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故事|長路漫漫,我自前行憑本心

2021-01-18 小木筏張小華

在準確的前提下,沒有一種信息是全面的,經常都會帶有傳達人的特點或者觀點,所以我們每次都是在討論的基礎之上,給出參考意見,最後由她來做出選擇和決定,因為這是屬於她的未來。結果表明,我們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小木筏首席諮詢師/張小華

今天的主角叫棣之,是一位獨立且非常有主見的女生,以下便是棣之同學有關自己的留學故事分享。

棣之

大家好,我是棣之,很高興今天能跟大家分享我的申請經驗。

首先說下我的基本情況,現在是哥大統計研究生在讀,本科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應用統計學專業。標化成績剛剛過線。在實習科研方面,一是跟斯坦福社會學教授做了幾個月的社會學分析,另一個是在 穆迪分析 的子公司銷售部門進行了暑期實習。

跟大家分享我的申請故事中,可能會著重講些我覺得很重要的細節部分,不太涉及方法論,我不會過多的去講整個申請過程準備的timeline、標化考試要怎麼準備、實習科研要怎麼找、具體怎麼做之類的。

因為每個人學習方法不同,具體情況和偏好的東西也不同,所以我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但想強調的是我覺得還挺重要的但一般不太會提的一些東西。那接下來我將會從四個部分來進行此次的分享。

申請經驗

首先,我的申請經驗可能對於現在已經大四的同學參考價值不是很大,對於大二大三的同學可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我自己是很早就決定要出國了,然後也是早早地做了規劃。

我的標化成績其實在大三下就已經考出來了。成績剛好過線,當時就有想過要不要再考下看看,但我個人覺得託福和GRE都是邊際效益遞減吧,所以之後不太想繼續花時間在這個上面了,而是轉身去專注實習科研了。

但這並不是說它不重要,因為每年的申請池都不一樣,標化的門檻也在變。這裡涉及到比較tricky的一點,就是如果你信息收集得足夠多足夠準確,其實你大概會知道各個學校標化的門檻在哪。這個也聯繫到後面我想說的申請信息時效性的問題。

我因為準備得比較早,我跟小華老師大概是從大二開始就有聯繫,期間一直斷斷續續有諮詢過她相關的問題。因此大三一開始就跟小木筏籤約了。

我自己是屬於那種想法比較多的人,在申請過程中想法都一直在變化這樣,申請的具體計劃一直在改。小華老師非常包容我的想法,基本上我說我想要怎樣做,想要怎麼改,她都會給出具體的建議以及可操作的辦法。

就舉個簡單例子,我申請南加大是最後大概二三月份,當時基本上很多項目都截止了,突然看見這個項目,我就在考慮要不要申請一下。給小華老師說了此類想法後,得到的非常及時的回應,給了我具體應該怎樣執行的建議和方法,真的執行力很強。之後也如願拿到了offer(雖然沒去)。也正因如此,申請中跟小木筏合作的整個過程我是非常信任的。

信息搜集與實效性

我一直秉承的觀點是你信息掌握得越全面,你的贏面也就越大。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講,我當時申請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會泡在一畝三分地,寄託的論壇上面。

基本上我申請的那幾所學校什麼時候開的獎我都掌握得差不多了,但當然也會有特殊情況。除此之外我還找了近幾年我們專業各個學校錄取學生三維科研情況的總結。

就我自己而言,我其中一個學校本來是在waitlist上面,但是在地裡看到一個小姐姐錄取了最後不打算去,通過聯繫她refer我最後拿的轉正offer。(雖然我也沒去就是了)但是其中也涉及到時效性的問題,其中我自己因為參照的前兩屆甚至前三屆的錄取情況來估計我自己,結果導致我認為可以錄的學校最後並沒申到,這一點也希望大家要注意。

最後,在這一part的結尾,我想分享下關於我們專業我所知道的,希望對申請統計專業的孩子有點幫助吧。但話又說回來,還是時效性的問題,我不保證現在還是這個情況。首先我在地裡了解到的 Rice 的標化門檻是卡verbal 156,然後 Michigan 比較prefer 陸本的之前錄取過的本科的學生,然後 Cornell, Washington 比較prefer海本的學生。當然這也不完全是對的,僅供參考吧。

實習與科研經歷

我主要的實習和科研都是在大三的暑假到大四完成的。這裡我想講的也不是我怎麼實習的,著重講下我這兩段經歷是怎麼得到的,就希望大家一定要廣結善緣,處理好每段關係,因為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都會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個人認為在後來能有機會跟斯坦福的社會學教授做研究,這就是一個很湊巧的事情。我是大一的暑假,去清華的實驗室打打雜,真的就是去打雜,做的基本上行政文職之類的工作。

在其中我認識了一個學長,之後就一直保持著聯繫。大三後半學期跟他抱怨自己申請的事情的時候,他說看見有老師在朋友圈招研究助理,就讓我把簡歷發過去試試。我發過去之後,跟負責的老師見面談了之後彼此覺得還可以,因此就開始了我的科研生涯,雖然也沒有很長hhh。

我的實習是我自己在求職平臺上自己找到的,我接這個實習也很隨性,雖然是個小公司,但想著離學校近,上班不需要打卡我就接了,然後可能拒絕了大家眼中還不錯的公司比如 普華永道,領英 之類的。

也正是因為公司很小,我是直接跟我的leader對接的,整個team只有我一個實習生,然後大家經常一起吃飯來著,所以關係也很融洽,最後在申請過程中也幫了我很多忙。因此就我自己的經歷而言,我是覺得每段關係都是需要經營的,就算對方看起來真的跟你之後不會有啥交集了,但好好經營,某一天一定會良性回饋到你自己身上的。

其實networking也是同理的,跟你的同學,老師保持良性的關係。因為涉及到內推。就我自己在這邊找工作的經驗來看,因為現在無論大小公司基本上第一輪都是機器篩簡歷,如果你沒有include關鍵字那麼基本上是不會到下一輪的。海投是可以但是效率不大,大部分能留下來的人基本上都是靠networking拿到職位的。

這就是我想聊的第三部分,希望大家明確自己的目標,在選擇offer的時候就一定要想好,我是讀完書就回來,還是我要繼續讀PhD,還是一定要留下來。雖然也要根據過來這邊的形勢來看,但是大方向如果沒有考好就過來的話就我們項目而言,時間真的不夠。

所以請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規劃,如果想找工作就去一個找工作氛圍濃厚或者就是為找工作涉及的項目,如果想讀PhD那就一定要看好導師,看好研究的方向,最好是碩士就能跟這個導師一起做項目到時候轉PhD也容易得多。

最後針對找工作的同學說一句,可能大家都會關心學校的career fair,career center service之類的東西。我想說的是任何career fair和career service 都不會保證你找到工作,找工作真的是你自己的事情,其他人能幫你的程度取決於你自己主動的程度。所以與其糾結學校資源分配的問題不如想著自己該怎麼從現在就領先他人。我們專業的大佬一進學校就拿到了Facebook的暑期實習,我個人認為吧,無論任何項目,最後的修行都是靠你自己的。

在讀感受

我不太確定大家是否對我們專業感興趣,所以我整體說下哥大STEM項目,我了解的情況,希望對那些對哥大比較感興趣的同學有幫助。

據我了解我們學校的項目應該都是一年半,包括機械,DS之類的都是。如果人多那就沒辦法,基本上都是大課。最誇張的有三百人(但是那門課真的很好,老師是考慮到很多人想上所以按照教師最大能坐人數涉及的),還有CS,DS,OR,STAT的課基本上第二學期都可以混著上,然後學校轉碼的人特別多,因此CS專業的課基本上大家都會選。就我們專業,走DS track的人也很多。

我們學校開課基本上是緊貼industry風向的,可能我這學期上的課比較applied,老師都是業界上班的,因此雖然課不一樣,但講的東西基本上大方向都是一致的。

關於學校老師,我覺得都還挺好的,很耐心人也很好,是真的會讓你學到東西的。但因為人比較多,所以基本上發一個職位出來就很多人競爭也是真的。但是,就我了解,校內的職位,包括RA,TA,Grader之類的,還是有一部分同學能得到的。就最近新開了一個DSI,裡面有很多的研究項目,也經常在招學生做一點part-time的工作。校外的職位那估計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總之,還是不太建議想讀PhD的同學來我們項目,因為整個氛圍就是大家都在找工作的狀態。而至於能不能在這邊找到,學校或者項目能幫忙提供的有一定限制,很大程度取決於你自己的努力,更需要你有自己向外拓展的能力。

就針對我們項目而言,你能想到的,它其實都能給你。因為人很多,基本上STEM項目招的人都不少。整個哥大就是人很多,有好處也有壞處。就雖然招了很多人,但是在因此也累積了一個龐大的人脈圈,學長學姐也時不時會回來做分享並且內推我們,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你要怎麼做才能夠從這麼多人中脫穎而出也是每個需要來哥大的學生需要思考的。

以上就是我關於申請的一些經歷經驗了,希望能對目前或者有留學打算的學弟學妹有些許幫助吧。我是棣之學姐,再會啦。

小木筏語

棣之同學本科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應用統計學專業,GPA 3.9, 總分5分;TOEFL 100+; GRE 320+。

她比較早就開始有科研經歷,比如在清華大學的某實驗中心實習,參加國家級創新項目,同時也積累了很多實習經驗,包括在統計局的實習等等;她經常參加社會實踐和志願者活動;此外呢還有校內各種獎學金,以及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二等獎等等的榮譽,另外她還非常喜歡攝影和打桌球。

棣之同學很早就確定了要出國,在我們確定合作之前呢她也一直積極尋找網上的信息參考。

在我看來,她屬於看似有些時候有點糾結,但其實內核是特別有主見的類型,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一起探討很多信息:基於我們的經驗和反饋得到的信息以及她通過親朋好友還有網絡所得到的信息來分析討論。

因為在準確的前提下,沒有一種信息是全面的,經常都會帶有傳達人的特點或者觀點,所以每次我們都是在討論的基礎之上,給出參考意見,最後由她來做出選擇和決定,因為這是屬於她的未來。結果表明,我們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最後申請結束的時候,棣之同學一共收到5所學校錄取,包括:

哥倫比亞大學南加州大學羅格斯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

那棣之同學從2018年3月加入小木筏到2019年5月初,跟小木筏絕大部分的同學一樣,我們所有的溝通都是通過微信、電話、郵件這樣的在線方式進行的。但是相比有的同學讀完書接著工作7年之後我們才見到真人的情況,跟棣之同學的見面到還算是早的。那這裡必須要實名感謝近十多年來海內外學員和家長的信任。

在2019年5月初小木筏北京校友會的聚會上,我跟棣之同學終於網友見面了,還收到了她特意準備的巧克力,覺得非常的溫暖。

這是一個對自己的規劃非常負責、目標清晰、有自己想法與主見、對生活和身邊人抱有溫柔和善意的女孩子。小木筏也祝她,前程似錦,美夢終成真。

相關焦點

  • 漫漫長路我們一起走過
    漫漫長路我們一起走過-致國慶、中秋暨愛協成立6周年漫漫的長路我們一起走過
  • 長路漫漫,唯心作伴。保持一顆年輕自信的心,去譜寫明天的美好!
    01長路漫漫,唯心作伴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在旅行的道路上,你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也會欣賞到沿途各種各樣的風景。下一站的終點,就是旅行的方向,也是人生的本心。這一場人生的旅行很漫長,能一直陪伴你到下一站的,只有那一顆指引方向的本心,讓你不會停滯不前,也不會迷失方向。此去,長路漫漫,唯有本心,與我作伴。
  • 夠贊女生||漫漫星河,總有一束光指引你前行的路.
    而我遇到的第一個大難題就是與病人之間的溝通障礙問題,好在身旁有其他家屬幫忙傳達,我也在工作期間學會了一些當地的方言,並嘗試與當地的患者交談,在促進溝通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實操過程中,我漸漸熟悉了如何把專業術語轉變成讓病人通俗易懂的詞語,收集到儘可能多的病情資料,為患者的後期治療工作提供了依據。」
  • 每日嚴選紀錄片:《長路迢迢》《長路漫漫》
    《長路迢迢》是2008年在英國播出的紀錄片,由Ewan McGregor,Charley Boorman主演。雖然他們遭遇了比三年前「LongWayRound」更艱難、更危險的旅程——在沙暴中穿行,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穿過兵荒馬亂的邊境……不過,「非洲充滿了未被發現的奇蹟,我們對能夠一起經歷這些,並且帶回精彩的故事倖存下來,我們都感到不可思議地幸運。」Charley Boorman感嘆道。究竟是多麼的精彩和不可思議!
  • 《漫漫長路》9月18日上線
    他們把這一旅程紀錄下來拍成10集紀錄片《長路迢迢》。該紀錄片2008年推出後大受好評,豆瓣網上雖然看的觀眾不多,但評分9.2。時隔12年,伊萬和查理又推出「續集」《漫漫長路》。兩人這次騎著摩託穿越南美洲,騎行13000英裡、穿越13個國家,完成100多天的旅程。《漫漫長路》將於9月18日在蘋果的流媒體平臺Apple TV+上線。
  • 《漫漫回家路》改編真事 獲《綜藝》年度最佳
    網易娛樂1月24日報導 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的真人真事電影《漫漫回家路》,不只入圍金球獎四項大獎提名,甚至是國際權威媒體雜誌《綜藝》(Variety)內部票選年度最佳電影,更被製片公會獲封「年度十大電影」!
  • 抖音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是什麼歌 易烊千璽離騷歌詞完整版
    「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這首歌是真的挺好聽的,最近在抖音上經常能刷到。據了解,這首歌是易烊千璽演唱的歌曲《離騷》。是電視劇《思美人》的片尾曲。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什麼歌  「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這首歌叫做《離騷》,是由金玟岐作詞作曲,顏小健編曲,易烊千璽演唱的一首歌。
  • 27歲,我終於叛逆了一回!漫漫其路從考初級會計開始
    隨後,漫漫便投入到初級會計的備考中。這個行動,對於思想相對保守的父母來說,是一次衝破舒適圈的冒險。一直以來,父母都希望漫漫可以安穩度日。但這一次,漫漫認真的樣子讓父母明白,站在他們面前的,已不是6年前那個猶猶豫豫、凡事還需父母操心的小姑娘,她可以獨立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了。這一年,漫漫26歲。
  • 一曲《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
    一首《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情歌對唱!一首《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情歌對唱!一首《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情歌對唱!一首《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情歌對唱!一首《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情歌對唱!一首《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情歌對唱!一首《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情歌對唱!一首《長路漫漫陪你走》風風雨雨也不回頭!情歌對唱!
  • 戰火歸途路漫漫,帶你回家《歸鄉路漫漫》
    還好,年底國家地理頻道的這部8集迷你劇《歸鄉漫漫路》(港臺譯作《戰火歸途》,其實這個譯法我覺得更好)算是今年軍事作品的點睛之作。《歸鄉漫漫路》改編自 ABC 新聞首席國際記者者瑪莎拉達茲(Martha Raddatz)的同名暢銷寫實小說,她採訪了無數相關士兵與家屬,還原了2004年4月4日伊拉克戰爭這段被稱作是「黑色星期日」的著名事件。
  • 《艾米麗闖巴黎》曝定檔預告 伊萬·麥克格雷格長路漫漫鮮睹為快
    作為2004年《漫漫長路》(Long Way Round)和2007年《長路迢迢》(Long Way Down)的續篇,伊萬·麥克格雷格(Ewan McGregor)同摯友查理·布爾曼(Charley Boorman)攜《長路漫漫》(Long Way Up)回歸。
  • 【對話大冰】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
    當下的文學圈,沒有人比他的身份更跨界,沒人比他的人生更多元,沒人比他的故事更豐富。作為一代80後的記憶,他是《陽光快車道》中古靈精怪的主持人大冰哥哥,他同時擁有著多種身份:民謠歌手、老背包客、酒吧掌柜、油畫畫師、手鼓藝人、皮匠銀匠、黃金左臉、禪宗弟子……不一樣的人生給了他不一樣的經歷和故事。
  • 人生路漫漫,何曾有坦途!
    人生路漫漫,何曾有坦途。人生就像一條未知的拋物線,你不知道你何時會跌入波谷,又何時能東山再起,你唯一知道的就是人生路上有曲折。人生不是一條筆直的路,它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盤山路,在曲折中上升,在蜿蜒中前進。人生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蹶不振。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怕不過的山,堅持堅持總會看到光明。人生不是你做的電梯,它是兜兜轉轉的樓梯。人生的道路上沒有電梯的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夯實你的腳步,才能達到終點。
  • 2017年度優秀歌曲20首之《漫漫長路》《大國工匠》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 跟廖昌永老師學唱歌  大型文獻紀錄片《震撼世界的長徵》主題曲《漫漫長路》由央視軍事節目中心專題部《軍事紀實》團隊策劃,聯袂著名作曲家欒凱、著名作詞玉鐲兒精心打造,由中國著名歌手黃綺珊深情演唱
  • 長路漫漫,願孤獨相伴
    我想說:孤獨是最昂貴的自由,前方長路漫漫,願餘生有孤獨相伴。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漫漫健康扶貧路 片片溫暖伴我行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漫漫健康扶貧路 片片溫暖伴我行 2020-11-17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家庭」故事之二】程原華家庭的漫漫扶貧路
    【「最美家庭」故事之二】程原華家庭的漫漫扶貧路 2020-10-10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年討薪路漫漫 多元調解夙願償
    八年討薪路漫漫 多元調解夙願償 2020-11-19 1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它們就只有長路漫漫嗎?
    如果哪一天,我也變成了一隻螞蟻那時候我就不用擔心在別人心中我多麼渺小>因為我清楚我本來就渺小如果哪一天,我也變成了一隻螞蟻那時候我就不用低頭向別人問好挨個向他們微笑埋頭苦幹便成了我唯一的目標如果哪一天,我真的變成了一隻螞蟻那時候
  • 從美本70+到翻身芝加哥,我的兩年漫漫申請路!
    一個高GPA一定是有優勢的,但它一定不是對申請結果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去年我的總GPA3.86/4.00,專業GPA3.92/100,但一無所獲。然而大四一年先是自己選了一個巨難專選課結果得了C,然後又作死選了一門和統計專業博士一起上的時間序列(最後W)。今年我的拿著畢業成績申請,總GPA下降到了3.76/4.00,專業GPA被拉的更厲害就直接沒提,但好像並未對申請結果造成影響(在我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