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身殘志堅的青年女作家王憶新書首發:以青春的名義,在輪椅上奔跑。 崔佳明 攝
身殘志堅的青年女作家王憶新書首發:以青春的名義 在輪椅上奔跑
中新網揚州5月15日電 (記者 崔佳明)15日,在第29次全國助殘日即將到來之際,江蘇青年殘障作家王憶帶著她的第七部作品《在輪椅上奔跑》來到揚州,走進高校,以青春的名義,將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與現場的師生、讀者進行分享。
《在輪椅上奔跑》為王憶在2007年至2019年十餘年間的隨筆集,記錄了她從十八歲成年到三十而立的平凡而又激蕩的十餘年時光——從鹽城到南京,從求學到自學,從懵懵懂懂的小丫頭到成熟懂事的大姑娘,更從女「坐家」到女「作家」。書中既有她對青春生活的回憶,對親情友情的珍重,也有她幾年來的創作與出版心路,更有她對外界質疑的回應,對夢想的矢志不渝。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為該書所作的序中所言:「奔跑,是人生最美的姿態……王憶用右手的一根食指在鍵盤上奔跑,同樣是世界上最優雅、最健美的姿態。」
圖為學生集體朗誦王憶的詩作《致別樣青年》。 崔佳明 攝
王憶,1989年出生,當代青年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文學院首屆高研班學員。曾獲「江蘇好青年」「南京自強模範」「南京好市民」等稱號。王憶自出生就身患小腦偏癱,無法行走。30年來,她從未享受過奔跑的歡樂,但她卻在文字間找尋到了肆意穿行的灑脫。至目前已經出版:隨筆集《輪椅上的青春》《在輪椅上奔跑》,詩集《愛,不能等》《等待春天》《愛,無止息》《在靜寂裡逆生長》等七部作品。2018年10月,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寫信給王憶,盛讚王憶是「不倒的生命之樹」。
在平時,王憶常將自己的電動輪椅車稱為自己的「小寶馬」,自己開著「小寶馬」便能「溜達」世界;而她更通過自己的文字,「在輪椅上真實地奔跑」。正如她在書中所說:「從前我只是覺得自己可以藉助輪椅移動就已經是一件很不錯的事,但是這幾年因為有了很多人的陪伴鼓勵,文學事業步入正軌,讓我著實感到自己是在真實地奔跑。」
圖為青年女作家王憶現場籤名贈送新書。 崔佳明 攝
王憶的勵志故事感染所有師生,現場江蘇旅遊職業學院學生集體朗誦王憶的詩作《致別樣青年》。王憶用輪椅丈量世界,用一根手指敲打鍵盤寫下七部作品,確實令人欽佩,了不起!該校信息工程系大三女生張書航說,「王憶作品的字裡行間裡有陽光的溫暖,也有夜晚的冷寂,是她追夢的心靈體悟,傳遞了新時代新青年正能量,我為她堅忍的毅力深深感動。」
王憶是一個自強不息,笑對生活,充滿向上向善好青年正能量的榜樣人物,她向人們傳遞「永不言棄」的正能量。「輪椅上的青春,是素顏朝天,卻仍然自信和美麗……有時彷徨,有時不安,更多時候依然快樂,只因相信更好的明天。」這是王憶的詩句,更是她對生活、對文學的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