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變法第一人的思想傳承至今

2020-12-22 張林朝愛讀者

中國變法第一人的思想傳承至今

中國變法第一人是戰國時期魏國國相李悝,他在魏國推行的改革變法,開創了戰國改革變法之先河。至今約2500餘年了。

李悝(前455—前395年),又名李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

《漢書》之《食貨志》記載,李悝在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平糴法」的政策。所謂的「盡地力」,就是把全國的土地統一分配給農民耕種,鼓勵農民精耕細作,提高糧食產量。所謂的「平糴法」,就是國家在豐年的時候以平價購買餘糧並儲存起來,發生饑荒時以平價賣給農民。這種辦法的核心是:取有餘以補不足。同時,還起到了平抑糧價的作用,以防豐年時糧價太低,傷害農民的積極性,或荒年時糧價過高而使農民買不起糧食。極大地保護了農民從事家業生產的積極性。繼而保持了社會的安全穩定。

「盡地力」和「平糴法」的政策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

政治上實行法治,他極力推行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並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的主張。有功才授,無功不能授,有賞有罰,唯才是用。同時,他還把那些無功而食祿的人稱為淫民,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要把這些人的食剝奪,用以獎賞對國家有功的人。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一些出身於一般地主階層的人,可因戰功或因其才能而躋身政界,極大地調動了軍隊的戰鬥力,從而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

李悝「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的影響極大。某種意義上說,商鞅變法的實質性政策,大多是繼承了李悝的衣缽。

李悝的變法使魏國走上富民強國的道路。隨後吳起在楚國的變法、申不害在韓國的變法,商鞅在秦國的變法,都是在李悝變法的基礎上,依照各國的不同情況,相對變通而實施的。

李悝的注重農業生產,保護農民積極性,以及獎勵有功人員的政策,使得魏國強大起來。

時至今日,我們仍在沿用並更加注視。不能不說我們老祖先的英明與偉大。

相關焦點

  • 此人堪稱中國武學第一人,武功天下無雙,徒子徒孫名滿天下
    北宋年間有位傳奇人物,他是武學奇才,堪稱是中國武學第一人。他的武功天下無雙,享譽宋朝內外,而曾跟他學武的徒子徒孫都名滿天下,人盡皆知。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什麼武俠小說的虛構人物,他確確實實在這世間走過一遭,他就是北宋鼎鼎大名的豪俠金臺,中國有句老話:「王不過項,將不過李,拳不過金」,相信大家都知道項和李是誰,金臺既然能享如此美譽絕不是徒有虛名。
  • 「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變法
    人與人相處必須有共同遵守的約束,一個國家也必須有自己的規矩;戰國時代法家思想的產生和流行,恰恰說明了當時社會的進步。鞅說「……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這種思想非常務實。商鞅兩次變法秦孝公即位第二年,想用商鞅之法,遭到了很多貴族的反對。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五次變法,你了解多少?
    嗨咯大家好,古代的一個國家要想積弱變強唯有變法,改變舊制,更改根本的制度問題,才能使國家強盛,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變法家層出不窮,但是真正變法成功的卻寥寥無幾,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變法。 1.商鞅變法
  • 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極力阻攔,他早殺到日本了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落後就要挨打。其實這句話是從中國近現代史的屈辱現實故事中得出來的一個慘痛教訓,然而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愚昧無知,而是有大批新知識代表,帶動著百姓們朝著新社會邁進。而在四川這個地方,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位歷史人物,被稱之為是四川省睜眼看世界的第1人,他就是宋育仁。1857年,宋育仁出生於中國四川,是中國早期的新思想代表者之一。
  • 日本為何先支持中國變法,又支持孫中山革命?他們希望中國強大?
    清末很多知識分子為了改變中國的面貌,開始勸說皇帝維新變法,變法求強。但是因為當時中國國情,以及維新派的維新政策有很多局限,光緒帝沒有實權等等原因讓維新變法走向了失敗。維新變法失敗之後維新派成員遭到逮捕捉拿,他們中有的選擇了流血犧牲來喚醒世人,有的則選擇了暫避風頭日後再戰。
  • 守正出新是對偉大思想的最好傳承
    回首來路,中國共產黨為自己清醒和堅定的理論選擇而慶幸;邁向未來,我們更應扛好「傳播」與「傳承」的歷史使命。   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曾這樣詮釋存在與消亡:人的一生會經歷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學的肉體隕滅,第二次是社會學的情感告別,而最終的死去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的徹底消失。人生如斯,思想又何嘗不是如此。
  • 《資治通鑑》如何介紹戰國前中期的各國變法?
    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是古代中國變法之始,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了巨大的蝴蝶效應,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全局性變法,後來著名的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等,無不受到李悝變法的影響,李悝變法成就了魏國的騰飛,也成為不久的將來諸國變法家奔走列國、進行變法圖強的經典範本。作為戰國諸侯中第一個變法者,魏國在魏文侯時期達到了一個高峰,稱雄諸侯50年,為魏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 春秋戰國時期,變法運動屢次失敗,為何還會有人組織變法?
    商鞅變法是很出名的,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令人痛心的是商鞅變法運動在秦孝公死去以後,就沒有多大的進展,甚至連主張和推動變法的商鞅,也遭受了車裂之刑。還有,吳起為了讓國家儘快強大起來,也開始主張變法運動,但是也沒有取得成功,而且最終也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可以看得出來,在這一時期主張變法的政治家或者軍事家,幾乎沒有一個好下場的,但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算有人為了變法運動付出了生命代價,但卻依舊有人前僕後繼,推動變法運動的開展,這是為什麼呢?
  • 商鞅變法,強盛秦國,為何最終還是慘死?
    戰國後期,燕將樂毅率燕、秦、趙、魏、韓五國聯軍滅齊,齊國衰弱。在此時,只有趙國能和秦國爭雄。商鞅變法是歷史上最成功的變法,沒有之一。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統一中國的基礎,奠定了以後中國兩千多年的郡縣制度、戶口制度、土地私有制度、平民階層向上晉升制度。變法的最重要的內容是:第一,土地私有化。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實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第二,貴族平民化。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
  • 5位改變中國歷史的改革家,第3位是被世界稱為中國最偉大的皇帝
    ——《莊子·養生主》中華文明至今已發展了五千年,在這五千年的歷史中,誕生過很多推進歷史進程的人物,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歷史走向。此外,周公制禮作樂,使中國成為禮儀之邦。在當時那種時代,除了華夏其他地方要麼荒無人煙,要麼住著野蠻人,根本沒有文明。周公的思想還對儒家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所以被儒家尊為聖人,所以又稱聖人周公。
  • 商鞅變法的一條內容,被後世沿用兩千年,定下了後來中國的國運
    秦孝公的一生,是勞累的,但也是歷史很燦爛的一角,因為他的賞識和扶持,和衛鞅在那個年代中展開了一次深刻的變法,也是人們熟知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的知名度很高,但是如果問起細節,商鞅變法變了哪些內容,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了,所以大部分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看了一部電視劇,所以對這方面的內容很感興趣,所以有去專門看了一些書籍,更加的敬佩商鞅和秦孝公,商鞅變法其中的一條變法內容,被後世沿用兩千年,甚至不斷加深,它的影響已經深入到中國的骨髓。
  • 阿雅講歷史:申不害,玩弄權術第一人
    由於出身低微,一門心思想往上爬,看到各國都求賢若渴,就潛心研究,鑽研黃老之術,學習刑名之法,期待有朝一日出人頭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來了。韓昭侯四年,魏國伐韓,包圍了韓國重鎮宅陽(今鄭州市北)。由於魏國實力遠勝於韓,韓國驚慌失措,無計可施。
  • 為何古代變法多以失敗告終?
    古代的變法多以失敗告終,這僅僅是在古代中國,其他文明國度則不同。古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變法事件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鄒忌改革、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南北朝的劉裕改革和孝文帝改革、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明朝的一條鞭法、清朝的戊戌變法等。
  • 中國健美第一人到底是誰?
    中國健美第一人到底是誰?這個一直在健身圈裡爭論不休,有人說是亞洲巨獸鹿晨輝,還有人說是全國健美冠軍楊新民,下面james盤點一下國內健美發展至今那些各級別中的「第一人」「中國健美之父」趙竹光其實早在上世紀的30年代國內就有了自己的健美協會:「滬江大學健美會」,那時候開辦健美協會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比賽,而是強身衛國,趙竹光不僅把這項運動帶進國內,還創辦了健美周刊
  • 譚嗣同: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
    其實這個時候還是有清醒的人,林則徐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了解到西方已進入到了蒸汽時代和熱兵器時代,已有了民主政治。魏源受林則徐的影響,寫了一本書叫《海國圖志》的世界地理歷史知識方面的綜合性圖書。林則徐和魏源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 史上最成功的變法案例,將秦國帶向繁盛的商鞅變法,為何能成功
    戰國時期不僅僅是一個戰爭頻發的年代,同時也是一個思想百花齊放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裡很多國家未了變強,為了在戰國風雲中稱雄稱霸各國都採取了變法,例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等,但是這些變法雖然多多少少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總的來說用處並不大。
  • 同樣是變法,吳起在楚國的變法與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有何差別
    那麼,魏國因變法而強大,在奴隸制衰落的時期,楚國又有什麼變化呢?這時楚國的國君是楚悼王,他對吳起的才幹非常賞識,在了解到魏國因為變法而政治清明,國富民強之後,他便一心改革,想要通過改革來改變此時楚國陷入的困境。於是,他便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楚國的變法事宜。因為吳起以前在魏國任職,所以對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深有體會,所以在對楚國的變法上他也是借鑑了李悝的變法。
  • 1898年光緒帝開始變法,103天後戛然而止,他說:我只為救中國
    1898年6月,光緒帝開始維新變法,想通過變法,效法西方,實現國富民強,可惜,由於頑固派的勢力的反對,最終失敗,光緒帝從此被囚禁於瀛臺,開始了無休止的等待,直到死去。著名大學士孫家鼐問光緒帝:「若開議院,民有權而君無權,您怎麼辦?」光緒回答道:「我只為救中國,只要能成功,我個人沒了權力又算得了什麼呢?」
  • 歷代變法為何舉步維艱?改革所面臨的對手是誰?難怪變法屈指可數
    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個話題,既然變法這麼好,為什麼在歷史上諸多變法的過程,卻困難重重呢?我們可以細數一遍歷史上的變法。01李悝變法和商鞅變法,是先秦時期變法的代表作。提到變法,一定會提到商鞅這個人。其實在商鞅之前,李悝就已經是變法的始祖了。
  • 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為什麼不得善終
    商鞅是協助秦孝公推行變法的人。一般認為,秦國真正的強大,就是由於秦孝公的變法,而新法的制定和具體組織實施,則都是出於商鞅。秦國能夠掃平六國,一統天下,正是由於秦孝公的變法奠定了基礎,所以,秦國統一全國,應該是開始於秦孝公,完成於秦始皇。商鞅是一個變法的人,這毫無異議。然而,不管商鞅有多麼大的能耐,他只不過是一個官員,是一個辦事的人,不是主人,主人是國君,也就是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