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心臟有「小洞」一年六次腦梗 醫生30 分鐘手術堵住

2020-12-24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突然暈倒在地,失語、無法動彈…… 一年內,家住合肥的韋女士連續經歷6 次腦梗。日前,在安醫大四附院,韋女士終於找到導致腦梗的「罪魁禍首」——先天性卵圓孔未閉。記者從該院獲悉,4月14日醫院成功為韋女士進行卵圓孔未閉封堵術。

一年內發生六次腦梗

今年49 歲的韋女士家住新站區三十頭鎮。2019 年5 月的一天,韋女士突然眼前發黑倒地,肢體無法動彈,話也說不清楚。家人趕緊將她送往醫院救治,診斷為急性梗塞。通過及時治療,韋女士的情況得到了改善。可出院沒多久,韋女士再次發生腦梗。

一年時間,韋女生連續發生6 次腦梗,情況一次比一次嚴重。讓大家奇怪的是,韋女士年紀不大,平時頭疼、頭暈的症狀也較為少見,且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腦梗塞危險因素,CT 影像中也未見患者全腦血管造影有狹窄及閉塞性病變。那麼,韋女士何會患上腦梗塞?

今年4 月,韋女士來到安醫大四附院神經內科就診。在韋女士的經食道心臟彩超檢查中,醫生找到導致她腦梗的「罪魁禍首」。原來,韋女士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卵圓孔未閉。據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程自平介紹,一般卵圓孔(位於房間隔)在新生兒出生後一年內閉合,若超過3 歲仍未閉合,稱為卵圓孔未閉,成年人發生的比例約為25%。

經手術堵住心臟「小洞」

「一些不明原因腦卒中(特別是一些年輕人的腦栓塞)、部分反覆發作的偏頭痛、部分不明原因的暈厥及外周動脈栓塞等疾病,其實是因為患者發生了經卵圓孔右向左分流,靜脈系統的栓子經右心房、卵圓孔而到達左心系統,栓子隨左心動脈血流動導致反常栓塞,從而出現腦栓塞、偏頭痛、外周動脈栓塞等疾病。」程自平介紹。

為有效解決韋女士因卵圓孔未閉造成的栓塞問題,該院心內科的醫護人員協同神經內科、超聲科的相關專家,根據患者的發泡試驗、經食道心臟超聲、聲學造影等檢查結果,心內科團隊根據患者病情,為其制訂了卵圓孔未閉封堵術的最佳手術方案。4 月14 日,手術僅用時30 分鐘,韋女士的未閉合的卵圓孔就被順利堵上。

封堵術後即刻檢查,經卵圓孔的右向左分流消失,整個卵圓孔未閉封堵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出現莫名頭痛得當心

「介入封堵治療卵圓孔未閉手術實際上是通過股靜脈徑路,導絲引導下送導管通過卵圓孔未閉處至左心房,然後經導管送卵圓孔未閉封堵傘到達卵圓孔未閉處,釋放卵圓孔未閉封堵傘堵住缺損,右向左分流消失,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程自平提醒廣大市民,一旦在生活或工作中出現了劇烈的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或者是一側肢體不靈活,說話不清楚,需要去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檢查。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成人反覆出現不明原因的偏頭痛,或者青年發生不明原因腦卒中時,需進行卵圓孔未閉的相關篩查,包括經食管超聲心動圖和經食管超聲心動圖聲學造影及發泡試驗等檢查,迅速篩查卵圓孔未閉所致的右向左分流,明確這種莫名的頭痛以及腦卒中是否來源於心臟。

王萌 付豔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相關焦點

  • 合肥49歲女子一年6次腦梗 竟是心臟有個「小洞」
    突然暈倒在地,失語、無法動彈……一年時間,韋女士6次腦梗。日前,在安醫大四附院,韋女士終於找到腦梗的「罪魁禍首」——先天性卵圓孔未閉。4月14日,該院成功為她進行卵圓孔未閉封堵術。韋女士也成為安徽首例因卵圓孔未閉引發多次腦梗,並成功接受介入手術治療的患者。
  • 不明原因偏頭痛 竟是心臟多了個「洞」
    但是在臨床上,有一類頭痛的根源不在頭,而在心。廣東普寧女子被偏頭痛折磨多年,最終醫生查明,導致她痛不欲生的竟是心臟上的一個「洞」。普寧29歲女子鍾葉(化名)從2017年開始經常莫名其妙地頭痛,嚴重時還會嘔吐。雖然頭痛次數不多,但每一次都讓她痛不欲生。為了緩解頭痛,鍾葉不僅試過理療和按摩,還會去輸液或者吃頭痛散、止痛片,但效果都不理想。
  • 這次手術,患者差點死了2次,醫生也是
    但這兩個月來,情況又有變化了。不知怎麼的,時不時又有胸悶、胸痛發生,而且似乎比以前更嚴重一些了。老王趕緊去了醫院,擔心是不是支架出了問題,或者又是別的心臟血管堵住了,畢竟醫生說心臟主要的血管有幾條,上次只是解決了一條而已, 搞不好這是另外2次出了問題。
  • 心臟先天有5個「破洞」,廣州醫生免開胸高難度微創「補心」
    董淑君(化名)心臟先天「破了幾個洞」,被告知只能開胸手術,一畏懼就拖延了15年,身體每況愈下。獲悉同病相憐的表妹曾敏(化名)曾經在廣州成功微創介入封堵後,董淑君亦不遠千裡從貴州來到廣州求醫。然而相比表妹,董淑君的心臟病更為複雜,共有5個大小不一的「洞」,造影提示幾乎無完全封堵可能。近日,該患者與廣東祈福醫院洪長江醫生團隊攜手堅持到底,手術多花2倍時間,克服重重困難後終於成功「補心」。患先天性心臟病「只能開胸」,畏懼拖延15年手術成功後,患者要求與洪長江醫生合影。
  • 導致腦梗的「幕後黑手」原來是它!多花一分鐘,早早預測卒中風險~
    房 顫有一種血栓讓人防不勝防,一旦出現在大腦中,將立刻導致偏癱、失語,這種血栓被稱為「連環炸彈」,極其容易造成二次腦梗,讓這種血栓出現在大腦中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原來,這個「幕後黑手」就是房顫,它引起的腦梗有三個特點:特點一:房顫引起的血栓在心臟中形成,栓子更大,更容易堵死;栓子更硬實,更不好溶;栓子容易經心臟播撒,更危險
  • 300分鐘,3萬次心臟按壓,30名醫生輪流搶救8歲男孩
    △醫護人員輪流為小雨做胸外心臟按壓。床位醫生倪永成與小雨父親進行了溝通,小雨爸爸表示,只要有一絲生的希望,就決不放棄。搶救,30名醫護輪流按壓超30000次於是,醫務人員組織力量為小雨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搶救。胸外心臟按壓對醫務人員的體力是個極大的考驗,每分鐘100-120次的按壓,並且按壓的深度、手法都必須到位,一般按壓1-2分鐘就要換人,才能保證按壓效果。
  • 心臟天生有「破洞」 醫生巧手給女童「心裡添堵」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薛源 記者王春嵐)天生心臟有「缺口」,女孩楚楚(化名)長到1歲7個月,體重才有7.5公斤,相當於半歲孩子的體重。近日,醫生給她做了微創介入手術,通過血管將封堵器送進心臟,「撐傘」堵漏洞。楚楚來自湖北隨州,出生時體重3公斤,很正常。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心臟|手術|醫生|外科醫生|布萊洛克|-健康界
    雷恩記錄道,「我決定進行開胸手術,發現心包內持續有血流出。擴大心包傷口,清除了陳舊的血液和血塊,發現右心室上有一個1.5釐米的傷口……我決定縫合這個傷口。當縫合至第三針後,出血得到了控制,脈搏心率呼吸都得到了改善……這個手術無疑證明了心臟縫合修補的可靠性。」在那個沒有心臟外科專業醫生的時代裡,心臟受傷居然不死,這堪稱是一種奇蹟。
  • 3個月的囡囡心臟破4個洞 醫生帶著小小的她勇敢面對「人生第一次...
    小小的心臟,4個破洞,醫生須使出「繡花功夫」,一針一線「打補丁」。小小的人兒,經歷「人生第一場風浪」,任憑「浪高水急」,闖出一片天地。小小的女孩,可知,作為貴陽市接受心臟外科手術體重最輕的患兒,胸口的傷,是「生命的勳章」。
  • 表姐妹心臟均先天「破洞」,醫生妙手回春
    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祈福)董淑君(化名)心臟先天「破了幾個洞」,被告知只能開胸手術,一畏懼就拖延了15年,身體每況愈下。獲悉同病相憐的表妹曾敏(化名)經祈福醫院心內科洪長江主任救治,成功微創介入封堵後,董淑君亦不遠千裡從貴州來到廣州求醫。
  • 39歲男子,一年三次腦梗,最終搶救無效離世,醫生:4件事害的|腦梗|...
    ,每年新增患病人數大概200萬,已成為危害國人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腦梗,有些腦梗患者,每年都會犯腦梗,一年中發作個兩三次。腦梗,腦卒中疾病的一種,屬於比較常見的腦部疾病。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腦梗患者約有750~800萬人,並且每年以8.7%的速度遞增。
  • 七旬婆婆面臨二次換瓣 醫生為她不開胸完成心臟手術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16日電 (李晗)七旬的黃婆婆14年前因心臟瓣膜病進行了心臟換瓣手術,今年再次出現胸悶心慌,到醫院檢查,需要進行二次換瓣手術。醫生通過「不開胸的心臟手術」,從她大腿入手「長途奔襲」成功換瓣。
  • 通過「小切口」做心臟「大手術」
    本報訊(通訊員 劉巍)心臟「大手術」也可以通過微創「小切口」完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7月6日發布,該院近日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
  • 一場死亡風險 200% 的手術,拯救了千萬心臟病人
    好在當時有家醫院,發明了一種降溫的手術方法:先降低病人體溫,讓他的血液循環變慢,然後趁著變慢的這點時間,趕緊打開心臟做手術。這種方法,能給醫生爭取 6 分鐘的寶貴時間,足以應付一些簡單的心臟疾病。為了突破 6 分鐘的時限,李拉海醫生需要一個人,陪同病人一起做手術,充當病人的「臨時心臟」。具體做法是:用導管連接兩個人的血液循環,在切斷病人的心臟供血做手術的時,先靠另一個人的心臟,來維持病人的血液循環。這樣就有時間處理更複雜的心臟疾病了,但缺點是:陪同人需要承擔風險!
  • 惠若琪回憶心臟手術落淚:心跳最快達每分鐘250次
    中新網客戶端4月22日電 關於中國女排名將惠若琪的一段演講視頻22日在網上發布,期間她含淚講述起大賽前兩度進行心臟手術的艱難歷程,以個人經歷詮釋了女排精神。
  • 突發腦梗,醫生停止了搶救:老公,你再陪我說會兒話吧
    02「醫生,她到底怎麼了,這不還沒徹底檢查完,怎麼就動手術了…」「你家妻子是腦梗,你們幸虧來的路上車開得比較平穩,只要顛一下,她隨時可能腦梗而亡,要知道腦梗的搶救時間只有短短的五分鐘。」「請你,一定,要把她救活…」這場手術從上午的10點一直到下午3點多才結束,在這期間,我打電話告知了她的父母和哥哥,也安撫了他們說來的很及時放心吧。哥哥和嫂子還是不放心硬是來了醫院和我一起等,3點多,手術結束了,醫生出來告訴我們「手術很成功!」
  • 聚焦•寬仁前沿|第14期 莫名偏頭痛病根竟在心臟 神奇「小傘...
    他看上去和正常人並無異常,能活動,也無明顯傷口包紮,並不像手術病人。只有當醫生檢查時,才可以看到他的大腿上有一個非常細小的針眼,而手術治療的地方則是在心臟。一周前,周先生到重慶出差,第二天他開始偏頭痛發作,以為忍忍就好,周先生準備堅持到工作結束返程回家後再去醫院就診。但忍到第四天,症狀愈發嚴重,疼痛時眼睛發黑,休息後稍微緩解一點,但恢復後視力仍舊模糊,一直要四個多小時後才能好轉。
  • 49歲女子不沾菸酒,腦梗離世,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前天晚上11點左右,一輛救護車緊急趕往醫院,據了解,送入搶救室的這名女子今年49歲,事情起因主要是由於丈夫出軌,兩人爆發了爭吵,血壓升高導致腦梗發作,因而離世的。 醫生嘆息:和丈夫脫不了關係。 事後了解到,原來該女子本身就有兩年的高血脂病史,送到醫院的時候,甘油三酯的含量已經達到了10.2,大量的血栓出現在腦部血管中,而腦部已經超過75%的面積出現了梗塞情況。
  • 術中心臟停跳79分鐘,醫生為82歲老人完成高難度心臟手術
    心臟面臨「雙重困境」只有手術才能解決心病浙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何仁良主任醫師為劉老做了詳細檢查,發現劉老的心臟心臟面臨「雙重困境」:不僅有冠心病,同時二尖瓣脫垂、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心臟內的瓣膜就像人家裡的門,起到讓血流單向流動的作用。瓣膜關閉不全,就像門壞了,血流出現回流,就造成了血液的供應不足。」
  •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日前,我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7歲的二次手術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據了解,在湖南省中醫醫院中系首例。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尹曉清教授介紹:由於心臟有較強的代償功能,主動脈瓣狹窄早期可以沒有很多不適,患者一旦出現症狀,病情將迅速進展,有猝死的可能,2年內超過一半的患者會死亡(死亡率50%),並且主動脈瓣狹窄往往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手術置換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