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談到優酷熱播劇《鶴唳華亭》的第一悲情人物,當屬太子蕭定權,貴為太子,卻時刻謹小慎微,謹防齊王和中書令的明槍暗箭,還要去討好對他從不滿意的皇帝老爹的歡心。
但不管前路有多少困難,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守護心中的正義,來實現家國安定的人生理想。
今天要說的《鶴唳華亭》的第二悲情人物,就是太子的表哥,顧逢恩。
顧逢恩的飾演者鄭業成這麼評價這個角色,「他是一個非常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簡單,且純粹,出身望族,卻一心只想用自己的實力來證明自己!對待兄弟,兩肋插刀,義字當先,熱血,卻不浮誇。」
我們順著鄭業成的話來解讀一下顧逢恩。
1.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顧逢恩從小和蕭定權一起長大,兩人既是表兄弟也是摯友。
他的父親就是蕭定權掌握兵權的舅舅顧思林,而顧家的使命就是扶持太子。
顧思林如此,顧逢恩也如此,他是太子最忠心的追隨者。
所以當顧逢恩的大哥戰死沙場,許昌平找顧逢恩談話,只有他去長州,才能保全太子,他就義無反顧的出京去長州了。
2.簡單,且純粹,出身望族,卻一心只想用自己的實力來證明自己
顧逢恩一步一步的成長,他是太子蕭定權的左膀右臂,有他在,蕭定權任何事都不用慌亂。
和太子一起去看放榜,抱著太子大腿讓太子給他改名為成儒,顧成儒,因為逢恩像白吃國家飯的。
看到自己榜上有名,太子沒給他慶祝,立刻認真的說,「我中的就是跟他們不一樣,我中的就是比他們都值錢」,顧逢恩認真的樣子太可愛了。
3.對待兄弟,兩肋插刀
他把太子蕭定權,不光當成一生一世的兄弟,而且還當作一生要輔佐的君主。
所以當顧逢恩知道太子為了要留住老師盧世瑜的好名聲,而選擇犧牲陸英父子時,他為太子心痛,燒了他所珍愛太子送他的學子服。
當大哥戰死,他為保住太子在朝中的地位義無反顧的進入戰場。
而後來再回來的時候,他已兵甲覆身,卻依然一片丹心。
顧思林常年為皇帝徵戰在外,戍守邊疆,掌握著兵權,而太子在朝中的勢力也逐漸壯大,於是這個心狠手辣,不顧百姓安危的皇帝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派親信殺死了顧逢恩的父親顧思林。
面對蕭睿鑑的施壓和蕭定棠的連番陷害,顧逢恩為了保蕭定權周全,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帶兵回朝想要輔佐蕭定權推翻皇帝。
顧逢恩對現在的皇帝失望透頂,他希望蕭定權能夠上位,可太子蕭定權就是不肯做謀逆之事,死都不造反,最終害慘了顧家,顧逢恩傷心欲絕,自殺而亡,顧家上下也被滿門抄斬。
顧逢恩一生都在追隨蕭定權,最終絕望的自殺了,就這樣魂歸黃土,令人可悲可嘆。
人生若只如初見,還是喜歡你們少年時無憂無慮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