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西部戰區機關駐地,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臺67個, 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落戶301家。當然成都的醫療水平放眼全國也是位居前列,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下四川省成都市最好的十大醫院排行榜,你都知道哪些呢?
第十名:四川省第五人民醫院
四川省第五人民醫院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成都市,北鄰中共四川省委,西鄰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寬窄巷子,四周綠樹成蔭,環境優美。醫院隸屬於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屬政府舉辦的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公立性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在面向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特別是提供老年病特色醫療服務的同時,還承擔省級機關幹部、職工、中央來川領導、省本級、成都市及青羊區離退休幹部的醫療保健工作,以及臨床科研工作和醫學院校學生臨床實習教學工作。我院是省、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及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省、市醫保門診特殊疾病、省本級公務員門診定點醫療機構,是四川省首批接入異地就醫國家平臺試點定點醫院之一、省幹部醫療保健基地醫院之一。
第九名:成都市三六三醫院
三六三醫院為國家公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始建於1972年,1979年開院開診,為華西醫院區域聯盟中心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成都三六三醫院為第二院名。現院區(武侯院區)位於風景秀麗的成都市武侯區府南河畔,新院區(犀浦院區)位於成都市郫都區。武侯院區實有床位700餘張,犀浦院區總用地100畝、規劃建築面積近20餘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400張。首期工程佔地面積60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規劃床位500餘張,2016年上半年正式奠基,計劃2019年建成開診,屆時兩個院區同時運行。
第八名: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是一所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始建於1942年,原名「成都市立醫院」,是成都市第一所市級公立醫院。醫院為首批「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家級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國家和省級全科醫學臨床培訓基地,是5所大學的教學實習醫院及臨床醫學院。醫院由位於高新區的南區和青羊區紅星路一段的北區組成,佔地面積8.4萬平方米(125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現有編制床位2600張,開放床位約3000張。醫院現有一級科室26個,二級科室81個。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2人,中藥師承人才2人,四川省衛生健康領軍人才1人,「十二五」至今,獲國家、省、市科技項目136項;獲省市政府科技獎21項;獲得專利28項。
第七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始建於1941年7月,是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和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4年被省衛生計生委確定為四川省九大區域醫療中心之一。醫院佔地面積138畝,編制床位1250張,年診療136萬人次,入院5.8萬餘人次,住院手術3.2萬餘臺次。醫院現有職工2498人,有博士108人、碩士371人;獲國務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貼19人,省突出貢獻專家3人;省及省衛生計生委學術技術帶頭、後備人才18人。擁有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專科4個,市級重點學科14個,市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23個(居市級醫院之首,接近總數的50%),附設成都市心血管病、神經疾病、呼吸健康和腫瘤4個研究所,2018年成功建立成都市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第六名:四川省中醫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創建於195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附屬醫院之一。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糖尿病)基地、國家中藥臨床試驗研究(GCP)中心、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國家中醫藥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是我國中西部地區中醫藥特色突出、臨床學科門類齊全、自主創新能力較強、區域影響力明顯、綜合實力雄厚的中醫醫療中心、科教中心和治未病中心。作為成都中醫藥大學最大的臨床醫學院,承擔本科生、中醫學(5+3一體化)、中醫學(九年制)、研究生、留學生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等教學工作。
第五位:成都軍區總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總醫院是成都軍區總醫院更名而來,前身是賀龍元帥領導的第二軍團醫療隊,1956年3月正式改編為成都軍區總醫院,1994年被評為全軍首批「三級甲等醫院」。由本部、市內門診部組成,是西南地區一所專業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服務質量優良、休養環境舒適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小編了解到該院有以下榮譽,1995年,醫院被國家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評為「愛嬰醫院」,2005年9月,被成都市評為「誠信示範醫院」,2002年以來,醫院連續7年被成都軍區聯勤部表彰為「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單位」。
第四名:四川省人民醫院
坐落在成都青羊宮旁、浣花溪畔的四川省人民醫院,建於1941年,前身四川省公立醫院是中央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1952年命名為四川省人民醫院,1989年評為首批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2002年與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前身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四川分院)合併,成為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2012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共建的中國科學院四川轉化醫學研究醫院掛牌。2013年,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共建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掛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院牌。2019年在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上進入全國前一百位,健康管理專業穩居全國前三,15個專科進入西南區前五。在《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綜合榜單》上,醫院綜合排名位居76位,眼科學、腎臟病學等18個專科榜上有名。
第三名: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源於1896年成立的仁濟女醫院,開設婦產科和兒科。1987年原衛生部批准華西婦產科和兒科從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遷出單獨建院,成立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又名華西婦產兒童醫院。2000年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華西婦產兒童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預算管理醫院和全國首批「三級甲等」婦女兒童專科醫院,是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南)、四川省首家網際網路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大學附屬醫院。1993年被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稱號,1998年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婦產兒童專科醫院」,2003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女職工先進集體」稱號。
第二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始建於1907年的成都仁濟牙科診所,被譽為中國現代口腔醫學的發源地和搖籃。1912年擴建為牙症醫院;1917年建立華西協合大學牙學院,是中國第一所高等口腔醫學院校;1928年仁濟牙症醫院遷至華西壩,更名為華西協合大學口腔病院;1951年更名為華西大學口腔病院;1953年更名為四川醫學院口腔醫學系、附屬口腔醫院;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2000年華西醫科大學和四川大學強強合併後,2001年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 100多年來,華西口腔醫學院始終秉承「選英才、高標準、嚴要求、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醫教研三位一體的現代管理模式,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口腔醫(學)院。
第一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裡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是由美、加、英等國教會按西方醫學教育模式建立的醫學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雲集、名家匯萃、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