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一部電視劇集數越長觀眾就越發的不愛看,但是去年有一部權謀大戲《鶴唳華亭》開播,整整六十集觀眾硬是覺得不夠看。
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就在9月22日晚上《鶴唳華亭》的番外篇《別雲間》開播了!
同樣的陣容,一樣大氣磅礴的權謀格局,帶領觀眾揭開那些埋在《鶴唳華亭》中沒有暴露的隱線,這個番外一播出不少觀眾都激動壞了,基本上全部都買了超前點映,一口氣熬夜把十二集全部都看完。
看完之後的觀眾全都紅了眼圈,不單單是因為熬夜,更多的是為這個番外的結局感到難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在《鶴唳華亭》中意氣風發的眾人,結局究竟怎麼樣:
《鶴唳華亭》這部劇是根據網絡小說家雪滿梁園的小說所改編,以皇太子蕭定權的成長為主線,講述了他對父親從怨恨到理解的過程,但他在前進中發現壓在自己肩頭的擔子越來越重,他的每一次成長和轉變也讓觀眾沉思。
在這部劇裡,最受觀眾喜愛的角色不是羅晉飾演的蕭定權,也不是李一桐飾演的陸文昔,而是鄭業成飾演的顧逢恩。
這個角色也是觀眾一步步看著成長起來的,從一開始意氣風發的少年天才,整日和太子打打鬧鬧,也曾在春闈做著一個一鳴驚人的夢,但他科考卻不為做大官,只想要長久的陪伴在三郎身邊。
直到長兄戰死,又被一封旨意奪了功名,這個少年不得不一刀一槍的護住顧家兵權,從儒雅的書生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將軍。
他也是全劇中唯一一個由明轉暗的角色,觀眾雖然氣得要死,可心裡更多的是對這個角色的心疼,心疼他一步步走入深淵,又一步步把自己推到所有人的對立面。
在《鶴唳華亭》的大結局中,蕭定權和顧逢恩一同入營,只留下意味深長的「可待」二字。
但是在《別雲間》裡,顧逢恩背叛了所有、不顧一切的想要把蕭定權推上至尊之位,但是蕭定權徹底喪失了奪權的心,顧逢恩心如死灰之下橫劍自刎,當場血濺城牆。
這樣的結局實在是太悲壯,但不得不說的確是最適合顧逢恩的結局了,他的死不僅僅是代表著權謀之下絕無天真,更是代表著蕭瑟的長州城下的累累白骨。
羅晉飾演的蕭定權在《鶴唳華亭》中一直被評論說「太懦弱」,動不動就哭著要造反,可一到動真格的時候又顯得十分的無能,簡直讓觀眾恨鐵不成鋼。
在番外《別雲間》中,蕭定權真的造反了,但卻沒有觀眾想像中那麼暢快,反而充斥著無盡的壓抑和悲涼。
造反就意味著毫不留情的殺戮,從長州城再到殺向京城,這一路上究竟會有多少無辜的百姓和將士喪命,於是蕭定權再次「懦弱」了,他害怕自己會因為貪戀權勢變成另一個冷酷無情的父親,又害怕因為自己沉迷權勢而選擇犧牲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他的退縮其實是非常「理想主義」的,但是一個君王的仁政只能對準百姓,絕對不能對準敵人,蕭定權的天真和懦弱讓他付出了非常慘痛的代價。
舅舅身死,表哥憤恨自盡,他面上濺滿了來自親人的熱血,也濺滿了來自親人的失望和仇恨。
於是故事的最後,這個心懷天下又滿腹經綸的皇太子同樣自盡而亡。
看到這樣的結局,有誰不會嘆息,真正的仁者死於自己內心的軟弱,而冷酷無情的人才能眼睛不眨的將人心玩弄於股掌之中。
蕭定權和陸文昔這對情侶,簡直就是史上最慘的CP,一個認不出,另一個則不能相認,簡直虐的觀眾心肝脾肺腎都痛得要死。
陸文昔也是我在古裝劇裡見過最美好的女主角了,有勇有謀還有遠見,她與蕭定權的三年分別也成為了不少網友的意難平。
而在《別雲間》裡,導演給了這對情侶一個久別重逢的機會,當看到他們倆在池塘邊擁吻的時候,多麼希望時間就停留在這一刻,可惜天不遂人願,面對五大王的威脅,陸文昔拔出了發間的金簪刺向了自己。
她不願意讓自己成為蕭定權的軟肋,也算是成全了自己的一腔摯愛。
不得不說編劇真的是發刀高手,劇中的每一個演員演技也精湛到讓人起雞皮疙瘩,終於補足了《鶴唳華亭》結局「可待」二字,也給了眾位角色一個交代。
只是不知道這樣的結局是否也會讓你覺得太過悲傷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