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王豪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冬日清晨,浙江龍泉安仁古鎮,永和聯勤警務站門庭若市,民警奉上「義茶」春風化雨解糾紛,義警早市擺攤送「安防套餐」。
「不推事兒,愛攬事兒。」這是群眾對安仁派出所民警的一致評價。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麗水公安堅持示範引領,全面開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通過所長亮曬、實地評比、座談交流等多種載體,引導全市派出所「比學趕超」,推動基層基礎工作提檔升級,示範樣板派出所不斷湧現。
「全面構建現代警務模式,安仁派出所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踐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今年年初,我們將其作為重點培育派出所,通過優化提升,起到了示範作用。」麗水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大隊長梅映雪介紹。
龍泉市公安局安仁派出所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破繭成蝶,立足「紅綠融合」特色,深耕細作「永和警務」,群眾「平安指數」節節攀高。去年以來,轄區警情同比下降13.2%、案件下降23.68%、信訪下降50%。
「一站一警」守護「大平安」
「兄弟,你講得實在,沒有邁不過的坎。」幾年前,老周外出打工,但屢屢碰壁。年初,他回到老家,遇上之前積怨已久的老季,二人爆發了衝突。
派出所介入調查,依法拘留老周。被釋放後,老周心裡越想越氣,多次討要說法,矛盾逐漸升級。
「案雖結了,但事未了。解開疙瘩還得從根上刨。」安仁派出所所長黃林俊將該糾紛納入「永和風險檔案」跟蹤關注。
「老周,我朋友廠裡缺人,待遇還不錯。」「老周,房子該修修了,需要幫忙說一聲。」只要有空,黃林俊和同事都會找老周談心,關心他的生活與家庭。一來二去,他們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今年9月,在民警撮合下,老周與老季冰釋前嫌。
在黃林俊眼中,群眾事無小事。近年來,安仁派出所創新建立「永和風險檔案」,針對重點人、事、物及風險隱患苗頭推行「一人一事一檔一專班」工作模式。「目前已建檔36件,歸檔11件。從預警、追蹤、管控,只有案結事了,我們才歸檔。」每一件檔案,黃林俊都「門兒清」。
同時,派出所牽頭成立「永和矛調中心」,深化「警調銜接」「警律聯調」,今年通過「專業+行業」多元化解機制化解矛盾糾紛200多起,成功率在98%以上。
安仁所轄區一鎮一鄉、人口4萬多,如何推動「三治融合」提升治理能力?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
安仁派出所堅持黨建統領、警民共治,由派出所牽頭,整合綜合執法、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18個職能部門聯合進駐,成立永和聯勤警務站,廣泛吸收「紅色正能量」、成立綜合黨支部,警務聯盟「朋友圈」持續發展壯大,從「守護生命,守護綠水青山」的「兩守」行動,到深化警校、警企合作建立「義警工作站」,9支總人數達300多人的「永和義警」隊伍戰鬥力十足。
「有義警站崗放哨,心裡踏實多了。」平安巡防、調解糾紛、志願服務、防控疫情……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安仁迸發出新的活力。
「網格+警務」撬動「大治理」
「黃所長和小區黨員不僅幫我解決了就業難題,還讓小區環境大變樣……」安和小區住戶季大伯臉上洋溢著幸福與自豪。
季大伯從事屠宰行業,剛搬入小區時不僅汙水橫流,且噪音擾民。
黃林俊與網格長劉立偉商量,為季大伯另覓庫房作為屠宰場地,同時還在業主群吆喝豬肉。過去幾天賣不完的豬肉,如今半天一銷而空。在家輕鬆就業,季大伯喜笑顏開。
安和小區作為典型的「三無」小區,沒有安防、沒有物業、沒有管理部門。
如何破題?在黃林俊看來,黨建統領與群眾自治缺一不可。「不僅要遷下來,還要富起來,還要穩得住。」
安仁派出所以黨建統領推動「網格+警務」融入基層治理。
「我們協助小區成立黨支部,吸收23名先鋒黨員加入,還協調建立居民自治委員會,充分發揮『民警+義警+網格員+樓棟長』作用,『平安合伙人』隊伍從無到有、再到優。現在共有『樓棟長』16人、『義警兼網格員』30多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模式發揮了越來越大作用。」黃林俊如數家珍。
年初,在派出所推動下,一場「我為小區換新裝」的行動迅速掀起。「我認領綠植養護!」「我出資買工具!」黨員爭做網格長、樓棟長、志願者。小區居民主動參與環境衛生和安全隱患整治,義務出工400多個工日,出動挖機、鏟車、拖拉機等80多個工時……
「小謝,你又來啦!多虧了你們的宣傳,我昨天果斷刪除詐騙簡訊,讓騙子無機可趁!」張阿姨遇到社區民警謝俊傑激動地說。
謝俊傑是小區「紅人」,「兩喊一不叫」在這早已不是新鮮事。通過推動「永和警務」紮根網格,安仁派出所在小區建立「小謝網格警務工作站」,確保大事小事不出「格」。今年7月,小區發生拉車門盜竊案,不到一小時嫌疑人就被民警抓獲,「智慧安防」系統正成為守護小區平安的「天眼」「地網」。
小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500多位居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們在小區廣場上立起一塊題為「安和警民情」的景觀石,見證了警愛民、民擁警,安仁警民魚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