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總價30萬不到,裝修精緻,位於城心位置,交通方便,配套齊全,周邊住房均價已經破萬,還不趕快入手?」
當小編看到的這條朋友圈的時候,對於還沒有買房的小編而言,充滿了無盡的誘惑。
雖然內心已經有了預感,但在這等「物美」的價格拉扯下,小編還是懷著一絲希望,激動地點了進去。
果不其然,是一套公寓,內心頓時糾結不已。
為什麼小編會如此糾結呢?
因為在小編看來,公寓本身就是糾結的產物。
(圖片來自網絡)
一方面,為了自身的發展和利益,開發商需要從渴望有安身之所的客戶身上收割韭菜;
另一方面,部分想要在城市安家的人群受到當前手中資金的限制,看得上的樓盤價太高,買得起的樓盤位置又太偏。
為了滿足雙方的需求,公寓,這種充滿了糾結的產物便誕生了。
它,單價低廉,總價便宜
即便是在滁州這種三線小城,相同地段的公寓價格比起住宅往往要低上1000元/㎡甚至更多。
它,交通便利,位置優越
周邊多為城市的商業中心,實用率高等,契合急於安家卻又資金不足的人群。
乍看之下,除了面積小點,公寓基本就是住房的完美化身。
但小編前面也說了:公寓是一種糾結的產物。
它是促進外來人員快速融入城市的矛,也是阻礙他們完全融入城市的盾。
它的確給城市的部分人群帶來了便利的生活,但同時它也帶來了讓購買者難以忽略的糟心。
1
使用年限短
公寓相較於普通住房,最大的差別莫過於屬於商業用地,使用年限較低,一般只有40-50年的使用權。
如果這塊地拿地的時間較早的話,那麼使用年限就更短了。
而且,公寓是不附帶學區屬性的。
2
生活成本高
公寓的水電基本上按照商業標準走,一般的水電費用是民用的兩倍以上,在日後的生活中,隱形提高了生活成本。
注意,是隱形,不是無形。平時不現身,一交水電費時就會突然出現嚇你一跳。
你可別說水電只是偶爾用用無所謂,等住進去用的多了,你就會感受出其中的差距。
日常生活用量大的就更別說了,一年少買一部iPhone XS,不是問題。
3
居家不方便
因為商業用地的原因,公寓人口流動量較大,出於安全考慮,基本上是不會通有燃氣,這對於住在裡面想要居家過日子的人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4
環境堪憂
公寓大部分是辦公住宅一體,沒有小區環境,舒適性一般;採用開放式管理,人員流動多且雜,同一層內做什麼的都有可能。
而且公寓的梯戶比也非常的高,如果是居住在高層,每天上下班是坐電梯還是走樓梯都是個問題。
某公寓梯戶布局圖(源自網絡)
5
買易賣難
公寓買賣不像住宅那般簡單,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稅收,比如個稅、契稅、土地增值稅、差額營業稅等等,貸款年限也比普通住房要短上許多。
這迷人的分割線
當然,說了那麼多公寓的糟心之處,也並不是說公寓一無是處。
它既然能夠存在,自然是有自己的優點。
1
one
價 格 便 宜
It's very very pian yi
正如小編前文所說的那般,公寓大多單價低廉、總價便宜,不像現如今的商品房那般,動輒近百萬甚至超百萬,入手門檻較低。
2
two
位 置 優 越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因為出身於商業用地,公寓的地理位置會十分優越,靠近或者位於城市的商業中心,無論是交通還是生活都十分便利。
也正是因為卓越的地理位置,促進了公寓的出現。
3
san
以 租 養 貸
zu + a little money = dai
租金回報還算不錯,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貸款的壓力,付個首付,租出幾年後直接拿房,再以一個相對能夠接受的價格賣出賺取差價,美滋滋。
若是首付稍微高一些的話,完全可以達到以租養貸的程度。
不限購不限貸(商業用地屬性,雖然滁州本身就不限購)。
總而言之,公寓本身有優勢也有劣勢,入手便宜且佔盡了地利,對於工作在城市繁華地帶的打工人而言,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但好買,不一定好賣,土地的性質決定了它沒有住宅的流通性高和增值潛力大,出手也就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至於值不值得入手,想要買房的各位還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理智的選擇。
理智,才是買房的最大籌碼。
註:本文僅分析商業公寓,並不包含住宅式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