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縉雲千畝荒山變身省級農業科技園

2020-12-23 金臺資訊

前不久,浙江省科技廳公布了2021年度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名單,「縉雲縣黃茶特色農業科技園區」成功入選,麗水縉雲也憑藉該項目在省農業科技園區創建中實現了零的突破。

「縉雲縣黃茶特色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位於縉雲大源鎮龍坑村,這個遠離城市,只有一條單向通行的黃泥路的村莊,因為黃茶,成功點綠成金。

「五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回憶起這座邊界村的巨變,大源鎮黨委書記胡雄俊心裡喜悅與慶幸並存,他說,「五年前,在村民並不看好的情況下,鎮裡開始在龍坑村重點推廣黃茶產業,其中的艱辛鮮為人知。」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源鎮就是縉雲有名的綠茶種植地,但由於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大源缺乏品牌意識和精品意識,大源綠茶的名氣一落千丈,逐漸被市場淘汰,茶山也逐漸荒廢。但許多農戶種茶、制茶、炒茶的手藝都還保留著。

2017年,瞅準了黃茶產業的前景和自身優勢,大源決定復興茶產業。省科技特派員李強是大源發展黃茶主要推動力之一。他告訴記者,「大源的生態、地理、制茶歷史等條件,都非常適合高品質黃茶種植。」

萬事俱備的大源,只差東風來激活村民的種植熱情。村裡先將在外經商的鄉賢鄭國楊引回故鄉創辦起黃茶龍頭企業——縉雲縣龍源茶葉有限公司,並將閒置的900多畝荒山流轉至村集體,開始了發展黃茶產業的五年徵程。2019年,該村的黃茶產值已超過600萬元,人均增收6000多元,預計三年內產值將破千萬元。

鄭國楊告訴記者,從不願種到試著種,再到如今爭著種,黃茶已經成為了該村百姓的脫貧致富產業。村民李國忠去年一年僅種植黃茶,就增收6萬餘元,他笑著告訴記者,「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龍坑村黨支部書記胡澳瀛表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是全省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是農業科技資源集聚的重要平臺,目前園區建設如火如荼,核心區示範基地1500畝噴滴灌工程項目完工,2000多平方米標準化加工廠(中試車間)建設完成和2條連續化加工生產線都正在建設中,園區建成後,將成為基礎完善、科技領先、業態多元、功能多樣的茶產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

目前,縉雲已建成黃茶基地1.3萬畝、產值1億餘元,連續4年名列全國茶葉區域公共品牌91位。從發現一株黃化茶樹單株,到育成省級茶樹良種,繼而形成一個新的特色產業,縉雲黃茶產業農業創新體系正在逐步建成。

相關焦點

  • 山東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名單公布
    日前,山東省科技廳發布《關於公布山東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名單的通知》。根據《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和《關於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稅收政策相關工作的通知》精神,為建立高質量管理、優勝劣汰的健康發展機制,省科技廳會同各市科技局對2018年以前(含2018年)備案的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省級大學科技園進行了重新審核。經過審核,2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未通過審核,不再納入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備案管理。
  • 麗水杜鵑即將花開成海,漫山遍野,全是粉粉粉粉粉...
    四月的麗水  漫山的杜鵑花即將迎來盛開期  連綿百裡,絢爛多姿  這份麗水賞杜鵑花攻略集合  請收好  縉雲 石筧鄉界牌山  縉雲石筧鄉的萬畝高山杜鵑花,在這詩情畫意的季節裡,悄然地開遍了山崗。在那雲的生處,在那春的深處,一叢叢,一簇簇,綻放著春天最火熱的顏色。
  • 河南國家農業科技園規劃多少錢_北京中網視界農業科技研究院
    河南國家農業科技園規劃多少錢,北京中網視界農業科技研究院,3.技術轉讓和成果轉化對接根據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發展需求,將有密切合作關係的國家以及地方院校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對接,聯合開展科技示範和成果轉化工作,重點包括種業、種植業、畜牧業、農產品與食品加工、儲藏與物流、植物保護、動物疫病防控、資源與環境、農機裝備與農業設施、農業農村信息化
  • 扶貧協作「縉雲模式」花開四川南江
    四川省南江縣,2014年底共有貧困人口8.9萬餘人,佔當年農業總人口的15.9%。即使到了2017年底,全縣仍有貧困人口2.71萬人。從2018年起,南江啟動了脫貧攻堅加速度,並於2019年實現了貧困村、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全面「清零」,整縣徹底「摘帽」。2018年4月,浙江省縉雲縣與四川省南江縣正式結對。
  • 「麗水山居圖」描繪新時代山水城市
    來描繪麗水城區山水相融的景象。&nbsp&nbsp&nbsp&nbsp正是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山水優勢,麗水率先啟動「麗水山居圖」規劃謀劃,於今年5月20日,向全球發布「麗水山居圖·城市設計國際競賽」公告,邀請全球設計師共同繪製新時代「麗水山居圖」,共同營造傳承山水精神的新時代山水城市。
  • 蓬萊昊林:荒山「變身」東方海岸果谷
    採摘蘋果  誰可曾想到,眼前這片生機盎然的蘋果示範園,竟然是從上千畝荒山荒坡裡開墾出來的。前期一位老闆在這裡種植了六七年葡萄園,因土地貧瘠、嚴重缺水而撂荒。回得建帶著眾人質疑、嘲笑的目光,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義無反顧向著荒山進軍。面對處處砂石塊、遍地荒草坡,回得建按照先期規劃,分步推進。當年一開春,大型機械轟轟隆隆開上山,他既當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每天連軸轉,晚上乾脆睡在山上。地下全是石頭,機械挖出破碎後,全部撿出去再耙地,至少五六個回合,方能墊方整平。經過一年的努力,荒山荒坡變了模樣:錯落有致的梯改坡,小地塊連成了大片田。
  • 創新引領 處士生輝 麗水人才科技融合發展工作綜述
    最美金秋時節,矚目秀山麗水。第九屆「智匯麗水」人才科技峰會即將隆重開幕。群賢畢至,處士生輝。今年,已是麗水第九年舉辦人才科技峰會。依託峰會平臺和「智匯麗水」品牌,無數高層次人才、有識之士結識麗水、緣聚綠谷,融入麗水、成就事業。
  • 麗水這位學霸,年齡103歲!英語說得好,還會日語俄語西班牙語!
    麗水百歲老人沈祖約英語說得666,退休後還自學日語、俄語、西班牙語,1978年從縉雲中學退休,曾在中央大學生物系就讀,參加過抗日戰爭,1945年抗戰勝利後退伍。工作後,先後在長沙湘雅醫學院(外資企業)、原處州農校(麗水林校前身)、麗水師範、縉雲中學任教,直至退休。
  • 縉雲這個地方「滿田盡帶黃金甲」
    近日,記者在縉雲縣東方鎮巖塘千畝旱改水墾造耕地項目區看到,原本荒蕪的桑園地和溪灘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金色稻田。新墾造的水田錯落有致,丘丘相接,塊塊相連,美不勝收。收割機正在田野裡往來穿行,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據悉,該區塊坐落好溪之畔,水資源豐富,與412省道相鄰,地理條件優越,具有實施旱改水項目得天獨厚的條件。
  • 荒山披綠裝 後池變「金池」
    涉縣後池村發動群眾實施荒山綠化,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滿目蔥蘢,生態環境改善帶動了特色林果、鄉村旅遊等扶貧產業發展。 河北日報通訊員 楊彥忠攝 □河北日報記者 劉劍英 通訊員 李東旭 暮春時節,涉縣關防鄉後池村層層梯田上,一行行果樹爭相吐綠。
  • 麗水旅遊攻略必玩景點,麗水拍照好去處
    一、出行準備11-12月麗水的白天平均溫度在15-20度左右,但晝夜溫差大,還是要帶一兩件厚外套,注意保暖,外出行李太多可以找存知己寄存。二、交通住宿麗水的景點都比較分散,最好是自駕遊前兩天住古堰畫鄉的民宿就很好,價格適中又有當地特色。後面遊玩梯田的時候,可以住九曲銀環景區,位於半山看日出是最合適的。
  • 這位縉雲走出去的當紅小鮮肉向網友安利:縉雲燒餅一級棒
    縉雲燒餅又被明星推薦了!陳宥維回答:「我覺得縉雲燒餅是一級棒的!」1998年陳宥維出生於浙江縉雲CALL還在節目裡說縉雲話讓其他隊友都「懵了」場面太歡樂了陳宥維還多次在個人微博上提到麗水和縉雲來源:縉雲播報
  • 上海電視臺《星旅途》來縉雲拍攝
    節目組本次拍攝的縉雲特輯,是該節目2021年改版後即將推出的第一期欄目。節目組邀請的第一期嘉賓是上海著名的話劇、影視劇演員許榕真,她向節目組推薦了縉雲的美食與美景。節目組這次走進我們的仙都景區、河陽古民居、特色民宿和農家樂,領略了「詩畫縉雲」;同時,還品嘗了縉雲燒餅、敲肉羹、餛飩和菜飯,感受了「味道縉雲」。
  • 禾時評|學麗水,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12月17日-18日,嘉興市委書記張兵率市黨政代表團赴麗水考察,此行有兩個目的,一是推動兩地山海協作迭代升級、走在前列;二是交流學習。向麗水學什麼?龍泉寶劍鍛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麗水一直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鑄劍大師是廠裡「地位」最高的人。從歐冶子在龍泉鑄造出第一把劍開始,龍泉寶劍已經流傳了2500多年,而它的技藝和精神仍然在這個時代繼續傳承。陳石玄根,出生於龍泉青瓷世家,致力於龍泉青瓷生產和工藝研究40餘年,成功研製出龍泉青瓷冰裂紋,使失傳千年的龍泉青瓷冰裂紋製作工藝重放光彩。
  • 中國縉雲甲龍! 「浙江恐龍」大家族又多一員
    圖片由浙江自然博物館提供  昨天,浙江自然博物館報來消息——浙江研究的具尾錘新種甲龍,有了正式命名,叫中國縉雲甲龍!  新加入「浙江恐龍」家族的中國縉雲甲龍,是一種怎麼樣的恐龍?  甲龍類,可能起源於中侏羅世。目前確認最早的甲龍類化石。發現於晚侏羅世(距今1.5億多年前)。而有尾錘的甲龍化石,此前只發現於晚白堊世末的坎潘期和馬斯垂克期(距今約8360-6600萬年前)。  浙江,可以說是「恐龍之鄉」。麗水縉雲縣,是浙江恐龍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之一。
  • 風雨同心 共抗疫情 麗水民進在行動
    面對突發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民進麗水市委會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積極行動,尤其會內醫衛戰線工作者堅守崗位,迎難而上,捨生忘死,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勇做最美逆行者,在抗「疫」戰場上書寫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新時代
  • 造林千畝「點綠成金」——斷臂老兵的致富故事
    新華社福州10月4日電題:造林千畝「點綠成金」——斷臂老兵的致富故事新華社記者秦宏、趙雪彤山叫紅旗嶺,原是下雨泥沙俱下的「光頭山」;人叫蘭林金,是雙臂高位截肢、左眼失明的退伍軍人。山火過後,恰逢幾個戰友來看他,帶來政府為持續治理水土流失,免費給荒山承包治山人提供樹苗、技術等的政策信息,並鼓勵他承包紅旗嶺種油茶。蘭林金告訴記者,「戰友們說,政府有好政策,以他這麼能吃苦的倔勁兒,一定行。」他也在那時暗下決心,「我和這山都經歷過『大火』。
  • 大雄的三夢之旅:第八站:浙江麗水
    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西藏-尼泊爾2014.11-2015.02單從名字看,美麗的山水之城,卻未曾謀面,永康沒能留下我,麗水卻截然相反,一座令我驚喜的城市。『縉雲燒餅』,做法和湖北的鍋盔、梅乾菜扣肉餅一樣,餡料是肉末和梅乾菜。浙江的餅,不管是梅乾菜扣肉餅、肉麥餅、方餅還是縉雲燒餅,雖然做工有差異,但是餡料都離不開梅乾菜和豬肉。『敲肉羹』,肉粒、香菇、粉絲(小節)和豆腐丁為主料,新奇但是味道一般。
  • 縉雲-南江:「寒冬送溫暖、千裡送真情」
    2020-12-20 18:22 |麗水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