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殘志堅的女作家王憶新書首發:以青春的名義 在輪椅上奔跑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身殘志堅的女作家王憶新書首發:以青春的名義 在輪椅上奔跑
2019-05-15 16:52: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圖為身殘志堅的青年女作家王憶新書首發:以青春的名義,在輪椅上奔跑。 崔佳明 攝

  身殘志堅的青年女作家王憶新書首發:以青春的名義 在輪椅上奔跑

  中新網揚州5月15日電 (記者 崔佳明)15日,在第29次全國助殘日即將到來之際,江蘇青年殘障作家王憶帶著她的第七部作品《在輪椅上奔跑》來到揚州,走進高校,以青春的名義,將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與現場的師生、讀者進行分享。

  《在輪椅上奔跑》為王憶在2007年至2019年十餘年間的隨筆集,記錄了她從十八歲成年到三十而立的平凡而又激蕩的十餘年時光——從鹽城到南京,從求學到自學,從懵懵懂懂的小丫頭到成熟懂事的大姑娘,更從女「坐家」到女「作家」。書中既有她對青春生活的回憶,對親情友情的珍重,也有她幾年來的創作與出版心路,更有她對外界質疑的回應,對夢想的矢志不渝。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為該書所作的序中所言:「奔跑,是人生最美的姿態……王憶用右手的一根食指在鍵盤上奔跑,同樣是世界上最優雅、最健美的姿態。」

圖為學生集體朗誦王憶的詩作《致別樣青年》。 崔佳明 攝

  王憶,1989年出生,當代青年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文學院首屆高研班學員。曾獲「江蘇好青年」「南京自強模範」「南京好市民」等稱號。王憶自出生就身患小腦偏癱,無法行走。30年來,她從未享受過奔跑的歡樂,但她卻在文字間找尋到了肆意穿行的灑脫。至目前已經出版:隨筆集《輪椅上的青春》《在輪椅上奔跑》,詩集《愛,不能等》《等待春天》《愛,無止息》《在靜寂裡逆生長》等七部作品。2018年10月,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寫信給王憶,盛讚王憶是「不倒的生命之樹」。

  在平時,王憶常將自己的電動輪椅車稱為自己的「小寶馬」,自己開著「小寶馬」便能「溜達」世界;而她更通過自己的文字,「在輪椅上真實地奔跑」。正如她在書中所說:「從前我只是覺得自己可以藉助輪椅移動就已經是一件很不錯的事,但是這幾年因為有了很多人的陪伴鼓勵,文學事業步入正軌,讓我著實感到自己是在真實地奔跑。」

圖為青年女作家王憶現場籤名贈送新書。 崔佳明 攝

  王憶的勵志故事感染所有師生,現場江蘇旅遊職業學院學生集體朗誦王憶的詩作《致別樣青年》。王憶用輪椅丈量世界,用一根手指敲打鍵盤寫下七部作品,確實令人欽佩,了不起!該校信息工程系大三女生張書航說,「王憶作品的字裡行間裡有陽光的溫暖,也有夜晚的冷寂,是她追夢的心靈體悟,傳遞了新時代新青年正能量,我為她堅忍的毅力深深感動。」

  王憶是一個自強不息,笑對生活,充滿向上向善好青年正能量的榜樣人物,她向人們傳遞「永不言棄」的正能量。「輪椅上的青春,是素顏朝天,卻仍然自信和美麗……有時彷徨,有時不安,更多時候依然快樂,只因相信更好的明天。」這是王憶的詩句,更是她對生活、對文學的期待。(完)

相關焦點

  • 殘障女作家王憶獲評江蘇省三八紅旗手
    圖為王憶揚子晚報網12月25日訊 (記者 薛玲) 她無法獨立行走,甚至連說話都含糊不清,但卻憑藉一根手指開啟了文學之路,在文字間享受奔跑的快樂,她就是來自南京的殘障女作家王憶。新近,王憶被授予2019年度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 參加女詩人王憶新書發布會上的即興演講:在「靜淨近」中走進春天
    去年,有幸參加了王憶的詩集《等待春天》在鹽城的發布會,當場被邀請說幾句。於是即興說了幾句,主要是鼓勵。是實在話,因為王憶是殘疾人,住在輪椅上,有文學夢想很不容易,而且還出了好幾本書,可謂在寫作上走在了我的前面。向她學習。
  • 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清香原野》新書雲南麗江首發
    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清香原野》新書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現場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清香原野》新書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現場籤約儀式現場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2日,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清香原野》新書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在麗江古城木府舉行。據了解,五卷本的《清香原野》是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旅攝世界,以心靈獨語的方式,闡釋關於自然與生命意義的散文隨筆集。
  • 用身殘志堅詮釋不屈人生!輪椅上的奉節「繡娘」再獲獎
    她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輪椅上的「夔州工匠」——石勝蘭。她的刺繡作品獲獎無數全國聞名,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身殘志堅的意義。近日,「脫貧奔小康,輔具架橋梁」2020年全國輔助器具服務技能交流活動順利落幕。
  • 新加坡華人女作家上海首發《絲路江心鏡》
    崔瑜 攝新加坡華人女作家上海首發《絲路江心鏡》 展開海上絲綢之路壯美畫卷中新網上海12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1200年前,從中國南海出發的「黑石號」,裝載著經由東南亞運往印度及北非的貨物,沉沒於印尼海域。當下,「黑石號」寶藏從新加坡來到上海,正在巡展。
  • 身殘志堅鑄師魂——記輪椅上的全國優秀教師張瓊宇
    身殘志堅鑄師魂——記輪椅上的全國優秀教師張瓊宇永州日報記者 鄒鵬軒 通訊員 王曙明  人物檔案  張瓊宇,中共黨員,1982年出生  一進門,輪椅上熟悉的身影一如往常地出現在眼前。清爽的短髮,秀氣的面龐, 張瓊宇正面帶微笑等著自己的學生上課。  提前20分鐘到教室,和學生們課前略作交流,從2010年從教至今,這個習慣張瓊宇堅持了10年。
  • 李璐:輪椅上追夢的90後女孩
    李璐,6歲截癱坐上輪椅,14歲靠著一本字典學習識字,16歲憑著一臺電腦發表長篇網絡小說,23歲出版自己的故事集。如今,這個90後的美麗女孩更是在新媒體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今天的我奮鬥我幸福,讓我們一起走進柳林縣90後女孩李璐的生活。
  • 「永遠的綠山牆」系列新書在滬首發
    浙江文藝出版社 供圖  本網訊(記者 金鑫) 出版百年來,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馬利的代表作《綠山牆的安妮》早已成為了兒童文學的經典。浙江文藝出版社在獲得獨家授權後,於日前推出了「永遠的綠山牆」系列。11月15日,浙江文藝出版社與加拿大駐上海總領事館在滬舉辦「遇見紅髮安妮:『永遠的綠山牆』系列新書首發」活動。
  • 新書首發!《紅警之超時空帝國》
    新書書名:《紅警之超時空帝國》新書書號:7775438204047603
  • 中國近代史上身殘志堅的典型案例:史鐵生、張海迪等人的奮鬥故事
    史鐵生:輪椅上的鬥士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出生於北京,1967 前後經過兩年多的治療後,史鐵生還是未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於1972年開始了輪椅生涯。他的許多佳作,比如《我與地壇》等作品,都是描寫了輪椅上的那段生活。 1998年,史鐵生被確診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維持生命, 其經費主要由中國作家協會和北京市政府負擔。
  • 《青春在大地》熱播 韓雪王智演繹輪椅上的致富青春
    新快報訊 湖南衛視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昨晚播出第三期。「青春演繹者」韓雪和王智去到歌舞村進行鄉村採風,在不能與扶貧人物見面的前提下,通過與村民們的面對面交流,一步一步走近這位幫助1200多個貧困戶、59名殘疾人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而自己卻是一個靠9顆鋼釘和2塊鋼板支撐起身體的「鋼鐵俠」。
  • 身殘志堅 輪椅上建起「二手貨帝國」 還做慈善幫助他人
    李振虎坐在輪椅上與商客談生意。 他18歲時入獄,坐牢15年後獲釋,出來後幫父母一起辦養殖場。36歲時因一場意外導致高位截癱,下半身全無知覺。就算遭遇重大挫折,他沒有因此沉淪,而是在輪椅上創建了一個「二手貨帝國」,將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事業步入軌道後,他熱心公益事業想幫助更多的殘友。他就是柳市鎮翔金垟村的「二手貨大王」李振虎。命運多舛1988年初夏,18歲的李振虎因年少無知誤入岐途,數次偷盜總價值數千元的衣服。在當年嚴打的形勢下,他獲刑入獄,送到浙江省第四監獄服刑改造。
  • 《生而搖滾》新書首發 青春難免告別,搖滾不會停止
    近日,資深樂評人郭小寒的新書《生而搖滾》讀者見面會召開,木馬樂隊主唱謝強(木瑪),資深樂評人郝舫,和《大內密談》創始人相徵等幾位好友相聚在一起,圍繞新書以及中國搖滾文化展開對談。從音樂記者到行業從業者到一個職業的音樂寫作者,郭小寒以樂評人的身份在《樂隊的夏天》亮相,看著朋友的樂隊突然在這個舞臺上呈現,心情有些歡喜也有些複雜。
  • 鍾南山團隊的抗疫故事新書首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潤文 實習生劉雨青)7月24日下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期間,「鍾南山團隊的抗疫故事——鍾南山系列新書分享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戰疫」英雄。
  • 新書《珠穆朗瑪日記》首發
    本報訊(記者 仇宇浩)珠穆朗瑪峰最新高度公布之際,作為中國首登珠峰60周年獻禮,真實記錄2020珠峰高度測量全過程的新書《珠穆朗瑪日記》首發,致敬所有勇攀高峰的英雄。
  • 19歲車禍癱瘓,被韓雪誇讚,90後姑娘輪椅上演繹的精彩人生
    而前段時間,又出了一檔「扶貧攻堅類」綜藝《青春在大地》。一提到「輪椅上的精彩人生」,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史鐵生。但最終這位美麗的姑娘,也和史鐵生一樣,度過了一段「輕生」的低谷時期後,在輪椅上為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後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我想,楊淑亭和他一樣,也必然經歷過這樣的階段。
  • 上海三聯書店新書在徐匯這家影院舉行首發秀
    上海三聯書店新書在徐匯這家影院舉行首發秀 2020-08-15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魯山縣王月納:輪椅上的「巧媳婦」
    「月納自小殘疾,得坐著輪椅走路,放到別人身上,都不知道日子怎麼過,但她身殘志堅能吃苦,如今不但脫了貧,而且還成了村裡公認的『巧媳婦』。」一旁的樸實頭村婦聯主任趙秋蓮感慨地說道。王月納因小兒麻痺導致肢體二級殘疾,幹不了地裡的農活;結婚後由於上有年邁的公公婆婆,下有上學的孩子負擔大;並且唇顎裂的大女兒一直需要不斷的治療;家庭重擔緊靠丈夫李建濤一個人扛著,因此日子過得很是拮据。2016年,王月納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隨後享受到了一些列的扶貧優惠好政策。在鄉、村兩級的幫扶下,王月納還積極參加了鄉婦聯舉辦的「巧媳婦工程」培訓班。
  • 朱錫昂紀念館啟用儀式暨《八桂先驅朱錫昂》新書首發儀式
    ▌朱錫昂紀念館啟用儀式暨《八桂先驅朱錫昂》新書首發儀式舉行今天上午,朱錫昂紀念館啟用儀式暨《八桂先驅朱錫昂》新書首發儀式舉行。市委書記黃海昆,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劍峰,縣委書記羅宗光出席儀式。縣委副書記、縣長孫國梁主持儀式。朱錫昂烈士親屬代表朱光沛、吳珊華、朱光芬出席儀式。
  • 華耐登山隊新書哈巴雪山首發
    2020年12月10日,一部詳實描述全球首支企業登山隊7+2攀登歷程,記錄中國典型民營企業華耐家居文化建設之路的圖書——《向上攀登》新書發布會在海拔4500米的雲南哈巴雪山C1營地進行了現場直播,這或許是中國海拔最高的新書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