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在國內家喻戶曉,旗下多款車型曾創造「國民神車」稱號。面對風雲變幻的市場,現代能否從容應對?面對新能源大勢,現代又是否做好準備?
帶著這些疑問,葫蘆俠深入現代汽車位於韓國本土的兩大研究院,看到了現代汽車「深藏不露」的雄厚技術儲備和前沿應用能力。葫蘆俠相信,隨著更多性能車導入國內市場,消費者必定會對「技術流」現代有一個全新認知。
這篇文章是汽車葫蘆圈探訪現代汽車韓國研究所專題策劃系列文章的「新能源篇」。
現如今,未來汽車要實現電氣化,已成行業共識。不僅僅是為了應對日益嚴苛的環保法規,汽車電氣化也是未來發展智能汽車的必經之路。
但是,對於實現汽車電氣化,到底是選擇純電動,還是燃料電池方向,目前在行業內沒有形成定論。
就拿當前大多數車企都採用的純電動汽車來說,電池能量密度永遠是瓶頸,續航低、充電時間長,使得純電動很難給予消費者絕對的安全感。但如果是燃料電池,就完全不一樣了。
現代汽車技術之旅,解鎖最佳新能源
就在11月初,一場「現代汽車技術之旅」拉開帷幕,一行59家中國媒體來到位於韓國麻北/南陽的現代起亞汽車兩大核心研究所。
此時的韓城,已經是深秋季節,人間芳菲將盡,卻是欣賞滿山遍野紅葉燃燒的時候。銀杏都變成了金樹,整個世界就像是金子鑄成的。
滿城的秋色撩動心弦,當然最讓人振奮的還是現代研究所裡那臺量產版NEXO氫能源汽車。
一臺充能5分鐘就能實現609公裡續航(韓國標準)的現代NEXO,一時間,刷新了葫蘆俠對新能源行業的認識,而NEDC工況更是高達805公裡。
其實,早在1998年,現代汽車開始進軍氫燃料電池車領域,那個時候,當前市面上大多數新能源車企都還沒出生。
16年鑽研,推全球第一條量產生產線
經過16年的研發,2013年,現代發布了世界上第一臺搭載氫燃料電池的汽車ix35 FCEV,這也是全球首批量產的燃料電池汽車,其生產線也是全球第一條氫能源汽車量產生產線。
所謂量產,就是所有內部的測試、實驗的各方面已經充分做好了可以量產的技術準備,也就是說,現代對氫能源的運用已經完全成熟,即便是大範圍的量產推廣,也能保證產品性能的一致性。
早在5年前,現代這臺ix35 FCEV就能實現415公裡的續航,這樣的續航裡程比當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還要高。
尤其是這臺車搭載的氫能源發動機在2015年獲得了沃德十佳發動機大獎。對於各個車企來講,能得到這個獎等於獲得了非常高的行業評級,而現代則第一個獲得了非燃料發動機的獎項。
量產終極環保車,NEXO再次橫掃國際大獎
到了2018年,被譽為「終極環保車」的氫燃料電池車NEXO也開始批量生產,奠定了現代汽車在氫能源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其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對氫能源利用率和零部件工作效率做了最大程度地優化,系統效率高達60%,為當前世界最佳水平。
憑藉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現代汽車榮獲2018亞洲消費類電子展汽車技術類創新大獎。早在今年1月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18國際消費類電子展上,NEXO也憑藉領先的燃料電池技術獲得Reviewed.com的編輯選擇獎(EditorsChoice)。
NEXO綜合性能全面領先
NEXO的NEDC工況續航裡程超過500英裡/800公裡,而它的整備質量比ix35輕20%,動力系統效率提高20%,燃料電池堆功率密度增加30%。
NEXO採用3個儲氫罐設計,儲氫容量提升12%,續航裡程超過了豐田Mirai和本田Clarity FCV(這兩款FCV的NEDC工況續航裡程分別為700公裡和750公裡)。
而且這樣的充能效率和續航裡程,是當前純電動汽車完全無法達到的。就算是純電動標杆特斯拉最強的P100D,充電30分鐘,也只能充滿80%的電量,續航只有579公裡,如果是在冬季,這個續航裡程還要大打折扣。
低成本提高續航,氫燃料電池成最佳性價比方案
對於NEXO來說,如果要增加續航裡程,只要增加儲氫罐,續航就可以輕鬆突破1000公裡,而且這樣增加續航裡程的成本沒有那麼高,這是燃料電池的特性。
電動車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特斯拉要多增加200公裡的續航,其增加的電池成本至少佔車輛總價的20%,差不多也是十幾萬的價格,相比之下,增加一個氫罐的成本低得多。
就以成本和續航裡程兩個維度來看,上圖中間兩個色塊交叉的那一部分在效果上面是等效的。所以在交叉部分以外的,越靠左、續航裡程越低的這一部分就是採用電池系統的電動車,更長裡程這一部分就適用於燃料電池車。
這張圖是新能源商用車的續航裡程與成本關係圖,可以看到,在400公裡左右就出現不同電池系統的等效裡程區間。
商用車相比普通客車有更重的負荷,如果用電池系統來解決的話,首先搭載的電池組會更重,問題就變成了:商用車要先把自己拉動了才行……因此,在商用車領域採用電池系統實現新能源化會有很大問題。
10萬輛NEXO所蘊含的能量,相當於一個核電站
值得注意得是,現代這款NEXO氫能源汽車,在-30℃的嚴苛低溫環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穩定啟動,突破了傳統氫燃料電池車掣肘,而這也是傳統純電動汽車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
而且NEXO只要5分鐘能夠加滿氫氣能源,完全不需要像電動車那樣動輒幾個小時的充電,給用戶帶來的使用成本會更低。
氫能源汽車的玩法,還不只是限於交通方面。就拿現代這臺NEXO氫能源汽車來說,我們還能把它當成一個巨大的移動電源。
不論你是到戶外自駕郊遊,還是面對家庭緊急用電,這臺氫能源汽車能夠滿足整個家庭的用電需求,而且排放出來的是水,對環境沒有任何汙染。
麻北研究院的工程師們,用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來表達NEXO所蘊含的巨大能量:10萬輛氫燃料車就相當於一個核能發電廠!而這個「核能發電廠」,通過智能供電系統,可以將所產生積存的能量轉化為電力以供家庭的日常生活所需。
NEXO獨有的淨化空氣功能十分強悍,每運行1個小時即可淨化26.9kg的空氣(相當於42.6名成年人呼吸1小時的空氣量),可謂現代汽車未來技術實力的集大成之作。
現代汽車氫燃料性能研發室總負責人 樸鍾震室長
現代汽車還準備進一步擴大氫燃料電池車的技術範圍,將之從SUV延伸至轎車、卡車以及巴士等領域。
當我們正在麻北研究所參觀的時候,現代NEXO氫燃料車也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亮相,現代汽車氫燃料性能研發室總負責人樸鍾震室長真誠地希望,未來在中國公共服務領域也能夠展示此項技術。
強大技術底蘊,躋身全球五大車企
從上面的了解來看,不論是橫向對比燃料電池發展水平,還是縱向對比純電新能源,現代這臺NEXO氫能源汽車,都保持了絕對領先的優勢。
20餘年來對氫能源默默地研究,奠定了現代集團在未來汽車市場中競爭的優勢。正是得益於多年來在研發領域的投入,現代汽車才能在短短50多年時間裡躋身全球五大車企和全球100大品牌40強。
全面推廣國際市場,新能源汽車終極方案
就在今年10月份,現代集團與法國跨國電力公司Engie以及液化空氣公司(Air Liquide)籤署諒解備忘錄。根據協議,現代汽車計劃到2025年向法國出口約5000輛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並在法國建立充電站。
此外,協議中還提出了為法國氫燃料基礎設施的投資和運營開發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
上個月,現代汽車發布了燃料電池卡車,與瑞士H2能源公司籤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計劃在2019至2023年向瑞士商用車市場投放1,000輛燃料電池卡車,以及建立面向可再生氫能源的供應鏈。
現代汽車表示,未來面對中國市場,現代計劃在2020年建成100個加氫站,到2025年拓展到300個。
從源頭上實現汽車能源的清潔化
氫燃料電池的原料採用工業制氫,高壓成液態,加注後經過和氧氣燃燒生成水,對環境無任何汙染,排放出來的只有水。
而且氫燃料電池核心工作原理是在催化劑作用下,控制氫氣和氧氣燃燒,將能量儲存在電池中,使用電機驅動汽車,其能源效率遠高於目前的普通內燃機。全面布局氫能源汽車,從源頭上實現汽車能源的清潔化。
氫能源對環境的無害化,不僅符合當前日益嚴苛的環保法規,從行業大體發展趨勢來說,也是環保法規與車企發展之間的最佳平衡點,在未來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在優勢。
而且氫燃料電池相比以鋰電池為主的純電動新能源,在產品使用埠有著絕對的優勢。續航高、充能時間短的氫燃料汽車,完全有潛力顛覆當前新能源市場格局。
氫燃料電池車素有「新能源汽車終極方案」之稱,我國也在2016年出臺的補貼新規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的各項補貼將逐漸退坡,而氫燃料電池車的補貼將維持不變。
對於新能源這場馬拉松而言,越是往後,對於現代這樣這樣技術底蘊深厚的企業而言,能量就越能被激發出來。
氫燃料和電動雙線並進策略
當然,現代氫燃料電池車取得大規模量產水平的同時,也沒有放棄電動汽車產品。
2016年,現代專為未來新型能源和智能駕駛技術打造了IONIQ系列產品,並推出相應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車型,意在參與短期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競爭。
這種氫燃料和電動雙線並進的策略,無疑為現代汽車解鎖了未來能源技術路線。
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現代當前推出的IONIQ純電版車型,以136eMPG的綜合能效(折合百公裡15.4度電)在電動車中遙遙領先,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S的EPA能效僅為103,寶馬i3是118,雪佛蘭BOLT是119。
在混動車型領域,2017年美國《消費者報告》評出的最省油的十款車中,IONIQ混動版以52MPG的綜合能效(折合百公裡油耗4.5升),和豐田第四代普銳斯並列第一。而按美國EPA的數據,2018款IONIQ混動版則在能效上實現了對2018款豐田普銳斯的超越。
所以說,現代集團對於未來新能源市場的技術布局,從氫能源燃料電池、純電動汽車、新能源混動汽車,在技術標準上都保持了絕對的領先。在未來汽車新能源發展的賽道上,現代集團已經保持了領跑者的姿態。
通往巔峰的道路,註定是孤獨者的前行
在聲勢浩大的汽車產業轉型大潮中,如現代一樣的傳統車企集團不僅擁有深厚的技術沉澱,而且還在積極與前沿技術企業合作,尋找創新動力,同時開展中國本土化的針對性布局,以支撐創新技術成果的逐步落地。
在這場未來出行領軍者的競爭中,現代汽車無疑已箭在弦上。
未來決勝汽車市場,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長跑,通往巔峰的道路,註定是孤獨者的前行,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全新技術的現代形象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