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王菲唱了一首歌,預示了多年後竇唯會「背叛」她

2020-12-20 本主兒

她是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華語歌手。

面對鏡頭採訪,她戲言自己最大的煩惱是太紅了。

在浮躁的娛樂圈,她獨來獨往,高呼「不討好市場,只討好自己」。

對待愛情,她不忌諱世俗的偏見,執迷不悔。

或許,有許多人已經猜到了她的名字。

她就是華語歌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天后——王菲。

不管哪個年齡階段的人,或多或少都應該聽過幾首王菲的歌。

往遠說有《容易受傷的女人》、《流年》、《紅豆》等。

往近說有《傳奇》、《因為愛情》、《匆匆那年》、《致青春》等。

王菲的聲線縹緲,在華語樂壇具有著不可替代性。

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是祖師爺賞飯吃」。

她是天生唱歌的料,不過很少人知道,王菲曾被廈門大學生物系錄取。

如果當初她沒有選擇唱歌,或許,她會是一位生物學家。

那麼如今貴為影壇天后的王菲,到底是怎麼走上星光之路的呢?

一個人的天賦,往往是來自基因的饋贈。

王菲就是典型的代表。

她的母親夏桂影是煤礦文工團的女高音。

王菲遺傳了母親的好嗓子。

讀中學時,被選入銀河少年合唱團。

這個合唱團被譽為亞洲第一童星合唱團。

培養出不少歌手、藝術家,如蔡國慶、蔡明等。

上世紀80年代,鄧麗君的歌聲傳入內地曾風靡一時。

有唱片公司想找新人翻唱鄧麗君的歌,就選中了年僅16歲的王菲。

王菲錄製了她的處女專輯《風從哪裡來》,銷量非常好。

後來,唱片公司又陸續給她錄製了幾張專輯,大部分都是翻唱鄧麗君的經典歌曲。

鄧麗君沒有教過王菲唱歌,但也算得上是她的啟蒙老師。

王菲曾說:「鄧麗君對我有很深的影響」。

時隔數年,當王菲已經有了自己的成名作之後,出了一張專輯《菲靡靡之音》。

再次翻唱鄧麗君的歌,以表示對她的敬意。

80年代最早一批流行歌手,大多數都是聽著鄧麗君的歌長大。

王菲也一樣,翻唱過幾張專輯,銷量甚至過百萬。

但當時幾乎沒有人記得她,如果留在北京,她或許能成為一名歌手。

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絕對不是現在的王菲。

幸運的是命運給了她另外一種選擇。

高中畢業,王菲就跟著父親來到了香港,並拜師戴思聰。

當時,戴思聰是香港名震一時的聲樂老師,被稱為香港流行音樂巨星教父。

如劉德華、梅豔芳等都是他的徒弟。

戴思聰的眼光非常毒辣,收下王菲後逢人便誇「我剛收了一個學生,天分非常好,或許在整個香港演藝圈根本無人可比。」

當時的香港經濟發展繁榮,具有完善的唱片業環境。

香港音樂開始流行造星,在戴思聰的幫助下,王菲也成了超級新星。

她參加亞太金錚創作歌曲大賽,憑藉《仍是舊句子》奪得季軍。

隨後,籤約新藝寶唱片公司。

籤約後,王菲改名「王靖雯」。

新藝寶的決策人認為「王菲」太北方化,王靖雯有本地色彩,也可以給她帶來好運。

不過可惜的是,王菲的成名之路並沒有預想中順利。

籤約新藝寶之後,她連著出了三張專輯,銷量是一張不如一張。

在戴思聰眼中前途無限的王菲,為何會面臨這樣的困境呢?

王菲最早的三張專輯都延續了鄧麗君甜美情歌的風格,並沒有突出自己的特色。

幾張唱片,一張比一張缺乏新意,聽眾不買帳也是自然。

另一方面,公司忽略了王菲的形象設計,總有媒體說她「老土」一看就是大陸妹。

後來,公司對她進行了重新包裝,但也只是隨大流,並沒有什麼新意。

王菲天性自由、率性,機械化的流水作業反而抹殺了她自身的特質。

她成長在文化氛圍濃厚的北京。

在經濟發達,文化薄弱的香港找不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1991年,心情壓抑的王菲赴美求學。

美國崇尚自由和個性,是個開放、包容的社會。

王菲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後釋放了天性,找回了自信。

次年,她重返香港,走出拘謹的模仿。

開始嘗試屬於自己的風格。

這一次,她終於大獲成功,專輯《Coming Home》是又叫好又叫座。

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讓她紅極一時。

80年代末期,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相繼退隱香港歌壇。

四大天王、王菲等新生代歌手乘勢而上,剛好填補了歌壇的空缺。

王菲作為梅豔芳的接班人,瞬息之間站到了香港樂壇的頂峰。

表面上看她成功了,事實上她當時的影響力僅僅是幾張暢銷的商業歌而已。

和其他流行歌手並沒有什麼差異。

如果,一直停留在唱流行歌的階段,王菲很難成為華語樂壇數一數二的天后級人物。

那麼,到底是什麼成就了她的歌后之路呢?

王菲曾退隱將近6年的時間,復出後一口氣舉辦了5場演唱會。

她一場演唱會的出場費高達650萬,每場演唱會都座無虛席。

演唱會上,她不願多說話,說的最多的就是謝謝、謝謝。

在更新換代極快的娛樂圈,一個普通的歌手短時間不露面,都可能會被人遺忘。

王菲退隱多年,卻依舊擁有如此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她如此受人追捧呢?

在香港的前幾年,王菲受制於流水化作業的音樂環境。

一切都得聽從公司的安排。

穿什麼樣的衣服,做什麼樣的造型,舞臺上的一顰一笑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根本沒有自由發揮的餘地。

從美國歸來之後,她找回了自我,做回了自己。

「我像是一顆棋,進退任由你決定」——《棋子》

《時代》周刊曾說:「王菲是一個勇敢做自己的人,這種勇敢令她成功」。

王菲的魅力不僅在於獨特的天賦,更在於她特立獨行、冷傲不羈的個性。

面對媒體,大部分明星都會走親和路線迎合媒體,表現出友好的一面。

王菲卻反其道而行,她有稜有角,面對媒體的提問,常以不知道、我沒想過等作答。

當媒體再三追問她個人的隱私,她甚至會拍案而起說:「關你什麼事」。

王菲率性而為的個性,成為了媒體眼中的另類。

她越不配合媒體,媒體反而對她越有興趣。

她不親近歌迷,因為對她而言,歌迷是陌生人。

她講不出「想大家」這麼肉麻的話,但歌迷卻偏偏喜歡她的真實。

有人說,王菲這種反其道而行也是一種成功的包裝與公關。

不過,她骨子裡的那股孤傲,卻不是假裝出來的。

童年,造就了王菲的性格。

父親是煤礦工程師,常年在外地工作。

母親也常常在外演出,一家人聚少離多。

孤獨的童年經歷,讓王菲沉默寡言,不善溝通。

她曾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酷,酷只是人家對我的感覺。我對陌生人不太懂得如何去交流,所以我一旦不說話,別人就認為酷了。其實我也會笑,也愛玩,有時候我會想,在語言的圍牆裡,我成了孤獨的人。」

與人相處,王菲堅持自己的個性,對待音樂她也同樣高呼「不討好市場,只討好自己」。

1994年,她推出專輯《討好自己》。

不再一味討好市場,引來樂評人感嘆「一線女歌手出這樣的專輯真是罕見」。

能夠從一般流行樂歌手中脫穎而出,一方面源於王菲本身的才華與個性。

除此之外,有一個人對王菲音樂風格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個男人,就是黑豹樂隊的主唱,竇唯。

竇唯是中國比較早的,系統化研究西方音樂的搖滾先鋒。

他的音樂才華有目共睹。

90年代,竇唯和張楚、何勇並稱魔巖三傑。

三個人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的一場搖滾演唱會,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遇見竇唯之前,王菲已經在香港紅極一時。

但在音樂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

和竇唯、張亞東等人的合作才讓她逐漸走出困境。

逐漸找到了自己真正熱愛的音樂風格。

從專輯《天空》、《討好自己》、《di-dar》到《浮躁》。

竇唯的名字貫穿其中,尤其是《浮躁》這張專輯。

王菲摒棄了世俗化的商業操縱,完全不考慮市場需求,追求自我風格的形成。

雖然銷量差強人意,但這張專輯卻讓她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

事業上順風順水的同時,王菲也迎來了愛情。

她和竇唯相戀,結婚,生子。

1998年,巡迴演唱會,王菲演唱了竇唯的成名曲。

竇唯在背後打鼓,夫妻二人配合默契。

這次演唱會,是王菲和竇唯唯一一次公開合作表演。

令人震撼的是,這次演出結束後一年,這對音樂璧人分道揚鑣。

1994年,王菲唱過一首歌《出路》,由她自己填詞,竇唯編曲。

這首歌裡,她用歌詞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擔憂。

「我唯一相信愛情,渴望有個幸福家庭,可算命的說,我們的婚姻,並不那麼如意,說你到40歲的時候會有外遇,這讓我擔心,真令人擔心」。

王菲的婚姻的確並不如意。

她和竇唯離婚,難道真像歌詞所說的那樣是因為外遇麼?

電影《天下無雙》中,王菲飾演公主無雙。

她至情至性,追求天下無雙的愛情。

貴為公主的她,與梁朝偉飾演的小混混阿龍相戀,但卻遭到太后的阻攔。

阿龍離開後,無雙開始瘋癲,把自己活成了阿龍的樣子。

電影裡,無雙愛一個人不問對方的出身,愛了就不顧一切。

現實生活裡,王菲對愛情的態度也同樣如此。

王菲和竇唯相識的時候,各自都有戀人。

王菲的男友是黑豹樂隊的鍵盤手欒樹。

竇唯的女友是歌手姜昕。

雖然如此,王菲和竇唯兩個才華橫溢,不善言談的人被彼此深深吸引。

二人和各自的戀人坦白分手,最終走到了一起。

他們的相戀,在香港娛樂圈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當年,王菲憑藉《容易受傷的女人》走紅後,名利雙收。

竇唯在黑豹樂隊擔任主唱也紅極一時。

但在香港媒體眼裡,兩個人的經濟地位相差懸殊。

王菲在香港住的是豪華別墅。

竇唯在北京住的卻是最普通的民宅四合院,上廁所都得走很長的路。

有些媒體曾抓拍到王菲從竇唯家裡出來倒痰盂的照片,在香港娛樂圈引起了轟動。

對此,王菲卻並不在意。

她在接受《明報周刊》時回應:「為愛付出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別人譁然,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事兒。」

王菲和竇唯奉女成婚,他們給女兒起名竇靖童。

王菲曾經在香港改名為王靖雯。

竇靖童寓意為竇唯和王靖雯生下的孩子。

後來,夫妻共同合作,特意為女兒寫了一首歌《童》。

一家三口甜蜜溫馨。

不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表面上的風平浪靜,背後其實早已暗藏危機。

王菲的事業重心在香港,竇唯的事業主要在北京。

兩個人,各有各的活動,長期兩地分居,他們的感情也逐漸冷淡。

這個時候,竇唯的身邊多了另一個女人的身影,攝影師高原。

有一次,王菲突然回京,回到四合院之後,直接抓到了竇唯和高原。

雖說被抓個正著,但王菲並沒有提出離婚。

王菲返回香港工作後,竇唯接著和高原膩味。

1999年,竇唯和高原在日本遊玩,面對媒體坦言高原是自己的愛人。

幾個月之後,王菲和竇唯離婚,這對音樂璧人最終分道揚鑣。

對於這場婚變,竇唯一反低調頻頻接受媒體訪問。

而王菲,這個在婚姻中遭到背叛的女人,卻始終一言不發。

或許,王菲也沒有想到,1994年的一首《出路》,還真應驗了。

只是沒有想到,這一切來得那麼快。

不少人都覺得,經過這一次婚姻的傷害,王菲肯定不會再輕易步入婚姻。

果然,情海幾經沉浮,時隔6年,王菲又一次步入婚姻。

2005年,王菲和李亞鵬喜結連理。

隨後,她退隱歌壇做起了家庭主婦。

這一次的歸宿,歌迷們為她感到高興,但好景不長。

2013年,王菲李亞鵬離婚。

離婚真相,外界不得而知。

王菲在微博上寫道:「這一世夫妻緣盡至此,我很好你也保重」。

王菲和李亞鵬離婚之後,外界曾一度傳出王菲要出家的消息。

但事實證明,即使年近五十,王菲的內心依然保持著對愛情的追求。

就像多年來她骨子裡的那份高傲、不與世俗妥協。

2015年,王菲和比自己小11歲的謝霆鋒墜入愛河。

兩個人曾在2000年的時候,相愛相知。

後來,因為張栢芝的介入而分手。

誰承想,十年後兩個人都離異單身,又一次重燃愛火。

王菲,依然是那個王菲。

愛情對她而言是永恆的追求,就像她飾演過的無雙公主一樣。

渴望天下無雙的愛情。

高曉松曾評價王菲說:「在今後的這一代女歌手中,王菲是鶴立雞群的」。

她唱出那些心靈,唱出那些時代,她就是這個時代的女人。

匆匆幾十年,王菲的對手們早已改朝換代,只有她屹立不倒。

她將音樂與自己的人生融為一體,唱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味道。

她的音樂和她本人一樣,充滿魅力令人難忘。

而她自己卻只留下了淡淡的一句「如果有一天我不唱歌,我希望大家忘了我」。

圖片均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為唱一首歌,王菲、周迅、樸樹同框了
    為唱一首歌,王菲、周迅、樸樹同框了 2020-05-12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生日快樂 13首歌,唱過王菲的26年
    儘管王菲從1989年進入歌壇以來的26年,唱過好歌無數,然而,今天,我決定選13首歌,以及好圖若干,來回顧阿菲的26年樂壇生涯。真愛無需多言。1997年,王菲生下竇靖童後,同年9月推出專輯《王菲》,在《浮躁》的藝術嘗試後,新大碟突然回歸商業化。張亞東貢獻了《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和《悶》兩首主打歌。
  • 王菲 | 1994年《天空》 天空
    年,王菲一口氣發行了四張全新專輯,其中《天空》這張專輯十分引人注目,而在這張專輯裡,專輯同名曲《天空》同樣韻味十足。1994年的王菲,還沒有完全擺脫王靖雯的影子,如若一直那樣走下去,歐美曲風和唱腔模仿的痕跡將一直伴隨下去並將日益為人所詬病。
  • 中島美雪給華人歌手寫的唯一一首歌,交給當時產後復出的王菲首唱
    王菲,一般人會把她定位成香港歌手;她的香港身份證上有三顆星,被法定為"香港永久居民"。可是,如果你問她:"你是香港人還是北京人?"王菲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回答:"北京人"。她清晰地記得:"我是1987年12月21日入境的。當時整天在數日子,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去。而且,完全不會廣東話,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儘管名成利就,她也只把香港視為一個讓她大展所長的舞臺;儘管她曾經義無反顧地在這地方戀愛過。
  • 王菲在日本唱完後,竇唯怒吼她跟不上節奏,二人婚姻從開始就是錯
    1999年,王菲在日本開演唱會,竇唯在她身後打鼓伴奏。 王菲的天籟之聲被日本人驚為天人,演出完後,在後臺竇唯卻將手中的鼓槌摔在地上,向天后怒吼了一句:你唱的節奏完全不在鼓點上!
  • 王菲自己填詞作曲的一首歌,其中的好多歌詞都應驗了她的生活
    「王菲的聲音好聽到講話都有人會去花錢買」,這是一位歌迷在王菲的歌曲《出路》下的留言。作為王菲眾多作品中並不算特別有名氣的一首歌,《出路》不僅是王菲自己填詞作曲,而且王菲還首次嘗試了說唱這種形式,在94年的港樂中應該是比較前衛了。
  • 王菲唱的《我願意》,竟然是這個弟兄寫給上帝的歌!
    一首《我願意》,令天后王菲唱紅全世界華人地區,而這首由黃國倫創作的歌,其實是黃國倫在沉寂4年後,在禱告中被聖靈感動獻給神的一首歌…我今天能站在這邊,都是由一個禱告和一首歌開始的,1991年,我信了耶穌,我就立定心志要用流行音樂來傳福音,這是上帝給我的一個夢和一個異象。
  • 張敬軒從天后王菲手裡搶來的一首歌,並說樂壇只有三個人能唱此歌
    這是張敬軒收錄在《酷愛》專輯裡的一首歌。由林夕作詞常石磊作曲。有人說這首歌是林夕寫的《再見二丁目》的續集。《再見二丁目》是林夕和黃耀明一起去日本遊玩,最後黃耀明失約,林夕一個人毫無目的走在東京街頭,在黃昏時的二丁目街道,林夕動情的寫了這首歌。
  • 盤點王菲的經典歌曲,最後一首讓觀眾認識他
    她遠比Kelly有資格使用氣聲,一首標題歌就是靜謐的異國海灘,可以讓人雙手合十睡去的聲音。《棋子》。換給別人唱可能劇烈地煽情,排山倒海的悲涼,但王菲把氣氛降到冰點,無謂掙扎的苦楚,只是寂寞地等待下一步。《天使》是長線卷音吟唱的嘗試,非常成功,不過還是喜歡《影子》,先抑後揚的風格,心懷不安的抒情。《眷戀》也是至愛,同樣對愛憐細緻的描述,王菲的表現比過於方正的《味道》要上等了。
  • 王菲:不想你每首歌都經典,惟願你的愛情細水長流
    而習慣了不多說,也不多解釋的她在很多年後的今天,說出了自己最想說的,也是最真誠的話:「我要說的,都在我的歌裡,以及我對演唱會的布置上,都看得見。」1994年王菲專輯《胡思亂想》中有一首《誓言》,這是由王菲作詞,竇唯作曲共同完成的。最後一段的哼唱頗具搖滾範兒。
  • 傳奇王菲的歌,唱的都是她的愛情故事
    我們愛王菲的歌,大概是是因為,她從來不講故事,但她唱的,都是她的愛情故事。王菲依然是不羈灑脫的,不過多回應,任大家猜測討論。他們離婚後的生活也出乎眾人所料,沒有撕逼,沒有狗血,有的依然是親人般的彼此支持。
  • 24年過去了,王菲還是大家的夢中人.
    這首《夢中人》,對王菲有著獨特的意義,她一定很喜歡這首歌,不然,也不會在往後的24年前,不間斷地唱起這首歌。可以說,它很少缺席王菲的重大演出會。而且,每一次現場版,都有一次不一樣。 1994年,王菲舉辦「最精彩的演唱會」,那時候的王菲,甩著水袖,蹦蹦跳跳,帶著二十多歲少女特有的靈動。
  • 從《重慶森林》走向《幻樂之城》:王菲的1994與2018
    1992年,還差一口氣便成為天后的王菲毅然決定離開香港,赴美讀書。「唱不開心就不唱了。」當王菲這麼對記者說的時候,也許她本人並沒有意識到正是這種特質讓她後來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天后。在赴美期間和回港之後,王菲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真名示人,儘管唱片封套上的名字還是「王靖雯」,但詞曲作者一欄已經開始出現了王菲二字。
  • 王菲變王靖雯又變回王菲,在日新月異的娛樂圈中始終保持真我,這是歌后傳奇的前半生
    1980年,王菲就讀於北京市東直門中學,在此期間,她加入了中央電視臺銀河少兒藝術團。1983年,她在央視的六一晚會上獨唱了《大海啊故鄉》《小百靈之歌》等歌曲。她大概跟我學了一兩年聲樂,後來我把她推薦給新藝寶唱片公司。」1989年,王菲憑藉粵語歌曲《仍是舊句子》獲得「亞太金箏流行曲創作大賽」銅獎。比賽結束後,新藝寶公司送來了合約。
  • 唱一首歌,給十年後的自己
    如果能遇見十年後的自己,你會想對「TA」說些什麼? 讓我們一起給十年後的自己,唱首歌吧。  就如《追夢赤子心》當中所唱,「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最美麗的風景還在前方,理想之於生命的意義如此非凡,你又怎能輕言放棄? 親愛的,十年後願你仍然帶著赤子的驕傲,繼續奔跑。
  • 24年過去了,王菲還是大家的夢中人
    《夢中人》是王菲演唱的一首粵語流行歌曲,所屬專輯:《胡思亂想》,1994做了很久的夢,夢到了你很多次,該醒來了這首《夢中人》是王菲轉型為空靈派天后的重要轉折點的一首作品,作品原唱為愛尓蘭酸草莓樂隊的《THE DREAM》,王菲因為在1994年演了《重慶森林》並翻唱了這首作品從此一炮而紅,因為王菲原本的聲線就是特殊的拖音,咽音和真假音完美轉換,所以她很聰明的選擇了這首歌,發揮了她嗓音的所有特點
  • 王菲最好聽的十首歌大盤點,最後一首循環播放
    No.10紅豆這首紅豆在王菲的演唱中十分的動耳,將女性的溫柔表現得淋漓盡致,就像歌名所說的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歌手,很多人通過這首歌都能帶動不同的感情,很適合單身的朋友聽,這首歌也是KTV必唱曲目。No.9容易受傷的女人這是一首王菲的翻唱歌曲,80年代的經典曲目,現在看來確實曲調比較老,但是確實一首傳唱度十分高的歌曲,儘管現在聽起來比較俗,但是加上王菲的清涼嗓音,聽起來十分悽美,現在聽來別有一番感受,都說情歌還是老的好,這首歌卻是唱出了一個受傷的女人。
  • 王菲個唱曲目「被出爐」 惡搞歌詞引網友熱猜
    距離10月29日開唱不到一周,王菲2010復出演唱會進入最後倒計時。出道21年經典歌曲無數的天后將在105分鐘的演唱會上唱什麼歌,成為了開場前最大機密。怎奈演出商對歌單三緘其口,但王菲近日在微博上用各種90後語言自娛自樂地改編歌詞恰恰洩露了天機。
  • 沒有這首歌就沒有如今的王菲,從這首歌之後王菲徹底脫胎換骨
    也有人曾這樣來形容王菲,他說,有些歌曲只要一首,就會愛上一個人輩子。而你卻有那麼多首讓我愛了這麼久,縱使你已淡出,你過自己的生活,那些歌依然分量不減,它們駐紮在我心裡,不曾作任何變質腐朽。經過1994年《迷》和《天空》兩張國語專輯的洗禮,《浮躁》是王菲掙脫商業箍制的代表作,雖不是風格成熟,卻是細究王菲之所以為王菲,不能忽略的一張專輯。聽來隨性,看似任意哼唱的旋律和歌詞,其實藏有王菲對音樂的實驗、放任性格。
  • 盤點90年代的歌星王菲的八大金曲,你最喜歡哪一首?
    這首歌令她一舉躍入香港一線女歌手的行列。在商業意義上,該首歌是王菲演藝生涯的一大突破點,從那時起,她的靈歌唱腔真正給港人留下深刻印象。你們喜歡這首歌嗎?執迷不悔,《執迷不悔》是王菲演唱的歌曲,歌曲收錄在第五張粵語專輯《執迷不悔》中。有人說:不是你不喜歡王菲的歌,只是還沒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