服務員卻有近20人之多

辦公室牆上是每天的票房目標和賣品目標

每天幾百塊錢的目標和幾十塊錢的賣品目標

我看著心裡堵得慌

但是即使如此他們仍舊每天歡聲笑語

雖然工作態度值得肯定

但是面對這種困境我絕對沒有辦法笑出來的

後來得知物業自有不用交租

利潤全發工資,運營成本能省則剩

工作日只開半天

每年竟然能將將維持盈虧持平

實在叫人嘆為觀止

可是又有多少影城能像他們那樣

每天面對幾百元票房的完成而吶喊歡呼呢

都在為每個月水電費房租人員工資撓頭不已

時時刻刻恨不得把影院砸了一了百了

脫身而去

此等困境每個老闆都覺得幹影院是平生最差勁之決意

但又斷然無法這麼做

因為自己已經砸進去了幾百萬

不回本怎麼甘心走呢?

就算賣也要賣個差不多回本價格

殊不知外面收購價格也就設備價格罷了

所以還是繼續死潭裡撐著

猶如萬蟻爬身,萬般動彈不得

可現實是什麼?

疫情也很難在一兩個月內完成好轉

北美大本營票房體量沒有恢復差不多

好萊塢大片亦斷然不會冒失上映

就算方案實施的不錯

那也要等到明年暑期檔

五大片廠才會陸續放出他們的殺手鐧存貨

而有人問好萊塢不引進

那引進其他國家的呀

首先你要知道目前全球的市場

僅剩下中國日本韓國香港臺灣幾個正常

其他市場一律啞火沒有新片

買也是都是老片

並且都是批片,國內片商要提前掏錢買斷

而其中韓國電影又因為不可描述原因一直不能引進

只剩下日本電影

但是日本電影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僧多粥少

據傳即將打破日本影史紀錄的【鬼滅之刃】開價極高

目前仍未有公司能拿下

就算可以不限量引進好萊塢以外的片子

但是體量擺在那

能賣多少呢?

而這意味著我們仍舊要熬半年冷檔期

期間只能寄希望兩個檔期

賀歲檔一眾國產中量級電影

說句不好聽的

就是在苟延殘喘

看誰先挺不住倒下

而在此情況下

影院其他員工將會面臨老闆的集體施壓

搞全員營銷

出去陌生拜訪拉業務

沒有利潤只能這樣搞

不然工資都沒得發

老闆沒錢,員工壓力也大

影院內部矛盾加大

中國電影院行業泡沫疫情期間沒有破滅

因為大家都沒有開,對未來抱著一線希望

現在面對真正的現實

每個影院現在都是線上的螞蚱

只要一小抖就能落下去一大片

對比國外的影院數量票房比

日本450家影院,年票房24億美元

平均每家影院票房約合人民幣3300萬

韓國420家影院,年票房18億美元

平均每家影院票房約合人民幣2785萬

在多年的不加節制的盲目擴張後

中國有票房數據的在10500家,年票房642億

平均每家影院票房約合人民幣608萬

雖然看上去也不錯

但是實際上200萬以下的高達4200家

中國的數據實在是拿不出手

活得沒有尊嚴

還在籌劃新建影院的可以緩緩觀察一下情況了

而未來路在何方呢?

相關焦點

  • 影院復工「滿月記」——11.02億總票房,超80%影院復工率
    7.20-8.20,影院正式復工一個月了。伴隨著影院的復工,國內電影市場也再度重啟,從單日票房三百多萬到突破八千萬,影院復工率從12%直線上升到84%,目前除新疆外全國各地影院均已恢復營業,並且一個月內上映影片數達到90部。
  • 秘密影院:愛電影,不如親身「浸入」電影
    就在一瞬間,剛剛還在和我調情的女郎,突然變了神情,壓低了聲音,問道:「你是不是屬於外卡行動?」意外的驚喜!沒想到她竟然就是我在威尼斯的「線人」。我迅速答道:「我在找Le Chiffere(這部007中的大反派),有人告訴我上周五有人在威尼斯見過他。」她打量了我一下,似乎在判斷我是否可信。
  • 電影市場「乘風」回暖,愛奇藝電影「破浪」創新
    愛奇藝電影兵分兩路,內容上原創電影發13部院線電影片單,渠道上探索「超級影院」PVOD發行機會網際網路進軍傳統電影產業的速度比預想中更快。8月27日,愛奇藝在北影節發布了13部原創電影片單,並預計未來每年推出5部及以上院線電影作品。在這批片單中,不乏《彷徨之刃》《中國桌球》《再見吧少年》等商業類型片。
  • 華夏電影推出票房監督系統——電影壹壹零
    電影發行放映市場偷漏票房的違法行為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對我國優質電影內容產生不良衝擊,作為全國擁有國產與進口影片發行權的電影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特別推出了電影市場違約大眾舉報平臺——電影壹壹零,期望以此為中國電影市場正本清源,保持各方利益和市場持續繁榮。
  • 復工一個月,「無名」電影「炮灰」記
    八佰》點映票房破2億的佳績,國產電影市場終於有了熱鬧的景象。可以看到,在剛開始,真正算得上「有份量」的國產新片並不是太多,更多的影片處於觀望狀態。不過,在這其中,依然有一些新片積極上映——可能沒有知名的主創班底,沒有相對吸引人的劇情,甚至游離於主流市場之外,屬於小成本院線片,可被稱之為「無名」影片。放在過去,通常情況下,這類影片也往往會被當成「炮灰」電影。
  • 是什麼?讓中國電影票房領跑亞洲,刷新多個世界紀錄?
    國家電影局18日中午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2月11日除夕至17日正月初六,全國電影票房達78.22億,刷新春節檔票房紀錄,增長32.47%。僅大年初一當天,單日票房就達到了17.37億元,不僅刷新了中國影史的單日票房紀錄,還打破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記錄;同時還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春
  • 中國電影市場泡沫:觀眾買9.9元電影票,票房按25元結算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牟璇)29日報導,9.9、14.9、19.9、24.9元的票補攻勢一去不復返,觀眾從前都被灌輸了一個觀念——看電影是非常廉價的娛樂活動,而當下票補正在退潮,裸泳的電影票房也「葛優躺」了,萬眾期待的暑期檔並未如去年般熱鬧。 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做了這麼多電影,像所謂的『票補』,我覺得它就是一個特別大的泡沫。
  • 「紅海行動」導演呼籲影院調亮燈泡......
    不過,說到底這也是一個行業規範和道德的問題,所以儘可能還是應該以勸導為主,通過加強對影院經營者的宣傳,讓他們知曉利害;明確院線對包括加盟影院在內的下屬影城的管轄義務;幫助觀眾學會分辨劣質電影放映,讓那些「偷工減料」的影院無所遁形。同時也要相信自由觀影市場去劣存優、自然淘汰的力量,把最終的選擇權交給市場來評斷。
  • 尹鴻:中國電影不平凡的2020,不平坦的2021
    為復盤2020年中國電影大盤並展望2021年行業新發展,「廣電獨家」近日專訪了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  「廣電獨家」:2020年對於中國電影發展而言可謂坎坷的一年,但也依然創造了許多令人欣慰的數字——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收於204.17億元,恢復至2019年的三成,年度票房首度超越北美,成為2020年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 法國電影這麼好看,為什麼在廣州卻這麼「難看」?
    而很難想像的是,這個覆蓋全國的影展,實際上只由3人團隊「UniFrance法國電影聯盟中國辦公室」所負責。2020年電影行業幾近停擺狀態,以往16年來準時在夏天開始的影展,今年卻在7月底才開始籌備。疫情讓跨國電影人之間的溝通變得困難很多,和電影的中國版權方的談判也尤為漫長,要保持以往的選片標準——「多元化」和「即時性」的同時,還要滿足中國觀眾的觀影傳統。
  • 電影市場持續回暖​!新北區影院春節檔票房1330萬
    而據國家電影總局2020年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城市院線觀影人次5.48億。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影片。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531部,影片總產量為650部。全年新增銀幕5794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75581塊。
  • 影院經理告訴你:什麼在左右中國電影排片
    一部連標準電影都稱不上的《爸爸去哪兒》,能賣到近七億票房;而幾乎被所有評論人口誅筆伐的《小時代》,能拿到40%以上的排片量?有人把原因歸結為: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市場。也有人認為,因為大家喜歡跟風,影院的排片負責人為了高利潤,恨不得給熱門電影全部場次。甚至有人猜測,左右電影放映市場的,其實是製片方、發行方,還有那些影院經營者不敢說,觀眾也了解甚少的「幕後黑手」。
  • 中國電影人到底在焦慮什麼
    一、要再快一點,還是放慢一點?如果票房年增幅36%還讓人焦慮的話,那麼,我們是希望增長率低一點嗎?如果今年的票房增長率只有20%,是否我們會安心一點,覺得電影市場開始回歸理性?還是會更焦慮,擔憂票房增幅的暴跌會帶來市場泡沫的破滅?如果我們是嫌票房增幅還不夠快,那麼,如果今年增幅達到了45%,擔憂的聲音會不會少一些?
  • 提問2020:總票房慘澹、行業陷危機,影院的春天何時來?
    國慶檔是電影行業最重要的檔期之一,但如今過得平平無奇。國慶檔的重磅大片票房都不太能打:《我和我的家鄉》(28億元)、《姜子牙》(16億元)、《金剛川》(11億元)以及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女排電影《奪冠》(8.3億元)。儘管如此,電影市場在10月拿到的63億的票房,也成為2020年單月最高票房。10月,也是目前為止2020年電影票房成績最好的一個月。
  • 中國「賀歲片」簡史
    細究起來,賀歲片這一概念應當屬於中國本民族文化裡的東西。在中國沒有電影之時,逢年過節,總要搭戲臺,唱堂會,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文化現象。在有了電影之後,這一娛樂形式被電影借鑑並發揚光大。借鑑「唱堂會」這一種文化現象,香港電影人發明出了賀歲片。
  • 中國科幻電影,終於「硬」了一回
    早在正式上映前就開啟了全國點映(春節檔唯一敢提前點映的電影),各大媒體和影評人都給出了一致好評。就連《紐約時報》都報導,《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獨立影評人雷蒙德·周評價,「這如同科幻片元年的開啟。」隨著口碑的發酵,最終票房成績將不可估量。預測票房甚至達到了 50.99 億。
  • 600億票房背後,2018年電影市場必須關注的新信號
    根據國家電影局披露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電影票房總額609.8億,突破600億大關,2018年電影市場圓滿收尾。在年終總數據出爐前,其實業內也曾不斷有擔心和質疑的聲音,恐600億的票房目標無法達成;而更早在年初春節檔結束後,業內也曾有過狂喜之態表示「今年電影總票房或將衝擊700億!」百感交集背後亦是市場百態,2018年的電影市場究竟如何呢?
  • 80天100億,什麼電影能救中國市場
    到了8月7日《1917》上映的那一周,復工影院數已經超過8000家,復工率超過75%,但是大盤總票房也只有4500萬。顯然到了這個時候,用來輔助影院復工的復映電影再難發揮什麼效用,復工的邏輯也從「新片等影院」變成了「影院盼新片」。
  • 是時候輪到「檢察官」上場了,電影市場靜待「風雲」
    那麼,這樣一部影片,究竟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風雲」變幻?是否能夠不負觀眾所望?在此殺青之際,我們是時候一起來「撥雲見日」。且成為了電影市場上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影片題材之一。眾所周知,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重大影響,影視行業更是按下了長達178天的暫停鍵,而今,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電影行業也處於復甦的「重生」階段。
  • 2019年中國動畫電影市場成績調查報告來了!
    根據調查報告市場篇顯示,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票房達到642.66億,同比2018年增幅5.4%;城市院線總觀影人次達到17.27億中國電影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走在世界前列。以《哪吒》為首的動畫電影累計票房69.79億,佔比全年18.91%,位居類型片票房排行榜亞軍位置。這個數字比去年國產動畫電影總票房16.57億元高了26%,動畫類型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