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蒼山雪,洱海月」便想到了雲南大理。
蒼山,又名點蒼山,巍峨雄壯。洱海形如人耳,婉約動人。富有傳奇色彩的崇聖寺三塔就座落於美麗如畫的點蒼山麓,洱海之濱。來到近處映入眼帘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據介紹為沐英後裔公孫世階所書,背後應該是沐家風雲故事。坐在高處,欣賞秀美景色之餘,不禁對崇聖寺三塔產生疑問。
難道《天龍八部》裡的天龍寺真的是眼前的這座寺廟。與其說塔以寺命名,不如說寺以塔興。
據說金庸先生從未到過大理,但崇聖寺是小說裡的原型卻得到認可。
為什麼呢?也許在於這三座塔。有可能金庸先生翻看古籍、歷史之餘,對這樣的三座塔也產生過疑惑。一個寺廟裡為什麼要立三座塔。於是,金庸先生就把現實當中的疑惑帶到小說《天龍八部》裡面,讓其在武俠中奇之又奇。"一陽指"、「六脈神劍」等大理段氏至高無上的神功都與此處關聯,看來崇聖寺在金庸先生心目中佔有極其重要地位。六脈神劍手指豎起便有憑空的威力,猶如聳立於人們心中的崇聖寺三塔,只有在蒼山洱海融為一體的美景中,人的經脈才能打通,才能創造出驚世駭俗的武林絕學,才能鍛造出人生的真諦。
崇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