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殘志堅詮釋不屈人生!輪椅上的奉節「繡娘」再獲獎

2020-12-27 上遊新聞

她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輪椅上的「夔州工匠」——石勝蘭。她的刺繡作品獲獎無數全國聞名,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身殘志堅的意義。

近日,「脫貧奔小康,輔具架橋梁」2020年全國輔助器具服務技能交流活動順利落幕。經評委組綜合大賽總成績評定,《石勝蘭:輪椅「繡娘」》獲得了「輔具助力脫貧攻堅案例評選活動」一等獎。與此同時,由重慶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組成的重慶代表隊最終獲全國殘疾人輔助器具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

此次活動主題以輔具評估適配技術為核心,以探索輔具新技術和發展方向為目標,充分體現輔助器具服務的個性化和精準化。重慶精心選拔推薦的11名優秀選手在輔助技術宣講、輔具助力脫貧攻堅案例評選、輔助器具適配技能競賽三項賽事中,一舉攬獲5個一等獎(含團體和單項),5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

其中,來自全國近200篇案例以省為單位,分組進行線上「輔具助力脫貧攻堅案例評選活動」。根據專家評審結果,最終重慶參選的6個案例分別獲得3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和1個三等獎。《石勝蘭:輪椅「繡娘」》是獲得「輔具助力脫貧攻堅案例」一等獎案例之一,講述了奉節「繡娘」石勝蘭的動人故事。

二十多年前,一場意外讓石勝蘭成為脊髓損傷的終生截癱殘疾人,頑強的意志支撐著她對自己不拋棄不放棄。當她結緣蜀繡文化之後,便痴迷上蜀繡厚重的文化和精湛的技藝,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雖然腿腳不便,但是手上功夫卻相當了得,這令石勝蘭的作品獲獎無數。

為了讓更多同病相憐的人燃起生活的希望,石勝蘭還成立了「盛蘭工作室」,把蜀繡工藝當作自己畢生的事業來經營。同時,為了保護傳統蜀繡技藝,她專門針對殘疾人開辦蜀繡培訓班,讓他們也能靠自己的雙手堅強地活下去。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

相關焦點

  • 身殘志堅的女作家王憶新書首發:以青春的名義 在輪椅上奔跑
    身殘志堅的女作家王憶新書首發:以青春的名義 在輪椅上奔跑 2019-05-15 16:52: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身殘志堅鑄師魂——記輪椅上的全國優秀教師張瓊宇
    身殘志堅鑄師魂——記輪椅上的全國優秀教師張瓊宇永州日報記者 鄒鵬軒 通訊員 王曙明  人物檔案  張瓊宇,中共黨員,1982年出生  2010年9月,在省殘聯、永州市殘聯推薦下,張瓊宇走進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擔任基礎學部專任教師,成為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首位「輪椅上的男博士」。  身殘志猶堅,講臺寫春秋。10年來,張瓊宇用責任和毅力、執著和熱愛,不斷演繹一個個精彩的人生歷程,譜寫著燦爛青春華章。
  • 日本「勵志」無四肢作家,「身殘志堅」乙武洋匡,如何劈腿50人?
    也不要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他們,也要制止別人這樣做。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位殘疾人。他曾是身殘志堅的典範。眾所周知,一個人如果天生身體有缺陷,和別人不一樣。出行靠輪椅,日常生活需要別人照顧。他的身殘志堅、樂觀豁達經歷一度風靡整個日本。很多日本人將他的精神視為精神標杆,還將他奉為人生導師。但是在2016年乙武洋匡的身殘志堅就開始要加上雙引號了。
  • 李璐:輪椅上追夢的90後女孩
    解放雙眼  用耳聆聽不方便閱讀的朋友可以聽語音呦  今天的「我奮鬥 我幸福」系列報導。
  • 身殘志堅 輪椅上建起「二手貨帝國」 還做慈善幫助他人
    因為胸部以下沒有知覺,李振虎整天掛著尿袋,多躺一會都全身脹痛、酸麻,更別說坐輪椅上了。於是,李振虎咬著牙,從上床下床、爬行開始鍛鍊手勁、練平衡,還找人專門用鐵棍焊接了個雙槓,在家裡練習。經過半年多的「魔鬼訓練」,原本生活完全靠別人照料的李振虎,能夠獨立上下床,坐上輪椅也能幫忙做點家務活了。漸漸地,李振虎就能用手搖著輪椅穿過柳市的大街小巷。
  • 楊迪:春晚之後再上央視,和管彤搭檔化身繡娘一針一線幽默又搞笑
    楊迪再上央視大看點之1 ——提前蹲點、假裝刺繡在雲上繡娘基地的刺繡室內,管彤一行3人一進門就被這琳琅滿目的刺繡作品所吸引,一位年輕的繡娘正在飛針引線競向觀眾和遊客展現從江少數民族針尖上、指尖上的文化風採和魅力。
  • 19歲車禍癱瘓,被韓雪誇讚,90後姑娘輪椅上演繹的精彩人生
    一提到「輪椅上的精彩人生」,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史鐵生。但最終這位美麗的姑娘,也和史鐵生一樣,度過了一段「輕生」的低谷時期後,在輪椅上為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後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我想,楊淑亭和他一樣,也必然經歷過這樣的階段。
  • 輪椅上不屈的少年-江南都市報-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在鷹潭市第九小學,有一位男孩,由外婆推著輪椅上學,身體上的重度殘疾,並沒有阻擋他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夢想的追求。今年上小學六年級的他,名叫李禹霖,幼時便患上了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繼發性扭轉痙攣,導致重度殘疾,渾身扭轉,無法坐立。多年來,他一邊治病,一邊讀書,由於手指扭曲,母親抓著他的小手完成作業,他還自學打字……成長路上的每一步,他都比同齡孩子要艱難許多。
  • 師德流芳,繡娘王祖識!
    據說喜歡蘇繡的小仙女們都關注了我 蘇州繡娘上千人,繡技卓越的繡娘大概都是從1954年那時候嶄露頭角的,也是蘇州最老的一批從事蘇繡刺繡製作與研究的老藝人
  • 尼克胡哲:身殘志堅,人生不設限
    從此以後,他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少年受盡欺辱,曾自殺未遂尼克胡哲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的父母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父親教他如何用小「雞腿」打字,母親為他設計特有塑料裝置,為了讓他能夠握筆寫字。8歲時,他和正常小孩一樣進入小學學習。但是他的特殊性身體,同學們總忍不住嘲笑他,欺辱他。
  • 奉節4名班主任獲市級榮譽
    重慶市第九屆中小學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決賽獲獎名單小學組三等獎周淑梅 奉節縣西部新區第一小學中學組三等獎楊莉 重慶市奉節永安中學校二、單項獎(一)我的班主任觀小學組二等獎周淑梅 奉節西部新區第一小學中學組二等獎楊 莉 重慶市奉節永安中學校(二)班級工作案例小學組三等獎
  • 中國近代史上身殘志堅的典型案例:史鐵生、張海迪等人的奮鬥故事
    史鐵生:輪椅上的鬥士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出生於北京,1967 前後經過兩年多的治療後,史鐵生還是未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於1972年開始了輪椅生涯。他的許多佳作,比如《我與地壇》等作品,都是描寫了輪椅上的那段生活。 1998年,史鐵生被確診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維持生命, 其經費主要由中國作家協會和北京市政府負擔。
  • 推薦5部身殘志堅的勵志電影
    身殘志堅指的是雖然外表殘廢了,不如平常人,但是卻比那些平常人有志氣,有著更宏偉,遠大的志向和目標,比喻身體上有些不足,擔憂遠大志向的人。這個詞一般用來讚美殘疾人的堅強品質。1、《我的左腳》《我的左腳》是由吉姆·謝裡丹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布蘭達·弗裡克、科斯汀·謝裡丹等主演的,該片講述了因小兒麻痺症而全身癱瘓的布朗依靠唯一可以活動的左腳來改變自己的人生,成為畫家和詩人的故事。
  • 魯山縣王月納:輪椅上的「巧媳婦」
    「月納自小殘疾,得坐著輪椅走路,放到別人身上,都不知道日子怎麼過,但她身殘志堅能吃苦,如今不但脫了貧,而且還成了村裡公認的『巧媳婦』。」一旁的樸實頭村婦聯主任趙秋蓮感慨地說道。王月納因小兒麻痺導致肢體二級殘疾,幹不了地裡的農活;結婚後由於上有年邁的公公婆婆,下有上學的孩子負擔大;並且唇顎裂的大女兒一直需要不斷的治療;家庭重擔緊靠丈夫李建濤一個人扛著,因此日子過得很是拮据。2016年,王月納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隨後享受到了一些列的扶貧優惠好政策。在鄉、村兩級的幫扶下,王月納還積極參加了鄉婦聯舉辦的「巧媳婦工程」培訓班。
  • 奉節即將精彩亮相!
    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資深粉絲,我很期待初十那一期節目奉節精彩亮相。看了這麼多期,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知識改變命運,詩詞改變人生。 雷海為、陳更擔任外場主持人,他們的回歸用獨特的形式致敬詩詞文化,為新選手搖旗吶喊。
  • 酷暑難耐 奉節「拍了拍」你並送上一份清涼
    聚焦奉節 瞭望夔州 關注「奉節微發布」 8月4日, 在重慶市2020年8月氣象新聞發布會上 市氣象局公布了100個清涼鄉鎮(街道), 供市民避暑。
  • 歷經七百年 東鄉繡娘終變非遺傳承人
    這裡的土豆不是當地飯桌上常見的洋芋,而是國強公益基金會下屬社會企業碧鄉農業發展公司的定向訂單——繡有一隻大土豆的帆布袋。在印製好圖案的一面,繡娘們需要運用東鄉族特有的剁繡,將這顆土豆繡出立體平整的效果。新手上手一周就能學會,動作利落的人每月能收入七八百甚至上千元。第一次知道剁繡能掙錢,有人激動地告訴馬倆哈麥,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筆工資。
  • 輪椅上綻放美麗人生
    她說話乾脆利索不時會發出銀鈴般的笑聲,需要輪椅但又時時會脫開輪椅,用「幫幫車」輔助站立出行,把輪椅放入後備廂開車遠足……22歲那年,王筱莉考入東航,成為一名空姐。一年後的冬天,一場車禍讓她不幸致殘。受傷後,王筱莉前往北京接受治療。每天一睜眼就開始康復訓練,連疼帶累,經常是滿身大汗。
  • 畢節織金:山裡繡娘趕工忙
    在畢節市織金縣茶店鄉海馬村繡娘蠟染刺繡專業合作社,幾張桌子在屋子中間一字排開,十餘名佩戴口罩的繡娘正分列桌子兩旁伏案而坐,專心致志的用手中的蠟刀在身前的布匹上繪製著紋路細如毛髮的圖騰紋樣。位於大山深處的茶店鄉海馬村是一個苗族聚居地,這裡的苗族婦女世代傳承著蠟染刺繡本領。
  • 坐著輪椅勇創業
    他下肢癱瘓,硬是坐著輪椅開荒種果,帶領當地36戶農戶共同致富,讓臍橙香飄四海,以不屈的脊梁譜寫了一曲精彩的創業樂章。1月10日,記者慕名來到信豐大阿鎮官洞坑村,採訪到「創業明星」陳志明。  走進陳志明的果園,映入眼帘的是綠意盎然的臍橙樹。不僅如此,果園裡還建有半自動化的臍橙加工廠。車間內外車水馬龍,陳志明正坐在輪椅上指揮協調工人往大卡車上裝臍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