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孤獨的內心,只是缺少通往愛的橋梁

2021-01-08 七月仟情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加布瑞埃拉·澤文

2014年全球出版界「黑馬」《島上書店》,創下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暢銷記錄。初次看到這本書時,是被書籍封面的那句「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所吸引,也是一本不可不讀的治癒系書籍。

《島上書店》簡單來說,小店書店的店主A.J.費裡克,因遭遇懷孕兩個月的愛妻去世,生活頹廢並整天以酒為伴,再加上珍藏的古董書《帖木兒》被人從家中偷走,這讓他更加的自私冷漠。之後因為棄嬰瑪雅的出現與艾米莉亞「讀書」的共同愛好,讓A.J.F糟糕的生活出現愛情、親情的希望,身邊人的生活都開始發生改變。

當成作為故事來看的話,是呈現直線發展的,書中很長一部分都沒有可以抓住人心的情節,會給人種看不下去的感覺。

小說以「愛」為切入點,充分展現愛的力量,那我將從情節進行簡單的分析,再以「愛」為角度來解讀《島上書店》:孤獨的內心,只是缺少通往愛的橋梁。

01、【孤獨的內心】:因「書」結緣的親情與愛情,愛「自我保護機制」的自救,也是一種妥協式包容的愛情。

原本幸福的A.J.F因愛妻去世與珍藏古董書《帖木兒》丟失,就變得非常冷漠自私。直到一個2歲的瑪雅被人遺棄在店門口,那句「希望孩子在有書的地方長大」被愛麗絲島上唯一的書店老闆A.J.F所收留。本來尖酸刻薄的A.J.F,內心慢慢融化成為全世界裡那個充滿愛的慈父。

加布瑞埃拉·澤文先以尖酸刻薄的男主人公形象,呈現在讀者眼前,再以「棄嬰」為引子去推動劇情,進一步真實走進A.J.F的內心世界。尖酸刻薄外表下有著一顆慈父的,鮮明對比下是闡述A.J.F具有人性上的弱點:自我保護機制。

所謂的「自我保護機制」指的是無意識地發生的第一反應,形成自我保護層。但如果是有意識地使用,就會使人在另一個新的角色下相對輕鬆地生活,是心理與外表的自我維護,也對心理具有安慰、保護、自欺的作用。

這是一種人性的共同弱點,因為人在受到傷害時,確定無法面對與解決時,就會潛意識或無意中選擇一層保護色。本質出發點是沒錯的,但長期自我保護機制下的逃避,就是造成自身品格的缺失,走向頹廢、墮落與自欺的地步。

電影《82年的金智英》裡的金智英過著任勞任怨的生活,不管是家庭、工作或是婚姻都不如意,就連她自己也說:「我總覺得越過這堵牆,應該就能找到出口,可依然還是碰壁,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出口。後來我明白別人應該都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過是自己沒能力。」

面對自我保護機制的墮落,就會產生如金智英那樣的自我安慰與放棄思想。那些「自己沒能力」話語或是質疑自己想法,都會進一步推向不可控制的處境。這時候,人在潛意識就會處於慌忙的狀態,就會選擇「自救」而最好的瓦解「自我保護機制」的方法就是用愛喚起內心的真善美。

於是,2歲的瑪雅被送到這個看似自私冷漠的A.J.F身邊,兩人的親情因「書」結緣(希望孩子在有書的地方長大)。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最後認可她,是決心扶養成為可愛的天使。加布瑞埃拉·澤文通過這段親情的關係,表達「愛」具著自救的力量。

然而《島上書店》的開篇卻是阿米莉婭為了推銷書籍業務,乘著船來拜訪A.J.F這個島上唯一書店的店長。兩人的初次見面很是糟糕,甚至是不歡而散。本以為永遠不會有交際的兩人,就在A.J.F熬夜照顧出水痘的瑪雅時,因無聊隨手拿起《遲暮花開》,才驚奇地發現:「這是一本情感多麼真摯的書啊。」兩人因此再次有了交集,時常一起吃飯討論,並暗生情愫。兩人也是因「書」結緣,在面對A.J.F勇敢表白時,阿米莉婭其實知道A.J.F身上的缺點,還是接受了他的表白。兩人的愛情具備著成熟,因為愛有妥協式包容。

在我看來,成熟的愛情背後有著很多思考:有雙方的家境、品格、未來,也有兩人的磨合度與包容。因為婚姻會把兩人世界磨合成一個世界,但由於現代社會的人有著個性過於獨立與複雜的人性心理,導致難以相處,從而造成居高不下的婚姻。所以婚姻的選擇,需要很大思考與成熟度,在知道對方的缺點還勇於接受,是妥協自己。

生活中的我們總能看到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人,去毅然組成婚姻,讓人動容這種勇氣,也會不解背後的風險。因為這樣的婚姻性質,有著幸福的結局,也存在著不幸。在我看來,認識到對方的缺點,還能勇於接受的人是抱著豪賭與勇氣。賭下去,輸是一輩子的轉身,贏是一輩子的幸福。

所以,愛除了具備妥協的力量,還需要包容度。愛情褪去浪漫,剩下來就是一地小事。成熟的人會改掉自己的放蕩不羈的性格,去包容對方而建立幸福;幼稚的人始終無法包容對方,讓婚姻逐漸走向不幸的結局。走過愛情路的人,想要建立長久的婚姻是需要相敬如賓的態度,再去包容著柴米油鹽醬醋茶。

《島上書店》兩次以「書」結緣的親情與愛情,孤獨內心的A.J.F與瑪雅、阿米莉婭的相遇產生了愛的橋梁,讓他走向新的生活與希望。或許愛有著「自我保護機制」裡的自救力量,也有妥協式包容愛情。這樣就會讓愛的力量影響到周圍的人而重獲新生。

02、【只是缺少通往愛的橋梁】:愛的多元化,是救贖自我,也成全別人。

《島上書店》講述了A.J.F、瑪雅與阿米莉婭的故事,還有個特殊的人,她就是A.J.F亡妻的姐姐伊斯梅,也是她偷了古董書《帖木兒》。故事得到一個反轉,原來A.J.F收養的瑪雅是她的丈夫丹尼爾出軌所生。

伊斯梅內心是罪孽的,因為是她間接害死瑪雅的母親,並在車上與丈夫丹尼爾爭吵而導致丈夫的死亡。經過A.J.F的感染,她也開始自我的救贖:在A.J.F身患絕症生命無多時,伊斯梅歸還《帖木兒》且賣掉它的錢給他治病,讓他多了些時間。後來,本想投河自盡的伊斯梅在被憨厚淳樸蘭比亞斯警官救下後,最終選擇和他在一起。她也因此重獲愛與新生。

愛是構成世間的基礎,如同黑暗的一絲光讓人走向光明,除了具備自救、妥協的力量外,它還會嘗試拯救迷失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回頭是岸的壞人不少,但真正打動他們內心,並不是金錢的力量,而是愛的拯救與新生,源於親情、友情、愛情。

因為活著的我們,總會有段迷失自己的時期。從社會學角度來看,迷茫的一面是成長,另一面則是墮落,不能順利成長就要承受自我墮落。想要擺脫迷失期的最好方式,藉助來自外界的愛,去化解眼前的困境,事實上愛都存在我們身邊:小時是來自源於原生家庭的愛,承接著一個人的未來;初來社會時,感受到社會的愛,會有感恩與貢獻的心;成家時,來自愛情的幸福,去真正成長與擔負起責任;就算是老了,也會感受來自孩子的孝心,感嘆與珍惜最後的時光。

所以,愛是無所不在的精神力量,指引我們方向,在時光裡激勵與陪伴著我們。除了重獲新生,多元化的愛也會是一種成全。

上次看到新聞,南昌有一家四口,三個人患癌,在賣掉房子,借遍身邊所有人的錢,實在是走投無路了。於是夫妻倆就用抓鬮的辦法,抓到白紙的人就活下來照顧女兒。丈夫先讓妻子先抓,結果妻子抓到的是白紙。那一刻,我哭了。其實,丈夫手裡的那張紙條也是張白紙。故意讓妻子先抓,只為了讓她安心的活下去,然後帶著他未完成的愛和希望,替他陪伴著女兒而活下去。

這就是愛的力量,有著多元化。:救贖、妥協,還有著成全別人,是一種「付出的犧牲」。在心甘情願付出與犧牲自己,只為了成全別人。

所以,去善待身邊愛我們或是我們愛的人,他們的出現是冥冥之中緣分才會相遇,在未來某個日子,去成全我們、犧牲自己。我想,這是加布瑞埃拉·澤文的《島上書店》最大魅力:多元化的愛有著一股偉大的力量,會去感化,然後善待別人。

或許我們孤獨的內心,只是缺少通往愛的橋梁,感受愛的力量。

03、孤獨的內心,只是缺少通往愛的橋梁。

《島上書店》的前半部分難以讀下去,直線發展的故事線關係,讓讀者沒能感覺到太多的閱讀樂趣,甚至有種「選錯書」的感覺。以孤獨內心的A.J.F為出發點,講述一個性格孤僻、冷漠自私的人慢慢轉變過程。

A.J.F用他的一生向讀者昭示了幾個的道理。

孤獨的內心,走出出自己的世界,然後讓愛靠近。

《島上書店》真正打開A.J.F心扉的並不是阿米莉婭而是那個2歲的瑪雅,她被父母遺棄,才讓手腳無措的A.J.F去適應且無形之中打開內心最為柔弱的一面。

保羅·喬爾達諾在《質數的孤獨》說過:「哪種比較孤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誰也不愛,還是心裡愛著一個人,卻始終無法向愛靠近?」

人到一定年齡,總是慢慢活在自己的世界,或許這就是別人口中的「成熟」。然而成熟是需要付出孤獨的代價,實際上我們活著有種越來越孤單的感覺:上百條的電話號碼,竟然不知打給誰;兒時的玩伴都在忙碌,偶爾聯繫竟然會覺得一絲尷尬,剩下幾句寥寥數語。

人在成熟時,心理和人性都會有著複雜性,再加上磕磕碰碰的經歷所產生「自我保護機制」,才導致活在了自己的世界。

這也是無可避免的現實,但還是提倡偶爾的走出自己的世界,那身邊的愛靠近,去消除自身的孤獨,這樣子的生活才會有幸福和希望。

《島上書店》裡的2歲瑪雅並不能說話,她只是用單純的行為去打動A.J.F的內心,讓他成功走出自己尖酸刻薄的世界,也讓愛靠近而成為一個充滿希望的慈父形象。兩人的之間建立了一座愛的橋梁,然後是阿米莉婭的出現,A.J.F才真正走出自己。

愛的橋梁,是拉近「守望距離」,然後懷著特別的愛意去珍藏。

《島上書店》裡的阿米莉婭出現方式很特別,兩人留下很差的印象,甚至是永不可能交際。後來因那本《遲暮花開》結緣到暗生情愫,直到阿米莉婭訂婚,A.J.F都不敢有勇氣表白,所幸是最後兩人還是走到一起,分析兩人的愛情根本原因有是都保持守護的距離。

周國平在《守望的距離》中說過這樣一段話:「人分兩種,一種人有往事,另一種人沒有往事。有往事的人愛生命,對時光流逝無比痛惜,因而懷著一種特別的愛意,把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珍藏在心靈的穀倉裡。沒有往事的人對時光流逝毫不在乎,這種麻木使他輕慢萬物,凡經歷的一切都如過眼煙雲,隨風飄散,什麼也留不下。」

所謂的「守望距離」,是兩人在相互產生愛意,卻依舊不敢表達愛意與行動。之所以愛開始時的難以有結果,是因為兩人有著過遠的守望距離,就差一層紙就能終成眷屬,終於卻因此愛而不得或是失去。

同樣的,愛情的成功,就需要很大的的勇氣,是表白的勇氣,也要有越挫越勇的勇氣,最終反覆的考驗才能走向美好。

所以,內心孤獨的人是需要一座通往美好的愛情橋梁,才能嘗試打破心裡的冰雪。去拉近「守望距離」,然後去懷著特別的愛意與感恩時光相遇,不要讓膽怯而默默守望與錯過。

《島上書店》裡的A.J.F和阿米莉婭愛情,因A.J.F的猶豫不決而差點錯過彼此。讀者在讀完兩人的愛情,是動容與引起思考:打破孤獨的「愛的橋梁」,是需要時刻拉近守望距離,萬萬不可成為過錯而錯過彼此。

但是,在這之前就先去修養自己的內在,愛好別人,那麼別人也會愛我們的。

那麼,作為一個平凡人,我們又該如何擺脫孤獨的奴役,正確實現自我「愛」意呢?

修身去珍惜對待每個人,那麼別人也會愛我們。

有個朋友離異帶個孩子娶了個頭婚的女人,孩子心甘情願叫這個女人為「媽媽」。曾經見過一次,覺得她對人確實是很真心實意的樣子,不管是對丈夫或孩子都很溫柔,讓人忍不住想要去靠近這個充滿魅力的人。她是對的,真心對待每個人,那麼別人也會愛她的。

我一直深信人是相互對待的,如何對別人,別人也會回應同樣的行為。從心理學角度看來,人有個很微妙的自私心理「不願意吃虧」,這就需要別人主動示好,才會回予同性質的行為。事實上,生活中的人,都不太願意起這個主動行為的話,就沒有那麼多的開始,也就沒有愛的故事。

人生更像是一場修行,遇到事或人,總要不斷修養自身內在的東西,不是怨天尤人的態度。

至於抱怨會給人帶來一次很壓抑的情緒累計,久而久之就會處於失衡、墮落或是爆發的狀態。所以,我們要去調試自己,去看懂生活對待生命的意義:若想活得好好,就去及時善待自己,走出自己世界,讓愛有著多元化與精神力量。

《島上書店》是一本治癒系書籍,可能讀不透書中要表達的多元化「愛」意。加布瑞埃拉·澤文單單以A.J.F自私冷漠外表為人設,在遇到瑪雅和阿米莉婭,去建立起一座通往愛的橋梁,打破孤獨的堡壘。

我最喜歡《島上書店》裡的一句話:「不論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尋覓到偉大的愛情。」愛是不分年齡的,隨時隨地都會來臨,我們只能不去封閉自己孤獨堡壘,做好自己的樣子。

總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的人生陷入僵局,內心淪為荒島時,自己最好的樣子會伴隨愛的來臨,拯救我們。那麼只要渡過,荒島也會成為充滿希望的幸福島嶼。

《島上書店》是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然後是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相關焦點

  • 島上書店的第一年
    雖然下雨,但是書店來了很多「客人」:有慕名而來的公眾號粉絲,有遠道而來的客人,有小朋友,老朋友。他們來書店問候我,給我帶小禮物,並把外面的見聞說給我聽,內心特別溫暖。回想起去年此時,我在解放路上毫無目的地遊蕩,想尋一間合心意的店鋪,開一間特別的「島上書店」。走到解放路12號的時候,鐵門上貼著「轉租」,便好奇地踏進了門,店內有個男孩,正在收拾他的樂器——這兒之前是一間音樂教室。
  • 書店是這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 《島上書店》贈書
    2、即有機會獲得《島上書店》1本,共5本。3、2017年12月20日公布獲獎名單。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這條打動500萬中國讀者的金句,來自現象級全球暢銷書《島上書店》。
  • 說書 《島上書店》:書店是這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不幸的只是,在此前,他在生活中只需負責憤世嫉俗的那部分,所有的長袖善舞都由他的妻子來負責。他的讀書品味,對銷量毫無幫助,因為他討厭一切名人傳紀、成功學、八卦以及賣弄的書籍。書店的經營,主要靠遊客來維持,可他討厭遊客。他對鎮上所有人和活動都不關心。
  • 《島上書店》因為一本書,遇見了一份愛情,從此不再孤獨
    《島上書店》因為一本書,遇見了一份愛情,從此不再孤獨原創|青墨伴你讀書在小編看來中年人的愛情往往是缺乏美感的,因為大多數的中年人是走下坡路的,他們的眉目、面容、皮膚都是在走下坡路的,整個身體都是在走下坡路的。沒辦法,沒有人能對抗地心引力。
  • 《島上書店》:一間坐落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小書店
    一座小島,一間書店,一個人生活。聽起來倒是很讓人嚮往的生活。可是這樣的生活難免讓人感到孤獨。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島上書店》的主人公費克裡就是日復一日地這樣過著。當她出現在書店裡的那一天開始,費克裡的心就重新有了亮光。這個叫瑪雅的孩子改變了費克裡的一切,給書店乃至整個小島帶來生機和歡笑。費克裡從孤獨中走出來,成為一個父親,而又不僅僅只是做一個父親,因為瑪雅,他開始接受這世間的許多從前他並不感興趣的事物,開始學會和別人相處,開始對一些人事物產生好感,包括那個圖書推銷員。
  • 《島上書店》:有了愛的溫暖,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島上書店》是美國新生代作家加布瑞埃拉·澤文的代表作,曾在一年內席捲全球 25 個國家,堪稱現象級暢銷讀物。這本書獲得2014年度美國獨立書商選書第1名,以及美國圖書館推薦閱讀第1名。這是一本語言平實的治癒系讀本,初讀起來,語言平淡,沒有波瀾,展現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糟糕世界。
  • 《島上書店》:一位書店老闆,因愛獲得救贖,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一直以來,她對書、書店以及愛書人的未來,充滿見解。《出版人周刊》這樣評價她:「澤文是高明的作者,聰穎機智,她對書的熱情顯而易見。」她的第八本小說《島上書店》更是顯示出她龐大的閱讀量,而這本小說更是在2014年以無人能及的高票數,獲選美國獨立書商選書桂冠。
  • 悅讀|沒有徹頭徹尾的孤島——《島上書店》的讀書筆記
    《島上書店》故事簡介艾麗絲島,一座似乎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有一家書店——島上書店。03 阿米莉婭阿米莉婭和A.J.的交集,源於她到島上書店去推銷新書。說起來阿米莉婭也是挺倒黴的,一直希望找到自己的愛人,但每次約會對象都不理想。並非那些約會對象真的有多大的問題,只是聊不來,三觀不一致,哪怕對方是個美國英雄。這樣的感情狀況,相信有很多人都曾或者正在遇到。
  • 《島上書店》:孤獨的滋味就猶如《待宰的羔羊》般讓人毛骨悚然
    《島上書店》是一本封塵在書架上很久的書,許久未曾翻閱,偶然瞥見了一眼,拿出來竟然染上了厚厚的一層灰了。很多年前,看過這本書,曾經幾度想放下來。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再平淡無奇的故事。當初買它,完全是衝著曾經位列過當當網和亞馬遜網推薦書籍榜首。
  • 【一本好書】《島上書店》讀書感悟
    【一本好書】《島上書店》讀書感悟 2020-11-2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象級小說《島上書店》一年暢銷25國
    小說的主人公A.J.費克裡是一位中年失意男人,命運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人生陷入僵局的他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勉強維持一家書店,內心也淪為荒島。但一個小女孩的出現,意外成為他和幾個生命之間緊緊相依的紐帶,為他的生活帶來了轉機。
  • 《島上書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島上書店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門廊上掛著褪色的招牌,上面寫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A.J.費克裡,人近中年,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一家書店。命運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內心淪為荒島。
  • 加布瑞埃拉·澤文《島上書店》: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書對於愛書的人來說,讀書就是讓靈魂得到一次次的洗禮。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島上書店》主人公A.J.費克裡,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經營著一家書店。人們總說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但上帝好像忘記為費克裡打開那扇窗,以至於讓他的生活過得如此孤苦。
  • 克裡斯多福·孟:親密關係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梁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籍是克裡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
  • 《島上書店》告訴我們:真正愛書的人長什麼樣兒?
    《島上書店》是她的第八本小說,在2014年的時候,以史無前例的最高票數,獲選美國獨立書商選書第一名,短短一年內風行暢銷美、英、德、意大等30國,創下了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暢銷紀錄。這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坦白說,這是一本治癒系的書,表面上寫的是書店老闆的一生,但真正講述的,是全人類的閱讀、生活以及愛。
  • 《島上書店》:適合在不開心的時候閱讀
    疫情以來,一直在家,閒著無事,響應愛豆的號召,把空窗期利用起來,看看書,看看電影……已經看完了一些,不過有一些卻記憶深刻:東野圭吾的《惡意》,《白夜行》;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以及加布瑞埃拉澤文《島上書店》。為什麼會選擇看《島上書店》?因為聽到推薦者說了這樣一句話:適合在不開心的時候閱讀。我忽然就想到了餘華的《活著》。
  • 從香港樓上書店到清遠島上書店
    直到前幾天,我趁天晴去了清遠一趟,前同事開的島上書店把心中陰霾幾乎一掃而空,回廣州次日暴雨就又來了。這本書中文版叫《嗜血成性的劊子手》,此前只有孔夫子舊書網有個孤本要價350元,於是我就在一家美國網上書店訂了只要6美元的英文版,寄到不會輕易丟件的香港請朋友代收。拿到英文版一個多星期後,奇蹟出現了,孔網上出現了一個要價60元的中文版!我毫不猶豫立刻下單。其實,除了譯文內容,我更在意的是書末頁上的寫有印刷編號的數字,那可能代表這書發行了多少冊,因為朝鮮圖書一向沒有版權頁。
  • 《島上書店》,一本讀完讓你很溫暖的書
    願這本《島上書店》,能夠溫暖到你。《島上書店》便是這樣一本書,讀完之後讓我感覺到一種由心底升華的溫暖!光聽名字,腦海裡就能馬上浮現出一個美好的畫面:四面環海的小島上,老百姓們自給自足,安居樂業,不受工業文明的強烈衝擊,也沒有信息化的加速傳播,除了日常瑣碎,大都相安無事。鄰裡之間相隔並不太遠,房子的中心處,有一家小巧的書店,大家親切的稱之為「島上書店」。
  • 《島上書店》專題回顧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大家在十點讀書會公眾號回覆:領讀筆記,即可查看《島上書店》的知識包。PS:3月25日共讀系統調試無法正常打卡,現已恢復。在今日底部【閱讀原文】處,可以補打3月25日的籤到。明晚開啟《如何閱讀一本書》,屆時將關閉《島上書店》的10篇領讀筆記的籤到,各位小夥伴請知悉。
  • 薦書第五彈|一部以書為背景的小說《島上書店》
    一年暢銷25國的《島上書店》在書店櫥窗展示家寵為《島上書店》賣萌《島上書店》有一點推理小說的成分,和一點兒愛情小說的成分,但歸根結底,他的內核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對書本的愛,對家人的愛,對周圍每個人的善意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