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吧,我的孩子。」遙遠大海的呼嘯著,呼喚著白色鳥兒,北極燕鷗。
北極燕鷗會自北極的海岸飛過浩瀚的大海知道南極洲,但它始終會回到原點。
困住籠中的白文鳥,遙望天空,當它飛向紅日的那一刻,它不會再飛回自己的巢穴。等待它歸巢的只有它的停留之處。
當孤獨的鳥兒想回家之時,會發現那個等待著它的巢穴已經消失了。————題記
當我再次的來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已經是空無一人了。只留下了那個「嘎吱,嘎吱」響的木搖椅,再也看不見木搖椅上拿著扇子的老人回答孩童幼稚問題的畫面了。
泰戈爾曾經說過「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但我覺得在我的眼裡最遙遠的距離還是生與死。果然可以再次給我機會的話我會好好地陪伴著那個孤獨的她。
「吶吶,祖母那個是什麼?」幼小的孩童總是牽著那雙蒼老的手,對著她問一些可笑的問題。老人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孩童解答。多麼溫馨的畫面。但就是被打破了。
「祖母,我要走了。」長大過後的孩童不再像以前那麼的粘著老人了。長大了的孩童如同將要起飛的飛鳥一般,將要離開那個屬於自己的巢穴。
獨自一人地坐在椅子上,照耀下來的陽光顯得那麼的清寂。我的腦子常常的會浮現出那個畫面。
孤獨的老人坐在椅子上,等待著已經遠走高飛的『鳥兒』橋下涓涓細流的溪水,流淌著那寂寞的漁歌。
老人明白著那個孩童不是所謂的北極燕歐,那個孩童不會歸巢。
「祖母,我來了。」等遠洋的鳥兒再次歸巢的時候,發現了本來的那個巢已經消失了。巢已在孤獨之中消失。「祖母,你還好嗎。」塵封的記憶被一點一點的打開,埋怨著自己為何會那麼的狠心,讓她一直孤獨但還是無法挽回那個結局。或許是明明早已經知道這個結局卻不願意去接受。
很傻,很可憐呢。那隻鳥兒,那個孩童。連陪伴著自己的巢穴都消失不見了。
回憶著與她一點一滴的過去,才知道了什麼叫做「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會懂得珍惜。」什麼是所謂的孤獨等待一個已經離去人的感到。但現在真的有用何用?歸巢的鳥兒已經無法見到巢穴了。
「祖母,對不起。」對著空無一人的地方道歉著,知道著她從不會埋怨自己。因為是巢認定著鳥兒的存在有為何去埋怨著離去的鳥兒?
靜寂中,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畫面,老人臉上慈愛的笑容。真的好後悔,後悔著為什麼要離開,讓她獨自一人的等待,等待到離去。
我只能是原處中,陪伴著空無一人的地方,已經消失的巢穴。歸巢的鳥兒已經再也找不到真正的巢穴了。
飛翔著的白文鳥,只有在想家的時候才會返回。在即將歸巢的時候卻東西巢已經消失了。
我想成為一隻北極燕鷗,無論如何都會回到自己的巢穴。它們知道那裡才是它們的歸宿。