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之後,彭浩翔再一次將志明與春嬌的故事搬上了銀幕,而電影的主場也回歸到了伊始的香港,但這一次回歸港韻的《春嬌救志明》卻仍難同首作相提並論,一個「救」字讓電影少了份自然,多了份尷尬,其僅是拍出了一場尚算可以關乎成長的愛情喜劇。 初看《志明與春嬌》時,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便是一部不同於常者的愛情電影,彭浩翔在一場愛的邂逅中所醞釀的港韻,所營造的幽默,都令我至今記憶猶新。但到了三部曲的《春嬌救志明》,不管是外星人的噱頭也好,還是制服誘惑的段子也罷,這些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其實都難已讓人有感何般新意,更何況邂逅鍾情的浪漫總歸要好過於種種人為製造的糾葛,這其實也就註定了在這部電影裡青出於藍卻難以勝於藍。 電影雖然名為《春嬌救志明》,但我們看到更多的卻是隨著年齡增大春嬌面對愛情的彷徨不安,春嬌沒有安全感成為了推動志明為之改變的助力。這種想法構思其實本並沒有問題,但實際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卻是過猶不及的,無端的矛盾和美女借精生子的狗血,既令春嬌這一人物變的做作,也讓這個故事變的不切實際,如若不是因為此作還有著一個不錯的底子,有著彭浩翔慣以的幽默,那麼其實很難讓人不會對其心生冗長。
當然這部電影雖然有著不小的問題,但重歸香港的取景拍攝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而其本身也還是有著自己不同於前兩部的獨到之處,在情感矛盾和彭式幽默的渲染中,《春嬌救志明》所讓我們看到的是一份源於愛的責任,浪漫固有浪漫的格調,成長卻也有著成長的感悟,當兩個人歷經了生活平凡瑣碎的洗禮,仍舊願意去信任磨合,這樣的愛才是能天長地久的愛情,歷經八年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也算為電影畫上了一個不錯的句號。 難如初見的《春嬌救志明》,誠然真的很難說給人以多大的驚喜,但好在彭浩翔卻還是用他獨到的幽默讓我們見證了一場愛的終成眷屬,讓我們看到在愛情中其實從來不存在誰解救於誰,只存在於你是否真正願意與最愛的人相濡以沫。
故事的開篇 恐怖劇情上演,如果不是我落座前清清楚楚聽到了五月天,那麼一瞬間可能以為走錯了片場。開頭真的把我嚇的夠嗆。但是 這就是彭浩翔呀,每一部都有個驚悚小故事,有他獨特的敘事風格和自己的幽默。
拍到第三部,春嬌和志明之前到底如何已經不重要,能在兩個人設之間任意切換模式,論天下也只有導演彭浩翔敢這麼遊戲人間,關鍵是還沒玩脫,這才是關鍵!
張志明還是個沒長大的大男孩,餘春嬌迎來了自己的中女危機,兩人各懷心事一路跌跌撞撞,在男女情事裡你來我往。8年是個輪迴,從初識到分手,到複合到同居,再到婚姻,笑淚交加。
港式愛情片中的經典 往往這種電影到第3部有一種後繼無力狗尾續貂的感覺 還好這一部沒有那麼不堪,一對欲望男女在都市沉浮中的愛情,最現實也最瑣碎,覺得餘春嬌自己也挺作的可能是因為內心安全感的缺失,她老爸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內心那種愛的缺失。
感情是最甜蜜又最折磨人的。看到春嬌和志明這一對,我心裡都替他們著急。不過說實話,我不是很贊同春嬌的做法,她的多疑我也受不了。維持長久的感情是需要你用心去經營的!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所以我認為只要相愛,並且對方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其他的都是可以解決的。
那些有著一個糟糕父親的女生,嘴巴上說著「最討厭父親這樣的男人」,最後找的男人經常就是父親的翻版。從發展心理學,可以這樣去解釋這件事: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尤其是和異性父母的關係(對於男孩來說就是母親,對於女孩來說就是父親),對我們的親密關係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一個女孩,不僅從父母之間的關係中學習處理親密關係,而且也從父親在自己幼年時對待自己的態度中,學會「定義」什麼是「愛」。也就是說,如果她遇到一個男人,像父親對待母親那樣對待她的,或者像父親幼年對待她那樣的,最容易讓她有「愛的共振」。我們在前面說到,張志明並不真的像餘春嬌的爸爸,餘春嬌是真的覺得張志明像她的爸爸嗎?一種理解是,餘春嬌真的是這樣覺得,而且恰好是因為這樣,她才離不開張志明,因為她在張志明那裡,最容易產生「愛的共振」。一開始我確實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有兩個細節,讓我覺得餘春嬌的心理可能比這個要更複雜。第一個是「小雙俠」。在第三集,餘春嬌第一次對閨蜜們提到《小雙俠》,她說她特別介意張志明沒有看過《小雙俠》,閨蜜們紛紛理解為「代溝」,也就是說,理解為這是餘春嬌的一種年齡焦慮。等到後面餘春嬌和張志明各自穿著《小雙俠》的戲服出現在阿寶的生日會上,我才發現,《小雙俠》對於春嬌來說並不僅僅是童年回憶,它還是把她從「被拋棄」的泥潭中拉出來的救命稻草,她不只希望張志明知道「小雙俠」,她還希望他變成「小雙俠」。第二個是找飛鷹哥配合的那場戲。在阿寶的生日會上,餘春嬌突然發現張志明不見人影,然後二妹打電話過來,說餘爸爸搞了黑社會大佬的一對孖女(雙胞胎女兒),現在張志明也被他們挾持了。去到現場,餘爸爸被抓到一邊,毫髮無損,張志明被打倒在地上,還前後被飛鷹哥爆樽(拿瓶砸頭)兩次。這裡不是很奇怪嗎?為什麼搞事的是餘爸爸,被打的卻是張志明呢?我們可以說這是苦肉計的需要,但我想張志明想向餘春嬌傳達的遠遠不止「我被人打了,我好痛」,他還想說「你爸爸的鍋,我來背」,餘爸爸這輩子最大的「鍋」是什麼呢?當然就是給餘春嬌內心造成的陰影了。
很多痴男怨女,都把後半段理解為「春嬌嫌棄志明長不大,志明終於為了她長大」,這真是自作多情。《春嬌救志明》的後半段,講的是張志明如何解開餘春嬌留下的謎語,和春嬌一起治癒她的心病。餘春嬌說張志明像自己的父親,並不是在給離開張志明找藉口,也不僅僅是把自己的年齡焦慮「合理化」為對張志明「長不大」的擔憂。歸根到底,她是希望張志明承擔起「做父親」的責任,補償餘爸爸在童年對自己的傷害。一個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過父親傷害的女生,經常對伴侶產生與父親有關的「移情」:一方面,她容易被與父親有相似特質(經常是缺陷)的男性所吸引,另一方面,她又希望那個男性不要像父親那樣對她,她希望那個男生給她父親沒有給她的「父愛」。一個與父親特質相似的男人,如果能替父親補償她,那相當於她內心裡那個父親的形象給自己道了歉,這比父親本人在年老之後再對自己說一句「sorry,sorry」要有意義得多。找到這樣一個男人,當然不容易。所以大部分這樣的男人,都得靠女人自己「調教」出來。找到一個與自己父親特質相似的男人,再教他慢慢地變得「不那麼像自己的父親」,讓他對你好,對你承擔責任,即使有時這些「責任」並不是因他而產生的。沒有多少個女人能完成這樣的「自我救贖」。更有可能的是:他既然有與自己父親相似的缺陷特質,他依然會像你父親一樣傷害你。我就見過許多姑娘在這條路上弄得傷痕累累,最後認命,要麼跟他賴在一起一輩子,將傷害繼續傳遞給下一代,要麼轉身離開,找一個沒那麼吸引自己,但對自己好的男人。餘春嬌是幸運的,張志明和餘爸爸相似的特質並不是那些會給她帶來直接傷害的特質(就像我們前面所分析的,如貪新忘舊和不忠誠),而且張志明也確實猜中她的心思,他願意承擔餘爸爸沒能履行的「責任」,所以他陪她去扮演那對在童年時拯救了她的「小雙俠」,所以他在苦肉計的情節裡,也預留了她的位置(飛鷹哥說,既然你爸爸搞了我的女兒,那我搞她的女兒,也很公道吧),她的父親給她造成的傷害,由他們兩人一起來彌補。因此這部片不該叫《春嬌救志明》,而應該叫《志明與春嬌救春嬌與志明》。
如果我也猜中肥彭的心思,那不得不說他實在狡猾至極:用「男友長不大」的梗,來賺足女觀眾的眼淚,再用埋在地下幾尺深的暗線,來講一個男女互相救贖的故事。可那個結局我依然無法買帳,等他拍出一部比《志明與春嬌》更好的電影,我才考慮原諒他。
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愛情片,我更願意把它當作一部cult電影來看,彭導就是個鬼才導演,微妙的男女關係他能把握得很好,各種細節也很到位,每次看這個系列都讓人感覺很消極,就個人而言,沒有辦法接受這樣子的感情。長不大的張志明能夠得到餘春嬌的包容,沒有方向的餘春嬌有張志明的陪伴。感情這種事情永遠沒有辦法說得清道得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能夠走在一起再難也要多去珍惜。儘管還是有部分細節處理得讓人不夠驚喜 但拍出的是愛情該有的樣子,真的激動感動難以言表,楊千嬅是我喜愛的女星,春嬌也是她自己的縮影,志明春嬌兩個人沒有套路沒有瑪麗蘇劇情,他倆就像是生活中真真實實的一對那樣。還有那些很契合主題的電影插曲,最後的那首歌的歌詞愣是把三部中的細節故事進行了一個小結,遺憾的是這個收尾略顯倉促.
春嬌和志明在一起8年了。張志明36歲,餘春嬌40歲,跌跌撞撞兜兜轉轉終於修成了正果。
2010年,在城市裡的空間錯落切割中,本來是平行線的兩個人被香港頒布的公共場所禁菸令交織在一起,男女相遇閒聊,一來二去間催發莫名的情愫。
每段感情最美妙的都是眉來眼去的曖昧期,滿屏儘是風情,而每對情侶要走的路都一樣,浪漫過後就要面對現實。志明和春嬌做盡了所有情侶都會做的事,吃飯、逛街、吵架、分手、和好。愛情故事的意外無外乎這幾種節奏,怎麼拍都會吸引人看下去,大概是人們太需要在別人的故事裡找到共鳴,找到感動,找到教訓,找到回憶。
一段戀愛要談七八年這麼跌宕起伏,兩個人都有缺點,春嬌破碎的家庭陰影就像一個黑洞,讓她多疑不安甚至「作」,偏偏她遇到的還是一個長不大的男人
就像當初春嬌準備全身心投入新戀情時,志明的態度變得含混不清。對於大男孩來說,撩你是一回事,認真開始一段關係是另一回事。
8年過去了,志明仍然沒有長大,家裡亂七八糟擺著各種玩具:買回來就沒用過的電動滑板,明明應該一起努力存錢攢首付,他卻花9萬買了個達利衍生品,還有4萬多是刷的信用卡。
也許對年輕女孩來說這些頗有吸引力:一個愛玩好玩的大男孩,長得好看又會收拾自己,身材沒走形。所以就有女閨蜜覬覦他的精子,出去玩個滑板不停遇到美女搭訕,連吵架認識的女孩都會發曖昧不明的微信。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要在同一個維度相處,要互相遷就、妥協、忍讓,春嬌已經40歲了,掩蓋不住皮膚的鬆弛和臉上的疲態。第二部《春嬌與志明》還能找到像徐錚這樣雖然禿頭,但成熟懂包容的溫吞好男人。到了第三部《春嬌救志明》,整部電影從始至終就沒看到她身邊有任何一個除了親人以外的異性出現
香港有個詞叫「中女」,專指30歲至40歲的未婚女性。這個世界對女性從來都刻薄,從來都不友善。受得了姐弟戀,打得敗大胸嗲空姐,下一關又會鬧哪樣?中女要多給力,才能夠在愛裡面節節得勝。
並不是女人到了中年就沒有魅力,但是30-40歲還活力四射的女人一定過的是理想中的生活,只有自信自足、足夠放鬆的女人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年齡、皺紋,和不再如初的身材。
和志明在一起,春嬌應該是放鬆不了,當然志明並不是渣男,他只是不會用成熟的方式去對待感情。36歲並不小了,然而這個男人不會成熟,只會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