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大涼山一點也不冷,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2020年是全球戲劇人的寒冬,劇院停擺,演出取消,阿維尼翁戲劇節、烏鎮戲劇節等沒能如約舉行。而就在此時,第二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如一道暖陽衝破烏雲,照亮了世界戲劇花園的一方小天地。涼山西昌邛海之畔,話劇、歌劇、音樂劇、舞劇、形體劇、舞臺廣播劇、戲曲等競相上演。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笑果文化演出海報
在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眾多劇種當中,笑果文化的脫口秀似乎是一個違和突兀的存在。有人覺得脫口秀不應該出現在戲劇節當中,也有人認為它豐富了戲劇節的內容和形式。無論如何,11月13~15日,在大涼山,笑果脫口秀讓觀眾發出了陣陣歡笑。
演員自己怎麼看呢?《環球》雜誌記者就此採訪了隨笑果文化來到大涼山的脫口秀演員周奇墨。
今年夏天的《脫口秀大會》,周奇墨無疑是一個大贏家,作為脫口秀OG(Old Gun)的他終於從線下走向線上,被更多人認識。他曾在節目中用一個段子調侃自己的屢次復活:「周奇墨反覆發作怎麼辦?用呼蘭,用呼蘭。」紅了的周奇墨可謂「到處發作」,如今在戲劇節之際「發作」到了大涼山。
周奇墨告訴《環球》雜誌記者,脫口秀在戲劇節確實有些突兀,卻也豐富了戲劇節。在採訪當中,他還回答了如何看待有些人覺得他不好笑、線上線下表演的不同、中國脫口秀相對於美國的差距和優勢、脫口秀有何深度等問題。以下是採訪實錄:
環球:你覺得脫口秀在戲劇節是不是一個違和的存在?
周奇墨:我覺得違不違和就看這次的效果,總體上來說還是稍微有一點突兀的,因為它基本上是一個純語言類的形式,其他的形式多多少少都是跟形體有很大關係的,甚至形體是佔主要部分。但是我覺得這可以讓戲劇節更豐富,還挺有意思的。
環球:你覺得不同地域觀眾的笑點通常是不是不在一個頻道?
周奇墨:從我們在全國各地表演的經驗來看,如果這個城市越大,觀眾的構成越複雜多樣、經濟能力越強、教育程度越高,他們的笑點就越趨於一致。在其他一些地方會稍微有一點不同。比如有的段子在一個城市講是這塊「響」的,然後下一部分沒「響」,但是你換另外一個城市演,觀眾喜歡的是另外一個部分,而不是你之前那個部分。但總體上來說差別沒有那麼大,對於喜劇,大家的欣賞點還是共通的。
西昌邛海
環球:你如何看待有些人說你不好笑?
周奇墨:這就是喜劇非常主觀的地方,在他眼裡就是不好笑的,他就應該多去看看別的演員。其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有這麼多演員,給大家帶來不同風格的表演。
環球:脫口秀演員對你的評價,我感覺最多的是穩,你覺得你是最穩的嗎?
周奇墨:我不敢說我是最穩的,但是我會在舞臺上嘗試著去做到表演的時候穩一些。
環球:你這個穩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周奇墨:可能還是在線下演得多了一些,雖然入行也不久,其實也就5年時間,但我們這行普遍入行時間都不長,再加上整個人的性格特質也屬於比較穩的那種,不是在舞臺上特別躁的那種人。所以兩方面吧,一個是性格,一個是表演比較有經驗。
環球:《脫口秀大會》有沒有影響或者改變你的創作和表演?
周奇墨:會讓我思考一些事情,思考線上線下的區別,思考什麼樣的段子可能更受歡迎,自己能不能寫出這樣的段子來。暫時還在思考的過程中,還沒有太多的影響。
環球:你覺得線上和線下吸引觀眾的關鍵點分別是什麼?
周奇墨:我覺得線上更多的是看內容,看價值觀,看你表達的東西有沒有傳播性、有沒有戳到大眾的痛點、引起大眾的共鳴。而線下,由於是近距離接觸,觀眾除了欣賞段子內容外還會去注意演員在臺上的狀態以及肢體動作。
再一個就是話題大小的問題。我覺得線上還是更適合講一些稍微大一點的話題,而線下可以講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到了錄製現場,你自己就能感覺到,如果是講線下那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有時候就會覺得那個舞臺對於這個素材有點大,素材對於舞臺來說有點小。
11月13日,周奇墨在表演中
環球:你覺得中國的脫口秀和美國的脫口秀還有哪些差距?我們自己又有哪些優勢呢?
周奇墨:先說優勢,我們的的追趕速度是真的非常快、非常誇張。這種藝術形式在美國發展了一百年,才有現在這樣的規模。但我們的演員通過努力學習,一些人雖然只入行了幾年就已經追趕到美國中等程度演員的水平了,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表演上。
再一個就是我們的創作速度,尤其像在《脫口秀大會》上的創作速度,對於一個國外的演員來說,為下一期節目專門寫一篇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國外,很多演員是講了好多年,才有5分鐘、10分鐘比較好的內容,然後他就靠這5分鐘、10分鐘的內容去吃飯,然後再講了幾年以後,有了相當程度的經驗,他才能開一個60分鐘的專場,這60分鐘的專場就是他這幾年所有的精華內容,他留下來的就只夠這60分鐘。但是你看在《脫口秀大會》上,一個演員幾期的內容就已經接近一個專場量級了,而且很多演員都是在節目錄製期間創作出來的。
不足的地方是,我們在表演上、風格上、探討話題的深度上都跟美國有一定的差距,我們還沒有那麼深入,觀眾的接受度也沒有那麼高,其實說實話,有很多東西你講了以後,他(觀眾)可能不太能接受。
環球:你更看重脫口秀的娛樂性還是批判性?
周奇墨:我覺得這兩者對於每個演員來說都有不同比例的混合,很多時候它們是分不開的。有時候你的娛樂性恰恰來自於批判性,也有時候娛樂性很強反而能達到一種批判的效果。美國有個演員叫喬治·卡林,他就特別擅長於批判,他所有的效果,觀眾的笑聲、掌聲都來自於批判。所以有時候批判的本身也可以產生一種娛樂效果。對於演員來說,就看你追求什麼了,追求自我表達更多一點,就批判性多一點,追求效果更好一點,就娛樂性多一點。
環球:除了批判,脫口秀的深度還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奇墨:脫口秀最能展現深度的地方應該是對人性的挖掘,演員去挖掘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想法,挖掘人們在某些情況下共有真實的反應,然後把它呈現出來,有的時候就能達到喜劇的效果了。有的時候你把自己陰暗的小想法一說,大家就笑,就是因為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是這麼想的。你只要足夠真實,有的時候就足夠幸福。
總監製:劉明 執行總監製:卞卓丹
監 制:樂豔娜 責任編輯: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