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了!12張圖看全阿里、騰訊的組織架構發展史

2021-01-18 埃摩森獵頭

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對於組織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像張勇說:「不斷升級自我,時刻具備擁抱變化的熱情和能力,必須成為核心競爭力」。

這次我們也給大家分享下阿里、騰訊的組織架構發展史。

阿里巴巴

1999-2005

從18羅漢到四大業務

2007-2008

2007年,「輪休學習」大量高管離職,雅虎高管不斷輪換,吳泳銘帶隊成立阿里媽媽2008年,網際網路寒冬,整理雅虎,深化「大淘寶」戰略,孫彤宇離職,陸兆禧接任淘寶CEO

2009

繼續裁撤雅虎,只保留「口碑」,張宇任口碑總經理成立阿里雲,總裁王堅,雅虎被整合入阿里雲公司阿里軟體所有服務關停,部門整合進入阿里研究院,阿里軟體總裁兼CTO王濤離職,阿里研究院由集團總裁曾鳴接管

2010-2011

淘寶拆分「C2C、B2B、搜索」三個部門開啟搜索零售,同年彭蕾任支付寶總裁兼任集團人力總監,原CEO邵曉峰調回總部

2012

6大子公司才分為7大事業群,總裁直接向馬雲匯報,阿里歷史上的「七劍下天山」B2B 完成私有化, 雅虎回購協議達成,為阿里集團日後上市做準備7個事業群總裁直接向馬雲匯報,由「子公司」改稱為「事業群」

2013-2014

7大事業群拆分為25個事業部,採取總裁負責制,馬雲評價」阿里13年來最艱難的一次組織、文化變革」。2014年,All in 移動端,移動負責人改為張勇

戰略意義:

組織自我變革:應對外界劇烈競爭趨勢(京東、唯品會等)重新配置資源:化解矛盾,給年輕人晉升空間預備接班人:5月馬雲卸任CEO,陸兆禧接任,9月張勇被任命為集團COO

2015-2018

阿里創造性地設立了中臺事業群,讓組織結構從「樹狀」變為更靈動的「大中臺、小前臺」的「網狀」組織結構,這種組織結構避免了不同業務對應不同基礎能力的重複建設,也為持續創新提供基礎。「企業是否該設置中臺」隨後被當做管理學經典問題反覆被拿出來討論。

大中臺——DT 時代的大中臺戰略

人事安排 :張建鋒擔負「中臺」,兼具技術、商業背景,集團總構架師中臺下轄:搜索、共享、數據、產品部,以及閒魚、淘寶頭條等創新業務小前臺—— 打破樹狀結構,改為敏捷小前臺

前臺下轄:淘寶、手機淘寶、天貓三大部門,張勇直接率領管理安排:「班委制」,班委由年輕骨幹擔當,7位80後獨立部門(內部創業)

阿里媽媽、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繼續面向市場獨立發展,實施總裁負責制2019

以阿里數字經濟體三大戰略:「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為核心,阿里宣布新組織升級結果:蔣凡、胡曉明、程立等一批青年領導層進一步晉升,阿里在集團技術、電商廣告,以及新零售等領域也進一步融合發展。

騰訊

初始組織架構

當時騰訊規模還比較小,只有一個核心產品QQ,人心齊,管理簡單,職能式架構可以發揮最優作用。

M線-市場:市場部、移動通信部R線-研發部門:無線開發部、基礎開發部職能部門:總辦會議(領導班子+M線+R線負責人)

第一次架構調整——2005年

隨著騰訊的發展壯大,業務多元化布局開始,職能式架構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按照當時騰訊CEO張志東所述,「騰訊是產品導向,以用戶體驗為中心。但是當時所有的職能部門、研發部門不買產品部門的帳,產品部門根本影響不了研發部門,產品做得好,研發部門也不受激勵。」

這個歷史遺留問題,至今還沒得到良好的解決,有人歸結於騰訊的「賽馬機制」。

基於原有架構的管理混亂,騰訊展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組織變革,2005年,騰訊推出BU(Business Unit)事業部制,結構包括:

企業發展系統B線業務系統:B1:無線業務、B2:網際網路業務、B3:互動娛樂業務、B4:網絡媒體業務R線平臺研發系統:R0:平臺研發部線、R1:即時通信線、R2:搜索業務線運營平臺系統職能系統使其由一家初創公司轉向規模的生態協同,從單一的產品變成了一站式的生活平臺。由各事業部的 EVP(執行副總裁)來負責整個業務。這相當在每個業務都增設了一個的 CEO。

第二次架構調整——2012年

馬化騰層提出這樣的疑問:「當團隊規模變大後,很容易會滋生出一些大企業毛病。到底我們如何能夠克服大企業病,打造一個世界級的網際網路企業?」 為了便於公司相關業務協調,減少部門間相互扯皮和惡性競爭的情況,騰訊做出了第二次組織架構調整,以便於更好地應對用戶的新需求,以及新技術、新業務模式層出不窮的挑戰。

為了便於公司協調業務,減少部門間相互扯皮與惡性競爭的狀況,騰訊做出了第二次重大組織架構調整,即 BG(事業群)化。公司將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將成立6大事業部,而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將分拆電商成為專注的電商公司,打造超級電商平臺。

第二次的架構調整,馬化騰在給員工的信中做出了說明,他表示:「這次調整的基本出發點是按照各個業務的屬性,形成一系列更專注的事業群,減少不必要的重疊,在事業群內能充分發揮『小公司』的精神,深刻理解並快速響應用戶需求,打造優秀的產品和用戶平臺,並為同事們提供更好的成長機會;同時,各事業群之間可以共享基礎服務平臺以及創造對用戶有價值的整合服務,力求在『一個騰訊』的大平臺上充分發揮整合優勢。」

架構新增——2014年

2014年,騰訊新增微信事業群。微信事業群由「微信之父」、騰訊高級副總裁張小龍擔任事業群總裁。內部郵件稱,微信事業群將負責包括「微信基礎平臺、微信開放平臺,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業務的發展,並包括郵箱、通訊錄等產品開發和運營,致力於打造微信大平臺,為用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多價值。」同時,還有另外一點比較重要的調整,就是撤銷了騰訊電商控股公司,將其中的O2O業務全部併入微信事業群。也就是說,微信事業群未來將抗起騰訊從支付到線下一系列閉環的大旗。

第三次架構調整——2018年

2018年「十一」長假前的一天,9月30日,騰訊在時隔6年之後宣布歷史上的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新成立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保留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互動娛樂事業群、技術工程事業群、微信事業群。

馬化騰將這次調整可以歸結為三個關鍵詞:「革新」「升級」「騰訊邁向下一個20年的新起點」。同時他還直接表示,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屬於產業網際網路,上半場通過連接,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下半場我們將在此基礎上,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

行業分析認為,騰訊的此次戰略升級「治標不治本」,沒有中臺和中控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第三次架構調整之後,騰訊的問題依然是歷史遺留問題:少一根指揮棒。此次最新的架構調整,騰訊將成立技術委員會,通過內部分布式開源協同,加強基礎研發,打造具有騰訊特色的技術中臺等一系列措施,促成更多協作與創新,提高公司的技術資源利用效率,在公司內鼓勵良好的技術研發文化,讓科技成為公司業務發展和產品創新的動力與支撐。

阿里的中臺戰略,共享業務事業部,騰訊產品驅動的事業群,兩家根據業務需求不斷的調整組織架構。實際上,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而企業要做的便是去接受不斷的改變。

相關焦點

  • 繼騰訊、阿里、百度之後,華為圍繞「雲+AI」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本周(1月13日-1月19日)華為「Cloud&AI」調整為第四大BG,成立獨立團,成為繼騰訊、阿里、百度之後再對智能雲與產業業務進行架構調整的大公司。整體來看,各家都已經集中力量,大向雲+AI捆綁的架構調整趨勢明顯,「雲上爭奪戰」即將進入下一階段。
  • 阿里組織架構大調整:核心電商高管再次密集變動(信息圖)
    導讀:1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進行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當日,淘寶天貓總裁蔣凡、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分別發布內部信,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的信息。目前,阿里巴巴內部多名高管職位發生變動。阿里組織結構歷經多次變遷阿里早期創業的團隊由18個合伙人組成,隨後從「十八羅漢」成長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在阿里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其組織結構都在不斷的優化。
  • 百度、騰訊、阿里的2020年度關鍵詞
    截止美東時間12月30日收盤,騰訊高舉高打,創下歷史新高,年內漲超45%。阿里同樣掀翻前高,不過股價振幅極大,年末受監管影響股價大幅回落。百度股價緩步抬升,到年末加速上漲,年內累計漲幅接近60%。2019年三家原本為開啟新十年準備了一套清晰的路線圖。
  • 阿里、騰訊、華為人才盤點與實操指南(乾貨)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才盤點乾貨:阿里、騰訊、華為的人才盤點實例以及人才盤點的4個實操指南。 大廠案例,常看常新,相信一些思路和方法對大家有幫助。 2)分享三點做人才盤點的經驗 戴珊在分享到阿里是怎麼做人才盤點時,提到了三點最重要的經驗: 視人為人:看人性,看人的本質,帶有溫度的。
  • 阿里架構調整後首件大事:「造節」直銷3億斤農貨 助農矩陣亮相
    這個細節,透露了前陣子(12月19日)阿里組織架構調整的玄機。當時,外界關注到的是人:盒馬總裁侯毅向B2B事業群總裁戴珊匯報。但很多人卻忽視了阿里曾對外闡述的背景:內需戰略為集團三大戰略之一,農業和農村發展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這一領域的數位化,能開拓優質農產品供給的新增長空間,有效助力興農脫貧。
  • 氪星晚報|百度回應出售愛奇藝:別亂猜了;阿里大文娛、飛豬組織架構...
    大公司百度回應向騰訊出售愛奇藝股權:別亂猜了36氪獲悉, 6 月17日,針對「百度擬向騰訊出售愛奇藝股權」一事,在百度App上實名認證為「百度公關總監」的郭鋒做出回應稱:「大家別亂猜了。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
  • 騰訊VS阿里:三代目們的對決
    林夏如,作為哈佛大學高材生,愣是被馬雲的理想主義和口才傾倒,說服高盛集團高管,首輪投了阿里500萬美元,獲得50%股份。 擱在今天,這筆投資的回報將是天文數字。可惜的是,2003年林夏如離開離職去高校教書,2004年高盛集團就以7倍的價格把所持阿里股份全賣了。
  • 快速製作組織架構圖,只需擁有這3款軟體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組織架構圖是一種反映組織內各機構、崗位上下之間關係的一種圖表。組織架構圖的作用是可以顯示企業組織的職能劃分,還可以看出組織內的各權職是否合適,組織結構的類型分為金字塔結構型、職能結構型、直線—職能型、事業部制、模擬分權制、矩陣制、扁平式結構、智慧型結構,那麼有沒有什麼軟體是可以快速製作組織架構圖的?
  • 阿里、騰訊、華為爆發雲巔大戰
    2017 年,華為才正式殺進雲市場,急切渴望找到行業位置。不到一年時間組織架構連續兩次升級。3 月,華為宣布成立專注於公有雲的 Cloud BU,是隸屬於產品和解決方案部門的二級部門。僅僅五個月後,Cloud BU 被遷至華為集團,升級為公司一級組織。雲在華為內部不是新業務,直至去年才痛下決心,根源在於不忍放棄其傳統硬體產品銷售產生的巨額利潤。
  • 騰訊文娛帝國已成,追擊的阿里能否扭轉局面?
    目前來看,切入文娛產業的網際網路公司當中,以騰訊和阿里最為成功。實際上,兩者龐大的體量和充裕的資金,已經幫助它們建立起自己完整的業務體系,形成對網際網路文娛產業鏈條的市場壟斷。騰訊旗下有騰訊遊戲、閱文集團、騰訊影業、騰訊動漫和騰訊電競等業務板塊,而阿里文娛的體系以優酷土豆、UC等為核心平臺,涉及綜藝網劇、電影、文學、音樂、體育、遊戲等多個細分領域。
  • 阿里本地生活組織架構大調整;瑞幸繼續補貼「刷單」;海底撈計劃...
    #電商# 阿里本地生活組織架構大調整 知情人士稱,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宣布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口碑和餓了麼會融合併調整為三個事業群:到家
  • 怎麼使用PPT快速製作公司裡面的組織架構圖?
    身在職場,相信大家都會遇到製作公司的組織架構圖這樣的任務。出入職場的小夥伴肯定會說這不簡單啊,平時都是使用word製作的呀,熟能生巧,速度也是很快滴;這時候,在職場有個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小夥伴,估計會鄙視地說到,現在這個年代誰還使用word來製作組織架構圖啊,我使用excel來製作;當然,如果有的小夥伴會使用Office Visio的話,那是很不錯的。
  • 【每日一讀】不是你需要中臺,而是一名合格的架構師(附各大廠中臺建設PPT)
    技術架構上都大同小異,那什麼會導致一樣的架構不同的結果呢,原來我們除了技術架構,缺少一個真正核心要素:你的業務和組織架構是否需要阿里一樣架構的中臺,你的團隊是否有一個能夠實施切合業務實際中臺的Leader或者架構師。
  • 全宣發周期護航,阿里影業新營銷全面助力賀歲檔影片票房
    《拆彈專家2》成績離不開影片過硬的內容品質,同時也得益於以燈塔"衝擊播"為王牌產品的阿里影業新營銷矩陣的助力。 12月初,轟動全網的《拆彈專家2》×薇婭"衝擊播"線上路演創下66萬售票全網新紀錄,成為業內新高峰。
  • 一波三折音樂夢,阿里音樂路在何方?
    該年12月底,高曉鬆通過微博宣布何炅加入阿里音樂擔任CCO。2016年,阿里音樂舉行盛大發布會,娛樂圈眾多明星前來捧場,站在舞臺中央的高曉松、宋柯一時風頭無兩。該場發布會是為由高曉松、宋柯主導的新產品阿里星球造勢。發布會的高光時刻並未延續到阿里星球的命運上——這一由天天動聽強行改版而來的產品,囊括了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眾多功能,承載高曉松、宋柯打造在線音樂交易全產業鏈的夢想。
  • 阿里「八路大軍」家居先行 居然之家比大潤發更快完成全鏈路數位化
    3、為什麼家居業能率先實現門店的全鏈路數位化改造?   今年二月,阿里與居然之家達成戰略合作,至此,阿里新零售的八路縱隊才正式集合完畢。但誰也沒有想到,八個月後,居然之家竟後發先至,率先落地了實現全鏈路數位化改造的門店。
  • 百度阿里已死 騰訊音樂請挺住!
    在去年七月份,中國音樂集團(以下簡稱「CMC」)與騰訊集團正式宣布聯姻,這標誌著騰訊旗下的QQ音樂業務和CMC旗下的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業務將逐漸進行整合
  • 【JMedia】騰訊阿里又開撕了!這一次,是就音樂版權問題
    近日,阿里音樂CEO宋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阿里音樂佔據在線音樂市場的「半壁江山」,而騰訊方面則認為,當下在線音樂領域的格局應該是「一超多強」,「一超」自然是指騰訊自己。不管哪種市場格局,一個基本的現實是,騰訊陣營已囊括「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酷我」4個App,阿里陣營則是「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
  • 揭秘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的區別
    作為國內網際網路三家大廠,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返崗時間阿里用釘釘,騰訊用企業微信,字節跳動當然用飛書。各自有何特色阿里:釘釘群直播,在線觀看,實時互動;騰訊:騰訊文檔遠程演示,語音通話;字節跳動:飛書閱讀型會議模式,省事、效率高。
  • 看阿里布局「電影全產業鏈」的左手右手慢動作:投資和和影業 阿里影業董事長換帥
    「嫡系」阿里影業3歲不到 電影全產業鏈布局日漸完滿趕在2016年11月的尾巴上,阿里影業戰略投資和和影業可謂在「購物清單」上再刷一筆。值得注意的是,3歲不到的阿里影業在本月完成「換帥」, 11月21日,阿里影業公告宣布,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即日起接任邵曉鋒,出任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