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調卡農
D大調卡農與吉格(德語:Kanon und Gigue in D-Dur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也稱約翰·帕赫貝爾卡農(Pachelbel's Canon),是德國作曲家約翰·帕赫貝爾最著名的作品。因為它是最著名的卡農樂曲,有時也常以「卡農」代指。
這段卡農的和聲進行非常悅耳,從巴洛克時期直至現在被無數作曲家所喜愛並使用。很多電影和電視劇的插曲,都出現過卡農的旋律或者變奏,也是婚禮上經常使用的音樂之一。此曲還作為代表人類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旅行者(Voyager)無人太空船送入太空。
樂曲中,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同一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起彼伏的效果,連綿不斷的效果,非常適合睡前靜心助眠。
小星星變奏曲
樂曲介紹 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人,歌劇19部,交響曲47,鋼琴協奏曲27部,鋼琴奏鳴曲29部,弦樂四重奏22部,是維也納古曲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鋼琴變奏曲《小星星變奏曲》是莫扎特的作品,選用一首法國童謠,是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結構,主題旋律單純、質樸、音域只有六度,其低音部和聲清談曲雅,整個主題具有天真浪漫的兒童特點。
此曲是1778年初夏,莫扎特停留巴黎時,為一位女弟子而作的。音樂主題出自一首古老的歐洲民謠,有好幾個國家用不同的語言歌唱過。在我們中國就有那首「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幾乎每個人聽到這首樂曲都有熟悉的感覺,令人回憶起童年一起看星星的美好時光。
這個樂曲的主題節奏與旋律單純質樸,莫扎特為它配上十二段可愛又富有魅力的變奏,樂聲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著。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變奏曲彈奏對基本功要求較高,十六分音符,和弦,三連音的使用,增強了樂曲層級的豐富性,和普通的小星星兒歌有很大區別,鋼琴演奏難度相當於音協考級業餘八級的水平。
舒伯特搖籃曲
弗朗茨·舒伯特 ,1797年1月31日出生於維也納,奧地利作曲家、音樂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這首歌曲表現的情緒非常溫馨、靜謐,表現了媽媽對寶寶的無限柔情,讓人感到孩子與媽媽的之間的愛是那麼濃厚,是啊,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
《搖籃曲》是他19歲時以克勞迪烏斯的詩譜寫的。那時的舒伯特生活很貧苦。有一天晚上,他沒有吃飯,餓著肚子在街上徘徊,希望能碰見一個熟人,借點錢好充飢。但好久也沒有碰到熟人。這時他走到一家豪華的酒店門前,他走了進去,在一張桌子前坐下,他忽然發現飯桌上有一張舊報紙,舒伯特就拿起翻看著。他見上面有一首小詩:「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媽媽雙手輕輕搖著你,……」這首樸素、動人的詩,打動了作曲家的心靈,他眼前出現了慈愛的母親的形象。是呀,在那寧靜的夜晚,母親輕輕地拍著孩子,哼唱著搖籃曲,銀色的月光透過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呀……,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於是,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拿出一支鉛筆,一面哼唱著,一面急速地譜寫著。
舒伯特寫好後,把歌曲交給了飯店的老闆,老闆雖然不懂音樂,但覺得這首曲子那麼好聽,那麼優美,便給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燒牛肉。
舒伯特在貧困中,以美好的心靈為母親和孩子們寫下了這首甜美的歌曲,這首《搖籃曲》很快在世界各地傳唱開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卻在貧困中死去了…
鈴兒響叮噹
樂曲介紹
Jingle Bells(鈴兒響叮噹)這首歌恐怕是最為人們熟悉的聖誕歌曲。可是這首歌最初並不是為 聖誕節 所寫,而是為感恩節所作的。
1857年,詞曲作家詹姆斯·羅德·皮爾彭特(James Lord Pierpont, 1822 - 1893 )的父親在波士頓一所學校任職。這首歌是吉米寫給父親的學生們,幫助學生們參加感恩節演出用的。歌中唱道:「雪橇奔馳在雪地上,我們歡笑一路上,鈴聲兒響徹四方,我們情緒高漲,笑得多開心,雪橇之歌今夜唱。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
明快的旋律、歡樂的場景、動人的童聲合唱,使這首歌成為150年來最重要的聖誕節保留曲目,也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歌曲。
天鵝
樂曲介紹
聖-桑的《天鵝》選曲自他的《動物狂歡節》。
這首《天鵝》是整套組曲中最受歡迎的和流傳最廣的一首樂曲。聖-桑的不象其他的樂曲意在模仿和嘲弄(《動物狂歡節》裡的大部分曲目都是帶有嘲諷性質的,包括一些過去和當時的作曲家的作品,甚至連聖-桑自己的也有),而是刻意尋求表現天鵝本身固有的美和人們對它所作的美學評價。
「天鵝」是聖桑寫《動物狂歡節》時唯一一個正經譜寫的作品!因此,他本人也對這首優美的曲子愛不釋手呢!
話說一群動物正嬉笑怒罵,吵得不可開交時,骷髏人說話了:「噓!不要鬧了!天鵝來了!」接著會場傳來雙鋼琴的陣陣琴音,輕輕柔柔,像波光粼粼的湖水。大家都安靜了下來,此刻大提琴的旋律從容加入,一隻高貴的天鵝緩緩滑行水面,白茸茸的羽毛閃著金光,神態自然優雅,動物們都感染了此刻寧靜典雅的氣氛。天鵝繼續悠悠地遊過碧波,時而凝視遠方,時而低下頭來輕啄羽毛,最後漸行漸遠,只留下湖面上餘波蕩漾的痕跡。
這首曲子美得讓人屏息聆聽,深怕一不小心破壞了整曲嫻靜的氣氛,也難怪聖桑本人對它如此鍾愛了。蘇聯著名的舞蹈家曾將這首《天鵝》編成芭蕾舞劇《垂死的天鵝》。曲中流露的淡淡憂鬱氣息,加上舞者美麗高貴的姿態,深深感動了無數觀眾。
因此,它的主要旋律幾乎沒有什麼裝飾,但這樣的輕描淡寫卻比華美的辭藻更適合於天鵝本身,也顯得更加一往情深。
行知幼學課堂是為了幼兒的啟蒙教育而設置,提供針對2-6歲的幼兒的啟蒙教育方法,教育心得分享,以及相關資訊共享。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本公眾號所有原創文章,如需轉載或引用,需得到本公眾號授權,相關聯繫方式和授權說明詳見菜單欄 「我們--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