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六大之一的華納兄弟宣布:其2021年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即北美院線上映 當天也會在流媒體上線。換句話就是說,院線沒有窗口期了(傳統上,北美院線的窗口期長達90天)。
國電影行業大地震,尤其是利益受損最大的院線方,美國最大院線AMC與第三大院線Cinemark股價分別大跌16%和22%。AMC總裁更是率先發聲反對華納的計劃。
但無論院線怎麼反對,新計劃已經提上日程。雖然華納稱這只是針對2021年的特定方案,但其對未來電影行業發行方式的轉移,無疑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回到今年9月,彼時迪士尼的《花木蘭》與華納的《信條》幾乎同時上映,但《花木蘭》在美國採取直接上線Disney+,不在影院上映的發行方式,引發了巨大爭議。
雖然被影院抵制,但《花木蘭》在美國流媒體上線後,依舊獲得了極高的播放量,甚至殺入北美流媒體播放量前十,根據影片會員29.99美元,非會員會員36.78美元的定價規則看,迪士尼不但藉此提高了Disney+的影響力,更賺的盆滿缽滿。
而據《紐約觀察家報》預計,影片必須拿下4.5億至5.0億美元票房才能達到收支平衡點,但《信條》最終成績卻難破4億美元,也就是說折騰半天也沒能回本。
兩方的巨大差異被網民稱作流媒體的勝利,發現「遊戲規則」的華納,也決定做出改變。
11月19日,定檔聖誕節的DC電影《神奇女俠1984》確定改變發行方式,除了院線上映外,影片也將在同步上線HBO Max流媒體。
後來,華納更是一拍腦袋將明年上映的17部大片都分發到了自家的HBO Max。流媒體「侵佔」電影版圖的時代或就此拉開帷幕。
早在2015年,原本能衝擊奧斯卡的黑馬影片《無境之獸》,因在Netflix同日上線,造成公映票房極低的悲劇。而華納列出的17部片單,影響力只高不低。
其中無論《貓和老鼠》真人版、《哥斯拉大戰金剛》《招魂3》《X特遣隊:全員集結》《黑客帝國4》等大IP作品 ,還是《沙丘》等備受期待的新片,都極具票房號召力,也是影院吸引觀眾的利器。
但在上映當天便同步HBO Max,將直接導致一批觀眾選擇線上觀看(HBO Max採取會員免費觀影制),然後等盜版高興滿天飛,影院一分錢都分不到。
對此決定,《信條》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和《沙丘》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均反對,合作方傳奇影業甚至要給華納發律師函阻止。
在發給《好萊塢報導者》的聲明中,克里斯多福·諾蘭寫道:「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製片人和最重要的電影明星,晚上睡覺時還以為自己在為最好的電影公司工作,醒來卻發現自己在為最差的流媒體(HBO Max)工作。」
「華納曾經擁有一臺令人難以置信的機器,可以讓電影人的作品在影院和家庭中無處不在。但就在此時,他們正在拆除它。他們甚至沒意識到他們失去了什麼。他們的決定在經濟上毫無意義,即是最漫不經心的華爾街投資者也能看出混亂和功能障礙之間的區別。
諾蘭告訴ETonline:「這件事引起很大爭議,因為他們(華納)事先沒告訴任何人。這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混亂(原文如此)。這不應該是你們對待電影製作人和演員的方式,這些人為電影項目付出了很多。他們應得到被諮詢和商談他們的工作將會發生什麼的機會。」
今年因新冠疫情,《信條》北美上映3個月票房僅5760萬美元,全球票房3.6億美元,但這已經是疫情之後除了《瘋狂原始人2》外,表現最好的好萊塢大片了,但票房折戟沉沙,導致華納新策略。
諾蘭是華納最忠實和最有號召力的合作夥伴,雙方合作了《黑暗騎士》三部曲、《盜夢空間》《敦刻爾克》《星際穿越》等片。諾蘭也是膠片電影、影院體驗最堅定的支持者。
另據《綜藝》報導:《沙丘》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和本片其餘電影製作人都對同步登陸HBO Max的決定感到失望,希望影片能夠保持傳統院線發行模式,佔據投資額75%的傳奇希望能優先爭取更有利的交易,若是無法達成則會動用法律武器。
他們可能要發律師函給華納,以阻止對方定下的《沙丘》和《哥斯拉大戰金剛》同步院線登陸HBO Max的發行決策。
這兩部各耗資1.65億美元的影片由雙方共同融資,傳奇影業是版權方並持有75%的份額,但華納控制著北美與大部分海外市場發行權。
消息人士表示,華納傳媒僅提前30分鐘通知合作夥伴,就對外宣布把2021年所有影片投入到HBO Max同步院線的計劃,令對方措手不及。
早前,有報導稱,傳奇影業在同Netflix等流媒公司進行接洽,計劃以大約2.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哥斯拉大戰金剛》。
在中國,因《囧媽》《肥龍過江》等電影登陸網際網路,這一觀點早已達成共識,新浪電影發起的投票中,大多數網友選擇了「流媒體是大勢所趨,疫情只是電影行業改革的催化 」,可見部分頭部電影轉網,已經是不可逆的時代趨勢。
目前,華納和諾蘭等導演的內訌還在繼續,希望能夠和平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