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在日益增大的醫療需求與優質醫療服務匱乏這場時代大考中,醫院唯有求變才能破解,其中網際網路醫院的變革在疫情推動下尤為火熱。9月22日~23日,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在成都舉辦2020年度智慧醫院評價標準解讀會,探討智慧醫院建設中的實踐與探索。
四川省人民醫院專家辜曉惠分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成果
四川自去年放開網際網路醫院牌照至今,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到何種程度?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公室主任辜曉惠處獲悉,省醫院患者線上管理比例於年底有望達30%。辜曉惠介紹,四川網際網路醫療相比江浙滬儘管存在底子弱的客觀事實,但整體發展速度並不慢。
專家看四川網際網路醫療:
底子薄但發展勢頭足
作為四川省第一家取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的醫院,省醫院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四川網際網路醫院的前沿成果。在辜曉惠看來,四川從去年放開網際網路醫院的審核機制以後,各個醫院都在參與建設,進度並不慢,在有些應用場景上甚至是靠前的。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政府兩方面的功勞。一是醫保定價較高。「今年四川省出臺了醫保支付價格,其中線上診療省醫保價格是30元,比江浙滬還高。醫生因此有了更高的線上接診積極性,也會給患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另一方面,四川省醫保定價的多個項目完成了落地,包括遠程診療、遠程病理、遠程超聲、線上診療等。「甚至我們即將開展的特需服務,也可以通過備案的形式進行開展。這些政策在全國都是靠前的,相當於指揮棒,讓我們從業者知道怎麼把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得更好、更開闊。」
「在我們頭部醫院,患者看病難、排隊環境差、時間長的抱怨長期存在。」據悉,省醫院全年門診量約為500萬人次,居於全國第8,老百姓快速增長的醫療需求和優質醫療資源匱乏的矛盾在這裡非常突出。「實際上,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好,完全可以覆蓋這些痛點。」辜曉惠透露,今年9月底省醫院將上線全病程管理服務平臺,有望在今年底將院內30%的慢性病患者管理轉至線上,緩解看病難的現象。
市民點讚省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服務
省醫院加速推動網際網路醫院建設
線上患者管理比例年底有望達30%
除了跟著政策的指揮棒前行,網際網路醫院建設者們也在實際工作中探索前進。
辜曉惠說:疫情期間,省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功能大放異彩,線上診療量翻了五倍。即使到了後疫情時期,仍有10%的慢性病患者選擇網上就醫,為醫院常態性地節約了線下醫療資源。網際網路醫藥得到認可,省醫院決定接下來繼續加強建設,以全病程管理服務平臺為抓手,力求在年底將線上慢性病患者管理比例增加到30%。辜曉惠介紹:「全病程是幫助醫生管理病人的概念,通過平臺技術和專家團隊制定執行對患者的院前、院後全鏈條管理,解放醫生、方便病人。」
在和東部地區醫院的學習交流中,辜曉惠還發現,將人工智慧運用在網際網路醫院上,更能解放醫生的雙手。但這僅靠醫院是做不到的,目前省醫院和左手醫生在人工智慧醫療應用上達成合作,推出了用藥管家、預問診等幾大智能化應用。以預問診為例,一般情況下,它將醫生詢問病人基本情況的時間從6分鐘壓縮到了3分鐘,收到病人的不少好評。
目前,網際網路醫院+人工智慧的路徑要鋪展開仍有很多難點。左手醫生銷售總監童晶晶告訴記者,主要有三大痛點:一是AI用於輔助醫生還需要更多時間去訓練;二是各個醫院的信息化系統沒有標準化,難以快速推廣;最後市場還需要教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